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雷声大雨点小
推荐阅读: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熊学派的阿斯塔特、娘娘驾到:华妃重生、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兽世娇宠:病弱美人多子多福、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名门第一儿媳、领主又红名了、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魂殿第一玩家、
李世民气的怒发冲冠,正准备准了李恪的提议。
不是想要自己流放么,那老子就让你流放,看你离开朕的保护,还能不能这么飘。
可是,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之际,下面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不可,三皇子何错之有,为何要如此重罚?难道只凭某些人子虚乌有的一番说词?”
宰相萧瑀,论辈份还是李恪的舅姥爷。
之前老头儿一直没开口,不过是因为李恪还未到场。
如今李恪一来,连自辩都懒得做,直接要求流放三千里,老头子终于坐不住了。
与此同时,一直未曾开口的李靖也站了出来:“陛下,无凭无据之下直接将一位一品亲王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传说出怕是会让天下百姓觉得陛下不公啊。”
“陛下,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万万不可如此草率啊!”
“陛下,三皇子之事尚有许多疑点,监察御史之言不过是捕风捉影,若是因此处罚三皇子,只怕将来朝中将会人人自危矣。”
房玄龄、魏征也站了出来,话虽然是对着李世民说的,但目光却一直瞥向之前言之凿凿弹劾李恪的那一群人。
李恪身负两朝血脉,他的身份在大唐意义非同小可,把他当成联系两朝关系的纽带或许有些夸张,但他若是倒了对朝局的影响绝对不会比李承乾被贬为庶人轻多少。
那些发言弹劾李恪的家伙也有些傻眼,尤其是京兆府伊林庆之,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真想狠狠抽自己两个嘴巴。
早上的时候,他不过是把昨天蜀王府门前发生的事情向李世民做了汇报,毕竟是在长安城中死了人,而且还跟一位王爷有关,若说京兆府不知道有些说不过去。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汇报上去了,等需要叫证人上场的时候,派去带人的禁军回来报告,昨天告状那一家二十三口一夜之间被人杀了个干干净净,院子里连只鸡都没放过,标准的鸡犬不留。
这下可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了,御史言官群情激愤,言之凿凿把罪名指向李恪,甚至还有人说出昨天李恪在王府门前那段派人跟踪的威胁。
二十三条,不,二十四条人命啊,李恪身为皇子,知法犯法,简直罪大恶极,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黎民百姓交待。
可是,任谁也没想到李恪竟然如此干脆,上来就直接认怂,不自辩,不解释,直接来个自请流放三千里。
这是要闹哪样?
好歹你也解释两句啊,大家争论一番,最后邪不胜正,败家子被赶去封地,满朝文武皆大欢喜不好么。
为了不让事情过于恶化,矛盾的主要发起人林庆之也不得不站出来:“那个,陛下,臣,臣以为贬为庶民有些重了,案子京兆府还没有调查清楚,三皇子最多算是有嫌疑,并非这件事情就一定是三皇子做的。”
“……”
李世民此时气的脸都绿了。
特么刚刚众口铄金,口口声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也是你们,现在口口声声说处置不宜过重的还是你们。
低头看看面无表情的李恪:“老三,你怎么说!”
“父皇,儿臣罪大恶极,罪无可恕。”
李恪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儿臣就不该心心念念为天下黎民谋取福利,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到现在还住着漏雨的房子。
原本儿臣想着,我大唐的糖霜价格太贵,于是便从西域购进一批糖霜,宁可亏钱也要让我大唐百姓都能吃上一口,就算有丧尽天良之辈抱着趁火打劫借机发财的目的来恶意收购,儿臣也没有涨价。
后来,儿臣禅精竭虑苦心钻研,好不容易研究出了利用黑糖提炼糖霜之法,可是那些丧尽天良之辈呢?那些嘴里喊着仁义道德,实则满肚子男盗女娼之辈呢?他们干了什么?
雇佣奸邪,恶意抹黑儿臣,找人来儿臣的蜀王府门前堵门,就因为儿臣研究出来的提炼糖霜之法让他们损失了大量的钱财。
可儿臣就不明白,区区数百口人的家族,为什么要买数十万斤糖霜,想拿来当饭吃么?既然他们当初打着借机发财的目的,现在有了损失难道不应该自己承担么?
父皇,儿臣不想多说什么了,您还是把儿臣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吧,儿臣对这些人失望透了,耻与跟他们住在同一座城市。每次儿臣想到呼出的空气很可能被他们吸进去,儿臣就觉得恶心!”
相比于御史言官的推测之言,李恪所说这些全部有根有据,糖霜五百文一斤的确是利国利民,发果不是打着借机发财的主意,自然不会受到损失。
所以那些上门闹事之辈纯粹就是无理取闹,至于说死了二十四口人,傻子都知道,李恪根本不需要如此做,就算想做也不可能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
关键是李恪最后补充的那几句太狠了,宁可被不要亲王的爵位,宁可流放三千里,都不想跟某些人同在一片天空下。
这已经不是在打脸了,而是在用脚踹,反反复复的踹。
就在殿上众人不知如何开口的时候,一个大咧咧的声音响了起来:“哈哈哈,说的好,李小三,就冲你这几句话,俺老程相信事情不是你做的。”
程咬金!
这货怎么出来了?!
哦对,算一算,李恪好像与他是干亲来着。
唯有李恪忍不住在心里一阵哀嚎。
你大爷的,怎么哪儿都少不了这老货啊。
这眼看着老子就能借机离开长安,远走高飞了,你出来跟着搅合什么。
只是,李恪再想说话已经晚了。
御座之上,李世民黑着脸不给他任何开口的机会,直接下了结论:“三郎之事颇多蹊跷,今日且不做处置,着蜀王回府闭门思过。另,宗正寺、大理寺、刑部、京兆府合力追查刘家二十四口被灭门一事,限期十日。”
“诺,臣等遵旨。”被李世民提到的几个衙门分别有人出班领旨。
李恪扭扭捏捏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被老头子拿眼一瞪,只能缩着脖子认了。
“诺!而臣遵旨。”
不是想要自己流放么,那老子就让你流放,看你离开朕的保护,还能不能这么飘。
可是,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之际,下面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不可,三皇子何错之有,为何要如此重罚?难道只凭某些人子虚乌有的一番说词?”
宰相萧瑀,论辈份还是李恪的舅姥爷。
之前老头儿一直没开口,不过是因为李恪还未到场。
如今李恪一来,连自辩都懒得做,直接要求流放三千里,老头子终于坐不住了。
与此同时,一直未曾开口的李靖也站了出来:“陛下,无凭无据之下直接将一位一品亲王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传说出怕是会让天下百姓觉得陛下不公啊。”
“陛下,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万万不可如此草率啊!”
“陛下,三皇子之事尚有许多疑点,监察御史之言不过是捕风捉影,若是因此处罚三皇子,只怕将来朝中将会人人自危矣。”
房玄龄、魏征也站了出来,话虽然是对着李世民说的,但目光却一直瞥向之前言之凿凿弹劾李恪的那一群人。
李恪身负两朝血脉,他的身份在大唐意义非同小可,把他当成联系两朝关系的纽带或许有些夸张,但他若是倒了对朝局的影响绝对不会比李承乾被贬为庶人轻多少。
那些发言弹劾李恪的家伙也有些傻眼,尤其是京兆府伊林庆之,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真想狠狠抽自己两个嘴巴。
早上的时候,他不过是把昨天蜀王府门前发生的事情向李世民做了汇报,毕竟是在长安城中死了人,而且还跟一位王爷有关,若说京兆府不知道有些说不过去。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汇报上去了,等需要叫证人上场的时候,派去带人的禁军回来报告,昨天告状那一家二十三口一夜之间被人杀了个干干净净,院子里连只鸡都没放过,标准的鸡犬不留。
这下可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了,御史言官群情激愤,言之凿凿把罪名指向李恪,甚至还有人说出昨天李恪在王府门前那段派人跟踪的威胁。
二十三条,不,二十四条人命啊,李恪身为皇子,知法犯法,简直罪大恶极,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黎民百姓交待。
可是,任谁也没想到李恪竟然如此干脆,上来就直接认怂,不自辩,不解释,直接来个自请流放三千里。
这是要闹哪样?
好歹你也解释两句啊,大家争论一番,最后邪不胜正,败家子被赶去封地,满朝文武皆大欢喜不好么。
为了不让事情过于恶化,矛盾的主要发起人林庆之也不得不站出来:“那个,陛下,臣,臣以为贬为庶民有些重了,案子京兆府还没有调查清楚,三皇子最多算是有嫌疑,并非这件事情就一定是三皇子做的。”
“……”
李世民此时气的脸都绿了。
特么刚刚众口铄金,口口声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也是你们,现在口口声声说处置不宜过重的还是你们。
低头看看面无表情的李恪:“老三,你怎么说!”
“父皇,儿臣罪大恶极,罪无可恕。”
李恪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儿臣就不该心心念念为天下黎民谋取福利,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到现在还住着漏雨的房子。
原本儿臣想着,我大唐的糖霜价格太贵,于是便从西域购进一批糖霜,宁可亏钱也要让我大唐百姓都能吃上一口,就算有丧尽天良之辈抱着趁火打劫借机发财的目的来恶意收购,儿臣也没有涨价。
后来,儿臣禅精竭虑苦心钻研,好不容易研究出了利用黑糖提炼糖霜之法,可是那些丧尽天良之辈呢?那些嘴里喊着仁义道德,实则满肚子男盗女娼之辈呢?他们干了什么?
雇佣奸邪,恶意抹黑儿臣,找人来儿臣的蜀王府门前堵门,就因为儿臣研究出来的提炼糖霜之法让他们损失了大量的钱财。
可儿臣就不明白,区区数百口人的家族,为什么要买数十万斤糖霜,想拿来当饭吃么?既然他们当初打着借机发财的目的,现在有了损失难道不应该自己承担么?
父皇,儿臣不想多说什么了,您还是把儿臣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吧,儿臣对这些人失望透了,耻与跟他们住在同一座城市。每次儿臣想到呼出的空气很可能被他们吸进去,儿臣就觉得恶心!”
相比于御史言官的推测之言,李恪所说这些全部有根有据,糖霜五百文一斤的确是利国利民,发果不是打着借机发财的主意,自然不会受到损失。
所以那些上门闹事之辈纯粹就是无理取闹,至于说死了二十四口人,傻子都知道,李恪根本不需要如此做,就算想做也不可能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
关键是李恪最后补充的那几句太狠了,宁可被不要亲王的爵位,宁可流放三千里,都不想跟某些人同在一片天空下。
这已经不是在打脸了,而是在用脚踹,反反复复的踹。
就在殿上众人不知如何开口的时候,一个大咧咧的声音响了起来:“哈哈哈,说的好,李小三,就冲你这几句话,俺老程相信事情不是你做的。”
程咬金!
这货怎么出来了?!
哦对,算一算,李恪好像与他是干亲来着。
唯有李恪忍不住在心里一阵哀嚎。
你大爷的,怎么哪儿都少不了这老货啊。
这眼看着老子就能借机离开长安,远走高飞了,你出来跟着搅合什么。
只是,李恪再想说话已经晚了。
御座之上,李世民黑着脸不给他任何开口的机会,直接下了结论:“三郎之事颇多蹊跷,今日且不做处置,着蜀王回府闭门思过。另,宗正寺、大理寺、刑部、京兆府合力追查刘家二十四口被灭门一事,限期十日。”
“诺,臣等遵旨。”被李世民提到的几个衙门分别有人出班领旨。
李恪扭扭捏捏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被老头子拿眼一瞪,只能缩着脖子认了。
“诺!而臣遵旨。”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08610/314698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