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烂柯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穿过漫长的青峡,便来到大唐帝国真正的南方,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原野上阡陌纵横,花树渐繁,溪河平流,安静向南而去,直至最终汇入与南晋接壤的大泽。
南边这片同样富庶的原野,比北方少了些壮阔,多了些明秀雅致的气息,道路两旁的民宅也是如此,大多是白墙黑檐,高低有致,若隐若现在青树水车之间,并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样静美。
随着继续向南,沿途风景越来越安静,溪河越来越多,清池石桥常见,农田相对变得少了些,幽静的庄园却多了不少,而他们也正式地踏入了唐国最南面的清河郡。
他们选择了在清河郡阳关城的暂时落脚,这座城里面商铺众多,游人如织,有大小湖泊共一百三十余处,故又称百湖之城,是备受游人青睐的旅行盛地。
晚间,郭玉等人在客栈点了一些清河郡的名菜,简单用过之后便正式出门上街,准备欣赏番城里的夜景。
阳关城号称大唐南方平原第一城,这座池城地势虽不险要,却处在极关键的交通要道中,因而极为繁华,即便到了晚上,街上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比起长安城,阳关城多了几许文人气息,一路上遇到的男子基本都做儒雅的书生装扮,女子的衣着也比唐国其他地方保守许多,整座城倒蛮有几分文静的美感。
当然身处大唐南北要冲,自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其他各国商旅,这些人都把此地作为他们中转歇脚的地方,让这座城看上去愈发繁华。
“总算明白历代唐皇为何会容忍清河郡诸姓至今了。”看着城里的一幕幕,郭玉忍不住低声感叹了一句。
千年之前,大唐立国之初,迫于大唐太祖皇帝的恐怖压力,在崔氏的带领下,清河郡诸多门阀无奈之下只能投降,避免落个家破人亡传承断绝的悲惨下场。
事后证明他们的选择也极为英明,清河郡诸姓不止生存了下来,并且获得了太祖皇帝的好感,争取到了很多便利。
可也正因如此,大唐朝廷不得不有所顾忌,不能对这里展开彻底的清洗,行事束手束脚,以致于经过多年发展,清河郡的这些世家实力早已超过当年,已然成为朝廷一个巨大的隐患。
因为只要这些世家门阀愿意,他们完全有能力扯旗造反,顷刻间便能让大唐朝廷失去对清河郡的控制。
然而面对如此困局,朝廷依旧不能轻易对这些世家门阀下手,一是没有动手的理由,清河郡诸姓明面上对唐国朝廷异常恭顺,表现得十分听话。
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被治理得的确非常不错,一旦动手就会把此地现在的繁华昌盛彻底毁灭,这是令朝廷最为难的地方,谁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富庶的州郡就此消失。
所以双方最近这数十年就是在不断互相博弈,朝廷希望能通过不断打压最终和平解决这里的弊端,而清河郡诸姓则一直在等着天下局势发生变化,等着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原书他们等到了,只是结局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而这次因为郭玉乱入的缘故,或许他们再也等不到那个机会了。
……
说实话,清河郡的确是个适合游玩的地方,他们一连在这里流连了七八天,游遍了各处名胜古迹,尝遍了种种名扬天下的美食,方才心满意足地重启旅程。
不过他们这次没有继续往南行走,而是沿着大泽沿岸,缓缓向着东方赶去,一路前行,最后直接进入了靠近风暴海的宋国地界。
南方气候相对湿暖,再加上时节已经到了初秋,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众人心情要比刚南下时愉悦很多。
而与此同时,郭玉也做了一个决定,决定把此行的终点放在更南方的瓦山,那里有一座闻名整个修行界的古寺,名曰烂柯。
烂柯寺的历史极为悠久,在修行界的传闻里,是不可知之地悬空寺留在世间的山门,就如同于西陵神殿与知守观的关系,故而极得尊重,无人敢轻易触犯山门森严。
历史与传说造就了烂柯寺与众不同的地位,无数年来,不知有多少或悲壮或肃穆或传奇的故事,在这间古寺里上演,而他这次就是想去寺里见见一个备受世人敬仰的长老,唤作歧山大师。
虽然确定了目标,但郭玉却并没有刻意赶路,而是一直按着原来的速度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缓缓朝南方赶路。
就这样,等他们赶到瓦山附近时,已经到了深秋季节,迎面吹来的徐徐微风明显带上了几分寒意。
瓦山不是单独的一座山,而是几座山相连,这几座在深秋依然散发着幽幽绿意的山峰,形状非常相似,峰顶平齐如刀削,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数片黑瓦被顽童随意地搭在一起。
小镇很热闹的时候,瓦山深处却还是那般安静,林间隐现古刹一角,仿佛被佛法感染,南方秋蝉最后的鸣叫,也显得并不凄厉绝望,而带着解脱的淡然。
这里是后山,郭玉驾着马车缓缓向山道上去。
这次他们是打着拜访的目的来此,众人自然没有收敛气息,故而片刻之后,山道上就出现了几个僧人,拦下了马车。
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僧人,修为不差,已经达到了洞玄境界,他看着坐在马车两侧的郭玉和柳亦青,凝声说道:“你们是何人,为何擅闯我烂柯寺?”
柳亦青闻言跳下了马车,迈步来到僧人面前,拱手抱拳一礼,说道:“小师傅,我叫柳亦青,这位是家师。”
“柳亦青?”僧人低声重复一遍,然后似是想到什么,神情急剧一遍,看着郭玉郑重问道:“敢问您可是青云宗主?”
郭玉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劳烦小师傅通传一下贵寺的歧山大师,我有事要面见他。”
僧人深深呼吸,朝郭玉恭敬地行了个佛礼,认真说道:“请先生稍等片刻,小僧这就回寺中禀报长老。”
说罢,再次微微施礼,然后立刻回身朝沿着山道朝山顶的烂柯寺飞速而去。
南边这片同样富庶的原野,比北方少了些壮阔,多了些明秀雅致的气息,道路两旁的民宅也是如此,大多是白墙黑檐,高低有致,若隐若现在青树水车之间,并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样静美。
随着继续向南,沿途风景越来越安静,溪河越来越多,清池石桥常见,农田相对变得少了些,幽静的庄园却多了不少,而他们也正式地踏入了唐国最南面的清河郡。
他们选择了在清河郡阳关城的暂时落脚,这座城里面商铺众多,游人如织,有大小湖泊共一百三十余处,故又称百湖之城,是备受游人青睐的旅行盛地。
晚间,郭玉等人在客栈点了一些清河郡的名菜,简单用过之后便正式出门上街,准备欣赏番城里的夜景。
阳关城号称大唐南方平原第一城,这座池城地势虽不险要,却处在极关键的交通要道中,因而极为繁华,即便到了晚上,街上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比起长安城,阳关城多了几许文人气息,一路上遇到的男子基本都做儒雅的书生装扮,女子的衣着也比唐国其他地方保守许多,整座城倒蛮有几分文静的美感。
当然身处大唐南北要冲,自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其他各国商旅,这些人都把此地作为他们中转歇脚的地方,让这座城看上去愈发繁华。
“总算明白历代唐皇为何会容忍清河郡诸姓至今了。”看着城里的一幕幕,郭玉忍不住低声感叹了一句。
千年之前,大唐立国之初,迫于大唐太祖皇帝的恐怖压力,在崔氏的带领下,清河郡诸多门阀无奈之下只能投降,避免落个家破人亡传承断绝的悲惨下场。
事后证明他们的选择也极为英明,清河郡诸姓不止生存了下来,并且获得了太祖皇帝的好感,争取到了很多便利。
可也正因如此,大唐朝廷不得不有所顾忌,不能对这里展开彻底的清洗,行事束手束脚,以致于经过多年发展,清河郡的这些世家实力早已超过当年,已然成为朝廷一个巨大的隐患。
因为只要这些世家门阀愿意,他们完全有能力扯旗造反,顷刻间便能让大唐朝廷失去对清河郡的控制。
然而面对如此困局,朝廷依旧不能轻易对这些世家门阀下手,一是没有动手的理由,清河郡诸姓明面上对唐国朝廷异常恭顺,表现得十分听话。
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被治理得的确非常不错,一旦动手就会把此地现在的繁华昌盛彻底毁灭,这是令朝廷最为难的地方,谁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富庶的州郡就此消失。
所以双方最近这数十年就是在不断互相博弈,朝廷希望能通过不断打压最终和平解决这里的弊端,而清河郡诸姓则一直在等着天下局势发生变化,等着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原书他们等到了,只是结局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而这次因为郭玉乱入的缘故,或许他们再也等不到那个机会了。
……
说实话,清河郡的确是个适合游玩的地方,他们一连在这里流连了七八天,游遍了各处名胜古迹,尝遍了种种名扬天下的美食,方才心满意足地重启旅程。
不过他们这次没有继续往南行走,而是沿着大泽沿岸,缓缓向着东方赶去,一路前行,最后直接进入了靠近风暴海的宋国地界。
南方气候相对湿暖,再加上时节已经到了初秋,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众人心情要比刚南下时愉悦很多。
而与此同时,郭玉也做了一个决定,决定把此行的终点放在更南方的瓦山,那里有一座闻名整个修行界的古寺,名曰烂柯。
烂柯寺的历史极为悠久,在修行界的传闻里,是不可知之地悬空寺留在世间的山门,就如同于西陵神殿与知守观的关系,故而极得尊重,无人敢轻易触犯山门森严。
历史与传说造就了烂柯寺与众不同的地位,无数年来,不知有多少或悲壮或肃穆或传奇的故事,在这间古寺里上演,而他这次就是想去寺里见见一个备受世人敬仰的长老,唤作歧山大师。
虽然确定了目标,但郭玉却并没有刻意赶路,而是一直按着原来的速度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缓缓朝南方赶路。
就这样,等他们赶到瓦山附近时,已经到了深秋季节,迎面吹来的徐徐微风明显带上了几分寒意。
瓦山不是单独的一座山,而是几座山相连,这几座在深秋依然散发着幽幽绿意的山峰,形状非常相似,峰顶平齐如刀削,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数片黑瓦被顽童随意地搭在一起。
小镇很热闹的时候,瓦山深处却还是那般安静,林间隐现古刹一角,仿佛被佛法感染,南方秋蝉最后的鸣叫,也显得并不凄厉绝望,而带着解脱的淡然。
这里是后山,郭玉驾着马车缓缓向山道上去。
这次他们是打着拜访的目的来此,众人自然没有收敛气息,故而片刻之后,山道上就出现了几个僧人,拦下了马车。
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僧人,修为不差,已经达到了洞玄境界,他看着坐在马车两侧的郭玉和柳亦青,凝声说道:“你们是何人,为何擅闯我烂柯寺?”
柳亦青闻言跳下了马车,迈步来到僧人面前,拱手抱拳一礼,说道:“小师傅,我叫柳亦青,这位是家师。”
“柳亦青?”僧人低声重复一遍,然后似是想到什么,神情急剧一遍,看着郭玉郑重问道:“敢问您可是青云宗主?”
郭玉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劳烦小师傅通传一下贵寺的歧山大师,我有事要面见他。”
僧人深深呼吸,朝郭玉恭敬地行了个佛礼,认真说道:“请先生稍等片刻,小僧这就回寺中禀报长老。”
说罢,再次微微施礼,然后立刻回身朝沿着山道朝山顶的烂柯寺飞速而去。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04656/299323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