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页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王后就用筷子不停的给苏清之夹菜, 她偶尔吃一口。一案桌的菜,几乎都是苏清之解决的。
    这一辈子, 苏清之虽然臂力不好,但是吧, 并没有什么需要他拉弓上弦射大雕的地方。臂力不好就不好,身为堂堂大王,哪有美国时间天天跑去打猎不理朝政。
    讲真, 苏清之都严重怀疑, 历史上吴王夫差之所以会宠爱西施,除了西施真的很美外,更有西施合乎吴王夫差的心。真以为男人都是那么肤浅的人吗?
    只看重外表?
    或许是真的看重外表,可这只是一时的。对于男人来说,外表迷恋带来的欢愉很短暂, 就和鲜花的花期一样, 新鲜度一过,只剩下**。
    像后世, 唐明皇够爱杨贵妃了吧。
    为了得到杨贵妃,唐明皇不顾人伦,抢夺了亲生儿子的妻子。结果一朝宫变, 作为唐明皇心头宝的杨贵妃最后还不是落得魂断马嵬坡的下场。
    别太看得起男人的喜欢了。
    男人的喜欢是最廉价的。看似真情实意, 实则寡情淡漠, 爱的永远是他自己。
    说这些, 并不是阐述苏清之这个男人有多好, 而是不要将男人说的话当真。如果当真了,那就离死没多远了。就像苏清之如今的王后
    王后对苏清之是有感情的,可要说深爱,那是完完全全不可能。
    相濡以沫肯定有,但更多的是亲情而不是爱情。王后与苏清之之间的相处,就是亲人应该有的,不掺杂其他。
    对于苏清之,王后崇拜肯定有,比如说现在,王后就用很崇拜的眼神望着苏清之,不管苏清之怎样出口成脏,王后都一个样儿,惹得苏清之都不好意再口吐芬芳。
    “寡人反正服了,索性寡人做事情全凭兴趣,不需要他们帮忙。”
    “那大王干嘛如此怒气冲冲。这吃饭,都吃了一肚子的气。”
    “寡人没气。”
    王后捂嘴偷笑,一边让宫娥将残羹剩肴撤下去,一边浅声细语的宽慰苏清之不要生那么大的气。
    苏清之本身其实不是暴脾气的人,只不过环境使然,周围的人都特么棒槌。和棒槌接触久了,好脾气可不就转变成了坏脾气。
    不过脾气虽然坏,苏清之却没有往他在意的人身上发现,比如说王后,之间没有爱情,可是吧,相濡以沫,共进退的亲情总归有的。
    “寡人什么脾气,寡人不知道?跟那些个白瞎之人生气,不值当。”
    嘴巴上说归这么说,实际上还不是在生气。却标准的口嫌体正直,让人不知道该什么说了。
    王后只是笑,温和无比的笑。
    没有再说其他的话,就把苏清之的暴脾气压了下去。
    只过了一会儿,苏清之就怒气消弥,开始转而道:“寡人乃是一国之君,不和短视之人计较。”
    “那大王,今日晚膳,大王想吃什么?”
    “寡人不挑食。”
    不知道话题怎么就拐到今晚吃什么,好在气氛不错,也相对和谐。因此随后投入基建工作中,苏清之继续干劲儿十足。很快,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吴国的□□行业依然发达,再一个道路连通后,各国往来吴国的商贾多了,导致吴国的经济比以往还要多繁荣几分。而这经济一发达,自然就带动了其他产业。
    比如说衣食住行,再比如说
    苏清之思索几天后,干脆就把造纸搞了出来。
    都快忘了这个时候是用的竹简,用小刀篆刻,需要精细且要有耐心。
    苏清之倒是擅长用小刀篆刻竹简,甚至于刀法很好,都快忘了造纸术的诞生,绝对的造福于民。还会给苏清之刷名声,最起码会让苏清之在读书人中,拥有很高的声望。
    毕竟学富五车的说法,可不是假的。
    古时候,特别是春秋时代乃至汉三国,读书人搬家是最麻烦的。
    往往书占据的比重很大,基本上得用数辆马车,才能装下一小屋子的书。所以说,古代人特别是古代读书人,搬家都是一个大的工程。
    毕竟竹简制作的书卷,轻则十几斤重则几十斤,哪有纸张,薄薄的一页,可以承载很多字。哪怕制作成一本书,有无数页印着字的纸张,书本的重量也是万万赶不上竹简的重量。
    而且纸张造价低廉,不怎么限制原材料。就算用树根、树皮,甚至杂草都可以。反正造纸需要的是植物纤维,植物都含有植物纤维,只是多与少而已。
    可就算草本植物中植物纤维含量少,造价方面怎么也要比竹简来得低廉。而且不是低廉几倍,而是几十倍。毕竟竹简制作需要用到的是竹子,一般一年以下得竹子很少选用,都是一年以上,长得高高且粗|大的竹子。
    而且只取底部和中间位置,其他部分倒是能用,却次之。平时用来书写倒还可以,可用来上书给苏清之汇报工作的奏章,所用竹简都是一根竹子最好的部分。
    一根竹子满打满算,最多十多斤,这一份竹简几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根竹子制作成用以书写的竹简,还不一定够。而这也是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植有竹子的原因。
    就地取材,方方便便。
    扯远了,反正苏清之决定建造造纸厂,而且一建就是一家大型的造纸厂,面积十分广阔,和位于勾吴城郊外的水泥厂有得一拼。
    造纸厂造好后,苏清之由于掌握了全部的秘方,根本就没有投入实验,直接大张旗鼓的造纸。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23579/364933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