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立储之事
推荐阅读: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我的狐仙大人、不能倒,A起来、揣着反派的崽跑路、亡国后又成宠妃、穿成残疾总裁的AI伴侣、龙香拨、影后今天崩人设了吗、六十年代平凡生活、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从江夏候府出来,黄雄英就带着郭氏兄弟直奔方山而去。
方山。
这里距离应天府有十数里地,在当初老爷子带黄雄英去的聚宝山,还要往外许多。
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山林,杂草灌木丛生,连一条上山的道路都找不着,四个字,荒山野岭。
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家。
所以李景隆说这里鸟不拉屎是对的。
“少爷,”郭珍忍不住开口问道,“您大费周章的要这方山有啥用啊?要我说啊,当初还不如要两亩良田呢!”
郭氏两兄弟跟了黄雄英两天,慢慢也熟络了,并没有跟着朱元璋那么拘紧。
“你懂个屁!”
黄雄英笑骂了一句,道:“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可是这里面可有好东西哩!”
“哦——”
郭玹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少爷是说,这下面有黄金?”
黄雄英笑笑,道:“不是黄金,是黑金!”
“黑金?”
郭氏兄弟都是一愣。
黄雄英笑而不语。
他口中的黑金其实不是别的,而是煤炭。
南京城是有煤炭的,其中最要集中在钟山那一块,可那里是皇家的墓陵所在之地,去挖那里等于找死。
所以,黄雄英把目光投向了方山,这里也有煤炭,和钟山是同一脉。
有那么多赚钱的渠道,为什么要挖煤呢?
事实上,黄雄英是经过考量的。
大明朝为什么灭亡?
人为的原因是一部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化,也就是小冰河期。
从明朝中叶开始,也就是大概1500年的时候,华夏的气温骤降,特别是北方,气温剧降,粮食大量减产。
造成大量的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每年冬天都会饿死冻死无数。
旱涝风冻,颗粒无收的农民开始离开原有的土地,流离失所,荒废的土地随着天灾造成严重的荒漠化,而荒漠化大幅度向东向南推进致使黄河不断改道,黄河的每一次改道对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造成巨大的冲击。
到了崇祯皇帝即位时,常年的天灾已经使国库的粮食储备接近于零,而旱灾却依旧肆虐。
这才导致了那些年间,农民起义连连,而山海关外的女真人也因对寒冷束手无策而拼命向南进军。
在极端气候的拷打下,连绵不断的天灾最终转变成人祸,明朝就此终结。
然而讽刺的是,在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才过去了六年,气温已经回升到了历史平均水平。
所以不得不说,小冰河期是毁灭大明朝的最根本原因。
既然幸运的来到这个时代,黄雄英自然不会是独善其身,赚赚钱,装装逼,泡泡妞这么简单,他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守护这个时代。
位卑未敢忘国忧!
这是黄雄英此刻心中最真实的写照。
风华绝代的大明,既然我来了,我不仅要见证,我更要守护……
……
另外一边,奉天殿御书房中。
一个同样时时刻刻想要守护大明朝的老人,正在思考大明的未来。
“翰林学士刘三吾到!”
门外响起安公公的声音,让朱元璋一下子从沉思中醒了过来:“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
一个瘦骨嶙峋,须发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的老人走了进来:“臣,刘三吾,见过圣上!”
“好了好了,不必多礼,起来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安和,给坦坦翁看座!”
坦坦翁说的自然便是刘三吾,刘三吾也不客气,依言坐下。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三吾,道“坦坦翁,咱叫你来,是想要问你一个问题。”
“陛下请讲!”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叹道:“太子那臭小子为了自个舒坦,离咱而去,咱年纪也大了,国不可一日无储,是该立太子的时候了!”
刘三吾闻言,并没有太惊讶,因为这确实是当今的头等大事,否则若是出什么意外,那可就难办了,要知道如今各路藩王都盯着京师呢!
朱元璋看着刘三吾,道:“坦坦翁,你说说看,咱该立谁为好呢?”
刘三吾可以说是当今大明的文官之首。
但朱元璋向来不喜文官,这一次把刘三吾叫来,而不是叫其他国公来问这个问题,足见他对刘三吾的尊敬。
而且刘三吾这人是真正有风骨的文人,刚正不阿,最是敢说话。
虽然有好几次都触怒自己,但是朱元璋还是放过了他,甚至予以重用,还让他时不时的去教导自己的那些儿孙。
刘三吾思虑片刻,道:“回陛下,立储乃是国之根本大事,想必陛下心中已有人选,臣多言亦是无益!”
“呵——”
朱元璋轻笑了一声:“咱最讨厌的你们这些读书人掉书袋子,那你倒是说说看,咱心中的皇储是要立谁呀?”
“燕王!”
刘三吾没有丝毫犹豫,便说出了这个名字。
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睛。
事实上,在遇上黄雄英之前,他确实有过要立燕王为储的想法。
燕王朱棣,是这么多的子孙当中,最像他的!
和仁慈宽厚的故太子不同,燕王性格强势,有手段,能打仗,是个桀骜不驯的刺头,若是太子还在,尚能降服他。
至于朱允炆,那孩子在他四叔面前,实在是太嫩了!
“那你觉得燕王怎么样?可服众望吗?”朱元璋眸子深邃的看着刘三吾。
刘三吾却是摇了摇头:“且不论燕王如何,臣以为,皇孙世嫡承统,这乃是礼制所定,又岂能随心所欲更改?”
朱元璋也不恼,而是点头道:“咱又何尝不知礼法,可是皇孙允炆太年轻了,不谙事,咱以为还是要文武兼备的王子为好!”
“坦坦翁,你既揣度咱的心思,却又违背咱的意思,这是何理啊?”
刘三吾却是腰板挺直,面无惧色的道:“回陛下,允炆皇孙已十之有五,不是幼童,古往今来,两三岁登基的帝王,还少见吗?没听说一定要找年纪大的啊!更何况允炆皇孙之母如今为东宫正室,嫡孙继承大统,方是安邦立国之理啊!”
“如果立燕王为太子,那置秦晋二王何地?”
“这样做不是废长立幼吗?恕臣直言,废长立幼,古往今来都是取乱之道啊!”
刘三吾说得激动,但朱元璋却是不动声色,稳如泰山。
刘三吾见状,也是连忙将自己的声音放低,恳切道:“陛下,请三思啊!”
不想朱元璋却是笑了。
“坦坦翁到底是坦坦翁啊!说得好,咱心中已经有决断了!”
刘三吾闻言一怔。
在朱元璋身边多年,他如何不了解朱元璋的性格?
心思深沉,内心坚毅,绝不会为旁人所左右。
怎么今天自己三言两语,就将陛下给说通了?莫不是自己猜错了,陛下心中早就有意传位于皇孙朱允炆?
刘三吾一时之间有些迷糊了。
只听朱元璋话锋一转,问道:“西南叛乱,坦坦翁是何看法?”
刘三吾又是一怔。
怎么刚说着立储的事情,又突然转到西南叛乱去了?
这思维跳跃,刘三吾感觉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
思虑片刻,刘三吾回道:“西南叛乱,时不时就会发生,不日蓝玉将军将率军出征,依臣看来,应是得胜而归,不过……这般军事压制,治标不治本啊!”
“哦?”
朱元璋露出好奇的神色:“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治本呢?”
刘三吾又沉思片刻,回道:“臣以为,当效仿古之汉武帝,对这些世袭的土司实行推恩令!”
朱元璋眼中露出精光,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三吾:“还有么?”
刘三吾皱眉思索,好一会,摇头道:“土司问题由来已久,臣能够想到就这么多。”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问道:“咱说一个方法,你看行不行?”
“臣洗耳恭听!”
刘三吾拱手回道。
朱元璋捋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说道:“推恩令,刚刚坦坦翁已经说了,既然效仿了推恩令,那又何不相仿班超对付西域的办法,以夷制夷,用土人对付土人,也免得每一次平乱,朝廷都要派出大量的军马,支出大量的钱粮!”
刘三吾听着不住的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继续说道:“除了上面两道政策以外,还有一道政策,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
刘三吾的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
朱元璋看在眼里,笑道:“所谓改土归流,便是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朱元璋将黄雄英跟他讲的东西,缓缓的说了出来。
刘三吾原本疑惑的眸子越来越亮,最好忍不住击案赞叹:“好办法,真是好办法啊!”
“皇上英明,观事洞察入围,老臣万分敬佩!”
朱元璋闻言,一双眼睛笑得眯了起来,道:“坦坦翁,确定不是阿谀奉承?”
刘三吾急了,道:“这么多年,皇上见过臣阿谀奉承吗?臣说的都是心中所想,绝无半句虚言!”
“哈哈哈——”
看着信誓旦旦的刘三吾,朱元璋突然大笑了起来,神色之间是隐藏不住的骄傲。
刘三吾又又怔住了。
皇上今天怎么感觉有些不对,但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不过他仔细想想刚刚皇上提出的最后那条改土归流政策,还是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忍不住问道:“皇上,臣对于这个改土归流,还是有些不明白……”
“好了!”
朱元璋直接打断刘三吾的话:“实话跟你说,这都不是咱想出来的,你要有什么疑问啊,咱改天带你去见见那人,你当面对那人提出来!”
方山。
这里距离应天府有十数里地,在当初老爷子带黄雄英去的聚宝山,还要往外许多。
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山林,杂草灌木丛生,连一条上山的道路都找不着,四个字,荒山野岭。
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家。
所以李景隆说这里鸟不拉屎是对的。
“少爷,”郭珍忍不住开口问道,“您大费周章的要这方山有啥用啊?要我说啊,当初还不如要两亩良田呢!”
郭氏两兄弟跟了黄雄英两天,慢慢也熟络了,并没有跟着朱元璋那么拘紧。
“你懂个屁!”
黄雄英笑骂了一句,道:“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可是这里面可有好东西哩!”
“哦——”
郭玹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少爷是说,这下面有黄金?”
黄雄英笑笑,道:“不是黄金,是黑金!”
“黑金?”
郭氏兄弟都是一愣。
黄雄英笑而不语。
他口中的黑金其实不是别的,而是煤炭。
南京城是有煤炭的,其中最要集中在钟山那一块,可那里是皇家的墓陵所在之地,去挖那里等于找死。
所以,黄雄英把目光投向了方山,这里也有煤炭,和钟山是同一脉。
有那么多赚钱的渠道,为什么要挖煤呢?
事实上,黄雄英是经过考量的。
大明朝为什么灭亡?
人为的原因是一部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化,也就是小冰河期。
从明朝中叶开始,也就是大概1500年的时候,华夏的气温骤降,特别是北方,气温剧降,粮食大量减产。
造成大量的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每年冬天都会饿死冻死无数。
旱涝风冻,颗粒无收的农民开始离开原有的土地,流离失所,荒废的土地随着天灾造成严重的荒漠化,而荒漠化大幅度向东向南推进致使黄河不断改道,黄河的每一次改道对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造成巨大的冲击。
到了崇祯皇帝即位时,常年的天灾已经使国库的粮食储备接近于零,而旱灾却依旧肆虐。
这才导致了那些年间,农民起义连连,而山海关外的女真人也因对寒冷束手无策而拼命向南进军。
在极端气候的拷打下,连绵不断的天灾最终转变成人祸,明朝就此终结。
然而讽刺的是,在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才过去了六年,气温已经回升到了历史平均水平。
所以不得不说,小冰河期是毁灭大明朝的最根本原因。
既然幸运的来到这个时代,黄雄英自然不会是独善其身,赚赚钱,装装逼,泡泡妞这么简单,他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守护这个时代。
位卑未敢忘国忧!
这是黄雄英此刻心中最真实的写照。
风华绝代的大明,既然我来了,我不仅要见证,我更要守护……
……
另外一边,奉天殿御书房中。
一个同样时时刻刻想要守护大明朝的老人,正在思考大明的未来。
“翰林学士刘三吾到!”
门外响起安公公的声音,让朱元璋一下子从沉思中醒了过来:“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
一个瘦骨嶙峋,须发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的老人走了进来:“臣,刘三吾,见过圣上!”
“好了好了,不必多礼,起来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安和,给坦坦翁看座!”
坦坦翁说的自然便是刘三吾,刘三吾也不客气,依言坐下。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三吾,道“坦坦翁,咱叫你来,是想要问你一个问题。”
“陛下请讲!”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叹道:“太子那臭小子为了自个舒坦,离咱而去,咱年纪也大了,国不可一日无储,是该立太子的时候了!”
刘三吾闻言,并没有太惊讶,因为这确实是当今的头等大事,否则若是出什么意外,那可就难办了,要知道如今各路藩王都盯着京师呢!
朱元璋看着刘三吾,道:“坦坦翁,你说说看,咱该立谁为好呢?”
刘三吾可以说是当今大明的文官之首。
但朱元璋向来不喜文官,这一次把刘三吾叫来,而不是叫其他国公来问这个问题,足见他对刘三吾的尊敬。
而且刘三吾这人是真正有风骨的文人,刚正不阿,最是敢说话。
虽然有好几次都触怒自己,但是朱元璋还是放过了他,甚至予以重用,还让他时不时的去教导自己的那些儿孙。
刘三吾思虑片刻,道:“回陛下,立储乃是国之根本大事,想必陛下心中已有人选,臣多言亦是无益!”
“呵——”
朱元璋轻笑了一声:“咱最讨厌的你们这些读书人掉书袋子,那你倒是说说看,咱心中的皇储是要立谁呀?”
“燕王!”
刘三吾没有丝毫犹豫,便说出了这个名字。
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睛。
事实上,在遇上黄雄英之前,他确实有过要立燕王为储的想法。
燕王朱棣,是这么多的子孙当中,最像他的!
和仁慈宽厚的故太子不同,燕王性格强势,有手段,能打仗,是个桀骜不驯的刺头,若是太子还在,尚能降服他。
至于朱允炆,那孩子在他四叔面前,实在是太嫩了!
“那你觉得燕王怎么样?可服众望吗?”朱元璋眸子深邃的看着刘三吾。
刘三吾却是摇了摇头:“且不论燕王如何,臣以为,皇孙世嫡承统,这乃是礼制所定,又岂能随心所欲更改?”
朱元璋也不恼,而是点头道:“咱又何尝不知礼法,可是皇孙允炆太年轻了,不谙事,咱以为还是要文武兼备的王子为好!”
“坦坦翁,你既揣度咱的心思,却又违背咱的意思,这是何理啊?”
刘三吾却是腰板挺直,面无惧色的道:“回陛下,允炆皇孙已十之有五,不是幼童,古往今来,两三岁登基的帝王,还少见吗?没听说一定要找年纪大的啊!更何况允炆皇孙之母如今为东宫正室,嫡孙继承大统,方是安邦立国之理啊!”
“如果立燕王为太子,那置秦晋二王何地?”
“这样做不是废长立幼吗?恕臣直言,废长立幼,古往今来都是取乱之道啊!”
刘三吾说得激动,但朱元璋却是不动声色,稳如泰山。
刘三吾见状,也是连忙将自己的声音放低,恳切道:“陛下,请三思啊!”
不想朱元璋却是笑了。
“坦坦翁到底是坦坦翁啊!说得好,咱心中已经有决断了!”
刘三吾闻言一怔。
在朱元璋身边多年,他如何不了解朱元璋的性格?
心思深沉,内心坚毅,绝不会为旁人所左右。
怎么今天自己三言两语,就将陛下给说通了?莫不是自己猜错了,陛下心中早就有意传位于皇孙朱允炆?
刘三吾一时之间有些迷糊了。
只听朱元璋话锋一转,问道:“西南叛乱,坦坦翁是何看法?”
刘三吾又是一怔。
怎么刚说着立储的事情,又突然转到西南叛乱去了?
这思维跳跃,刘三吾感觉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
思虑片刻,刘三吾回道:“西南叛乱,时不时就会发生,不日蓝玉将军将率军出征,依臣看来,应是得胜而归,不过……这般军事压制,治标不治本啊!”
“哦?”
朱元璋露出好奇的神色:“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治本呢?”
刘三吾又沉思片刻,回道:“臣以为,当效仿古之汉武帝,对这些世袭的土司实行推恩令!”
朱元璋眼中露出精光,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三吾:“还有么?”
刘三吾皱眉思索,好一会,摇头道:“土司问题由来已久,臣能够想到就这么多。”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问道:“咱说一个方法,你看行不行?”
“臣洗耳恭听!”
刘三吾拱手回道。
朱元璋捋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说道:“推恩令,刚刚坦坦翁已经说了,既然效仿了推恩令,那又何不相仿班超对付西域的办法,以夷制夷,用土人对付土人,也免得每一次平乱,朝廷都要派出大量的军马,支出大量的钱粮!”
刘三吾听着不住的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继续说道:“除了上面两道政策以外,还有一道政策,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
刘三吾的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
朱元璋看在眼里,笑道:“所谓改土归流,便是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朱元璋将黄雄英跟他讲的东西,缓缓的说了出来。
刘三吾原本疑惑的眸子越来越亮,最好忍不住击案赞叹:“好办法,真是好办法啊!”
“皇上英明,观事洞察入围,老臣万分敬佩!”
朱元璋闻言,一双眼睛笑得眯了起来,道:“坦坦翁,确定不是阿谀奉承?”
刘三吾急了,道:“这么多年,皇上见过臣阿谀奉承吗?臣说的都是心中所想,绝无半句虚言!”
“哈哈哈——”
看着信誓旦旦的刘三吾,朱元璋突然大笑了起来,神色之间是隐藏不住的骄傲。
刘三吾又又怔住了。
皇上今天怎么感觉有些不对,但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不过他仔细想想刚刚皇上提出的最后那条改土归流政策,还是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忍不住问道:“皇上,臣对于这个改土归流,还是有些不明白……”
“好了!”
朱元璋直接打断刘三吾的话:“实话跟你说,这都不是咱想出来的,你要有什么疑问啊,咱改天带你去见见那人,你当面对那人提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11327/325402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