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带着系统回大唐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外放为官(下)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外放为官(下)

推荐阅读:极品家丁之安碧如与酋长之子灾难地堡,囤货求生小状元不想考科举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当邪神,抢老婆反派魔皇养狐手札星际大佬,末日摆烂玛丽苏,变身!坦然 (NPH)

    在古代外放为官大部分都是得罪了皇上或者得罪了朝廷某一势力,被群而攻之,才会被外放,一般能在政治心站稳脚跟的官员,轻易皇帝是不会外放出去的。
    虽然被外放的官员,不一定是做了比在长安城小的官,但是那绝对是明升暗贬,至于降低官职的那更不用说了,基本是出去了就不要在想回来了。
    大多数官员宁肯在长安城做一个七品官,也不会愿意在远离长安城的地方做一个六品或是五品官,不在长安城里面做官,就代表接触不到政治核心圈子,甚至是连在朝堂里面站队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外放还代表着官员离李二同志远,离李二同志远,就代表升迁的机会不大,就算在地方做出了政绩,那也是要靠顶头上司去给李二汇报的,如果上面不报,就算在地方再得民心,那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说外放不是什么好事情。
    虽然大唐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都认为外放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张楠就是那剩下的百分之一,因为去了外面,山高皇帝远,自己做什么事情约束比较少,对于张楠来说,在什么地方做官关系并不是很大,而且在外面张楠还感到自由一些。
    被李二这么一问,张楠倒是被问住了,如果自己就这么直接告诉李二自己想去外面挖煤,那李二肯定是不会把自己放出去的,而且很有可能把煤炭像盐一样,列为国家资源给掌控来,那到时候自己还赚什么钱呢?
    所以张楠想了想,还是决定对李二编一个瞎话。
    “皇上,臣想外放,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臣只是想在外面建立一所书院罢了。”张楠道。
    “办书院,办书院干什么?”李二无法理解张楠的想法。
    其实唐代专门学习的地方还真是不少,由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央六学属于直系,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二馆”是崇馆和弘馆,属于旁系。
    而皇族子孙另立皇族小学。
    由地方办理的学校,在各府有府学,各州有州学,各县有县学,所有府州县市各学校统属直系,由长史掌管。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触得到的地方,对于老百姓来说,虽然想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博一个功名是好事,但是大都数人还是不会选择送孩子去上学的,因为大唐的蒙学教育实在是落后,至于各地设立的学所,那也是为士族子弟设立的,根本不是寒门能接触到的东西,就算寒门幼年能识字,长大了可以进地方的学所,那必定也是受排挤的。
    所以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对家庭来说,那就意味着劳动力,意味着生存,把孩子送去念书,就意味着家会多出来一个吃干饭的闲人,所以大多数的百姓不会选择送孩子去读书。
    这也就是为什么士族们把握着整个封建社会最上等的资源,而出身寒门的孩子却很难跻身于上层社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的一生那是从出生就定好了的,在古代更是如此,想要从一个阶层跳到另一个阶层去,那几乎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皇上您不觉得朝堂上面的流砥柱全部都是家的人吗?您要实行什么政策,其实大多数时候不是在看大臣们的意见,而是在看家们的意见。”张楠道。
    被张楠这么一说,李二立马皱了眉头,说道:“你继续往下说。”
    “所以啊,这就突显出来了办书院的好处了。臣的书院一旦建立来,那绝对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张楠道。
    “可是各地也是由书院的呀,怎么没见朝堂上面的官员变成寒门子弟,倒是家们一年一年为朕输送大量的人才。”李二继续皱眉道。
    “人才?”张楠显然是对李二口的人才嗤之以鼻。
    “皇上,您觉得家的人给您的真的是人才吗?会写一手锦绣章就是人才了?会对朝事发表意见就是人才了?这民间能写一手锦绣章的也不再少数,至于对朝事发表意见,皇上您现在随便去东西市拉个百姓问问,百姓都能对现在的朝事谈论一二。”张楠道。
    “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李二道,在报纸的推广下,现在长安城的百姓们都已经是习惯性的会每天去听听报了,所以他们对于李二的政策,有可能比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还清楚。
    “皇上您觉得家他们之所以能为皇上您输送所谓的人才,是为什么?”张楠问道。
    “这......”李二一时语塞。
    “还不是因为他们家识字,能够给幼儿做启蒙,而且他们有钱,能够保证自己家饿不死的情况下让孩子读书。多数农家孩子都是只会种地,而臣敢保证,所有家的孩子也就只会读书,他们没有体验过百姓们的艰辛,皇上,您派这么一堆人去各地为官,有德行的还好说,这要没德行的。”张楠说道此处,便不再多言。
    “你继续说,朕听着呢。”李二听完张楠的话,已经开始在心盘算着所谓书院的事情了。
    “所以搞清楚了源头在哪里,我们就能知道怎么解决了,毕竟治病要从根上解决嘛,其一,家他们能让幼儿识字,他们能,那臣建立的书院也能,只要能让儿童识字,那今后普通百姓的孩子,一样能够看懂书所言。”张楠道。
    “至于钱财,只要把孩子送到我这个书院来念书的百姓,所有成绩好的孩子,我每年都会给他们发奖学金,以资鼓励,这样既不会让百姓们的生活有负担,反而能让他们改善生活。而且臣这个书院实行的可是一条龙服务,只要你把孩子送进来,一直到孩子长成人,学到一身才华,那都是在臣这个学校里面完成的,所以皇上不必担心忠诚问题,毕竟是百姓的孩子嘛。”张楠继续说道。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这样的书院真的能成功的话,二十年,不,十年之内,他们也都会成为官员里面的流砥柱,因为臣的书院里面教的,不是怎么样写一首锦绣章,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当然书院只是一个基础设施。”张楠道。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05778/298099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