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韩非问吏治,赵括的脑海里顿时就涌现出了很多的想法。
秦国之所以能击败其余六国,很大的原因在于秦吏。在赵国,官吏是要靠贵族的举荐,大的贵族如赵豹,赵胜是可以在王宫内担任官职的,而小的贵族如董成子,赵奢等人,在地方上担任小吏。基本的流程就是尉向赵王举荐贵族里的贤才,地方上的小吏,是不需要赵王点头的。
尉和国相可以自行安排,而大一些的官职,就需要亲自向赵王举荐,由赵王认可之后才能担任。
当初赵奢就是因为贵族的出身被尉举为小吏,又被赵胜举荐到赵王面前,方才逐渐显赫了来。
在其他国家,大多都是如此,唯独秦国,不是这样。秦国的底层小官,需要通过“司法考试”,熟练的掌握了秦律,才能够出任最底层的官职,他们并不是贵族出身,有专门的学室可以让官吏们的子弟,或者立功将士的家人来学习律法,学成之后,再通过考试,就能出任官吏了。
当然,赵括并不是反对贵族担任官职,在如今这个时代,平民根本无法获得教育,就是在秦国,能够学习字的平民也是极少的,由贵族来担任官吏当然是最合适的,只是,对于贵族的选拔的办法,是可以进行改良的。赵括在脑海里迅速回忆着后的诸多官吏提拔的办法。
首先是汉朝的举孝廉,汉朝的举孝廉看重的是品德,推举出品德优秀的人来担任官吏。说实话,战国贵族的品德并不算太差,码在明面上,他们都是些君子,就算看不平民,也不至于无端的杀害欺辱,不然就会被其他贵族所看不。
在祭祀的时候,赵王在内的大小贵族都会赏赐孤寡,救助贫苦者,三晋,齐楚都有这样的习惯,当然,秦国是不会这样的。秦国的律法里没有救助孤寡的条例,孤儿直接被送去做家臣,残疾者送去隐官,倒也能有活路,不至于饿死。
故而各地举荐道德上佳的人来担任官吏,或许还是可行的,码这些被举荐出来的君子,重视名节,不会贪污受贿,更不会鱼肉乡里。
而之后所推行的科举制,原本是给与平民一条出路,不过按着如今平民的受教育程度,这是不可行的,可是完全可以在贵族里施行,挑选出一批贵族里的精英。
赵括皱着眉头,思索着这些。赵括不可能独自完成这些事情,后的经验,在当下不一定都能成功,故而,他需要这个时代的精英来帮助他,比如,王宫里的魏无忌,正在路途的庞公,邯郸的虞卿,还有...赵括缓缓看向了自己身边的韩非。韩非方才看出老师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故而没有打扰。
赵括笑了笑,开口对韩非说道:“我有两个想法。第一个唤作举孝廉,第二个唤作科举......”
赶往邯郸的道路上,戈出奇的安静,他驾驶着马车,骏马慢腾腾的朝着邯郸赶去,马车上的师徒二人正在谈论吏治,戈听的很是享受,戈倒不是完全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觉得他们说的很高深莫测,听着赵括随意的批判各国的官吏选拔制度,戈目视着前方,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马服君啊,马服子看来是真的要超过您了。
赵括所讲述的官吏选举办法,并不是很复杂,举荐与考核,如今也存在,韩非并没有感到太惊讶,他只是思索老师所说的是否可行。若是地方要推举有道德的贤人,问题就是谁来举荐,是当地的县令,或者是当地的贵族?又该怎么去查实?官职的高低又该怎么去给与,总不能评比谁的道德更高吧?
至于科举,同样如此,该考核什么?秦国考核律法,因为律法涵盖了秦国上下方方面面,可是赵国并没有这样的律法,那需要怎么进行考核呢?
两人聊了许久,终于是到达了邯郸。
赵王听闻赵括前来,也是急忙让武士将他带进来。赵括走进王宫的时候,魏无忌也坐在王宫里,这段时日,他就不曾离开过王宫,赵王实在是太爱他了,向他请教了很多的问题。赵王本来是有意让魏无忌来担任国相的位置的,可是在不久前,田单又开口请求减少对赵括的赏赐,田单终于开口了...赵王顿时就有些迟疑了。
田单和魏无忌,他都很爱,不能因为要留下魏无忌,就逼走了田单。
故而,在得知自己的马服君到来的时候,赵王非常的开心,马服君一定是可以帮自己做出选择的,赵王笑呵呵的走下来,牵着赵括的手,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赵括与魏无忌行礼拜见,魏无忌有些复杂的看着他。在魏国,魏无忌总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魏王不愿意让他担任任何的官职,甚至连他的门客,都不会被魏王所用。
可是如今,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赵王却对他百般的宠爱,似乎还想让自己来担任国相。
魏无忌有些懵,宗室在他国担任国相,倒也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让他感到不适的是,赵王那有些夸张的热情,这比自己的兄长对待自己还要亲切,都几天了,都不许他离开邯郸,不断的跟自己询问治国的办法,魏无忌心里那些原本想要治理魏国的办法,却是说给了赵国的君主。
赵括坐下来之后,韩非站在他的身后,赵王却又向他询问赏赐的事情。
赵括认真的说道:“臣想要将这些赏赐唤作种子,农具,分发给出征的将士们,因为三年的征战,没有青壮耕耘,让赵国的土地变得荒芜,没有匠人在国内,所以很缺少农具,这几年粮产的减少,让春天里能够播种的种子也变得很少,如果今年的百姓没有足够的种子,农具来进行耕耘,今年还会有百姓饿死。”
魏无忌有些吃惊的看着他,这样出格的行为,真的不会被君王所忌惮吗?用君王的赏赐来奖赏将士,倒是可以,可是要奖赏百姓,您又不是赵王,哪里来的资格要救济整个赵国的百姓呢?他急忙看向了赵王,可是赵王的脸上并没有半点的紧张或者愤怒,他笑吟吟的看着赵括,点着头。
“您说的很对。”
赵王又说道:“今年春种的事情,寡人想要交予您来操办,您觉得怎么样呢?”
赵括一愣,方才说道:“春种的事情是虞卿在做,他是个贤明的人,从来没有耽误过农时,请您让我去帮助他。”,赵王答应了他,又聊了许久,方才让魏无忌回去休息,魏无忌明白赵王是有要事与赵括商谈,便身离开了,送走了魏无忌,赵王这才急切的拉着赵括的手,询问道:“寡人想要以信陵君为相,又担心田单离开赵国,您觉得该怎么办呢?”
赵括早就看出了赵王的心思,他说道:“可以田单为博闻师,以魏无忌为国相。”,博闻师是属于君主的学术顾问,可以多设几个人,教导君王,不过一般都是年幼的君王,才会设立这样的职位来教导自己。博闻师并没有什么权力,可是地位却很高,目前王宫内所有的职务都是满编,只有博闻师的位置,是空着的。
赵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将田单留在自己的身边,向他请教,怎么也好过让他待在国相的位置上什么也不做。心里最担忧的事情解决之后,赵王心情大好,赵括急忙说出了自己的请求,“那许历,他立下过很多的功劳,仅仅是因为急着来救我的缘故,被判处有罪,去往苦寒的边地受苦,请您让他回到邯郸,我愿意为他担保。”
赵王根本就没有半点的迟疑,这是赵括第一次因为私事向他求情,赵王表现的非常大方,大手一挥,即刻下令许历返回邯郸。
赵括迟疑了片刻,还是跟他说了吏治的问题,赵国的底层官吏,就是不爱办正事,享受着富裕的生活,却疏忽职责,完全不能到任何的作用,而赵国的官吏制度,说来也是非常的简陋。赵国的央官,有国相,假相,司寇,御史,内史,尉,宦者令,师,左师,博闻师,司过。
其国相就是君王的左右手,负责国内大小诸事,假相是国相的左右手,帮助国相处理大小诸事,司寇负责刑讼,御史负责记录,内史负责租税和财政支出,尉负责举荐贤才,宦者令负责内廷事务,师负责教导王和太子,左师是年老的参议人员,给君王提出建议,博闻师是君主的学术顾问,司过负责谏议。
而一个官吏担任这个位置后,他的门客们就会围绕在他的周围,自动的形成一个部门,这跟秦国的官制差距太大。赵括觉得,若是要改良吏治,首先得改良官制,做到分工明确,不能杂乱无章。这样一来,可以效仿后的公务员,针对每个部门进行专业的考核,从选择优秀的贤才来出任官职。
赵王听到赵括谈及贤才,整个人就有了精神,认认真真的听着赵括言语。
“吏治真的能选拔出更多的贤才吗?”
“这是自然,让各地推举有道德的贤人,或者进行考核来确认他们的才能,不只是对赵国内的贤才,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能通过考核,就能受到您的重用...得到丰厚的赏赐,在赵国拥有很高的地位。这样一来,天下的贤才都会聚集在您的麾下。”,赵括认真的说道。
赵王激动的险些跳了来。
“秦国本来是弱小的国家,秦孝公书求贤令,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邀请各国的贤人前来秦国,秦国因此而强盛,如今您为什么不效仿他,来向全天下展示您对贤才的渴望呢?”,赵括反问道。
“好,好,寡人这就下令,就按您所说的去办!”,赵王迫不及待的就要身,赵括却急忙拉住了他,认真的说道:“上君,这件事并不能着急,官吏的选拔是国家的大事,请您等待一段时间,等庞公,平原君等人赶回邯郸后,赵国的贤才们一同商谈,我听闻,三个才能一般的人所提出的建议就能超过一个贤明的人,何况是赵国内群贤所提出的建议呢?”
赵王无奈的坐了下来,委屈的看着赵括,问道:“庞煖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他应该会去往魏国,跟平原君一同回来。”
赵王沉思了片刻,方才站身来,说道:“不行!寡人要给魏王写信,让他将平原君快点送回赵国!”,赵括告别了赵王,走出了王宫,韩非笑了笑,方才对赵括说道:“老师...师...师是聪明的人。”,赵括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韩非继续说道:“赵王本来是..是..是不想..想让平原君回来的。”
赵括并没有继续跟他谈论这件事,坐上了马车,两人又去拜访了魏无忌。
魏无忌正在饮酒,得知赵括前来,非常的开心,连忙邀请他也坐下来,魏无忌的门客们,此刻都是住在了邯郸,他们抛弃了在魏国的家室,不顾一切的继续跟随在魏无忌的身边,证明了他们对于魏无忌的忠诚。魏无忌的门客们在战场上战死了不少,可即使如此,此刻在邯郸也有近百人。
留在信陵的门客们,还在陆陆续续的朝着邯郸赶来,他们要继续追随自己的家主。
“赵王是不是向您询问,要不要让我来担任国相?”,魏无忌问道,而他发问,周围的门客们全部都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了赵括,魏无忌若是在赵国为相,那他们能在赵国活得更好,甚至还能直接的参与赵国的政事。赵括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上君已经决定要拜您为赵国国相,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魏无忌喝了一口酒,苦笑着说道:“我一直都在思索着治理国家的事情,向博学的人请教治理国家的学问,可是我没有想到....”,他只是说了一半,并没有继续说。赵括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想法,魏无忌忽然对他说道:“对了,昨天李牧来找我,他说要召集众人向上君谏言,请您来担任国相。”
“什么?!”,赵括瞪大了双眼。
“我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会让赵王对您心生不满,劝他不要这么做。”
“那他肯定很生气。”
“是啊,他辱骂我是小人...还与我的门客动手。”
“唉...这个骑劫,还是年轻冲动啊,他要是真的谏言,那上君定会以为这是我的主意,觉得我是在逼迫他啊。”
秦国之所以能击败其余六国,很大的原因在于秦吏。在赵国,官吏是要靠贵族的举荐,大的贵族如赵豹,赵胜是可以在王宫内担任官职的,而小的贵族如董成子,赵奢等人,在地方上担任小吏。基本的流程就是尉向赵王举荐贵族里的贤才,地方上的小吏,是不需要赵王点头的。
尉和国相可以自行安排,而大一些的官职,就需要亲自向赵王举荐,由赵王认可之后才能担任。
当初赵奢就是因为贵族的出身被尉举为小吏,又被赵胜举荐到赵王面前,方才逐渐显赫了来。
在其他国家,大多都是如此,唯独秦国,不是这样。秦国的底层小官,需要通过“司法考试”,熟练的掌握了秦律,才能够出任最底层的官职,他们并不是贵族出身,有专门的学室可以让官吏们的子弟,或者立功将士的家人来学习律法,学成之后,再通过考试,就能出任官吏了。
当然,赵括并不是反对贵族担任官职,在如今这个时代,平民根本无法获得教育,就是在秦国,能够学习字的平民也是极少的,由贵族来担任官吏当然是最合适的,只是,对于贵族的选拔的办法,是可以进行改良的。赵括在脑海里迅速回忆着后的诸多官吏提拔的办法。
首先是汉朝的举孝廉,汉朝的举孝廉看重的是品德,推举出品德优秀的人来担任官吏。说实话,战国贵族的品德并不算太差,码在明面上,他们都是些君子,就算看不平民,也不至于无端的杀害欺辱,不然就会被其他贵族所看不。
在祭祀的时候,赵王在内的大小贵族都会赏赐孤寡,救助贫苦者,三晋,齐楚都有这样的习惯,当然,秦国是不会这样的。秦国的律法里没有救助孤寡的条例,孤儿直接被送去做家臣,残疾者送去隐官,倒也能有活路,不至于饿死。
故而各地举荐道德上佳的人来担任官吏,或许还是可行的,码这些被举荐出来的君子,重视名节,不会贪污受贿,更不会鱼肉乡里。
而之后所推行的科举制,原本是给与平民一条出路,不过按着如今平民的受教育程度,这是不可行的,可是完全可以在贵族里施行,挑选出一批贵族里的精英。
赵括皱着眉头,思索着这些。赵括不可能独自完成这些事情,后的经验,在当下不一定都能成功,故而,他需要这个时代的精英来帮助他,比如,王宫里的魏无忌,正在路途的庞公,邯郸的虞卿,还有...赵括缓缓看向了自己身边的韩非。韩非方才看出老师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故而没有打扰。
赵括笑了笑,开口对韩非说道:“我有两个想法。第一个唤作举孝廉,第二个唤作科举......”
赶往邯郸的道路上,戈出奇的安静,他驾驶着马车,骏马慢腾腾的朝着邯郸赶去,马车上的师徒二人正在谈论吏治,戈听的很是享受,戈倒不是完全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觉得他们说的很高深莫测,听着赵括随意的批判各国的官吏选拔制度,戈目视着前方,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马服君啊,马服子看来是真的要超过您了。
赵括所讲述的官吏选举办法,并不是很复杂,举荐与考核,如今也存在,韩非并没有感到太惊讶,他只是思索老师所说的是否可行。若是地方要推举有道德的贤人,问题就是谁来举荐,是当地的县令,或者是当地的贵族?又该怎么去查实?官职的高低又该怎么去给与,总不能评比谁的道德更高吧?
至于科举,同样如此,该考核什么?秦国考核律法,因为律法涵盖了秦国上下方方面面,可是赵国并没有这样的律法,那需要怎么进行考核呢?
两人聊了许久,终于是到达了邯郸。
赵王听闻赵括前来,也是急忙让武士将他带进来。赵括走进王宫的时候,魏无忌也坐在王宫里,这段时日,他就不曾离开过王宫,赵王实在是太爱他了,向他请教了很多的问题。赵王本来是有意让魏无忌来担任国相的位置的,可是在不久前,田单又开口请求减少对赵括的赏赐,田单终于开口了...赵王顿时就有些迟疑了。
田单和魏无忌,他都很爱,不能因为要留下魏无忌,就逼走了田单。
故而,在得知自己的马服君到来的时候,赵王非常的开心,马服君一定是可以帮自己做出选择的,赵王笑呵呵的走下来,牵着赵括的手,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赵括与魏无忌行礼拜见,魏无忌有些复杂的看着他。在魏国,魏无忌总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魏王不愿意让他担任任何的官职,甚至连他的门客,都不会被魏王所用。
可是如今,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赵王却对他百般的宠爱,似乎还想让自己来担任国相。
魏无忌有些懵,宗室在他国担任国相,倒也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让他感到不适的是,赵王那有些夸张的热情,这比自己的兄长对待自己还要亲切,都几天了,都不许他离开邯郸,不断的跟自己询问治国的办法,魏无忌心里那些原本想要治理魏国的办法,却是说给了赵国的君主。
赵括坐下来之后,韩非站在他的身后,赵王却又向他询问赏赐的事情。
赵括认真的说道:“臣想要将这些赏赐唤作种子,农具,分发给出征的将士们,因为三年的征战,没有青壮耕耘,让赵国的土地变得荒芜,没有匠人在国内,所以很缺少农具,这几年粮产的减少,让春天里能够播种的种子也变得很少,如果今年的百姓没有足够的种子,农具来进行耕耘,今年还会有百姓饿死。”
魏无忌有些吃惊的看着他,这样出格的行为,真的不会被君王所忌惮吗?用君王的赏赐来奖赏将士,倒是可以,可是要奖赏百姓,您又不是赵王,哪里来的资格要救济整个赵国的百姓呢?他急忙看向了赵王,可是赵王的脸上并没有半点的紧张或者愤怒,他笑吟吟的看着赵括,点着头。
“您说的很对。”
赵王又说道:“今年春种的事情,寡人想要交予您来操办,您觉得怎么样呢?”
赵括一愣,方才说道:“春种的事情是虞卿在做,他是个贤明的人,从来没有耽误过农时,请您让我去帮助他。”,赵王答应了他,又聊了许久,方才让魏无忌回去休息,魏无忌明白赵王是有要事与赵括商谈,便身离开了,送走了魏无忌,赵王这才急切的拉着赵括的手,询问道:“寡人想要以信陵君为相,又担心田单离开赵国,您觉得该怎么办呢?”
赵括早就看出了赵王的心思,他说道:“可以田单为博闻师,以魏无忌为国相。”,博闻师是属于君主的学术顾问,可以多设几个人,教导君王,不过一般都是年幼的君王,才会设立这样的职位来教导自己。博闻师并没有什么权力,可是地位却很高,目前王宫内所有的职务都是满编,只有博闻师的位置,是空着的。
赵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将田单留在自己的身边,向他请教,怎么也好过让他待在国相的位置上什么也不做。心里最担忧的事情解决之后,赵王心情大好,赵括急忙说出了自己的请求,“那许历,他立下过很多的功劳,仅仅是因为急着来救我的缘故,被判处有罪,去往苦寒的边地受苦,请您让他回到邯郸,我愿意为他担保。”
赵王根本就没有半点的迟疑,这是赵括第一次因为私事向他求情,赵王表现的非常大方,大手一挥,即刻下令许历返回邯郸。
赵括迟疑了片刻,还是跟他说了吏治的问题,赵国的底层官吏,就是不爱办正事,享受着富裕的生活,却疏忽职责,完全不能到任何的作用,而赵国的官吏制度,说来也是非常的简陋。赵国的央官,有国相,假相,司寇,御史,内史,尉,宦者令,师,左师,博闻师,司过。
其国相就是君王的左右手,负责国内大小诸事,假相是国相的左右手,帮助国相处理大小诸事,司寇负责刑讼,御史负责记录,内史负责租税和财政支出,尉负责举荐贤才,宦者令负责内廷事务,师负责教导王和太子,左师是年老的参议人员,给君王提出建议,博闻师是君主的学术顾问,司过负责谏议。
而一个官吏担任这个位置后,他的门客们就会围绕在他的周围,自动的形成一个部门,这跟秦国的官制差距太大。赵括觉得,若是要改良吏治,首先得改良官制,做到分工明确,不能杂乱无章。这样一来,可以效仿后的公务员,针对每个部门进行专业的考核,从选择优秀的贤才来出任官职。
赵王听到赵括谈及贤才,整个人就有了精神,认认真真的听着赵括言语。
“吏治真的能选拔出更多的贤才吗?”
“这是自然,让各地推举有道德的贤人,或者进行考核来确认他们的才能,不只是对赵国内的贤才,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能通过考核,就能受到您的重用...得到丰厚的赏赐,在赵国拥有很高的地位。这样一来,天下的贤才都会聚集在您的麾下。”,赵括认真的说道。
赵王激动的险些跳了来。
“秦国本来是弱小的国家,秦孝公书求贤令,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邀请各国的贤人前来秦国,秦国因此而强盛,如今您为什么不效仿他,来向全天下展示您对贤才的渴望呢?”,赵括反问道。
“好,好,寡人这就下令,就按您所说的去办!”,赵王迫不及待的就要身,赵括却急忙拉住了他,认真的说道:“上君,这件事并不能着急,官吏的选拔是国家的大事,请您等待一段时间,等庞公,平原君等人赶回邯郸后,赵国的贤才们一同商谈,我听闻,三个才能一般的人所提出的建议就能超过一个贤明的人,何况是赵国内群贤所提出的建议呢?”
赵王无奈的坐了下来,委屈的看着赵括,问道:“庞煖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他应该会去往魏国,跟平原君一同回来。”
赵王沉思了片刻,方才站身来,说道:“不行!寡人要给魏王写信,让他将平原君快点送回赵国!”,赵括告别了赵王,走出了王宫,韩非笑了笑,方才对赵括说道:“老师...师...师是聪明的人。”,赵括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韩非继续说道:“赵王本来是..是..是不想..想让平原君回来的。”
赵括并没有继续跟他谈论这件事,坐上了马车,两人又去拜访了魏无忌。
魏无忌正在饮酒,得知赵括前来,非常的开心,连忙邀请他也坐下来,魏无忌的门客们,此刻都是住在了邯郸,他们抛弃了在魏国的家室,不顾一切的继续跟随在魏无忌的身边,证明了他们对于魏无忌的忠诚。魏无忌的门客们在战场上战死了不少,可即使如此,此刻在邯郸也有近百人。
留在信陵的门客们,还在陆陆续续的朝着邯郸赶来,他们要继续追随自己的家主。
“赵王是不是向您询问,要不要让我来担任国相?”,魏无忌问道,而他发问,周围的门客们全部都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了赵括,魏无忌若是在赵国为相,那他们能在赵国活得更好,甚至还能直接的参与赵国的政事。赵括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上君已经决定要拜您为赵国国相,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魏无忌喝了一口酒,苦笑着说道:“我一直都在思索着治理国家的事情,向博学的人请教治理国家的学问,可是我没有想到....”,他只是说了一半,并没有继续说。赵括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想法,魏无忌忽然对他说道:“对了,昨天李牧来找我,他说要召集众人向上君谏言,请您来担任国相。”
“什么?!”,赵括瞪大了双眼。
“我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会让赵王对您心生不满,劝他不要这么做。”
“那他肯定很生气。”
“是啊,他辱骂我是小人...还与我的门客动手。”
“唉...这个骑劫,还是年轻冲动啊,他要是真的谏言,那上君定会以为这是我的主意,觉得我是在逼迫他啊。”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07537/309904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