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经营海岛
推荐阅读:不合理忘却、捡来的霸总O跑了、我回家后爱上了假千金、[影视同人] 女配爱平淡、我的亿万冷少、[综英美] 眷养莱克特、全民游戏修仙,我有人生模拟器、[综漫] 小教主的刀子精们、军师王妃、[原神] 转生提瓦特魔神,但可怜弱小又无助、
只是没想到张煌言这么客气,让他来指挥郑袭,这一下子他还有什么好说的,便一口答应了下来,道:“这没问题,今后这个岛就是咱们两个的,什么以我为主,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来呗。”
郑袭哈哈大笑,这件事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他总算是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虽然这个地盘上还有别人,但是终归是一处落脚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要想着如何赚钱发展的事情了。
郑袭的驻地就是原来清军驻扎的海港,不得不说,清军的牛录章京还是很有眼光的。
这个地方不仅紧挨着港口,附近还有一座小山,可以将指挥部设在哪里,不仅事业好,防守也很方便。
郑袭走后,武之信叫来了自己的亲信老方,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的神色,说道:“老方,郑袭看来要常驻我们这里,将来我们免不了是要跟郑家打交道的。只是,咱们之前跟郑家有不少过节,今后可该如何是好?”
老方名为方德伟,是跟着武之信干了很多年的老人,最懂武之信的心思,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嘛,你之前跟别人有过节,如果不做点什么弥补,即便是迫于形势,暂时联合到了一起,将来也难免同床异梦,保不准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东南沿海一带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就是郑家了,先不说郑成功,就是鲁王朱以海手下的主力部队也是郑彩,张煌言和张名振他们都得靠边站。
因此,既然已经决定投靠南明,那处理好跟郑家的关系自然是头等大事。
只可惜,武之信之前也干过海盗,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在业务上难免会和郑芝龙有所竞争,双方还干过架,都打死过对方的人,算是有历史恩怨的。
人都是记仇的动物,之前有过恩怨,很难因为一句联合抗清就一笔勾销,必须得想办法弥补,如果拖得久了,将来能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方德伟想了片刻,忽然间脑子灵光一闪,道:“老船长,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知道你肯不肯?”
武之信现在正着急呢,见他故意卖关子,有点不高兴地催促道:“赶紧说,别吊我的胃口。”
方德伟笑了一下,悠悠地说道:“自古以来,化解恩怨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我看今天的那个郑家五公子很不错,年纪轻轻就可以指挥这么多人,而且安排的井井有条,将来必定有所成就。
你要是能把一个女儿嫁给他,那你和郑家就是姻亲了,之前的事情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好,好。”武之信一边方德伟的话,一边高兴地连连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要是能结了亲,那之前的恩怨自然连屁都算不上了。
可是,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态度,人家是国姓爷,能看得上咱们家吗?”
武之信说到这里,还是有一点点地担心,毕竟郑芝龙、郑成功父子这些年闯出来的名头已经很大了,根本不是他能比的。
方德伟听到自己主公的担忧,不由地莞尔一笑,道:“老船长无需多虑。郑家虽然门第高大,但是郑袭只是个庶子,将来郑成功的家业是要传给他的儿子的,所以不会给一个异母弟弟配多高的门第。
郑袭是千户,你也是千户,算得上是门当户对。而且,两位小姐长得都是国色天香,配他郑家的一个庶子,那自然不会辱没了他们。
老船长要是有意,就请立即派使者与郑成功商量,有道是长兄如父,现在郑家的事情都是由郑成功做主,他现在为了抗清大业,也在积极的笼络四方英雄,这件事想必他也是会同意的。”
“好。”经过方德伟这么一分析,武之信的心总算是定了下来,一拍大腿,道:“我看这件事别人都办不了,就你去合适。你这样,马上准备一份厚礼,去南澳劳军,顺便跟郑成功提一下联姻的事情。”
“放心,老船长,我马上就去,这件事一定给你办好。”方德伟笑呵呵地说道。
另一边的郑袭还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即将被安排,在驻地休息了一夜之后,便开始带着众人建设自己的领地。
他虽然名为千户,但是手下管着五千多人的吃喝拉撒,自然是一刻都不敢歇息的,民以食物为天,要是管不好他们的饮食起居,个人生活,那人心是聚不起来的。
好在,后世的郑袭曾经来南日岛旅游过,对这一带后世的建设还会有所了解的,他记得,自己驻地这一带应该是有一口古井的,当初他还在那口古井旁边拍了照片留念。
而现在,这里没有古井,很明显是这个年代还没有开发出来。
在海岛上居住,淡水自然自然是重中之重,没有淡水,一切都是枉然。
郑袭的记忆力不错,根据旁边的一些参照物,很快就找到了古井的位置,便将自己手下的张虎威叫了过来,指着那口古井的位置,道:“你看,这里的草木长得要比别的地方茂盛,如果本官所料不错,那这地下应该是有水的,你马上带几个兄弟,打一口井出来。”
张虎威愣了一下,仔细瞪着眼睛看了看,实在是看不出这里的草木到底怎么茂盛了。这少爷今天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这几天打仗打多了,眼神出现了问题?这的草木哪里茂盛了?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少爷非说有,那就是有吧,便向郑袭抱了一拳,道:“是,属下马上去办。”
郑家军的军纪还是很严明的,虽然昨天刚刚经历了大战,但是接到郑袭的命令之后,还是马不停蹄地开始干活。
郑袭看着众人热火朝天的样子,相信那口井能迅速挖出来,淡水的问题就不用发愁了,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头了,那就是粮食了。
南日岛后世有5.5万人,但是在明朝这个生活水平下,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的。
明朝的时候,玉米、土豆、番薯这些作物还没有普及,是养活不起太多的人的。
- 肉肉屋
郑袭哈哈大笑,这件事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他总算是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虽然这个地盘上还有别人,但是终归是一处落脚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要想着如何赚钱发展的事情了。
郑袭的驻地就是原来清军驻扎的海港,不得不说,清军的牛录章京还是很有眼光的。
这个地方不仅紧挨着港口,附近还有一座小山,可以将指挥部设在哪里,不仅事业好,防守也很方便。
郑袭走后,武之信叫来了自己的亲信老方,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的神色,说道:“老方,郑袭看来要常驻我们这里,将来我们免不了是要跟郑家打交道的。只是,咱们之前跟郑家有不少过节,今后可该如何是好?”
老方名为方德伟,是跟着武之信干了很多年的老人,最懂武之信的心思,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嘛,你之前跟别人有过节,如果不做点什么弥补,即便是迫于形势,暂时联合到了一起,将来也难免同床异梦,保不准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东南沿海一带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就是郑家了,先不说郑成功,就是鲁王朱以海手下的主力部队也是郑彩,张煌言和张名振他们都得靠边站。
因此,既然已经决定投靠南明,那处理好跟郑家的关系自然是头等大事。
只可惜,武之信之前也干过海盗,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在业务上难免会和郑芝龙有所竞争,双方还干过架,都打死过对方的人,算是有历史恩怨的。
人都是记仇的动物,之前有过恩怨,很难因为一句联合抗清就一笔勾销,必须得想办法弥补,如果拖得久了,将来能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方德伟想了片刻,忽然间脑子灵光一闪,道:“老船长,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知道你肯不肯?”
武之信现在正着急呢,见他故意卖关子,有点不高兴地催促道:“赶紧说,别吊我的胃口。”
方德伟笑了一下,悠悠地说道:“自古以来,化解恩怨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我看今天的那个郑家五公子很不错,年纪轻轻就可以指挥这么多人,而且安排的井井有条,将来必定有所成就。
你要是能把一个女儿嫁给他,那你和郑家就是姻亲了,之前的事情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好,好。”武之信一边方德伟的话,一边高兴地连连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要是能结了亲,那之前的恩怨自然连屁都算不上了。
可是,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态度,人家是国姓爷,能看得上咱们家吗?”
武之信说到这里,还是有一点点地担心,毕竟郑芝龙、郑成功父子这些年闯出来的名头已经很大了,根本不是他能比的。
方德伟听到自己主公的担忧,不由地莞尔一笑,道:“老船长无需多虑。郑家虽然门第高大,但是郑袭只是个庶子,将来郑成功的家业是要传给他的儿子的,所以不会给一个异母弟弟配多高的门第。
郑袭是千户,你也是千户,算得上是门当户对。而且,两位小姐长得都是国色天香,配他郑家的一个庶子,那自然不会辱没了他们。
老船长要是有意,就请立即派使者与郑成功商量,有道是长兄如父,现在郑家的事情都是由郑成功做主,他现在为了抗清大业,也在积极的笼络四方英雄,这件事想必他也是会同意的。”
“好。”经过方德伟这么一分析,武之信的心总算是定了下来,一拍大腿,道:“我看这件事别人都办不了,就你去合适。你这样,马上准备一份厚礼,去南澳劳军,顺便跟郑成功提一下联姻的事情。”
“放心,老船长,我马上就去,这件事一定给你办好。”方德伟笑呵呵地说道。
另一边的郑袭还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即将被安排,在驻地休息了一夜之后,便开始带着众人建设自己的领地。
他虽然名为千户,但是手下管着五千多人的吃喝拉撒,自然是一刻都不敢歇息的,民以食物为天,要是管不好他们的饮食起居,个人生活,那人心是聚不起来的。
好在,后世的郑袭曾经来南日岛旅游过,对这一带后世的建设还会有所了解的,他记得,自己驻地这一带应该是有一口古井的,当初他还在那口古井旁边拍了照片留念。
而现在,这里没有古井,很明显是这个年代还没有开发出来。
在海岛上居住,淡水自然自然是重中之重,没有淡水,一切都是枉然。
郑袭的记忆力不错,根据旁边的一些参照物,很快就找到了古井的位置,便将自己手下的张虎威叫了过来,指着那口古井的位置,道:“你看,这里的草木长得要比别的地方茂盛,如果本官所料不错,那这地下应该是有水的,你马上带几个兄弟,打一口井出来。”
张虎威愣了一下,仔细瞪着眼睛看了看,实在是看不出这里的草木到底怎么茂盛了。这少爷今天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这几天打仗打多了,眼神出现了问题?这的草木哪里茂盛了?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少爷非说有,那就是有吧,便向郑袭抱了一拳,道:“是,属下马上去办。”
郑家军的军纪还是很严明的,虽然昨天刚刚经历了大战,但是接到郑袭的命令之后,还是马不停蹄地开始干活。
郑袭看着众人热火朝天的样子,相信那口井能迅速挖出来,淡水的问题就不用发愁了,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头了,那就是粮食了。
南日岛后世有5.5万人,但是在明朝这个生活水平下,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的。
明朝的时候,玉米、土豆、番薯这些作物还没有普及,是养活不起太多的人的。
- 肉肉屋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19363/351888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