第207章 审视(上)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朱翊钧最终的决断仍是让李如松回镇辽东,这一点不算太出乎高务实预料之外,但确实也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结果。
对于李如松这个人,整体而言高务实是持正面态度的。不过,这个正面主要是由于他相比于乃父更加单纯。
李如松是典型的传统武将,而且是那种皇帝指哪他打哪的武将,本身的统兵才能也足称名将之选。作为一把刀而言,李如松肯定是合格的,甚至堪称宝刀。
不过这并不代表高务实就认为李如松是此时辽帅的最佳人选。李如松的身份对于他出任辽帅而言,既有加分,又有扣分。
加分项很明显,他自小在辽东长大,少时便跟随李成梁在辽东征战,完全熟悉辽东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他身为李成梁的长子,自来被李家军当做少帅看待,李成梁手底下的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对他也都服气,弟弟们也没有哪一个敢在他这个大哥面前不老实。
从这些角度来说,让李如松去接替李成梁,几乎可以让辽东换帅一事不起任何波澜,就如初春的细雨取代冬雪一般自然而然。
另外就像朱翊钧刚才自己提到的那样,李如松去接替李成梁,旁人就不可能说他这个皇帝刻薄寡恩——你李成梁大败亏输到这般地步,我仍然让你以宁远伯回京安养。你卸任的辽东总兵一职,我还交给了你的合法继承人去接任。试问我对你们李家的恩宠和信赖,难道不是无以复加吗?
但这些都只是从好的一方面来看,事实上李如松接替李成梁为辽帅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首先,李如松再怎么说也是李成梁的长子,即便他本人既敢死战也不贪财,可是他手底下的人依旧是李成梁带出来的那批人。这批人对他李如松固然服气,可同样的,李如松也不可能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留。
该让他们发财的时候,李如松也必然无法做到让他们两袖清风;他们出了什么问题,该保护他们的时候,李如松也不可能拉下脸来说老子没有你们这样的属下。
屁股始终是会决定脑袋的。李如松做辽帅大抵会比现在的李成梁靠得住,但指望李如松能革除旧弊,彻底把辽东军洗刷一新,那就未免太为难人家了。换了谁面对自己麾下一堆的叔叔伯伯们,也拉不下脸去喊打喊杀啊。
其次,李如松本人的性格过于刚强。李成梁这人在后世的评价当中,有一句叫做“能勇能怯”。其中左所之战、盘山驿之战、卓山之战、平虏堡之战、红土城之战、养善木之战、鸭儿匮之战、雕背山之战、辽河之战、阿州之战、抚顺之战、沈阳之战、开原之战、袄郎兔之战、曹子谷之战、古勒寨之战……毫无疑问,次次都是能勇。
这也成为了李家军的传统,早几年的时候,包括李成梁本人在内(当时他以年逾六十),作战之时带头冲锋的。
李如松就不必说了,这位兄台比他老爹还狠,一贯都是亲自冲杀。其历史上在朝鲜碧蹄馆一役之中,光是骑乘的战马就当场战死了三匹,凶猛程度可见一斑。
但李成梁的“能畏”,李如松却没有学到。
何为“能畏”?比如说,朱翊钧当时封李成梁为宁远伯,李成梁就连疏请辞;此次李成梁战败,他也第一时间上疏请罚。更比如说当初高务实去辽东,李成梁明明被打压得怒火中烧,依然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绝不正面与高务实斗狠,这就是“能畏”。
此处的“能畏”,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会做人,更会做官。
皇帝封李成梁为宁远伯,那是他的功劳已经足够了,但他连番请辞,这是“居功不自负”;此番战败,他头一个自己上疏请罚,这是“敢于担责,不讳言败”;昔日不与高务实正面相争,那是审时度势,隐忍坚毅。
不论李成梁做这些事的出发点是怎样,但从他表现出来的举动看,至少谁都不好说他自己作死。
然而李如松就没学到这些,他太刚直了。刚直对于武将而言本来是个好词,但正所谓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过于刚直,就容易惹麻烦、受重挫。
原历史上,李如松所受到的重挫,正是在他光芒万丈的朝鲜之战后,在一次针对蒙古人的“捣巢”作战中遇伏战死。史载:“(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
从《明史》的这句简略记载来看,李如松死得比较意外:率领少量精锐骑兵深入虏境,结果中伏战死了。
原先高务实也以为,李如松的死,主要是死于他自己轻敌,虽然非常可惜,但没有办法。
然而当高务实来到大明这么多年,又深刻的插手政治,玩弄过无数阴谋之后,他意识到原历史上李如松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李如松在朝鲜战争的第一阶段表现可谓光彩夺目,其仅以四万兵马入朝而连战连捷,先后攻克平壤、收复开城,并迫使陷入困境的日军撤出了汉城。在短短不到百余日内,便光复了朝鲜三都。也彻底让当时的日本领教了大明的真正实力,破灭了丰臣秀吉一举攻入大明的幻想。
之后因为中日双方军倾向于通过议和结束战争,李如松凯旋班师,加封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至此,战争告一段落。
但是事情其实还没有完。几年之后,议和破裂。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再度卷土重来、渡海进犯,如同上一回的翻版一样,日军兵锋再度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又一次告急。
这一次,大明反应迅速,再次应邀派兵支援,并任命麻贵为主将,坐镇汉城。在南原、全州纷纷陷落,日军紧逼汉城外围的不利局势下,发动了稷山之战,稳住了局势。
而后,越来越多的明军援军开赴朝鲜,日军便由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回守沿海构筑的坚固倭城,直到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于11月陆续渡海撤军回国,战争彻底宣告结束。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第二阶段的援朝战争,也就是麻贵挂帅的这一次,既然上一次李如松表现优异,那么这一回为何不让李如松再次挂帅出征,而千里迢迢把麻贵调过来?
麻贵当然也是当世名将,可此时此刻的李如松又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没去呢?
事实是,李如松是在万历二十五年冬补了辽东总兵的缺位,回到了其父李成梁坐镇多年、根深蒂固的辽东。
高务实不得不仔细审视这个时间点,此时刚好是第二阶段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有一段时间了。具体来说,是在稷山之战后,此时明军已基本稳住了战线,迫使日军收缩防线、转为战略防御。而明军则在援军陆续抵达后开始转为战略进攻。
既然前线已经稳定,自然也不用再派李如松去救急了。然而就在不久之后的来年四月,根据明史记载,在迎战蒙古寇犯辽东之时,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
卧槽!如此一个当世名将,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在这种小场面战斗中战死了?而且还是因为这样低级的指挥失误而战死?
逗我玩呢?这tm是李如松的水平?
正常人恐怕都很难相信,因为就在前几年的朝鲜,李如松就曾经打过一场和此战很类似的战役,即著名的碧蹄馆之战。
在碧蹄馆之战中,当时李如松颇有经验地将麾下骑兵分为了三支。先锋一队,自己一队,后面还有一队由嫡系将领杨元率领作为接应,三队先后进军。
在此战中,先是先锋遭遇到日军重兵的围攻,李如松随即引自己这队前来接应,杀入重围后力战了许久,李如松也曾差点儿遇险,但他仍旧未退,力战不止。就在双方都有些疲惫之时,杨元的后队及时赶到,李如松也得以趁机突围反攻,终于杀退了日军。
那么从碧蹄馆之战中就不难看出,李如松在指挥作战这方面其实是粗中有细的,他出击大胆,但也留有后招。何况碧蹄馆之战中曾遇险被围的李如松,事后又怎么会不更加小心谨慎,反而轻易再次犯险呢?这实在太过诡异了。
在李如松同时代的赵士桢所著《神器谱》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按照赵士祯的记载,李如松之死的根源在于,李平胡泄露李如松出塞的日期!
此为孤证吗?不是,当时朝廷的内阁首辅是赵志皋,其为李如松所撰写的墓志铭中,又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无风注:由于该碑文有模糊不清处,不可辨认的部分一下用“□”代替。]
“公(指李如松)以此自喜用寡覆众,吾长技当在养善术,业已明知当有伏,提五千人深入转战数百里,誓不还缩一步,斩馘不下数百,往来□捣万众中如无人。使李平胡、张玉辈有一军策应,虏乃亦不知少多仓卒,一□□,腹背夹击,岂不更成奇捷。□□不用命,委帅与敌,矢竭力尽,慷慨杀所坐马,万里功名,百战残躯,坐令狼藉。又足悲已,呜呼伤哉!”
事情到此,才算是揭开了李如松之死的直接原因!看来,此战之中的李如松与在之前碧蹄馆之战时一样,还安排了李平胡、张玉两人作为接应。
如果此二人按照计划前来接应的话,大概率是可以转败为胜的,最差也可以像碧蹄馆之战一样,将李如松救出重围。
然而却不知为何,李平胡二人并没有像碧蹄馆之战中的杨元一样,及时赶到接应!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差不多就很清楚了。不过,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出现了,反而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那就是,李平胡后来怎样了?
按理说,朝廷首辅都发话了,是你李平胡害死了朝廷的辽东总兵,而李如松本人又是朱翊钧的救火大队长,这怎么可能不将叛徒斩首示众?最起码也该撤职查办对吧?
李家在辽东的那么多旧部宿将,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个害死李如松的家伙呢?尤其是,李平胡本身也是李家军的家丁出身,现在害死了少帅,这还不惩罚?
然而事实却是,在明熹宗实录第六十八卷中,再度多次出现了李平胡的名字。此时时间过去了差不多有二十来年了,李如松坟头的草估计都已经老高,但李平胡却依然出现在史册记载之中,甚至还在带兵打仗。
换句话说,在李如松死后,李平胡并未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严厉惩处,其二十余年后依然握有实际兵权。
这就奇了怪了,按理说李平胡一直受到李家两代的恩情,李家对他实在不薄。更何况出卖李如松后,李平胡本人也没有叛逃蒙古或者其他势力,而是继续留在明朝,直到二十年后还在担任将领。
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出卖李如松?出卖自家少帅对他有什么好处?出卖李如松这么大的责任,他又为何屁事没有呢?
高务实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但是当前来看似乎陷入了死胡同,那就得跳到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审视什么?审视一下李如松身边的人都怎么样了。
首先是其二弟李如柏,李如柏虽然能力在李家诸子之中只算一般,但因为是老二,所以在第一阶段援朝战争中还是由他担任李如松的副手,在夺取开城等战中也立下了功劳。
班师之后,其历任贵州总兵与宁夏总兵,而在李如松战死的前一年,李如柏因病辞官——这一辞不是闹着玩,他就此在家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萨尔浒之战时已经快七十岁了才被再度起用,这是后话了。
李如松死前一年,正当盛年的李如柏“因病辞官”,家居二十余年,这不会只是巧合吧?
好吧,姑且先当此事是不相关的意外巧合。高务实再审视了一人,即之前曾在碧蹄馆之战中担任后援、救李如松出日军重围的李家军嫡系部将杨元。
在第二阶段援朝战争中,杨元带领麾下三千辽东铁骑,被新上司麻贵派到了前线的南原城。而后遭遇了十倍以上日军的围困,坚守一段时间后,由于实在寡不敌众,援军又迟迟不至,孤军坚守数日后被迫突围撤出,守城将士绝大部分阵亡。
这一阶段中,相比于在全州不仅按兵不救,且事后直接未战便弃城而逃的另一名将领陈愚衷,杨元的表现可谓尽职尽责了。就连回到汉城后,麻贵都对其说“南原之败,非战之罪”。
但是请注意,而后麻贵还是把杨元下令斩首示众了。
按照《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说法,麻贵杀他的理由是用处斩杨元来警戒其余众人:此战不胜即死!
行,杀鸡给猴看,这个也说得通。但高务实还是有疑问:为何找不到处置不战而逃的陈愚衷的记录?
好好好,就当陈愚衷朝中有人好了,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既然是为了告诫前线全军而杀杨元,那自然在汉城前线处斩效果最好。但是根据记载,杨元偏偏是被押回了大明地界,在距离汉城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辽阳处斩的。
这就很神奇了,现在鸡是杀了,可到底是给哪只猴看的?
真要是激励在朝鲜前线的全军将士,何必拉到几百里外的国内去处斩,当场杀不是更好吗?而且从时间点而言,杨元死的时候应该也是在万历二十六年年初左右,距离李如松之死,也已经不远了。
好吧,李如柏辞官是巧合,杨元之死是孤证,那么高务实继续审视,再来看看李如松的家将李宁的下场是不是好一些。
万历二十六年九月,也就是李如松之死半年内,在朝鲜战场的泗川之战中,李宁孤军杀入敌阵,大破日军,后因寡不敌众,力战身亡。
咋回事?怎么又是孤军杀入之后寡不敌众啊?这怎么也和李如松的死法无比相似?
泗川之战,明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居然还能出现重要将领在大破敌军后寡不敌众、力战身亡的事情。高务实这次不用仔细回忆都能猜到,十有八九也是李宁率先突破之后,该来接应的后续部队迟迟未至,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李如松昔日的麾下猛将战死沙场。
为何后续部队没来?又出意外了?大明朝的意外还真有点多!
高务实觉得再审视最后一个:李如松的幼弟李如梅。
作为李如松的五弟,在第一阶段援朝战争时,李如梅担当的角色没有其二哥李如柏那么重要,但还是在战场上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史载:“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围数重。如松督部下鏖战。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
这段记载是说,当时乱军之中形势危急,眼看李如松险些命丧日军的一名金甲倭将之手,是李如梅张弓开箭,将其射落马下,救下了李如松。李如梅在李家五子之中号称小李广,这一箭出自他手可谓理所当然,足够帅。
在第二阶段援朝战争中,李如松和李如柏虽然都没来参加,但是李如梅还是来了,明史也有记载,在第一次蔚山之战中:“如梅偕参将杨登山骑兵先进,设伏海滨,而令游击摆赛以轻骑诱贼,斩首四百有奇,余贼遁归岛山。”可见这时的李如梅已然有勇有谋,又立战功。
在李如松身死之后,为体现抚恤之意,皇帝立刻让其弟李如梅接任了辽东总兵一职。如此看来,李如梅似乎是李如松身旁兄弟、宿将中的一个幸运的反例。
真的是这样吗?不然。李如梅这个辽东总兵仅仅干了一年不到,到第二年年初便被撤职了。而撤职的原因也很令人瞠目结舌:朝中有大臣劾其畏敌不前,所以被劾罢官。
畏敌不前?看了以上李如梅的作战记录,在前后两个时间点相差如此接近的情况下,这个畏敌不前的人……真的是李如梅吗?
真肯定是真的,但为何前脚还在拼死力战的李如梅,在短短时间里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生生混成畏敌不前之辈了?
原本很长时间里高务实都认为那可能是因为李家军嫡系损失太大,李如梅这时候已经不敢力战,但当他审视了前面那些人、那些事之后,他意识到原因必然不是如此简单。
李如梅的确畏敌不前了,但他所畏惧的不是前方之敌,而是后方之敌。
可是,这一世是有他高务实出现,所以才有实学派这个心学派的反对派存在,而李成梁又投靠了心学派,因此李家军才会在朝中有敌人。原先那个历史之中的实学派可是早就星流云散了,为何朝中还是有人针对李家军?
更奇怪的是,在李成梁没有下野之前,李家军在朝中的名声也不坏啊,历任首辅的立场出奇的一致,几乎都是力保李成梁的呀。
为什么?
感谢书友“陆森啊”的月票支持,谢谢!
对于李如松这个人,整体而言高务实是持正面态度的。不过,这个正面主要是由于他相比于乃父更加单纯。
李如松是典型的传统武将,而且是那种皇帝指哪他打哪的武将,本身的统兵才能也足称名将之选。作为一把刀而言,李如松肯定是合格的,甚至堪称宝刀。
不过这并不代表高务实就认为李如松是此时辽帅的最佳人选。李如松的身份对于他出任辽帅而言,既有加分,又有扣分。
加分项很明显,他自小在辽东长大,少时便跟随李成梁在辽东征战,完全熟悉辽东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他身为李成梁的长子,自来被李家军当做少帅看待,李成梁手底下的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对他也都服气,弟弟们也没有哪一个敢在他这个大哥面前不老实。
从这些角度来说,让李如松去接替李成梁,几乎可以让辽东换帅一事不起任何波澜,就如初春的细雨取代冬雪一般自然而然。
另外就像朱翊钧刚才自己提到的那样,李如松去接替李成梁,旁人就不可能说他这个皇帝刻薄寡恩——你李成梁大败亏输到这般地步,我仍然让你以宁远伯回京安养。你卸任的辽东总兵一职,我还交给了你的合法继承人去接任。试问我对你们李家的恩宠和信赖,难道不是无以复加吗?
但这些都只是从好的一方面来看,事实上李如松接替李成梁为辽帅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首先,李如松再怎么说也是李成梁的长子,即便他本人既敢死战也不贪财,可是他手底下的人依旧是李成梁带出来的那批人。这批人对他李如松固然服气,可同样的,李如松也不可能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留。
该让他们发财的时候,李如松也必然无法做到让他们两袖清风;他们出了什么问题,该保护他们的时候,李如松也不可能拉下脸来说老子没有你们这样的属下。
屁股始终是会决定脑袋的。李如松做辽帅大抵会比现在的李成梁靠得住,但指望李如松能革除旧弊,彻底把辽东军洗刷一新,那就未免太为难人家了。换了谁面对自己麾下一堆的叔叔伯伯们,也拉不下脸去喊打喊杀啊。
其次,李如松本人的性格过于刚强。李成梁这人在后世的评价当中,有一句叫做“能勇能怯”。其中左所之战、盘山驿之战、卓山之战、平虏堡之战、红土城之战、养善木之战、鸭儿匮之战、雕背山之战、辽河之战、阿州之战、抚顺之战、沈阳之战、开原之战、袄郎兔之战、曹子谷之战、古勒寨之战……毫无疑问,次次都是能勇。
这也成为了李家军的传统,早几年的时候,包括李成梁本人在内(当时他以年逾六十),作战之时带头冲锋的。
李如松就不必说了,这位兄台比他老爹还狠,一贯都是亲自冲杀。其历史上在朝鲜碧蹄馆一役之中,光是骑乘的战马就当场战死了三匹,凶猛程度可见一斑。
但李成梁的“能畏”,李如松却没有学到。
何为“能畏”?比如说,朱翊钧当时封李成梁为宁远伯,李成梁就连疏请辞;此次李成梁战败,他也第一时间上疏请罚。更比如说当初高务实去辽东,李成梁明明被打压得怒火中烧,依然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绝不正面与高务实斗狠,这就是“能畏”。
此处的“能畏”,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会做人,更会做官。
皇帝封李成梁为宁远伯,那是他的功劳已经足够了,但他连番请辞,这是“居功不自负”;此番战败,他头一个自己上疏请罚,这是“敢于担责,不讳言败”;昔日不与高务实正面相争,那是审时度势,隐忍坚毅。
不论李成梁做这些事的出发点是怎样,但从他表现出来的举动看,至少谁都不好说他自己作死。
然而李如松就没学到这些,他太刚直了。刚直对于武将而言本来是个好词,但正所谓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过于刚直,就容易惹麻烦、受重挫。
原历史上,李如松所受到的重挫,正是在他光芒万丈的朝鲜之战后,在一次针对蒙古人的“捣巢”作战中遇伏战死。史载:“(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
从《明史》的这句简略记载来看,李如松死得比较意外:率领少量精锐骑兵深入虏境,结果中伏战死了。
原先高务实也以为,李如松的死,主要是死于他自己轻敌,虽然非常可惜,但没有办法。
然而当高务实来到大明这么多年,又深刻的插手政治,玩弄过无数阴谋之后,他意识到原历史上李如松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李如松在朝鲜战争的第一阶段表现可谓光彩夺目,其仅以四万兵马入朝而连战连捷,先后攻克平壤、收复开城,并迫使陷入困境的日军撤出了汉城。在短短不到百余日内,便光复了朝鲜三都。也彻底让当时的日本领教了大明的真正实力,破灭了丰臣秀吉一举攻入大明的幻想。
之后因为中日双方军倾向于通过议和结束战争,李如松凯旋班师,加封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至此,战争告一段落。
但是事情其实还没有完。几年之后,议和破裂。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再度卷土重来、渡海进犯,如同上一回的翻版一样,日军兵锋再度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又一次告急。
这一次,大明反应迅速,再次应邀派兵支援,并任命麻贵为主将,坐镇汉城。在南原、全州纷纷陷落,日军紧逼汉城外围的不利局势下,发动了稷山之战,稳住了局势。
而后,越来越多的明军援军开赴朝鲜,日军便由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回守沿海构筑的坚固倭城,直到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于11月陆续渡海撤军回国,战争彻底宣告结束。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第二阶段的援朝战争,也就是麻贵挂帅的这一次,既然上一次李如松表现优异,那么这一回为何不让李如松再次挂帅出征,而千里迢迢把麻贵调过来?
麻贵当然也是当世名将,可此时此刻的李如松又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没去呢?
事实是,李如松是在万历二十五年冬补了辽东总兵的缺位,回到了其父李成梁坐镇多年、根深蒂固的辽东。
高务实不得不仔细审视这个时间点,此时刚好是第二阶段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有一段时间了。具体来说,是在稷山之战后,此时明军已基本稳住了战线,迫使日军收缩防线、转为战略防御。而明军则在援军陆续抵达后开始转为战略进攻。
既然前线已经稳定,自然也不用再派李如松去救急了。然而就在不久之后的来年四月,根据明史记载,在迎战蒙古寇犯辽东之时,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
卧槽!如此一个当世名将,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在这种小场面战斗中战死了?而且还是因为这样低级的指挥失误而战死?
逗我玩呢?这tm是李如松的水平?
正常人恐怕都很难相信,因为就在前几年的朝鲜,李如松就曾经打过一场和此战很类似的战役,即著名的碧蹄馆之战。
在碧蹄馆之战中,当时李如松颇有经验地将麾下骑兵分为了三支。先锋一队,自己一队,后面还有一队由嫡系将领杨元率领作为接应,三队先后进军。
在此战中,先是先锋遭遇到日军重兵的围攻,李如松随即引自己这队前来接应,杀入重围后力战了许久,李如松也曾差点儿遇险,但他仍旧未退,力战不止。就在双方都有些疲惫之时,杨元的后队及时赶到,李如松也得以趁机突围反攻,终于杀退了日军。
那么从碧蹄馆之战中就不难看出,李如松在指挥作战这方面其实是粗中有细的,他出击大胆,但也留有后招。何况碧蹄馆之战中曾遇险被围的李如松,事后又怎么会不更加小心谨慎,反而轻易再次犯险呢?这实在太过诡异了。
在李如松同时代的赵士桢所著《神器谱》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按照赵士祯的记载,李如松之死的根源在于,李平胡泄露李如松出塞的日期!
此为孤证吗?不是,当时朝廷的内阁首辅是赵志皋,其为李如松所撰写的墓志铭中,又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无风注:由于该碑文有模糊不清处,不可辨认的部分一下用“□”代替。]
“公(指李如松)以此自喜用寡覆众,吾长技当在养善术,业已明知当有伏,提五千人深入转战数百里,誓不还缩一步,斩馘不下数百,往来□捣万众中如无人。使李平胡、张玉辈有一军策应,虏乃亦不知少多仓卒,一□□,腹背夹击,岂不更成奇捷。□□不用命,委帅与敌,矢竭力尽,慷慨杀所坐马,万里功名,百战残躯,坐令狼藉。又足悲已,呜呼伤哉!”
事情到此,才算是揭开了李如松之死的直接原因!看来,此战之中的李如松与在之前碧蹄馆之战时一样,还安排了李平胡、张玉两人作为接应。
如果此二人按照计划前来接应的话,大概率是可以转败为胜的,最差也可以像碧蹄馆之战一样,将李如松救出重围。
然而却不知为何,李平胡二人并没有像碧蹄馆之战中的杨元一样,及时赶到接应!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差不多就很清楚了。不过,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出现了,反而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那就是,李平胡后来怎样了?
按理说,朝廷首辅都发话了,是你李平胡害死了朝廷的辽东总兵,而李如松本人又是朱翊钧的救火大队长,这怎么可能不将叛徒斩首示众?最起码也该撤职查办对吧?
李家在辽东的那么多旧部宿将,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个害死李如松的家伙呢?尤其是,李平胡本身也是李家军的家丁出身,现在害死了少帅,这还不惩罚?
然而事实却是,在明熹宗实录第六十八卷中,再度多次出现了李平胡的名字。此时时间过去了差不多有二十来年了,李如松坟头的草估计都已经老高,但李平胡却依然出现在史册记载之中,甚至还在带兵打仗。
换句话说,在李如松死后,李平胡并未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严厉惩处,其二十余年后依然握有实际兵权。
这就奇了怪了,按理说李平胡一直受到李家两代的恩情,李家对他实在不薄。更何况出卖李如松后,李平胡本人也没有叛逃蒙古或者其他势力,而是继续留在明朝,直到二十年后还在担任将领。
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出卖李如松?出卖自家少帅对他有什么好处?出卖李如松这么大的责任,他又为何屁事没有呢?
高务实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但是当前来看似乎陷入了死胡同,那就得跳到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审视什么?审视一下李如松身边的人都怎么样了。
首先是其二弟李如柏,李如柏虽然能力在李家诸子之中只算一般,但因为是老二,所以在第一阶段援朝战争中还是由他担任李如松的副手,在夺取开城等战中也立下了功劳。
班师之后,其历任贵州总兵与宁夏总兵,而在李如松战死的前一年,李如柏因病辞官——这一辞不是闹着玩,他就此在家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萨尔浒之战时已经快七十岁了才被再度起用,这是后话了。
李如松死前一年,正当盛年的李如柏“因病辞官”,家居二十余年,这不会只是巧合吧?
好吧,姑且先当此事是不相关的意外巧合。高务实再审视了一人,即之前曾在碧蹄馆之战中担任后援、救李如松出日军重围的李家军嫡系部将杨元。
在第二阶段援朝战争中,杨元带领麾下三千辽东铁骑,被新上司麻贵派到了前线的南原城。而后遭遇了十倍以上日军的围困,坚守一段时间后,由于实在寡不敌众,援军又迟迟不至,孤军坚守数日后被迫突围撤出,守城将士绝大部分阵亡。
这一阶段中,相比于在全州不仅按兵不救,且事后直接未战便弃城而逃的另一名将领陈愚衷,杨元的表现可谓尽职尽责了。就连回到汉城后,麻贵都对其说“南原之败,非战之罪”。
但是请注意,而后麻贵还是把杨元下令斩首示众了。
按照《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说法,麻贵杀他的理由是用处斩杨元来警戒其余众人:此战不胜即死!
行,杀鸡给猴看,这个也说得通。但高务实还是有疑问:为何找不到处置不战而逃的陈愚衷的记录?
好好好,就当陈愚衷朝中有人好了,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既然是为了告诫前线全军而杀杨元,那自然在汉城前线处斩效果最好。但是根据记载,杨元偏偏是被押回了大明地界,在距离汉城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辽阳处斩的。
这就很神奇了,现在鸡是杀了,可到底是给哪只猴看的?
真要是激励在朝鲜前线的全军将士,何必拉到几百里外的国内去处斩,当场杀不是更好吗?而且从时间点而言,杨元死的时候应该也是在万历二十六年年初左右,距离李如松之死,也已经不远了。
好吧,李如柏辞官是巧合,杨元之死是孤证,那么高务实继续审视,再来看看李如松的家将李宁的下场是不是好一些。
万历二十六年九月,也就是李如松之死半年内,在朝鲜战场的泗川之战中,李宁孤军杀入敌阵,大破日军,后因寡不敌众,力战身亡。
咋回事?怎么又是孤军杀入之后寡不敌众啊?这怎么也和李如松的死法无比相似?
泗川之战,明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居然还能出现重要将领在大破敌军后寡不敌众、力战身亡的事情。高务实这次不用仔细回忆都能猜到,十有八九也是李宁率先突破之后,该来接应的后续部队迟迟未至,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李如松昔日的麾下猛将战死沙场。
为何后续部队没来?又出意外了?大明朝的意外还真有点多!
高务实觉得再审视最后一个:李如松的幼弟李如梅。
作为李如松的五弟,在第一阶段援朝战争时,李如梅担当的角色没有其二哥李如柏那么重要,但还是在战场上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史载:“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围数重。如松督部下鏖战。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
这段记载是说,当时乱军之中形势危急,眼看李如松险些命丧日军的一名金甲倭将之手,是李如梅张弓开箭,将其射落马下,救下了李如松。李如梅在李家五子之中号称小李广,这一箭出自他手可谓理所当然,足够帅。
在第二阶段援朝战争中,李如松和李如柏虽然都没来参加,但是李如梅还是来了,明史也有记载,在第一次蔚山之战中:“如梅偕参将杨登山骑兵先进,设伏海滨,而令游击摆赛以轻骑诱贼,斩首四百有奇,余贼遁归岛山。”可见这时的李如梅已然有勇有谋,又立战功。
在李如松身死之后,为体现抚恤之意,皇帝立刻让其弟李如梅接任了辽东总兵一职。如此看来,李如梅似乎是李如松身旁兄弟、宿将中的一个幸运的反例。
真的是这样吗?不然。李如梅这个辽东总兵仅仅干了一年不到,到第二年年初便被撤职了。而撤职的原因也很令人瞠目结舌:朝中有大臣劾其畏敌不前,所以被劾罢官。
畏敌不前?看了以上李如梅的作战记录,在前后两个时间点相差如此接近的情况下,这个畏敌不前的人……真的是李如梅吗?
真肯定是真的,但为何前脚还在拼死力战的李如梅,在短短时间里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生生混成畏敌不前之辈了?
原本很长时间里高务实都认为那可能是因为李家军嫡系损失太大,李如梅这时候已经不敢力战,但当他审视了前面那些人、那些事之后,他意识到原因必然不是如此简单。
李如梅的确畏敌不前了,但他所畏惧的不是前方之敌,而是后方之敌。
可是,这一世是有他高务实出现,所以才有实学派这个心学派的反对派存在,而李成梁又投靠了心学派,因此李家军才会在朝中有敌人。原先那个历史之中的实学派可是早就星流云散了,为何朝中还是有人针对李家军?
更奇怪的是,在李成梁没有下野之前,李家军在朝中的名声也不坏啊,历任首辅的立场出奇的一致,几乎都是力保李成梁的呀。
为什么?
感谢书友“陆森啊”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00973/236896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