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 94 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3

第 94 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3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东晋。
    葛洪当场呆愣在原地,他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伸长脖子仔细辨认着水镜中的每一个字,尤其是末尾那一行的小小落款。
    “娘娘子,我没有看错吧”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一旁的鲍姑握住丈夫的手,面上带笑,眼里却隐隐闪出泪花“没有看错,是你。葛洪,是你的名字”
    葛洪另一只手反握住妻子的手背,脸上惊喜不已“是我,我写出医书了还延及后世,福泽后人”
    “嗯”鲍姑用力地点头。
    葛洪心情激荡,他少生于江南士族,然家道零落,贫毅而求学,又习仙隐丹药。时局动乱,唯遁世以求生。自古医道不分家,不通医者,有时连性命都无法保全,又何求长生
    是以他兼研医术,多年来亦颇有心得,早有将之编写成册的心思,即使无法传世,也可惠及时人。不曾想水镜告诉他,他不仅把医书编出来了,还能帮到千年之后的后辈
    一生所求,唯此而已
    他在心里念叨着这个名字“肘后备急方,肘后这个名字好。”他喜形于色“我的医书就叫这个名字”
    当事人激动不已,其他“吃瓜群众”也不遑多让。
    唐朝。
    孙思邈回过神来,捋着胡须频频点头“肘后方,不错,不错,确是该找到这里”
    道教发烧友李白当即精神一振“葛仙师”
    “没想到葛仙师不曾成全世人的长生之愿,他的医书却是遗惠千年。”杜甫笑着接过话头,语气有几分感慨。
    “未就丹砂愧葛洪。这下就算没有炼制出丹砂,也能无愧于葛仙师了。”
    白居易被水镜里激动的情绪感染,也不禁为屠呦呦的发现感到高兴,一边微笑一边说道。
    东汉。
    张仲景眼前一亮“肘后方,置于肘后,备急之方,好啊,编写之人有大功德”
    内行看门道,张仲景一看名字便知七八,这本救急之书于医者、于民众都大有裨益,后世医道稳步推进,他这个前辈看着也高兴。
    葛洪是东晋的玄学大家,精通道教理论,是个炼丹大佬,炼丹修道,追求长生不老。
    他认为成仙嘛,养生最重要,所谓“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
    不懂医书的话,一旦病痛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无法疗治,那别说成仙了,自己的命保不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在这种朴素的思想驱动下,他兼修医道,成为了一个医学家。肘后备急方就是他写的一个急救手册,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后来也有传说葛洪成仙了的,所以都称他为葛仙翁。这个大家当历史趣谈听听就行了,不用当真。
    汉朝。
    刘彻自动过滤掉最后一句,神情又惊又喜“葛洪原来是个神仙”
    这样的炼丹大佬怎么不在朕的武帝朝啊猪猪陛下
    万分扼腕。
    满朝文武心中顿时警铃大作陛下又来了
    众人不着痕迹地用眼神沟通一番,而后默契地退后一步,独留司马相如一个人在前面。
    司马相如
    众人谁让前面你露了那么多次脸呢这种善意的提醒还是你来吧。
    司马相如在心里为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泪,硬着头皮道“禀陛下,楚姑娘说这是历史趣谈,成仙之事毕竟虚无缥缈”当不得真。
    话还没说完被刘彻挥着手打断“人家可都叫仙翁了再说,精通医理亦可延年益寿,这道理又没错。”
    刘彻觉得自己可以转变思路,方士不行,他找医者总行了吧不能成仙那就养生怡年,不求千岁万岁,先活个百岁期颐。
    秦朝。
    嬴政听完后,将目光投向台下的夏无且,若有所思。
    夏无且迷惑“陛下”
    “你可能修丹方”他认真地问。
    夏无且
    陛下您要我当场以医入道
    秦汉诸臣一同感到心累。
    东晋。
    被否定了求仙之愿的葛洪一脸笑眯眯地摆手,不见任何愠色或失落“没事没事,这样就挺好的,不用成仙”
    成不了仙也没关系,反正他都千古留名了,和长生又有什么不同呢
    唐朝。
    李世民毕竟知道些关于葛洪的传说,还比较淡定,思路没有跑偏“这下青蒿素就能研制出来了吧”
    屠呦呦发现了一个华点,为什么葛洪这里强调的是“绞取汁”呢她开始回忆自己先前的操作流程是不是因为我们一贯采用高温提取的方式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才使得它的疗效减损
    她当机立断,选择改用熔点低的来提取,在经过三百多次的试验后,她终于成功提取出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而这一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是百分之百
    终于
    众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太好了成功了”
    他们仿佛亲临现场一般,为后世子孙历经波折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北宋。
    梅尧臣喜形于色“这个药成了能杀死血里面的虫子”
    谢天谢地,可算是能解决了一想到血液里有虫子,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真好,他们再也不用受疟疾之苦了。”欧阳修附和着,真诚感叹。
    东晋。
    葛洪握手成拳一击掌面“是了寻常的熬制煎服方式于青蒿并不适用,若她用的煎煮的法子药效必然有损。我便说怎么没用,原来是制药的法子出了问题”
    科学的研究总有许多波折,但好在有人坚持不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屠呦呦女士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这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品质。
    其实忍不住感叹一下,古
    人真的非常聪明。像葛洪他在几千年前就能发现青蒿得用绞取的方式而不能熬制,这是医者的经验与敏锐。但就是,他写得太简洁了
    不过这也是古代医书的通病,惜字如金。但凡解释一下写详细点呢也易于后人研究啊明明是一座宝库,偏偏被人攻击为伪科学,想想挺让人无奈的好在屠女士的获奖也算为中医正名了一下。
    什么
    众人怒了。
    葛洪率先坐不住,站起身一脸愤愤“什么叫伪科学”
    唐朝。
    素日仙风道骨、奉行静气养生的孙思邈第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拍案而起“一派胡言医道精深,造福万民,自黄帝、岐伯以来润泽无数,怎么会是伪学”
    明朝。
    李时珍同样愤愤不平“难道扁鹊的望闻问切,医圣的伤寒金匮,药王的千金之方都是假的不成简直荒谬”
    一群医道前贤气得够呛,其他医者也颇觉不服,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立身之技、治病救人的法子竟然被人看作是伪学
    “写都写清楚每方药剂的机要、每例伤病的辨证都写清楚白纸黑字看谁还说是伪学”张仲景气呼呼地宣言。
    东晋。
    葛洪愤而拿出先前的手记对鲍姑说道“娘子,我们将这些记录整理一番,务必要详尽清楚,以便后人学习。”
    鲍姑一脸严肃地点头“好”
    不独他们,经过这句“伪学”的刺激,如孙思邈等许多大大小小的医者也都开始反思自己一贯的记录习惯,召集家人门徒修订医方脉案,唯恐有所疏漏。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样做不妥“一应方药一一注明,若是被人学了去,那我们家传的医书岂不是”
    “死脑筋都被骂是伪学了还担心这些。这些医经药典若是传不下去,百代前贤的心血就白费了”
    唐朝。
    李世民总算抓住了先前闪过的一丝别扭“医便是医,为何要说中医,后世还有别的医学”
    他的目光与堂下的太医和长孙无忌等臣子对上,忽然一齐想到什么“西方国家”
    众人的脸色有些难看,随侍的太医大着胆子开口“中医代表中国艺术,那西方国家还有个西医”
    “西方国家与中国相对,西医岂不是也与中医相对”长孙无忌接着推测。
    李世民闻言脸色阴沉不定“华夏后世百年屈辱,想是方方面面俱受他国打压。”
    他想起西域、番邦诸国遣来大唐学习使者,大唐强盛,万邦来朝,仰如耀日,异邦萤火无不望大唐之光。谁能想到千年之后情势会有如此翻覆呢李世民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偏偏魏征还在一脸冷静地补刀
    “既斥中医为伪学,想必后世那西医应是占据了主流。还有先前提到的疟原虫以及胡椒的百余种提取物,观测血液、萃取草植,也不知是何种手段。若所谓西医率先掌握了这些手段,固步自
    封的华夏自然难以赶上。”
    落后被打压已是必然。
    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他未竟的话语,随侍的太医觉得既悲愤又委屈“那也不能说我们的东西是伪学啊”
    千年医史、杏林济世难道全作废了不成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无话可说。少息,李世民深吸一口气“一定要找到药王,将他留在长安。”
    正如华夏的兴圣有数代之功,衰败也非一蹴而就,就他所知道的,华夏的落败尚要在那清廷。李世民无暇去骂后朝的败类,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唐,在自己的任下多为华夏的未来铺一些路。
    成功提取青蒿素后,就要开始临床试验了。屠呦呦没有推脱,毅然决然地以身试药,在她的感染下,团队里的同事一个个服下新药,做了第一批“小白鼠。”
    “以身试药”
    众人又被不大不小地惊了一下。
    “没想到一小小女子竟有如此魄力。”
    有老者捻须而叹,很快招来了身边人的不满“女子怎么了说得像女子不如人似的,先前的李清照比皇帝都有魄力有骨气好吧”
    老者被一顿抢白,当下有些不高兴“你这姑娘,老夫这不是在夸赞屠呦呦么”
    “敬谢不敏,人家也不要你夸。”
    小姑娘冲他翻了个白眼,随机双手交叉撑在下巴上,面带崇敬地看向水镜中身穿白大褂眼神坚毅的女子,心里又是敬佩又是骄傲。她决定了,以后屠呦呦就是她的偶像
    唐朝。
    孙思邈起身肃立“大医精诚,诚于病患,诚于医道,诚于己身,屠呦呦此举,当得精诚二字。”
    明朝。
    李时珍不无敬佩道“昔者神农氏尝百草,以己驱而渡世人。百代之后,仍有医者承先圣之遗志,杏林千载,亮节高风,实在令人可敬可叹。”
    从这一点里,我们可以看出屠呦呦女士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之后,屠呦呦她们需要完成青蒿素从分子到药物的转变。在这一期间,她们有两个重大发现。
    一是青蒿素之存在蒿叶之中,二是四川地区生长的黄花蒿抗疟效果。这些发现一得益于实验小组夜以继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得益于遍布全国的大协作。所以从这一节里我们又可以出他们不怕困难的攻坚精神。
    四川。
    老祖宗们要素察觉,李白苏轼等人更是不会想到,家乡的一株小草竟能有千年之余威
    汉朝。
    刘彻看向司马相如“朕没记错的话,你的家乡便是在蜀地吧。”
    四川就是现在的巴蜀,刘彻还记得。
    司马相如拱手“是。臣惭愧,对乡土草木竟不明就里。”
    刘彻大度地摆摆手“你又不是医师。先将现有的信息整理一二吧”
    他神色一正,开始整合信息“疟疾的病因是血液里,呃有虫子。”
    猪猪陛下的表情有一瞬间不自然。
    “青蒿可以杀死这种虫子。”卫青适时接过话。
    司马相如举手“最有效的青蒿是生在巴蜀的黄花蒿。”
    “高温煎服会破坏青蒿的药性,所以必须用低温,嗯绞取汁”随侍的太医语气难掩兴奋。
    这就够了。
    刘彻点点头“朕会传令益州刺史并蜀郡太守于当地采集黄花蒿,送至长安,太医署便好好研制一番这抗疟药。”
    疟疾是自殷商卜辞记载以来的大疫,天下百姓苦之久矣,若当真有了这药,不知要挽救多少黎民。民安则国定,刘彻比谁都明白这里的含金量,所以并不敢马虎。
    对于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底下的众臣自然不会说什么,山呼着陛下圣明。倒是随侍的太医犹犹豫豫道“陛下,臣臣想亲自入蜀,研制草药”
    他一咬牙,将心中的想法不管不顾地说了出来。
    “你确定”刘彻沉默了一会儿,反问道。
    随侍的太医一点头“确定”
    他还年轻,后世人尚有如此勇毅之探索精神,他作为老祖宗怎么能不效仿贤者况且水镜指路,这是天降机缘,任谁都明白疗治疟疾的意义。巴蜀之行,他必去
    刘彻闻言微微颔首,也没有再说什么,冲他摆摆手“准了。”
    太医令拱手拜谢。其他诸朝的帝王同样迅速抓住重点作出积极反应,更有不少太医亦主动请命入蜀。
    纵然他们现下还不知道什么、中性提取物,什么从分子到药物他们也听不懂,但黄花蒿可治疟,操作手法是绞取汁,这些都是如今明明白白能做到的,那谁还坐得住
    唐朝。
    孙思邈迅速在药庐中收拾了起来,刚进来的小弟子还有些疑惑“师父,您这是”
    “为师要入蜀寻药”
    与此同时,东汉的张仲景、东晋的葛洪、明朝的李时珍,甚至宋朝的张小娘子都动了入蜀的心思。一时间,各朝各代的蜀地顿时热闹起来,几年之间,来往医者络绎不绝。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屠呦呦女士从传统中医药中得到启发,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传统药学研究,改善提取方式,成攻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这说明她既能吸收传统医学的经验,又敢于创新。
    她没有固执地迷恋传统医药,也没有对现代医学顶礼膜拜,她清晰地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及她的研究成功,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明朝。
    李时珍忍不住笑了一下“楚姑娘很会说啊。”
    好友吴国伦闻言赞同地点头“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再创新篇,以古为镜,再创新篇,如此代代革新,方有医术之更上一层楼。此论实在精妙”
    “是啊。”李时
    珍有些感慨,“我等也是继前贤而观时症,现在之手段比起黄帝是如何比起秦汉又如何后世不仅效前朝,还习自异邦,真有取长补短之效。我的眼光也要开阔些咯”
    吴国伦哈哈大笑“这么说,东璧兄的本草又要厚上一番了”
    “但当尽力,但当尽力啊”
    再看“发展与超越”这一节,青蒿素研制成功后,屠呦呦女士以之为基础进一步地研发了效果更好的双氢青蒿素,又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药物,并尝试运用青蒿素、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这体现了她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探索进步的科研态度。
    此外,全国的大协作、团队间的互相配合也是研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所以我们小小地总结一下,青蒿素研制成功的原因,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严谨务实、不断探索的科研态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传统、敢于创新的勇气以及团结协作的助力。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遇到“分析原因”类的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答案呢
    突然跳入的提问环节让众人一愣,安静两秒才有人试探着出声“个人能力”
    “外界帮助”
    是的。
    仿佛回应似的大家应该想到了,原因类的题目我们应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去考虑。所以除个人之外,还应该注意到中医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国家的科研平台等,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当然了,领导者的贡献是卓越的。作为团队的核心,屠呦呦女士有着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那么说到这里,请大家结合文本和我刚刚讲的内容,想一想,屠呦呦身上又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呢
    说到这个众人可就来劲了,争先恐后地议论起来
    “大医精诚,拯救苍生,她是继承先圣遗志的人”这是孙思邈。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便是最好的魅力”这是跟着孙思邈的小弟子。
    “艰难不改其志,她之勇毅同样令人侧目。”韩愈也不由得对这位后世的医者十分钦佩了。
    “好古而不泥古,持今而不守今,真是胸中有丘壑。”李清照对那句继承传统、敢于创新非常欣赏。
    另一边,张小娘子向着水镜一礼,喃喃着下定决心“我愿像你一样。”
    矢志不渝,坚定向前向医道,向苍生。
    其实屠女士的个人魅力,在前面的科研品质中已经尽数体现了。
    我们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际抗疟研究屡屡受挫,新中国尚且百废待兴,便要帮助友邦克服这道世界性难题。
    屠呦呦女士那时只是一个助理研究员,却临危受命担下如此重任,这固然是她能力的体现,可也是个巨大的考验。但她并没有搪塞推脱,而是毅然受命,说明她既有爱国之赤诚,又有大局观念。
    那个时候她的“小家”并不安稳,丈夫李廷钊因为一些原因正在外省接受教育;她的两个女儿,一个三岁半,一个一岁出头,家庭与事业的天平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万般纠结,最后决定将小女儿交给宁波老家的母亲抚养,再将大女儿送至托儿所,随后一头扎进抗疟这一一眼望不到头的研究里。
    楚棠插入了一段屠呦呦女士的自述,水镜上,从容淡定的医者眼神不改冷峻睿智,语气平静地说道
    “生活上有矛盾的时候,事业总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47996/424698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