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桓温灭蜀(三)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第52章 桓温灭蜀(三)
李寿既不知道如何治理好国家,又对外滥施刑罚。他听闻石虎在后赵国内滥用刑罚虐待生灵,对国内的民众采用高压统治。在之前介绍石虎的事迹时,他对于自己的儿子都能够痛下杀手以达到统御臣子及万民的目的。这样暴虐统治下的后赵都能够在石虎手下掌控着,这可把李寿羡慕的不行。于是他也决定效仿石虎,在成汉国内他的臣子稍微有点过错,他就杀了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他认为都城外的地区比较空荡,而都城内宫殿也比较少。于是诏令能工巧匠前去修建城池宫殿。当时成都城内的人口还是比较少的,于是他把旁边州郡的一户之家达到三丁以上的迁徙过来以充实成都。他征发州郡的能工巧匠以修建尚方御府并大修宫室,引水入城,这一切都奢侈至极。除此之外他又广兴太学,建起学府。
百姓疲于徭役,哀怨之声到处可闻,想要作乱的人十室有九家。由此可见李寿把石虎在后赵的那一套学的很好。这样的统治下,李寿手下的左仆射蔡兴多次劝谏他不要行此虐民之举,李寿以为他是在诽谤自己就诛杀了他。右仆射李嶷多次直言顶撞他的旨意,李寿内心十分愤闷,后来以其他的罪名把他下狱杀了他。就李寿这样治理国家,成汉焉有不亡之理。
咸康八年(342),李寿驾崩,其子李势即位。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汉王李广,以李势没有儿子为由,请求立自己为太弟(也就是接班人),这李势哪会同意,他当即拒绝了。马当、解思明认为李势的兄弟不多,如果有人被废了,那么李氏皇室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于是他们以此劝李势同意立李广为皇太弟。李势则怀疑马当、解思明等人与李广有阴谋想要废了自己,于是他遣太保李奕偷袭位于涪城的李广并命令董皎收押马当、解思明,然后斩了他们。贬李广为临邛侯,后李广自杀。李奕于晋寿举兵反叛,蜀地之人多有跟随他的,人数有万人之众。
李势登上城楼于李奕对持。李奕单骑攻击城门,守城门之人射杀了他,这样李奕闹剧般的反叛就此平息了。他手下的部众溃散。之前蜀地是没有山贼的,从这以后就从大山里冒了出来,最远处到达了北地的犍为、梓潼。他们分布在山谷中,有十余万人,官府没有办法管控他们,这样他们就成了当地百姓的一大祸患。
李势和他爹李寿一样,也是个骄狂吝啬又特别贪财好色之徒。他做的又更过分点,经常杀人而夺其妻子,荒淫无道,不理政事。夷人、山贼叛乱,军纪松弛,境内日渐局促,加上他又荒唐生性多猜忌杀害忠良,诛杀大臣,刑罚滥加,以致国内人人自危,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已经长久不了了。成汉又是个偏僻之地的国家,立国就已经带有先天发育不良的残缺,而他们的开拓进取之心又不足,君臣上下互相猜疑对方,这样的情形到了李奕死后就更加严重了,李势日益沉浸在骄奢淫逸中,成汉立国初年宽仁节俭、与民相安的风气日渐衰退,就造成如今的情形。
此时桓温想要伐灭蜀地的成汉,他问计于众人,众人皆以为不行,唯独江夏相袁乔劝桓温可行。他对桓温道“如今天下的大难,唯有胡、蜀二寇而已。蜀地虽然险固,但是那里的贼寇较北方的胡人还是比较弱小的。想要除掉胡人就得先从简单的入手。蜀地的胡人自认为他们隔绝一方,不修攻战的器具。如果我们以精兵一万,轻军极速前进,等他们得到消息时,我们已经深入其险要之地。李势君臣不过只能一战,我们必将擒下他们。蜀地自古以来就以富庶闻名天下,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我们拿下蜀地后就能够拥有他们的人口和财富,这对国家是十分有利的。
永和二年(346)十一月。桓温让袁乔带领两千人作为先锋,大军随后抵达彭模。当时桓温的手下建议分兵两路一起攻打,以分散成汉的军力。这时袁乔进言道”如果分为两军,万一有一只军队打了败仗,那么伐蜀大业必然没法成功。不如我们效仿韩信破釜沉舟,丢弃锅灶,只带三天的口粮,然后全军前进。”桓温认为可行,于是命令参军周楚、孙盛等人留守辎重,自己率领步卒兵锋直指成都的李势。
李势立马遣李福与昝坚从山阳赶往合水抵御桓温。他手下的诸将想要在沿江的南岸设下埋伏,等桓温大军到来就袭击他们。昝坚没有采用他们的建议,从江北赶往犍为。而桓温从山阳抵达江的南岸,昝坚到了犍为后,才知道桓温走了别的路。于是他果断调头从沙头津北渡,等他到时桓温已经抵达距离成都不过百里之遥的里陌。这一来昝坚手下的部众自行溃散了。
李势带领最后的兵力与桓温交战于笮桥,部众溃散,李势败走葭萌,后来只得请降,当时是永和三年正月。桓温把他送往建康,李势被封为归义侯。四月,李势原来的将领邓定、隗文等人反叛占据成都。七月,拥立范长生的儿子范贲为帝。十二月,征西都督萧敬文又反,占据涪城并自称益州牧,于是他攻取了巴西,联通了汉中。当时周抚为益州刺史。永和五年(349)四月,周抚与龙骧将军朱焘攻打范贲,抓获了他。讨伐萧敬文又没有拿下他。桓温又让司马勋前去对付他,萧敬文固守城池。从永和八年二月到八月,才迫使他归降。后斩杀了他传送首级到了建康,至此蜀地之乱才告一段落。由此可见蜀地由于地处险远之地,十分容易发生割据叛乱之事。有句话就是这样形容蜀地的: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平蜀已平。
(本章完)
- 肉肉屋
李寿既不知道如何治理好国家,又对外滥施刑罚。他听闻石虎在后赵国内滥用刑罚虐待生灵,对国内的民众采用高压统治。在之前介绍石虎的事迹时,他对于自己的儿子都能够痛下杀手以达到统御臣子及万民的目的。这样暴虐统治下的后赵都能够在石虎手下掌控着,这可把李寿羡慕的不行。于是他也决定效仿石虎,在成汉国内他的臣子稍微有点过错,他就杀了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他认为都城外的地区比较空荡,而都城内宫殿也比较少。于是诏令能工巧匠前去修建城池宫殿。当时成都城内的人口还是比较少的,于是他把旁边州郡的一户之家达到三丁以上的迁徙过来以充实成都。他征发州郡的能工巧匠以修建尚方御府并大修宫室,引水入城,这一切都奢侈至极。除此之外他又广兴太学,建起学府。
百姓疲于徭役,哀怨之声到处可闻,想要作乱的人十室有九家。由此可见李寿把石虎在后赵的那一套学的很好。这样的统治下,李寿手下的左仆射蔡兴多次劝谏他不要行此虐民之举,李寿以为他是在诽谤自己就诛杀了他。右仆射李嶷多次直言顶撞他的旨意,李寿内心十分愤闷,后来以其他的罪名把他下狱杀了他。就李寿这样治理国家,成汉焉有不亡之理。
咸康八年(342),李寿驾崩,其子李势即位。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汉王李广,以李势没有儿子为由,请求立自己为太弟(也就是接班人),这李势哪会同意,他当即拒绝了。马当、解思明认为李势的兄弟不多,如果有人被废了,那么李氏皇室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于是他们以此劝李势同意立李广为皇太弟。李势则怀疑马当、解思明等人与李广有阴谋想要废了自己,于是他遣太保李奕偷袭位于涪城的李广并命令董皎收押马当、解思明,然后斩了他们。贬李广为临邛侯,后李广自杀。李奕于晋寿举兵反叛,蜀地之人多有跟随他的,人数有万人之众。
李势登上城楼于李奕对持。李奕单骑攻击城门,守城门之人射杀了他,这样李奕闹剧般的反叛就此平息了。他手下的部众溃散。之前蜀地是没有山贼的,从这以后就从大山里冒了出来,最远处到达了北地的犍为、梓潼。他们分布在山谷中,有十余万人,官府没有办法管控他们,这样他们就成了当地百姓的一大祸患。
李势和他爹李寿一样,也是个骄狂吝啬又特别贪财好色之徒。他做的又更过分点,经常杀人而夺其妻子,荒淫无道,不理政事。夷人、山贼叛乱,军纪松弛,境内日渐局促,加上他又荒唐生性多猜忌杀害忠良,诛杀大臣,刑罚滥加,以致国内人人自危,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已经长久不了了。成汉又是个偏僻之地的国家,立国就已经带有先天发育不良的残缺,而他们的开拓进取之心又不足,君臣上下互相猜疑对方,这样的情形到了李奕死后就更加严重了,李势日益沉浸在骄奢淫逸中,成汉立国初年宽仁节俭、与民相安的风气日渐衰退,就造成如今的情形。
此时桓温想要伐灭蜀地的成汉,他问计于众人,众人皆以为不行,唯独江夏相袁乔劝桓温可行。他对桓温道“如今天下的大难,唯有胡、蜀二寇而已。蜀地虽然险固,但是那里的贼寇较北方的胡人还是比较弱小的。想要除掉胡人就得先从简单的入手。蜀地的胡人自认为他们隔绝一方,不修攻战的器具。如果我们以精兵一万,轻军极速前进,等他们得到消息时,我们已经深入其险要之地。李势君臣不过只能一战,我们必将擒下他们。蜀地自古以来就以富庶闻名天下,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我们拿下蜀地后就能够拥有他们的人口和财富,这对国家是十分有利的。
永和二年(346)十一月。桓温让袁乔带领两千人作为先锋,大军随后抵达彭模。当时桓温的手下建议分兵两路一起攻打,以分散成汉的军力。这时袁乔进言道”如果分为两军,万一有一只军队打了败仗,那么伐蜀大业必然没法成功。不如我们效仿韩信破釜沉舟,丢弃锅灶,只带三天的口粮,然后全军前进。”桓温认为可行,于是命令参军周楚、孙盛等人留守辎重,自己率领步卒兵锋直指成都的李势。
李势立马遣李福与昝坚从山阳赶往合水抵御桓温。他手下的诸将想要在沿江的南岸设下埋伏,等桓温大军到来就袭击他们。昝坚没有采用他们的建议,从江北赶往犍为。而桓温从山阳抵达江的南岸,昝坚到了犍为后,才知道桓温走了别的路。于是他果断调头从沙头津北渡,等他到时桓温已经抵达距离成都不过百里之遥的里陌。这一来昝坚手下的部众自行溃散了。
李势带领最后的兵力与桓温交战于笮桥,部众溃散,李势败走葭萌,后来只得请降,当时是永和三年正月。桓温把他送往建康,李势被封为归义侯。四月,李势原来的将领邓定、隗文等人反叛占据成都。七月,拥立范长生的儿子范贲为帝。十二月,征西都督萧敬文又反,占据涪城并自称益州牧,于是他攻取了巴西,联通了汉中。当时周抚为益州刺史。永和五年(349)四月,周抚与龙骧将军朱焘攻打范贲,抓获了他。讨伐萧敬文又没有拿下他。桓温又让司马勋前去对付他,萧敬文固守城池。从永和八年二月到八月,才迫使他归降。后斩杀了他传送首级到了建康,至此蜀地之乱才告一段落。由此可见蜀地由于地处险远之地,十分容易发生割据叛乱之事。有句话就是这样形容蜀地的: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平蜀已平。
(本章完)
- 肉肉屋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17614/350295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