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收服河中地区
推荐阅读:洪荒:悟性逆天,我为截教第一仙、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皇帝替身:我的体质每天增加一点、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领主:序列主宰、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浩罕城北方,塔什干城。
塔什干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从汉朝开始,“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
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这里的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有“太阳城”之称。
塔什干位于希尔河的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绿洲的中心地带。
因为优良的地理优势,这里很早就已经发展成为了中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巴扎拜兵败之后,带着手下不到两千的柯尔克孜残兵向北而去。
他逃跑的方向正是塔什干的方向,那里离着柯尔克孜人的驻牧地比较近,当地的柯尔克孜人也多一些。
巴扎拜一路上很沉默。他输得心服口服,虽然敌人依靠的是先进的兵器,但是兵器本身其实也是军队战力的提现。
他现在心中更多的是茫然。柯尔克孜人以前是准格尔汗国的战士,依附准格尔人生活。
后来准格尔被清国所灭,一部分柯尔克孜归附了大清,还有一部分柯尔克孜人受雇于浩罕汗国,为他们战斗。
柯尔克孜人生活的地方是条件恶劣的山地。他们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国家,只能依附于大国。
柯尔克孜曾经依附的准格尔汗部、大清已经灭亡了,现在的浩罕汗国估计也挺不过去了。
作为出自柯尔克孜人的将领,巴扎拜在部落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他必须要为自己的部族考虑。
作为一个小部族,要想延续下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任性。
如果巴扎拜任性地要为浩罕汗国效忠,如果巴扎拜任性要去找复兴军报仇,那么他将要面对的就是灭亡。
不仅仅是自身的灭亡,也有可能会连累整个柯尔克孜民族走向灭亡。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民族只有在历史书中才能够看到名字。这些民族哪里去了?有些彻底的灭亡,有些被彻底的融合。
柯尔克孜这个民族称呼存在也有上千年之久了。支持他们存在下去的除了坚韧的生存意志,他们生活的地方都是气候恶劣的高原地带,还有就是他们学会了舍弃,学会了选择。
正思考着,前面一个手下来报。
“将军前面来了一队步兵,大概两千人,是从塔什干城派到浩罕城的援军。由塔什干城的伯克亲自率领。”
“他们看到了你了吗?”巴扎拜问道。
“没有,将军,我是在远处观察到他们的。随后就过来向您汇报了。”
“好,你归队吧。”
巴扎拜的心里策划着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的实行关系着今后克尔克孜人的命运。
他找来了军中几百个精英战士跟在自己的身边,然后将剩下一千五百骑给隐藏起来。
接下来他就带着几百名士兵站在道路上等着塔什干城的伯克到来。
“格里夫伯克,你好,你准备支援浩罕城吗?”
见到了塔什干的城主格里夫带着手下浩浩荡荡地走近,巴扎拜迎了上去,率先说道。
“巴扎拜将军,您为什么会在在这里?”巴扎拜作为一个浩罕城的将军,在地位上比一个城的伯克要高。
加上巴扎拜名声在外,所以大家都对他多尊敬几分。
不过巴扎拜也清楚,他在这里这个谎根本就圆不起来。
不过,他也不准备圆谎了。
正在这是,巴扎拜身边的一名魁梧的骑兵突然刺出了手中的长矛。
长矛对准了格里夫的胸口。
可怜的格里夫,缓缓抬起手,张开嘴似乎想问出心中的疑惑。
没人告诉他,旁边的柯尔克孜骑兵纷纷爆起冲杀。
巴扎拜身边带着的全都是军中的精锐。塔什干城的步兵没有任何的准备,被杀的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两侧又有大量的骑兵杀出。剩下的乌兹别克步兵群龙无首,面对敌人骑兵气势汹汹的冲击,纷纷投降。
巴扎拜来者不拒,收编了剩下的步兵。
然后,他带着手下马不停蹄地向着塔什干城赶去。
他拿到了格里夫的印信,骗开了城门。斩杀了留守的浩罕将领。
最后控制了这座浩罕汗国的重要城池。
巴扎拜拿下塔什干城之后,并没有宣扬,而是派人去召集柯尔克孜的各部长老前来商议一件大事。
浩罕城外,复兴军连续消灭了三波敌人的援军。
现在张树舜的手中握着大量的浩罕俘虏。
整座浩罕城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
那天阿里汗将国相和萨尔达则将军召集到了王宫之中就是做最后的讨论。
他向国相询问是否还有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
国相告诉他,除非向这些华夏人投降,否额没有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
他向萨尔达则将军询问是否能够守住城池。
萨尔达则将军告诉他敌人的炮兵有绝对的优势,守住城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能。顶多就是在敌人攻进城池之后,在巷战中让敌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阿里汗知道,要是让对方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最后失败了,自己必然不会得到什么样的好下场。
他又询问是否可以到布哈拉请求援军。毕竟布哈拉的大汗应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这个方法可行,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萨尔达则将军坦言自己根本守不到那个时候。
那么寻求英国和沙俄的支持就更加来不及了。
“国相,你说本汗如果投靠华夏,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阿里汗有些丧气地问道。
如果能够活下去,谁也不会想要死的。阿里汗还有很多美丽的妻子,有一堆的的孩子。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陛下如果现在就投靠华夏的话,那么老臣觉得陛下至少能够保住皇宫中的财富,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甚至能够保留一个国王的封号。”
“如果现在华夏的皇帝足够的大度的话,他会在自己的京城留给陛下一个府邸。”
老国相十分中肯地说道,他的话似乎打动了这位汗王陛下。
老国相也不想打下去,他也有一个大家族,犯不着为了浩罕汗国而陪葬。
“国相,还麻烦你走一趟对方的军营吧。本王不想看着浩罕城的百姓生灵涂炭。”
为期十余天的浩罕汗国之战最终以浩罕汗国西尔·阿里汗的投降而告终。
张树舜在浩罕城东被炸毁的城门楼前接受了浩罕汗国的投降。
一名复兴报的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投降的过程。
一身盛装的浩罕汗王西尔·阿里汗在复兴军士兵组成的临时仪仗队前,向复兴军的指挥官十一师师长张树舜交出了自己手中代表权力的大印。
然后这位汗王带着家人以及王宫之中的财物在一队复兴军士兵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伊犁惠远城的路。
到了惠远城之后,忙的团团转的左季高接待了一下这位汗王,转手又派人将他护送到了新京城。
对于这位亡国的国王,董书恒并没有苛待。但是也没太放在心上。现成的府邸是没有的。
董书恒以宗主国大总统的身份封了他一个归义侯的爵位,然后在新京城郊划了一块地给他,府邸自然要他自己去建。
董书恒知道这些人不差钱。随后浩罕汗国的土地全部被华夏收回,浩罕的贵族被允许带走自己的一部分财富。他们的被分散安置到了许多地方。
这些人善于经商,成为了活跃在华夏商业领域内的一支重要资本势力。
巴扎拜带着塔什干城以及所有柯尔克孜人归服了复兴军。
此人的归附让左季高非常的高兴,左季高要经略西域必须要有一只可靠的骑兵队伍。
他在天山给柯尔克孜人分了一块牧场,然后从柯尔克孜人中征募了一支骑兵,作为游骑兵的班底,然后仿照漠北骑兵旅的模式报请建立了四个骑兵旅。
后来复兴军担心这些柯尔克孜人聚居在一起,今后可能会尾大不掉。
又将这些人分散安置到各地的国营牧场当中。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但是却再也形成不了独立的势力了。
浩罕汗国其他几座城市因为兵力都已经抽调了出来,所以张树舜派了几支偏师就拿了下来。
不过,当他们觉得事情就要结束的时候,浩罕城却又来了一只布哈拉的大军。
本来布哈拉人听说华夏的大军达到了浩罕汗国,准备过来浑水摸鱼。结果当他们的赶到了时候,人家的仗已经打完了。
浩罕城基本上处在浩罕汗国的西部了。
所以布哈拉的军队直接就开到了浩罕城外。
不国复兴军的骑兵没有给他们靠近城池,在城西远远地和布哈拉的军队对峙。
布哈拉见华夏的骑兵数量不多,屡次上前挑衅。不过复兴军丝毫没有跟他们客气。布哈拉人一点好处没有占到,还白白送了一些人头。
城内两个师的主要将领都在一起,他们就是否要跟布哈拉人开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老张,我们的弹药储备不足以跟布哈拉人再展开一场大规模作战。”一直比较沉稳的王勋提醒道。
就靠他们两个师是没有能力连续进行两次灭国之战的。况且伊犁的补给到现在好没有到。
还好,浩罕汗国的国王阿里汗主动投降了,要不然现在复兴军早就要断绝弹药了。
即便如此,在之前的围城打援的过程中,也还是消耗了大量的弹药。
军事会议现场,大家各抒己见,激进一些的觉得必须要给布哈拉一些颜色看看,不然复兴军没办法在浩罕站住脚。
保守的人觉得现在与布哈拉开战会让整个中亚地区的国家觉得华夏要征服整个中亚,那样的话,他们会联合起来抵制华夏。
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将是旷日持久的,因为其他的几个汗国的战略纵深全都要比浩罕汗国长。而且西南边的几个汗国与英国人的关系匪浅,到时候英国可能会支持他们。
那么华夏很可能就会被拖在这个战争的泥潭里,到时候最开心的要数沙俄人了。
能够想到这么深远的问题,说明这些军官的功底还是可以的。
正在大家商讨的时候,东部的哨兵来报,后方送来的补给马上就到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会议的现场的氛围顿时更加热烈起来。
介于情况出现了变化,最后大家决定,对于侵入浩罕的布哈拉军队予以警告。
警告之后,对方要是不主动退却就集中火力打掉他。
这次布哈拉派过来的是两万的骑兵,这也是对方的将领敢于向天朝上过挑衅的底气。
布哈拉的统军大将名叫拜尔迪,他认为只要自己显得稍微强势一些,这些远道而来的华夏人就会主动从这里退走。
浩罕本就是布哈拉的领土,十几年前布哈拉差点就收回来了,要不是这个阿里汗横空出世的话。
现在这个阿里汗被华夏人打败了,那么布哈拉理应将浩罕再收回去。
要知道到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最富饶的一块地方,这个地方滋养了几座中亚最发达的城市。布哈拉早就想要收回去。
只是,一直以来,浩罕汗国凭借着这里积累的大量的财富,建立了一支强悍的军队,让布哈拉没有找到机会。
城外的拜尔迪见复兴军那边只是用骑兵跟自己对峙,料定了对方没有坚守这里的信心。
他派出使者到浩罕城告知复兴军可以带走城市里的财富,但是浩罕城必须要让给他们布哈拉汗国。
他没有等到复兴军的答复,却等到了复兴军的最后通牒。
这个最后通牒就是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带回来的。这让拜尔迪觉得复兴军是在羞辱他。
复兴军给了他两个小时时间撤军,否则他将被视为入侵华夏的领土。
复兴军告知拜尔迪,华夏的藩属国浩罕汗国因为谋逆天朝,天朝现在收回封地。
布哈拉也是华夏的藩属国,莫非也要谋逆吗?
张树舜好像特别喜欢两个小时这个时间。
拜尔迪跟很多之前倒在复兴军枪口下的敌人心里一样——那就是要打一仗再说。
真汉子,岂能不动手就言退呢?
当他们明白的时候都已经成为了复兴军的枪下之鬼。
复兴军从不打无准备之仗。面对异族,他们通常都是不打则已,打就要下死手。
拜尔迪显然也是要步前人相同的后尘。
随着拜尔迪不退,反而向城池方向进逼,复兴军也动了起来。
火炮被顺着街道拉到西门外。一辆辆战车被开到最前方。步兵出了西门,在西门外的空地上排出了整齐的横阵。
两个骑兵团,渐渐收缩回来,在步兵的两翼部署。
拜尔迪见对方要在城外跟自己的决战,自然是满心欢喜,他的手下都是骑兵,并不擅长攻城。
这些华夏军队简直就是狂妄至极,他们竟然放弃了高大的城墙。
正当拜尔迪在心中嘲笑对方的将领时。
张树舜也在心中吐槽,又来了一个往复兴军枪口上撞的傻x,不知道布哈拉有几支这样规模的骑兵。
要是一下自己就将这个布哈拉给打残了,那么接下来,理藩院那帮子人就没办法跟人家谈了。
战斗一触即发,容不得张树舜再去多想。
复兴军的火炮首先发动,远远地就开始轰击布哈拉骑兵的大阵。
同大部分的骑兵将领一样,拜尔迪让手下的骑兵加快进攻速度。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复兴军的火炮一直都没有停,直到阵地前方几百米的距离都有迫击炮和掷弹筒在继续轰击。
仿佛就像是在接力一般。
最恐怖的是战车上转管机枪的射击。简直就是在骑兵的前方设置了一道火墙,撞之即死。
等到拜尔迪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带着残兵准备撤退之时,复兴军的骑兵早已经先一步从两侧绕到了他们的后方。
……
布哈拉的汗王收到了前线传来的失败消息时,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继续派兵征伐复兴军。
而是赶紧亲自去请出了被自己晾在边上多日的华夏理藩院的使团。
他言明自己的手下擅自行事在浩罕汗国跟华夏产生了误会,希望使者出面解释。
同时表示会派遣重臣前去华夏新京朝贺。
理藩院的使者通过情报人员已经知道了浩罕发生的事情。
同时使者也知道,现在华夏并不想收服布哈拉。不过布哈拉汗王的态度正好说明其已经屈服。
随即使者与布哈拉签订了一份《称藩条约》。书面确定了布哈拉与华夏之间的藩属关系。
条约规定:布哈拉是华夏的藩属国,王位的继承必须要经过华夏宗主国的册封。
未经宗主国的同意,布哈拉不能够再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形式的条约。
凡是华夏所属的商人都可以在布哈拉自由经商,同样布哈拉的商人也可以进入华夏。
理藩院将将在布哈拉设置分院,作为华夏与布哈拉之间的联络机关。华夏可以在分院驻守一定的军队以保卫使团的安全。
……
这份条约很快也与希瓦汗国之间签订。其中布哈拉也得到了一定好处,那就是可以进入华夏经商。
中亚地区地处丝绸之路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商业人才倍出。著名的粟特人就是出自这里。
允许他们的到华夏经商,可以带动华夏对外贸易的发展。董书恒现在正逐步实行有条件的开放政策。
他近来研究了汉唐的发展历史,知道这两朝的兴盛离不开对外开放的政策。
不过董书恒也知道,这两朝的开放给异族的入侵埋下了隐患。但是在现在的华夏,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了。
ps:爆肝5200字,求月票、推荐票,求比心!
塔什干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从汉朝开始,“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
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这里的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有“太阳城”之称。
塔什干位于希尔河的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绿洲的中心地带。
因为优良的地理优势,这里很早就已经发展成为了中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巴扎拜兵败之后,带着手下不到两千的柯尔克孜残兵向北而去。
他逃跑的方向正是塔什干的方向,那里离着柯尔克孜人的驻牧地比较近,当地的柯尔克孜人也多一些。
巴扎拜一路上很沉默。他输得心服口服,虽然敌人依靠的是先进的兵器,但是兵器本身其实也是军队战力的提现。
他现在心中更多的是茫然。柯尔克孜人以前是准格尔汗国的战士,依附准格尔人生活。
后来准格尔被清国所灭,一部分柯尔克孜归附了大清,还有一部分柯尔克孜人受雇于浩罕汗国,为他们战斗。
柯尔克孜人生活的地方是条件恶劣的山地。他们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国家,只能依附于大国。
柯尔克孜曾经依附的准格尔汗部、大清已经灭亡了,现在的浩罕汗国估计也挺不过去了。
作为出自柯尔克孜人的将领,巴扎拜在部落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他必须要为自己的部族考虑。
作为一个小部族,要想延续下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任性。
如果巴扎拜任性地要为浩罕汗国效忠,如果巴扎拜任性要去找复兴军报仇,那么他将要面对的就是灭亡。
不仅仅是自身的灭亡,也有可能会连累整个柯尔克孜民族走向灭亡。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民族只有在历史书中才能够看到名字。这些民族哪里去了?有些彻底的灭亡,有些被彻底的融合。
柯尔克孜这个民族称呼存在也有上千年之久了。支持他们存在下去的除了坚韧的生存意志,他们生活的地方都是气候恶劣的高原地带,还有就是他们学会了舍弃,学会了选择。
正思考着,前面一个手下来报。
“将军前面来了一队步兵,大概两千人,是从塔什干城派到浩罕城的援军。由塔什干城的伯克亲自率领。”
“他们看到了你了吗?”巴扎拜问道。
“没有,将军,我是在远处观察到他们的。随后就过来向您汇报了。”
“好,你归队吧。”
巴扎拜的心里策划着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的实行关系着今后克尔克孜人的命运。
他找来了军中几百个精英战士跟在自己的身边,然后将剩下一千五百骑给隐藏起来。
接下来他就带着几百名士兵站在道路上等着塔什干城的伯克到来。
“格里夫伯克,你好,你准备支援浩罕城吗?”
见到了塔什干的城主格里夫带着手下浩浩荡荡地走近,巴扎拜迎了上去,率先说道。
“巴扎拜将军,您为什么会在在这里?”巴扎拜作为一个浩罕城的将军,在地位上比一个城的伯克要高。
加上巴扎拜名声在外,所以大家都对他多尊敬几分。
不过巴扎拜也清楚,他在这里这个谎根本就圆不起来。
不过,他也不准备圆谎了。
正在这是,巴扎拜身边的一名魁梧的骑兵突然刺出了手中的长矛。
长矛对准了格里夫的胸口。
可怜的格里夫,缓缓抬起手,张开嘴似乎想问出心中的疑惑。
没人告诉他,旁边的柯尔克孜骑兵纷纷爆起冲杀。
巴扎拜身边带着的全都是军中的精锐。塔什干城的步兵没有任何的准备,被杀的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两侧又有大量的骑兵杀出。剩下的乌兹别克步兵群龙无首,面对敌人骑兵气势汹汹的冲击,纷纷投降。
巴扎拜来者不拒,收编了剩下的步兵。
然后,他带着手下马不停蹄地向着塔什干城赶去。
他拿到了格里夫的印信,骗开了城门。斩杀了留守的浩罕将领。
最后控制了这座浩罕汗国的重要城池。
巴扎拜拿下塔什干城之后,并没有宣扬,而是派人去召集柯尔克孜的各部长老前来商议一件大事。
浩罕城外,复兴军连续消灭了三波敌人的援军。
现在张树舜的手中握着大量的浩罕俘虏。
整座浩罕城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
那天阿里汗将国相和萨尔达则将军召集到了王宫之中就是做最后的讨论。
他向国相询问是否还有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
国相告诉他,除非向这些华夏人投降,否额没有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
他向萨尔达则将军询问是否能够守住城池。
萨尔达则将军告诉他敌人的炮兵有绝对的优势,守住城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能。顶多就是在敌人攻进城池之后,在巷战中让敌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阿里汗知道,要是让对方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最后失败了,自己必然不会得到什么样的好下场。
他又询问是否可以到布哈拉请求援军。毕竟布哈拉的大汗应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这个方法可行,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萨尔达则将军坦言自己根本守不到那个时候。
那么寻求英国和沙俄的支持就更加来不及了。
“国相,你说本汗如果投靠华夏,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阿里汗有些丧气地问道。
如果能够活下去,谁也不会想要死的。阿里汗还有很多美丽的妻子,有一堆的的孩子。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陛下如果现在就投靠华夏的话,那么老臣觉得陛下至少能够保住皇宫中的财富,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甚至能够保留一个国王的封号。”
“如果现在华夏的皇帝足够的大度的话,他会在自己的京城留给陛下一个府邸。”
老国相十分中肯地说道,他的话似乎打动了这位汗王陛下。
老国相也不想打下去,他也有一个大家族,犯不着为了浩罕汗国而陪葬。
“国相,还麻烦你走一趟对方的军营吧。本王不想看着浩罕城的百姓生灵涂炭。”
为期十余天的浩罕汗国之战最终以浩罕汗国西尔·阿里汗的投降而告终。
张树舜在浩罕城东被炸毁的城门楼前接受了浩罕汗国的投降。
一名复兴报的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投降的过程。
一身盛装的浩罕汗王西尔·阿里汗在复兴军士兵组成的临时仪仗队前,向复兴军的指挥官十一师师长张树舜交出了自己手中代表权力的大印。
然后这位汗王带着家人以及王宫之中的财物在一队复兴军士兵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伊犁惠远城的路。
到了惠远城之后,忙的团团转的左季高接待了一下这位汗王,转手又派人将他护送到了新京城。
对于这位亡国的国王,董书恒并没有苛待。但是也没太放在心上。现成的府邸是没有的。
董书恒以宗主国大总统的身份封了他一个归义侯的爵位,然后在新京城郊划了一块地给他,府邸自然要他自己去建。
董书恒知道这些人不差钱。随后浩罕汗国的土地全部被华夏收回,浩罕的贵族被允许带走自己的一部分财富。他们的被分散安置到了许多地方。
这些人善于经商,成为了活跃在华夏商业领域内的一支重要资本势力。
巴扎拜带着塔什干城以及所有柯尔克孜人归服了复兴军。
此人的归附让左季高非常的高兴,左季高要经略西域必须要有一只可靠的骑兵队伍。
他在天山给柯尔克孜人分了一块牧场,然后从柯尔克孜人中征募了一支骑兵,作为游骑兵的班底,然后仿照漠北骑兵旅的模式报请建立了四个骑兵旅。
后来复兴军担心这些柯尔克孜人聚居在一起,今后可能会尾大不掉。
又将这些人分散安置到各地的国营牧场当中。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但是却再也形成不了独立的势力了。
浩罕汗国其他几座城市因为兵力都已经抽调了出来,所以张树舜派了几支偏师就拿了下来。
不过,当他们觉得事情就要结束的时候,浩罕城却又来了一只布哈拉的大军。
本来布哈拉人听说华夏的大军达到了浩罕汗国,准备过来浑水摸鱼。结果当他们的赶到了时候,人家的仗已经打完了。
浩罕城基本上处在浩罕汗国的西部了。
所以布哈拉的军队直接就开到了浩罕城外。
不国复兴军的骑兵没有给他们靠近城池,在城西远远地和布哈拉的军队对峙。
布哈拉见华夏的骑兵数量不多,屡次上前挑衅。不过复兴军丝毫没有跟他们客气。布哈拉人一点好处没有占到,还白白送了一些人头。
城内两个师的主要将领都在一起,他们就是否要跟布哈拉人开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老张,我们的弹药储备不足以跟布哈拉人再展开一场大规模作战。”一直比较沉稳的王勋提醒道。
就靠他们两个师是没有能力连续进行两次灭国之战的。况且伊犁的补给到现在好没有到。
还好,浩罕汗国的国王阿里汗主动投降了,要不然现在复兴军早就要断绝弹药了。
即便如此,在之前的围城打援的过程中,也还是消耗了大量的弹药。
军事会议现场,大家各抒己见,激进一些的觉得必须要给布哈拉一些颜色看看,不然复兴军没办法在浩罕站住脚。
保守的人觉得现在与布哈拉开战会让整个中亚地区的国家觉得华夏要征服整个中亚,那样的话,他们会联合起来抵制华夏。
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将是旷日持久的,因为其他的几个汗国的战略纵深全都要比浩罕汗国长。而且西南边的几个汗国与英国人的关系匪浅,到时候英国可能会支持他们。
那么华夏很可能就会被拖在这个战争的泥潭里,到时候最开心的要数沙俄人了。
能够想到这么深远的问题,说明这些军官的功底还是可以的。
正在大家商讨的时候,东部的哨兵来报,后方送来的补给马上就到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会议的现场的氛围顿时更加热烈起来。
介于情况出现了变化,最后大家决定,对于侵入浩罕的布哈拉军队予以警告。
警告之后,对方要是不主动退却就集中火力打掉他。
这次布哈拉派过来的是两万的骑兵,这也是对方的将领敢于向天朝上过挑衅的底气。
布哈拉的统军大将名叫拜尔迪,他认为只要自己显得稍微强势一些,这些远道而来的华夏人就会主动从这里退走。
浩罕本就是布哈拉的领土,十几年前布哈拉差点就收回来了,要不是这个阿里汗横空出世的话。
现在这个阿里汗被华夏人打败了,那么布哈拉理应将浩罕再收回去。
要知道到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最富饶的一块地方,这个地方滋养了几座中亚最发达的城市。布哈拉早就想要收回去。
只是,一直以来,浩罕汗国凭借着这里积累的大量的财富,建立了一支强悍的军队,让布哈拉没有找到机会。
城外的拜尔迪见复兴军那边只是用骑兵跟自己对峙,料定了对方没有坚守这里的信心。
他派出使者到浩罕城告知复兴军可以带走城市里的财富,但是浩罕城必须要让给他们布哈拉汗国。
他没有等到复兴军的答复,却等到了复兴军的最后通牒。
这个最后通牒就是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带回来的。这让拜尔迪觉得复兴军是在羞辱他。
复兴军给了他两个小时时间撤军,否则他将被视为入侵华夏的领土。
复兴军告知拜尔迪,华夏的藩属国浩罕汗国因为谋逆天朝,天朝现在收回封地。
布哈拉也是华夏的藩属国,莫非也要谋逆吗?
张树舜好像特别喜欢两个小时这个时间。
拜尔迪跟很多之前倒在复兴军枪口下的敌人心里一样——那就是要打一仗再说。
真汉子,岂能不动手就言退呢?
当他们明白的时候都已经成为了复兴军的枪下之鬼。
复兴军从不打无准备之仗。面对异族,他们通常都是不打则已,打就要下死手。
拜尔迪显然也是要步前人相同的后尘。
随着拜尔迪不退,反而向城池方向进逼,复兴军也动了起来。
火炮被顺着街道拉到西门外。一辆辆战车被开到最前方。步兵出了西门,在西门外的空地上排出了整齐的横阵。
两个骑兵团,渐渐收缩回来,在步兵的两翼部署。
拜尔迪见对方要在城外跟自己的决战,自然是满心欢喜,他的手下都是骑兵,并不擅长攻城。
这些华夏军队简直就是狂妄至极,他们竟然放弃了高大的城墙。
正当拜尔迪在心中嘲笑对方的将领时。
张树舜也在心中吐槽,又来了一个往复兴军枪口上撞的傻x,不知道布哈拉有几支这样规模的骑兵。
要是一下自己就将这个布哈拉给打残了,那么接下来,理藩院那帮子人就没办法跟人家谈了。
战斗一触即发,容不得张树舜再去多想。
复兴军的火炮首先发动,远远地就开始轰击布哈拉骑兵的大阵。
同大部分的骑兵将领一样,拜尔迪让手下的骑兵加快进攻速度。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复兴军的火炮一直都没有停,直到阵地前方几百米的距离都有迫击炮和掷弹筒在继续轰击。
仿佛就像是在接力一般。
最恐怖的是战车上转管机枪的射击。简直就是在骑兵的前方设置了一道火墙,撞之即死。
等到拜尔迪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带着残兵准备撤退之时,复兴军的骑兵早已经先一步从两侧绕到了他们的后方。
……
布哈拉的汗王收到了前线传来的失败消息时,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继续派兵征伐复兴军。
而是赶紧亲自去请出了被自己晾在边上多日的华夏理藩院的使团。
他言明自己的手下擅自行事在浩罕汗国跟华夏产生了误会,希望使者出面解释。
同时表示会派遣重臣前去华夏新京朝贺。
理藩院的使者通过情报人员已经知道了浩罕发生的事情。
同时使者也知道,现在华夏并不想收服布哈拉。不过布哈拉汗王的态度正好说明其已经屈服。
随即使者与布哈拉签订了一份《称藩条约》。书面确定了布哈拉与华夏之间的藩属关系。
条约规定:布哈拉是华夏的藩属国,王位的继承必须要经过华夏宗主国的册封。
未经宗主国的同意,布哈拉不能够再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形式的条约。
凡是华夏所属的商人都可以在布哈拉自由经商,同样布哈拉的商人也可以进入华夏。
理藩院将将在布哈拉设置分院,作为华夏与布哈拉之间的联络机关。华夏可以在分院驻守一定的军队以保卫使团的安全。
……
这份条约很快也与希瓦汗国之间签订。其中布哈拉也得到了一定好处,那就是可以进入华夏经商。
中亚地区地处丝绸之路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商业人才倍出。著名的粟特人就是出自这里。
允许他们的到华夏经商,可以带动华夏对外贸易的发展。董书恒现在正逐步实行有条件的开放政策。
他近来研究了汉唐的发展历史,知道这两朝的兴盛离不开对外开放的政策。
不过董书恒也知道,这两朝的开放给异族的入侵埋下了隐患。但是在现在的华夏,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了。
ps:爆肝5200字,求月票、推荐票,求比心!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04100/317605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