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去疾啊,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不渡、疯批殿下的金丝笼是为我编的、共同贫穷、搁浅(快穿)、反派A就要和女主贴贴[穿书]、渣男渣女(女主婚内出轨)、融雪(骨科)、辞风入梦[快穿]、女魔头重生之后、欲染玫瑰,京圈大佬一次成瘾、
除了锦衣卫增加之外,朝廷又派了太监去监督,一时间,上至各省,下达各州,全都有着一名太监,名为监税太监,顾名思义,监督收税的太监。
这些太监州级为正九品官员,府级为正八品官员,省级为正七品官员,虽然级别小,但是权力却异常的大,每位监税太监都有权力将奏折直达上听,中间任何人不得私自阅览。
监税太监也按照之前所说一般,半年换上一茬,远的地方一年换上一茬。
这些太监就是监督税收有何问题,是否对得上来,但还是难以阻挡下面那些官吏们的贪污,只能说是尽量减少贪污一事的发生。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可能真的完全阻止贪污,只能是尽可能的去阻止,朱棣也明白这点,他只在乎自己能收上来多少钱财。
至于那些中途贪污腐败的官员,他不知道还好,只要暴露出来,直接便是雷霆手段,绝不姑息,一定要做到拖泥带水的拉出一大片的人出来,然后挨个抄家流放,该砍的砍掉。
朱棣可谓是为了防止贪污之事出来,简直就是明里暗里的都下了套,明有监税太监,背地里有锦衣卫。
时间很快便来到九月下旬,商税一事也算已经完全推行下去了,只是到底能收入多少,还得看年度户部的报表。
詹事府。
“对于迁徙各地百姓充实顺天府一事,便徙山西太原、平阳、泽州、潞洲、沁州、汾州民一万户实顺天吧,这事交由山西省承宣布政使负责挑选万户出来,差人一路送往顺天,由顺天府尹妥善安置,按照少师所规划的地方居住。”
朱高炽思索许久最终还是决定从山西迁徙百姓充实顺天府。
顺天府扩建,总不能当做一个空城吧,自然也是要有大量的人居住的,而这便需要其余地方的百姓来充实了。
一万户实际上是个不少的数字了,落在人数上便是将近十万的民众。
处理完这个让朱棣心心念念的充实顺天之事后,朱高炽拿起来了下一个折子。
“吏部尚书的折子?”
朱高炽眉头一皱,打开一看,眉头更是紧锁,当即有些无语,这种折子,怎么上到自己这里来了。
他将其合好之后,道:“将这封折子送于内阁,让他们呈报陛下。”
“谨遵太子殿下之命。”
太监拿着折子走了出去,一路低头急速前行。
黄去疾在下面好奇的看向了太子,这里面到底是啥玩意,居然让太子送往了陛下,有那么严重的大事吗?
朱高炽察觉到了黄去疾的眼神后,笑着说了一句:“怎么,好奇啊?”
“不敢。”黄去疾低头说不敢,实际上那眼神中的想法早已将自己出卖了。
“得了得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那就是一封关于考察官吏之事。吏部尚书蹇义说他发现天下很多官员都是表面上的写的好,实际上派遣御史下去考核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希望之后的考核要严整一些,不能只凭借着口头询问,得严行考察。”朱高炽叹了口气,说道。
关于官吏整治一事当真是头疼无比,历朝历代想了各种法子,贪官污吏以及那些欺下瞒上之人更是数不胜数,屡禁不绝。
黄去疾点了点头,赞同道:“尚书大人不愧是吏部之首,确实应当加以考核整治,严行吏治才能让百姓过的更好,大明天下更加稳固。”
“确实如此,可事关整治吏治之事,不该由我来钦定,而是得由陛下来定下才行,所以我才将其送还内阁。”
说到这里,朱高炽疑惑的说道:“可能是诸位阁臣们平日里公务繁忙,一时看花了眼才送了过来吧。”
黄去疾则是摇了摇头,道:“怎会这般,送给太子处理的奏折定当是检查了好几遍的,怎会出现如此纰漏,我看倒像是陛下有意将此事交予太子殿下处理。”
开什么玩笑,内阁的那七人怎么可能犯下这种低级错误,这要是没弄好,可是要背负一个勾结太子,意图一手遮天的罪名,他们怎么敢不小心谨慎,万一送错了一个大事给太子处理,他们几人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往小了说这叫不小心,失误,往大了说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妄图想要勾结太子把控朝政了。
有关天下官吏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考核,也当送往陛下那里亲目,然后再说其他的。
实际上这考核之事也不能算是小,毕竟牵扯到了天下所有官吏的事情。
“怎么会?”朱高炽下意识的反驳了一句,随后眉头紧锁,倒是还真有这样的可能,应该是老爷子自己看过了,然后交给了自己办,这才是最合理的事情。
不过就算如此,也得先进行确定了再说,可不能自己一股脑的直接处理了,不然到时候说不清楚。
过了一会儿,那先前送折子的太监再度回来,手里依旧是捧着那封折子。
“回禀太子殿下,这封折子杨右喻德说陛下亲目,打回内阁,交由太子殿下处理。”
朱高炽闻言,点了点头,示意其送了上来。
他这才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随后细细思索起来。
最后,他问道:“去疾啊,你看这件事应当如何处理啊?”
说着,就让太监将折子送了过去。
旁边的几位负责监督的,也只是在折子上再记录一笔,丝毫不赶有什么怨言。
黄去疾眉头一皱,这吏部尚书不都说了吗,应当派人严行考察,不得仅仅凭借寥寥几语便认定了,这明明是有解决办法的,可为何还要问自己。
他耐着疑惑,结果那折子,仔细的看去。
很快,他便将这折子看完,瞬间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心里清楚了。
这不就是朝廷负责考核的那些吏部官员们以及朝廷的御史们太懒惰了,考察一个地方的官员好不好全靠询问那些读书人和百姓,而且这种询问还不是亲自隐匿身份跑去民间暗中调查,而是直接坐在朝廷安排的地方,然后光明正大的让人去找几个读书人和百姓来问。
- 肉肉屋
这些太监州级为正九品官员,府级为正八品官员,省级为正七品官员,虽然级别小,但是权力却异常的大,每位监税太监都有权力将奏折直达上听,中间任何人不得私自阅览。
监税太监也按照之前所说一般,半年换上一茬,远的地方一年换上一茬。
这些太监就是监督税收有何问题,是否对得上来,但还是难以阻挡下面那些官吏们的贪污,只能说是尽量减少贪污一事的发生。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可能真的完全阻止贪污,只能是尽可能的去阻止,朱棣也明白这点,他只在乎自己能收上来多少钱财。
至于那些中途贪污腐败的官员,他不知道还好,只要暴露出来,直接便是雷霆手段,绝不姑息,一定要做到拖泥带水的拉出一大片的人出来,然后挨个抄家流放,该砍的砍掉。
朱棣可谓是为了防止贪污之事出来,简直就是明里暗里的都下了套,明有监税太监,背地里有锦衣卫。
时间很快便来到九月下旬,商税一事也算已经完全推行下去了,只是到底能收入多少,还得看年度户部的报表。
詹事府。
“对于迁徙各地百姓充实顺天府一事,便徙山西太原、平阳、泽州、潞洲、沁州、汾州民一万户实顺天吧,这事交由山西省承宣布政使负责挑选万户出来,差人一路送往顺天,由顺天府尹妥善安置,按照少师所规划的地方居住。”
朱高炽思索许久最终还是决定从山西迁徙百姓充实顺天府。
顺天府扩建,总不能当做一个空城吧,自然也是要有大量的人居住的,而这便需要其余地方的百姓来充实了。
一万户实际上是个不少的数字了,落在人数上便是将近十万的民众。
处理完这个让朱棣心心念念的充实顺天之事后,朱高炽拿起来了下一个折子。
“吏部尚书的折子?”
朱高炽眉头一皱,打开一看,眉头更是紧锁,当即有些无语,这种折子,怎么上到自己这里来了。
他将其合好之后,道:“将这封折子送于内阁,让他们呈报陛下。”
“谨遵太子殿下之命。”
太监拿着折子走了出去,一路低头急速前行。
黄去疾在下面好奇的看向了太子,这里面到底是啥玩意,居然让太子送往了陛下,有那么严重的大事吗?
朱高炽察觉到了黄去疾的眼神后,笑着说了一句:“怎么,好奇啊?”
“不敢。”黄去疾低头说不敢,实际上那眼神中的想法早已将自己出卖了。
“得了得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那就是一封关于考察官吏之事。吏部尚书蹇义说他发现天下很多官员都是表面上的写的好,实际上派遣御史下去考核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希望之后的考核要严整一些,不能只凭借着口头询问,得严行考察。”朱高炽叹了口气,说道。
关于官吏整治一事当真是头疼无比,历朝历代想了各种法子,贪官污吏以及那些欺下瞒上之人更是数不胜数,屡禁不绝。
黄去疾点了点头,赞同道:“尚书大人不愧是吏部之首,确实应当加以考核整治,严行吏治才能让百姓过的更好,大明天下更加稳固。”
“确实如此,可事关整治吏治之事,不该由我来钦定,而是得由陛下来定下才行,所以我才将其送还内阁。”
说到这里,朱高炽疑惑的说道:“可能是诸位阁臣们平日里公务繁忙,一时看花了眼才送了过来吧。”
黄去疾则是摇了摇头,道:“怎会这般,送给太子处理的奏折定当是检查了好几遍的,怎会出现如此纰漏,我看倒像是陛下有意将此事交予太子殿下处理。”
开什么玩笑,内阁的那七人怎么可能犯下这种低级错误,这要是没弄好,可是要背负一个勾结太子,意图一手遮天的罪名,他们怎么敢不小心谨慎,万一送错了一个大事给太子处理,他们几人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往小了说这叫不小心,失误,往大了说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妄图想要勾结太子把控朝政了。
有关天下官吏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考核,也当送往陛下那里亲目,然后再说其他的。
实际上这考核之事也不能算是小,毕竟牵扯到了天下所有官吏的事情。
“怎么会?”朱高炽下意识的反驳了一句,随后眉头紧锁,倒是还真有这样的可能,应该是老爷子自己看过了,然后交给了自己办,这才是最合理的事情。
不过就算如此,也得先进行确定了再说,可不能自己一股脑的直接处理了,不然到时候说不清楚。
过了一会儿,那先前送折子的太监再度回来,手里依旧是捧着那封折子。
“回禀太子殿下,这封折子杨右喻德说陛下亲目,打回内阁,交由太子殿下处理。”
朱高炽闻言,点了点头,示意其送了上来。
他这才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随后细细思索起来。
最后,他问道:“去疾啊,你看这件事应当如何处理啊?”
说着,就让太监将折子送了过去。
旁边的几位负责监督的,也只是在折子上再记录一笔,丝毫不赶有什么怨言。
黄去疾眉头一皱,这吏部尚书不都说了吗,应当派人严行考察,不得仅仅凭借寥寥几语便认定了,这明明是有解决办法的,可为何还要问自己。
他耐着疑惑,结果那折子,仔细的看去。
很快,他便将这折子看完,瞬间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心里清楚了。
这不就是朝廷负责考核的那些吏部官员们以及朝廷的御史们太懒惰了,考察一个地方的官员好不好全靠询问那些读书人和百姓,而且这种询问还不是亲自隐匿身份跑去民间暗中调查,而是直接坐在朝廷安排的地方,然后光明正大的让人去找几个读书人和百姓来问。
- 肉肉屋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17608/348032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