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原老板内里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看上去再怎么孱弱温雅也挡不住他一顶一顶给人扣大帽子,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是为了在乱世中维护儒家文化,力求中原正统薪火不息,不管怎么说,他只知道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事情并没有朝坏的方向发展。
——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1】
一个人一个家族能做的事情有限,天下所有人都能读书,人人都能说上几句《论语》《大学》,届时即便大汉亡了,也不至于被外族入侵灭绝中原传承。
他不是说关外乌桓、鲜卑、匈奴那些已有不臣之心的外族会打进中原,只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反正多防备着点儿总没坏处。
世家反扑归反扑,如果在他刚开始行动的时候给他使绊子,邺城书院未必能招来那么多读书人,可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在冀州经营的越久,世家那边就越没有胜算。
乱世之中只嘴皮子能说没有一点用处,手里有兵有粮能打才是硬道理,汝南袁氏是关东世家门阀之首,地位之高天底下再找不出几个比他们还厉害的,可是结果呢,董卓还不是说屠满门就屠满门。
两汉之后接三国,司马氏摘了曹魏的果子建立晋朝,朝廷控制不住北方异族,紧随其后就是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先后建立十几个政权在中原大地上互相攻讦,被后世熟知的有这五个胡人部落,其实试图在战乱中分一杯羹的远不止五个部落。
——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崤潼已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于乱麻,于是民生耗减,且将大半。【2】
胡人入主中原对中原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跟随部落首领一路打到中原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即便只是不起眼的小兵也能滥施淫威草菅人命,中原百姓稍有不慎就会落得全族惨遭屠杀的下场。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话用来形容胡人统治下的中原简直形象的不能再形象。
——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开天辟地,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3】
田地荒芜城池破败,百姓流离失所,如果任由事情发展下去,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走上史书上记载的那条老路。
既然将来的情况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他现在不管成还是不成,结果都不会比五胡乱华更差劲,就算真的被世家反扑压了下去,至少他还有将北方胡人赶跑的把握。
在胡人作乱之前先将边境的胡人消灭一波,有生力量大半死在战场上,边境总有多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可以喘息。
当然,他只是随便想想而已,这种事情自己知道就行,没必要说出来吓唬人,他知道五胡乱华,旁人可不知道,即便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边关胡人臣服已久,就算是作乱也不过是小打小闹,怎么可能入主中原?
他可以确定,十个人里有十一个都是这种想法。
反正说了也没人信,不如不说,现在中原还乱着,说那些还太早,在中原没有被内乱霍霍到“生民百余一”之前,胡人的确没本事入主中原。
总之就是,他现在只想培养人才为己所用,不管将来是维护儒家正统还是保住华夏血脉传承,至少在现在,他要做的只是给自己培养几个能用的人,老爷子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了吧?
杨彪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袁家小子说起话来温温和和慢慢吞吞,怎么一句接一句让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开放书院开放藏书楼为的是维护中原正统,如此一来,谁家敢有意见就能按上勾结外族意图颠覆华夏正统的罪名,这般罪名一旦压下来,家族几百年的名声可以说是毁于一旦。
活着的族人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死了之后到列祖列宗那里也不好交代。
这究竟是想干什么?
杨太尉难得有些迷茫,他岁数不小了,自认为经历的事情已经足够多,可是即便如此,他能想到的也不过是面前这人想要趁乱崛起。
如果心里还有着朝廷,就当个一手遮天的权臣,如果心里没有朝廷,就直接改朝换代登基称帝。
治理天下和治理州郡没有太大差别,这人能在短短几年内将冀州治理的这么好,甚至还有余力插手别的州郡的事情,已经能够说明即便把整个天下交给他,他也依旧游刃有余,只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罢了。
他以为他的猜测不会有错,这种情况之下,任谁处在这里也会和他同一个想法,要么当权臣,要么当皇帝,难道还有别的路不成?
杨彪自认为已经看透了形势,可是现在,听完袁家小子这些交心底的话,他又有些拿不准了。
算了算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他只要教好陛下置身之外就行,只要火烧不到自己身上,任外面如何天崩地裂都和他没有关系。
既然袁家小子打定主意要将那些在世家大族中珍藏了几百年的书籍公之于众,他不看那些书也在藏书楼摆着,正巧书院里有不少名家大儒在,或许还能聚在一起手谈几局。
陛下爱书,对医书、农书等各种书籍都很有兴趣,政事方面反倒不怎么上心,这样也好,不接触政事就等于远离危险,多读些圣人之言,将来能成为一代大家也好,至少安全上有了保障。
以袁家小子的为人,就算将来真的发生什么,只要陛下不主动生事就没事,他活了几十年,这点看人的本事再没有岂不是白活了那么多年。
--
——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1】
一个人一个家族能做的事情有限,天下所有人都能读书,人人都能说上几句《论语》《大学》,届时即便大汉亡了,也不至于被外族入侵灭绝中原传承。
他不是说关外乌桓、鲜卑、匈奴那些已有不臣之心的外族会打进中原,只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反正多防备着点儿总没坏处。
世家反扑归反扑,如果在他刚开始行动的时候给他使绊子,邺城书院未必能招来那么多读书人,可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在冀州经营的越久,世家那边就越没有胜算。
乱世之中只嘴皮子能说没有一点用处,手里有兵有粮能打才是硬道理,汝南袁氏是关东世家门阀之首,地位之高天底下再找不出几个比他们还厉害的,可是结果呢,董卓还不是说屠满门就屠满门。
两汉之后接三国,司马氏摘了曹魏的果子建立晋朝,朝廷控制不住北方异族,紧随其后就是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先后建立十几个政权在中原大地上互相攻讦,被后世熟知的有这五个胡人部落,其实试图在战乱中分一杯羹的远不止五个部落。
——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崤潼已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于乱麻,于是民生耗减,且将大半。【2】
胡人入主中原对中原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跟随部落首领一路打到中原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即便只是不起眼的小兵也能滥施淫威草菅人命,中原百姓稍有不慎就会落得全族惨遭屠杀的下场。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话用来形容胡人统治下的中原简直形象的不能再形象。
——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开天辟地,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3】
田地荒芜城池破败,百姓流离失所,如果任由事情发展下去,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走上史书上记载的那条老路。
既然将来的情况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他现在不管成还是不成,结果都不会比五胡乱华更差劲,就算真的被世家反扑压了下去,至少他还有将北方胡人赶跑的把握。
在胡人作乱之前先将边境的胡人消灭一波,有生力量大半死在战场上,边境总有多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可以喘息。
当然,他只是随便想想而已,这种事情自己知道就行,没必要说出来吓唬人,他知道五胡乱华,旁人可不知道,即便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边关胡人臣服已久,就算是作乱也不过是小打小闹,怎么可能入主中原?
他可以确定,十个人里有十一个都是这种想法。
反正说了也没人信,不如不说,现在中原还乱着,说那些还太早,在中原没有被内乱霍霍到“生民百余一”之前,胡人的确没本事入主中原。
总之就是,他现在只想培养人才为己所用,不管将来是维护儒家正统还是保住华夏血脉传承,至少在现在,他要做的只是给自己培养几个能用的人,老爷子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了吧?
杨彪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袁家小子说起话来温温和和慢慢吞吞,怎么一句接一句让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开放书院开放藏书楼为的是维护中原正统,如此一来,谁家敢有意见就能按上勾结外族意图颠覆华夏正统的罪名,这般罪名一旦压下来,家族几百年的名声可以说是毁于一旦。
活着的族人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死了之后到列祖列宗那里也不好交代。
这究竟是想干什么?
杨太尉难得有些迷茫,他岁数不小了,自认为经历的事情已经足够多,可是即便如此,他能想到的也不过是面前这人想要趁乱崛起。
如果心里还有着朝廷,就当个一手遮天的权臣,如果心里没有朝廷,就直接改朝换代登基称帝。
治理天下和治理州郡没有太大差别,这人能在短短几年内将冀州治理的这么好,甚至还有余力插手别的州郡的事情,已经能够说明即便把整个天下交给他,他也依旧游刃有余,只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罢了。
他以为他的猜测不会有错,这种情况之下,任谁处在这里也会和他同一个想法,要么当权臣,要么当皇帝,难道还有别的路不成?
杨彪自认为已经看透了形势,可是现在,听完袁家小子这些交心底的话,他又有些拿不准了。
算了算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他只要教好陛下置身之外就行,只要火烧不到自己身上,任外面如何天崩地裂都和他没有关系。
既然袁家小子打定主意要将那些在世家大族中珍藏了几百年的书籍公之于众,他不看那些书也在藏书楼摆着,正巧书院里有不少名家大儒在,或许还能聚在一起手谈几局。
陛下爱书,对医书、农书等各种书籍都很有兴趣,政事方面反倒不怎么上心,这样也好,不接触政事就等于远离危险,多读些圣人之言,将来能成为一代大家也好,至少安全上有了保障。
以袁家小子的为人,就算将来真的发生什么,只要陛下不主动生事就没事,他活了几十年,这点看人的本事再没有岂不是白活了那么多年。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23076/363592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