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相关评论
推荐阅读:洪荒:悟性逆天,我为截教第一仙、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皇帝替身:我的体质每天增加一点、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领主:序列主宰、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在对新书的认知上,人们产生了新的分歧。
一位历史学者说:“《万历十五年》的风格过于奇异,令人难于接受。书内提及了宫廷生活与嫔妃恩怨,应属秘闻一类。却因海瑞而涉及明朝财政,因李贽而涉及中国思想,则又该划学术著作。此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令一位同行却说:“这是一本奇书,张斯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为采取了纪传体的铺叙方式,层层推进,引人入胜。深厚的史学功底,加上超人的逻辑思维,还有高雅却浅白的文字,造就了一部新的杰作。”
两种说法都对,《万历十五年》确实有这种种特点。
至于具体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说起来,原作者黄仁宇先生,与钱宾四先生颇有些渊源。黄仁宇是国际知名学者***的门生,而***正是钱宾四老先生的得意弟子。故而《万历十五年》,与《国史大纲》也不是没有一毫的关系,至少在两位作者的身份上,是有点师承的意思。
单就好看程度而言,读者还是偏于《万历十五年》的。
因为书内对于历史的叙述,实在很有趣,比如正文的开始: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
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
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这样的写法,在之前的史学著作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仿佛散文,或是小说一般,可读性极强。所以有人评论:“将专著写的如此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在史学界中,尚属于首次。在读者的诉求刚刚结束,张斯便拿出了这本书,以满足大家,实在令人惊奇。”
或许有人要说,论趣味性,《明朝那些事儿》岂不更强?
这又不单单是趣味性问题了,《明朝》只是通俗读物,基本上处于叙述故事的状态。其中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问题,除可读性之外,其它东西有限。而《万历十五年》对于学术界,是能产生影响。
“虽然张斯在文章说,《万历十五年》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其实依然有许多学者在阅览。对于书中表达的‘大历史观’,已有不少人撰文论述,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颇具创建性的研究方法。
强调技术,以实证主义从技术角度谈论历史,避免产生基于意识形态的争执。与英美常用的微观剖析历史方法不同,强调不通过对历史人物生涯探究和单一历史事件分析来研究历史,而是通过对当时历史社会整体面貌分析和把握进行历史研究,掌握历史社会结构特点。
‘大历史观’指出,时代之走向及发展状况,是由无数社会和物质上各种因素共同堆积起来,历史舞台上某一‘关键角色’往往只是一个‘角色’,让任何人来扮演都可以,为众人所熟知的著名历史人物只是正好在那个时间踏上舞台,坐上历史早准备好的空缺‘角色’席……”
“以一种深远辽阔的笔法,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俗套撇在一旁,专注地研究历史的事件。通过对经济、物质的解析,将前因后果贯穿一通,使得前后连接,各种细小原因,汇聚在眼前,合力造成了已有的结果……”
“张斯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带有一点心理史学的影子,在以往,人物的心思一向是文学家驰骋的领域,张斯虽然去揣测人物的想法、动机等,但不能意味这非历史研究,因为张斯的推论或想像皆有广博的史料支撑,故应将之可视为‘以文学手法撰成的历史著作’。
也因如此,冰冷的历史在张斯的笔下生动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不过张斯的叙事体仍有其缺点:第一点、张斯勾勒人物心思的笔法是经由‘结果论’而产生的,因为历史已经发生过,所以张斯才有能其推断,这与心理学家所使用的方式不同,因此张斯的推断是否妥贴,还有待商榷。
第二点、在历史想像的部分张斯用的是‘肯定’的语句表达,因此人物在无形中就被附加上了张斯想像的性格,显然太过武断而不够谨慎,可谓历史想像发挥过了头……”
“……”
专业性的论文,新鲜出炉,五花八门。
有极力赞赏的,也有不少批评的,可谓毁誉参半。但《万历十五年》毕竟在史学界产生了影响,尽管与《国史大纲》相较,尚有些距离,但却比《明朝那些事儿》强的多。因为《明朝》连载,或是出版的时候,虽然议论纷起,也都是民众的行为,却并不涉及史学界。
当然,这三本书,各有利弊,也不能片面的看待。
“若论盈利,在张斯的史学读物中,以《明朝》为最,七卷的书销售以千万计。其火爆的程度,至今尚未见着能与之匹敌的著作;以经典的程度而言,《万历十五年》更胜一筹,《明朝》的热卖,只在两三年内便消逝了,《万历十五年》却是持续三十年的畅销书,更改变了华夏人的阅读方式,影响深远。
至于《国史大纲》,除了专业人士,或是极为喜爱的人,很少有读者买。它的销量,在张斯的著作中,显得十分可怜。但每年均有印刷,引用率极高,属于大师级的著作,尤其前面的导论,更是华夏每位学历史的人,可脱口而出的……”
————引自《现代文学史话》
《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在华夏图书界还是颇有影响的。
由于张斯的号召力,加上书本身的质量,到书店购买的人极多。销售势头良好,数字一直在攀升,成为本年最畅销的书之一。尽管与《明朝》的火爆相比,略显不足,但在评价方面,却超了很远。
各类图书的排行,一无意外,都将它列在了榜首。
由大陆而香港,又香港而台湾,进而是整个亚洲……史学界多少受到了些影响,民众的购买力也表现的很强大。凭着张斯平日的声望,大家对他的书,有种盲目的信任,在没有多少评价的时候,已经纷纷购买了。
与此同时,《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也开始在西方登陆。
这倒是可以理解,因为它本身就是英文写就的,后来才翻译成中文。黄仁宇初出版时,遇到了许多挫折,因为风格有些特殊,被人数次拒绝。张斯倒是没有这样的疑虑,一方面,《国史大纲》的成就摆在那儿,大家对于这部新作还是很看重的;另一方面,由于《明报月刊》的影响力在增大,张斯水涨船高,在海外华人学者中也是声名卓著,故而有许多人愿意奔走,为他帮忙。
出版不久,便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历史类好书提名,还吸引了西方评论界的注意。
当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又掀起一阵不小的热潮,尽管普通的民众,对于这个奖项并不了解。但总归是件好事,华夏人能得此荣誉,值得庆贺。带来实际的影响,便是销售短期内大幅度飙升,立即冲进了大陆畅销书排行的前十名。
“西方人对于张斯的认识,起初是存在分歧的。因为他一次出名,是因为侠肝义胆,独力对抗政府事件,成为年轻人的偶像;第二次出名,是由于电影《活埋》的上映,许多cult片迷成了他的忠实粉丝;第二次出名,则是由于《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在西方评论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他的三种身份:侠客,导演,学者。
关键则在于,这三种身份,吸引着不同的人群,而他们之间的交集并不很大。所以西方人对于他的认识,处于分裂的状态。有时候,两个人同时谈起他,却总谈不到一块……”
————引自《大师的放逐》
当然,即使这样的畅销,也不是每个人都喜爱的。
“其实,十分不解这本书的出现。
它就像一个半成品,有些不伦不类。与《国史大纲》比起来,它显得过于随意,那种小说笔法,令人看了直皱眉头;与《明朝》比起来,它又显得过于艰难,大量严肃的学术讲究,比如对于明代财政税收制度的论述,吓跑了许多读者。
《万历十五年》绝非一部成熟的作品,带着许多实验的性质。
但这在张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举动。想赚取利润,便写些通俗读物,浅白明了,一望而知;想获得名声,便写些高深的论文,最好是看得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言。这两条路,都是可以走的,想来在张斯并不非常困难。
既是如此,再写那些半成品,就有些对不起读者了……”
“此书的文风有点问题,看着颇为别扭。明明写的华夏文,还有许多古典的词汇,却是浓郁的翻译体的味道。语义有些凌乱,许多段落,看的人莫名其妙,简直不知在说什么。与他早先的作品比起来,属于一种倒退……”
“张斯大概是江郎才尽了,这样的故事也好意思拿出来。奇怪的是,许多人竟说《万历十五年》写的‘很有趣’。实在令人不解,我看的时候,已经昏昏欲睡,翻遍了全书,也不知‘有趣’在哪。
自《明朝》之后,张斯的历史书籍越来越装,已经不像个平民作家。我为那矫揉造作的姿态,感到难过,这大概便是想当**,又想立牌坊吧……”
“……”
现在,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张斯;有张斯的地方,就有争论。
这话说的极有道理,颇为契合事实,眼下便是这样的状况。批评的声音,刚刚响起,反攻的号角便已吹起了。兴奋的勇士们,骑着笔杆,冲向了最前方。
“说《万历十五年》有实验的痕迹,可以赞同。毕竟张斯是在读者强烈要求下,为大家写作的新书,首先应该表示感谢。既然提出了许多创新,别人没有见过,自然可以说是实验。
至于说它是半成品,笔者难于认同。
这是一本奇书,吸取了《国史大纲》与《明朝》的经验,在学术与通俗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这是之前没人做过的,而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但它却是成熟的,甚而已经比较完美,属于新类型里的第一座高峰。
张斯原是可以分别走两条路,各不相干,该赚名声赚名声,该赚钱赚钱。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因为他既不缺名声,也不缺钱。实则他在努力拉近两群读者,通过自己的书籍,使得他们能有交流,这才是他的良苦用心……”
“此书的语言十分雅致,与张斯一贯的文字,并没太多的不同。至于翻译体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没什么好别扭的。其实,不单是行文,就是连思维,他是用西方的。
乍看来,似乎与前作有些矛盾,实则不然。之所以如此,正是为了与《国史大纲》互为补充,一者东方化,一者西方化,相辅相成。想起前些日子,还有人嚷嚷着‘张斯不懂西方思想,不能写华夏历史’,于今想来,果然好笑的很……”
“论讲故事的能力,张斯若是自认第二,华夏谁敢自认第一?
《万历十五年》只是他的一个创新,与讲故事有半毛钱的关系?连原作未读完,便来胡说八道,实在令人不齿。《神雕侠侣》尚在连载,难道你看不见么?
那么多人说有趣,自然是有道理,至于你何以昏昏欲睡,只能说水平有限,看不得好东西。《明朝》固然是有趣的,却偏于低俗,与《万历十五年》的含蓄高雅,如何相比?在我看来,许多人就是读书太少,完全没有判断的能力……”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一位历史学者说:“《万历十五年》的风格过于奇异,令人难于接受。书内提及了宫廷生活与嫔妃恩怨,应属秘闻一类。却因海瑞而涉及明朝财政,因李贽而涉及中国思想,则又该划学术著作。此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令一位同行却说:“这是一本奇书,张斯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为采取了纪传体的铺叙方式,层层推进,引人入胜。深厚的史学功底,加上超人的逻辑思维,还有高雅却浅白的文字,造就了一部新的杰作。”
两种说法都对,《万历十五年》确实有这种种特点。
至于具体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说起来,原作者黄仁宇先生,与钱宾四先生颇有些渊源。黄仁宇是国际知名学者***的门生,而***正是钱宾四老先生的得意弟子。故而《万历十五年》,与《国史大纲》也不是没有一毫的关系,至少在两位作者的身份上,是有点师承的意思。
单就好看程度而言,读者还是偏于《万历十五年》的。
因为书内对于历史的叙述,实在很有趣,比如正文的开始: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
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
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这样的写法,在之前的史学著作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仿佛散文,或是小说一般,可读性极强。所以有人评论:“将专著写的如此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在史学界中,尚属于首次。在读者的诉求刚刚结束,张斯便拿出了这本书,以满足大家,实在令人惊奇。”
或许有人要说,论趣味性,《明朝那些事儿》岂不更强?
这又不单单是趣味性问题了,《明朝》只是通俗读物,基本上处于叙述故事的状态。其中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问题,除可读性之外,其它东西有限。而《万历十五年》对于学术界,是能产生影响。
“虽然张斯在文章说,《万历十五年》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其实依然有许多学者在阅览。对于书中表达的‘大历史观’,已有不少人撰文论述,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颇具创建性的研究方法。
强调技术,以实证主义从技术角度谈论历史,避免产生基于意识形态的争执。与英美常用的微观剖析历史方法不同,强调不通过对历史人物生涯探究和单一历史事件分析来研究历史,而是通过对当时历史社会整体面貌分析和把握进行历史研究,掌握历史社会结构特点。
‘大历史观’指出,时代之走向及发展状况,是由无数社会和物质上各种因素共同堆积起来,历史舞台上某一‘关键角色’往往只是一个‘角色’,让任何人来扮演都可以,为众人所熟知的著名历史人物只是正好在那个时间踏上舞台,坐上历史早准备好的空缺‘角色’席……”
“以一种深远辽阔的笔法,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俗套撇在一旁,专注地研究历史的事件。通过对经济、物质的解析,将前因后果贯穿一通,使得前后连接,各种细小原因,汇聚在眼前,合力造成了已有的结果……”
“张斯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带有一点心理史学的影子,在以往,人物的心思一向是文学家驰骋的领域,张斯虽然去揣测人物的想法、动机等,但不能意味这非历史研究,因为张斯的推论或想像皆有广博的史料支撑,故应将之可视为‘以文学手法撰成的历史著作’。
也因如此,冰冷的历史在张斯的笔下生动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不过张斯的叙事体仍有其缺点:第一点、张斯勾勒人物心思的笔法是经由‘结果论’而产生的,因为历史已经发生过,所以张斯才有能其推断,这与心理学家所使用的方式不同,因此张斯的推断是否妥贴,还有待商榷。
第二点、在历史想像的部分张斯用的是‘肯定’的语句表达,因此人物在无形中就被附加上了张斯想像的性格,显然太过武断而不够谨慎,可谓历史想像发挥过了头……”
“……”
专业性的论文,新鲜出炉,五花八门。
有极力赞赏的,也有不少批评的,可谓毁誉参半。但《万历十五年》毕竟在史学界产生了影响,尽管与《国史大纲》相较,尚有些距离,但却比《明朝那些事儿》强的多。因为《明朝》连载,或是出版的时候,虽然议论纷起,也都是民众的行为,却并不涉及史学界。
当然,这三本书,各有利弊,也不能片面的看待。
“若论盈利,在张斯的史学读物中,以《明朝》为最,七卷的书销售以千万计。其火爆的程度,至今尚未见着能与之匹敌的著作;以经典的程度而言,《万历十五年》更胜一筹,《明朝》的热卖,只在两三年内便消逝了,《万历十五年》却是持续三十年的畅销书,更改变了华夏人的阅读方式,影响深远。
至于《国史大纲》,除了专业人士,或是极为喜爱的人,很少有读者买。它的销量,在张斯的著作中,显得十分可怜。但每年均有印刷,引用率极高,属于大师级的著作,尤其前面的导论,更是华夏每位学历史的人,可脱口而出的……”
————引自《现代文学史话》
《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在华夏图书界还是颇有影响的。
由于张斯的号召力,加上书本身的质量,到书店购买的人极多。销售势头良好,数字一直在攀升,成为本年最畅销的书之一。尽管与《明朝》的火爆相比,略显不足,但在评价方面,却超了很远。
各类图书的排行,一无意外,都将它列在了榜首。
由大陆而香港,又香港而台湾,进而是整个亚洲……史学界多少受到了些影响,民众的购买力也表现的很强大。凭着张斯平日的声望,大家对他的书,有种盲目的信任,在没有多少评价的时候,已经纷纷购买了。
与此同时,《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也开始在西方登陆。
这倒是可以理解,因为它本身就是英文写就的,后来才翻译成中文。黄仁宇初出版时,遇到了许多挫折,因为风格有些特殊,被人数次拒绝。张斯倒是没有这样的疑虑,一方面,《国史大纲》的成就摆在那儿,大家对于这部新作还是很看重的;另一方面,由于《明报月刊》的影响力在增大,张斯水涨船高,在海外华人学者中也是声名卓著,故而有许多人愿意奔走,为他帮忙。
出版不久,便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历史类好书提名,还吸引了西方评论界的注意。
当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又掀起一阵不小的热潮,尽管普通的民众,对于这个奖项并不了解。但总归是件好事,华夏人能得此荣誉,值得庆贺。带来实际的影响,便是销售短期内大幅度飙升,立即冲进了大陆畅销书排行的前十名。
“西方人对于张斯的认识,起初是存在分歧的。因为他一次出名,是因为侠肝义胆,独力对抗政府事件,成为年轻人的偶像;第二次出名,是由于电影《活埋》的上映,许多cult片迷成了他的忠实粉丝;第二次出名,则是由于《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在西方评论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他的三种身份:侠客,导演,学者。
关键则在于,这三种身份,吸引着不同的人群,而他们之间的交集并不很大。所以西方人对于他的认识,处于分裂的状态。有时候,两个人同时谈起他,却总谈不到一块……”
————引自《大师的放逐》
当然,即使这样的畅销,也不是每个人都喜爱的。
“其实,十分不解这本书的出现。
它就像一个半成品,有些不伦不类。与《国史大纲》比起来,它显得过于随意,那种小说笔法,令人看了直皱眉头;与《明朝》比起来,它又显得过于艰难,大量严肃的学术讲究,比如对于明代财政税收制度的论述,吓跑了许多读者。
《万历十五年》绝非一部成熟的作品,带着许多实验的性质。
但这在张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举动。想赚取利润,便写些通俗读物,浅白明了,一望而知;想获得名声,便写些高深的论文,最好是看得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言。这两条路,都是可以走的,想来在张斯并不非常困难。
既是如此,再写那些半成品,就有些对不起读者了……”
“此书的文风有点问题,看着颇为别扭。明明写的华夏文,还有许多古典的词汇,却是浓郁的翻译体的味道。语义有些凌乱,许多段落,看的人莫名其妙,简直不知在说什么。与他早先的作品比起来,属于一种倒退……”
“张斯大概是江郎才尽了,这样的故事也好意思拿出来。奇怪的是,许多人竟说《万历十五年》写的‘很有趣’。实在令人不解,我看的时候,已经昏昏欲睡,翻遍了全书,也不知‘有趣’在哪。
自《明朝》之后,张斯的历史书籍越来越装,已经不像个平民作家。我为那矫揉造作的姿态,感到难过,这大概便是想当**,又想立牌坊吧……”
“……”
现在,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张斯;有张斯的地方,就有争论。
这话说的极有道理,颇为契合事实,眼下便是这样的状况。批评的声音,刚刚响起,反攻的号角便已吹起了。兴奋的勇士们,骑着笔杆,冲向了最前方。
“说《万历十五年》有实验的痕迹,可以赞同。毕竟张斯是在读者强烈要求下,为大家写作的新书,首先应该表示感谢。既然提出了许多创新,别人没有见过,自然可以说是实验。
至于说它是半成品,笔者难于认同。
这是一本奇书,吸取了《国史大纲》与《明朝》的经验,在学术与通俗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这是之前没人做过的,而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但它却是成熟的,甚而已经比较完美,属于新类型里的第一座高峰。
张斯原是可以分别走两条路,各不相干,该赚名声赚名声,该赚钱赚钱。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因为他既不缺名声,也不缺钱。实则他在努力拉近两群读者,通过自己的书籍,使得他们能有交流,这才是他的良苦用心……”
“此书的语言十分雅致,与张斯一贯的文字,并没太多的不同。至于翻译体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没什么好别扭的。其实,不单是行文,就是连思维,他是用西方的。
乍看来,似乎与前作有些矛盾,实则不然。之所以如此,正是为了与《国史大纲》互为补充,一者东方化,一者西方化,相辅相成。想起前些日子,还有人嚷嚷着‘张斯不懂西方思想,不能写华夏历史’,于今想来,果然好笑的很……”
“论讲故事的能力,张斯若是自认第二,华夏谁敢自认第一?
《万历十五年》只是他的一个创新,与讲故事有半毛钱的关系?连原作未读完,便来胡说八道,实在令人不齿。《神雕侠侣》尚在连载,难道你看不见么?
那么多人说有趣,自然是有道理,至于你何以昏昏欲睡,只能说水平有限,看不得好东西。《明朝》固然是有趣的,却偏于低俗,与《万历十五年》的含蓄高雅,如何相比?在我看来,许多人就是读书太少,完全没有判断的能力……”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48099/425068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