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诸侯会盟
推荐阅读:吞噬星空,分身进化浑源巨兽、斗罗:满级悟性,打爆封号斗罗!、单机南北朝、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谁把我的尸体藏起来了!、从野法师到巫师王、贼天子、那年花开1981、从斗破苍穹签到开始、我在东京种神树、
而对于如今风起云涌的整个大汉而言,“刺董义士”曹操在逃亡过程之中遇到死士伏杀,根本就不足以引起任何的波澜。
相反,在曹操挟刀试图刺杀董卓之后,董卓反倒是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就算掌控了洛阳,掌控了朝廷,掌控了天子,同样也不足以服人心。
为此,董卓以着朝廷的名义对名望之士开始了大肆封赏,韩馥、袁绍、袁术、孔融等等俱是封为各方刺史郡守不说,更是大肆为灵帝刘宏期间遭到迫害的党人或名士大儒平反,以图获得各方支持。
其中,如今身居吴郡的蔡邕、卢植亦在其中,俱是有诏书送至吴郡,请蔡邕与卢植入朝为官。
若是原轨迹之中的蔡邕,身居吴会之地流放多年,朝不保夕,全凭各方士人资助得以度日,还可能会心怀感激地入朝为官。
可如今仁德书院的建立已然成了蔡邕毕生心血所在,又如何可能会入朝为官?
至于卢植,对于董卓的任命更是嗤之以鼻,甚至指着前来宣读圣旨的宦官怒骂道。
“汝乃天子之犬?亦或是董贼之犬?”
只是,蔡邕与卢植会拒绝,并不代表其余人就会拒绝这名义上来自于大汉朝廷的封赏。
荀爽、韩容、陈纪等名士纷纷入朝为官,袁绍、袁术、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等人亦是各自担任各地空缺的刺史、郡守等职务。
对此,李基不得不感叹董卓蠢不可及!
此举非但不会让董卓获得袁绍等人支持,反而是进一步加剧了地方上割据,且让袁绍等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割据一方,积蓄实力。
不过,当李基细细思索着如今的洛阳局势之时,发现或许这并非完全是董卓所为,与如今名义上的三公太傅袁隗或有着脱不了的干系。
董卓原本就是借了袁氏所起的势,即便董卓率兵入洛,让袁氏彻底掌控不了董卓,但袁隗依然能够稳坐三公太傅之位。
且董卓如何懂得治理朝政?
自然,朝政之事实则多数仍然还是袁隗所操持。
以着过去的情份以及太傅袁隗的精明程度,恐怕董卓往往根本不知此举深意,还以为是袁氏愿服从于他的一种示好。
复杂!
毫无疑问,如今的洛阳局势可谓是复杂之极,看似是董卓一手掌控,实则多方势力亦是开始在其中暗自角力。
而也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中,分别来自于扬州吴郡以及冀州渤海的书信,送到了刘虞的面前。
在府衙之内,刘虞看着面前一左一右的书信,微微闭目。
右侧的书信,乃是吴郡郡守刘备所写,言及之内容便是希望刘虞出面呵斥董卓乱政,废帝弑后,天地不容,然后号召各方宗亲诸侯起兵征讨董卓,以扶天子刘辩重坐帝位。
左侧的书信,则是渤海郡郡守袁绍所书,言及内容同样是痛斥董卓祸乱朝纲……
然,袁绍所提出的却是当今天下刘协乃董卓所立伪帝,而是提出刘虞宿有德望,乃宗室最贤,已联合韩馥、孔伷等忠汉之士,愿拥立刘虞北面称帝,而后挥兵西政,诛杀董贼。
(ps:袁绍、韩馥等人提出拥立刘虞为帝是史实。
由此可见,刘虞在大汉以及宗亲之中的威望之高,足以让袁绍等人认为他有资格直接代董卓所扶的刘协为帝,且能使天下人信服的地步。)
下一刻,刘虞拿起左侧袁绍的书信,重重地往着地面一砸,怒喝道。
“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等身怀汉恩,未能为国除贼已是耻辱,安敢言这般让国有二帝之言?”
“老夫若行此事,岂非致使大汉东西而分乎?端是其心可诛!其心可诛!!1
说罢,怒得颌下白须都抖了好一阵的刘虞,方才气喘吁吁地坐了下来,然后拿起着刘备所书的书信,陷入到了久久的深思之中。
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刘虞便已是宗正,且不乏劝说刘宏励精图治之言。
只是,灵帝刘宏完全不听刘虞所言,这让刘虞无疑是心灰意冷的,甚至可以说以着刘虞的声望与地位前往幽州担任州牧,非是升迁,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流放。
灵帝刘宏已然厌烦了刘虞,刘虞亦是深感无力劝说天子,不如前往一方保境安民,亦不算负了此生所沐汉恩。
而若是依刘备之言,刘虞无疑需要拿出毕生所积累的名声与威望……
‘臣无力劝说先帝励精图治已退至幽州,如今先帝子嗣为董贼所控,臣若是再退,又能退至何处?’
良久过后,刘虞幽幽地叹息了一声。
刘备书信所写之言,就恍若是最后一根稻草那般,压倒了刘虞心中的天平,让刘虞彻底下定了决心,然后取出一卷竹简书写起了起来。
其名为:《讨国贼檄文》。
而后,刘虞则是让府衙小吏迅速抄写《讨国贼檄文》,然后以自己的名义,遣人送至大汉各州郡之中。
刘虞所书檄文经过之处,无疑是引发了一片惊涛骇浪,甚至看得已逃回谯县之中准备研究矫诏的曹操,良久方才缓缓地回过神来。
与曹操所拟准备号召各方诸侯联合讨董的矫诏不同,矫诏本质上就是遮羞布以及借口。
人人都知曹操不可能得到天子密诏,但各怀野心的各方诸侯却能装傻充愣,将矫诏当密诏开始联合讨董。 而刘虞所书的檄文,可没有半分虚假,所代表的更是大汉宗亲这一群体对董卓的斥责。
从义理上完全扯下了董卓的遮羞布,将董卓所扶的刘协定义为伪帝,号召各方宗亲与诸侯进京勤王,重新扶立刘辩为帝。
而当这一檄文传至益州、荆州之时,原本早早就收到了刘备书信,却始终无动于衷的刘焉、刘表二人,神色均是大为变化。
刘虞斥董卓所扶的刘协为伪帝,这在某种意义上即代表如今大汉并无真正的皇帝。
而东汉皇帝多有绝嗣无后者,因此类似于刘虞这般的宗亲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往往能商定该选何方宗亲为帝。
先帝刘宏,本就是在恒帝刘志驾崩了之后,由外戚窦武与宗亲刘鯈从河间国一众汉室宗亲之中选了世袭解渎亭侯的刘宏为天子。
因此,这在某种意义上无疑代表刘焉、刘表这一类汉室宗亲,也未必没有机会。
至于其余的地方诸侯们,即便不是汉室宗亲,也明白其中的好处之大。
一时间,几乎是群雄并起,纷纷奉行檄文,大量诸侯率兵朝着《讨国贼檄文》之中所定的结盟之地酸枣而去。
……
各路诸侯距离酸枣距离各有不同,抵达时间自然也是各有差异。
由于曹操原本在逃回谯县后,就在陈留郡之中广募兵勇,训练士卒以图后计,再加上曹操的刺董之名,也让曹操的名声大振。
而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与诸侯们交好,且宣扬名声的机会。
因此,在收到《讨国贼檄文》后,曹操便是主动地在酸枣开始建立营寨,以迎各方诸侯前来结盟。
每有一路诸侯抵达,曹操每必亲迎之,且辅以安营存粮。
而随着抵达酸枣的诸侯变多,也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变得热闹起来,其中更是不乏诸侯之间的相互试探以及交好。
只是,刘虞的号召力显然并非原轨迹之中的曹操可比。
一路路诸侯不断抵达,所率兵马数量亦是各不相同。
多者有数万,少则只有一两千的也不在少数。
这让导致原本曹操提前所立的营寨变得相当拥挤不堪,甚至就算是以着曹操的能力调和四方,营寨之中各方势力的大小摩擦亦是不断。
而曹操仅有名声却无威望,根本就不足以服众,且曹操根本也不愿意当这么一个恶人。
直至袁绍率军抵达酸枣,被曹操迎入营寨之后,曹操当即便是面露苦色地朝着袁绍大吐苦水。
袁绍听闻此事,朗声道。
“阿瞒,这不过是小事耳,何至于如此苦恼?”
“还请本初教我。”曹操答道。
威仪十足的袁绍颇有几分盟主的自觉,朗朗而道。
“此事易耳,此番响应太尉号召征讨董贼,乃是为大义而来,且董贼麾下有并州、凉州以及司隶三州精锐,甚是强悍。”
“若是一般乌合之众,恐怕非但不能有所助力,反而会被一击而溃,坏了盟友的阵势。”
“故以,为大计而虑,亦为了保全那些忠勇之士,宜筛选可入营寨结盟者为主力。”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喜意,然后又故意请教道。
“本初觉得如何筛选之?”
“嗯……”
袁绍沉吟了一下,道。
“所率兵力过万者,可入营寨;不足一万者,便可在酸枣他处自行结营,而后待盟军西进讨贼之时,随行于后,以作援军声势即可。”
此言一出,曹操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几分,万万没想到袁绍所定的标准居然这么狠。
毕竟,曹操如今麾下亦没有一万兵马。
如此说来,第一个要被踢出营寨,彻底远离盟军中心的便是他曹孟德。
这让曹操不禁怀疑袁绍所提的这个条件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ps:过渡章节可太难写了,需要顾及描述各方动向与反应。(本章完)
相反,在曹操挟刀试图刺杀董卓之后,董卓反倒是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就算掌控了洛阳,掌控了朝廷,掌控了天子,同样也不足以服人心。
为此,董卓以着朝廷的名义对名望之士开始了大肆封赏,韩馥、袁绍、袁术、孔融等等俱是封为各方刺史郡守不说,更是大肆为灵帝刘宏期间遭到迫害的党人或名士大儒平反,以图获得各方支持。
其中,如今身居吴郡的蔡邕、卢植亦在其中,俱是有诏书送至吴郡,请蔡邕与卢植入朝为官。
若是原轨迹之中的蔡邕,身居吴会之地流放多年,朝不保夕,全凭各方士人资助得以度日,还可能会心怀感激地入朝为官。
可如今仁德书院的建立已然成了蔡邕毕生心血所在,又如何可能会入朝为官?
至于卢植,对于董卓的任命更是嗤之以鼻,甚至指着前来宣读圣旨的宦官怒骂道。
“汝乃天子之犬?亦或是董贼之犬?”
只是,蔡邕与卢植会拒绝,并不代表其余人就会拒绝这名义上来自于大汉朝廷的封赏。
荀爽、韩容、陈纪等名士纷纷入朝为官,袁绍、袁术、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等人亦是各自担任各地空缺的刺史、郡守等职务。
对此,李基不得不感叹董卓蠢不可及!
此举非但不会让董卓获得袁绍等人支持,反而是进一步加剧了地方上割据,且让袁绍等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割据一方,积蓄实力。
不过,当李基细细思索着如今的洛阳局势之时,发现或许这并非完全是董卓所为,与如今名义上的三公太傅袁隗或有着脱不了的干系。
董卓原本就是借了袁氏所起的势,即便董卓率兵入洛,让袁氏彻底掌控不了董卓,但袁隗依然能够稳坐三公太傅之位。
且董卓如何懂得治理朝政?
自然,朝政之事实则多数仍然还是袁隗所操持。
以着过去的情份以及太傅袁隗的精明程度,恐怕董卓往往根本不知此举深意,还以为是袁氏愿服从于他的一种示好。
复杂!
毫无疑问,如今的洛阳局势可谓是复杂之极,看似是董卓一手掌控,实则多方势力亦是开始在其中暗自角力。
而也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中,分别来自于扬州吴郡以及冀州渤海的书信,送到了刘虞的面前。
在府衙之内,刘虞看着面前一左一右的书信,微微闭目。
右侧的书信,乃是吴郡郡守刘备所写,言及之内容便是希望刘虞出面呵斥董卓乱政,废帝弑后,天地不容,然后号召各方宗亲诸侯起兵征讨董卓,以扶天子刘辩重坐帝位。
左侧的书信,则是渤海郡郡守袁绍所书,言及内容同样是痛斥董卓祸乱朝纲……
然,袁绍所提出的却是当今天下刘协乃董卓所立伪帝,而是提出刘虞宿有德望,乃宗室最贤,已联合韩馥、孔伷等忠汉之士,愿拥立刘虞北面称帝,而后挥兵西政,诛杀董贼。
(ps:袁绍、韩馥等人提出拥立刘虞为帝是史实。
由此可见,刘虞在大汉以及宗亲之中的威望之高,足以让袁绍等人认为他有资格直接代董卓所扶的刘协为帝,且能使天下人信服的地步。)
下一刻,刘虞拿起左侧袁绍的书信,重重地往着地面一砸,怒喝道。
“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等身怀汉恩,未能为国除贼已是耻辱,安敢言这般让国有二帝之言?”
“老夫若行此事,岂非致使大汉东西而分乎?端是其心可诛!其心可诛!!1
说罢,怒得颌下白须都抖了好一阵的刘虞,方才气喘吁吁地坐了下来,然后拿起着刘备所书的书信,陷入到了久久的深思之中。
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刘虞便已是宗正,且不乏劝说刘宏励精图治之言。
只是,灵帝刘宏完全不听刘虞所言,这让刘虞无疑是心灰意冷的,甚至可以说以着刘虞的声望与地位前往幽州担任州牧,非是升迁,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流放。
灵帝刘宏已然厌烦了刘虞,刘虞亦是深感无力劝说天子,不如前往一方保境安民,亦不算负了此生所沐汉恩。
而若是依刘备之言,刘虞无疑需要拿出毕生所积累的名声与威望……
‘臣无力劝说先帝励精图治已退至幽州,如今先帝子嗣为董贼所控,臣若是再退,又能退至何处?’
良久过后,刘虞幽幽地叹息了一声。
刘备书信所写之言,就恍若是最后一根稻草那般,压倒了刘虞心中的天平,让刘虞彻底下定了决心,然后取出一卷竹简书写起了起来。
其名为:《讨国贼檄文》。
而后,刘虞则是让府衙小吏迅速抄写《讨国贼檄文》,然后以自己的名义,遣人送至大汉各州郡之中。
刘虞所书檄文经过之处,无疑是引发了一片惊涛骇浪,甚至看得已逃回谯县之中准备研究矫诏的曹操,良久方才缓缓地回过神来。
与曹操所拟准备号召各方诸侯联合讨董的矫诏不同,矫诏本质上就是遮羞布以及借口。
人人都知曹操不可能得到天子密诏,但各怀野心的各方诸侯却能装傻充愣,将矫诏当密诏开始联合讨董。 而刘虞所书的檄文,可没有半分虚假,所代表的更是大汉宗亲这一群体对董卓的斥责。
从义理上完全扯下了董卓的遮羞布,将董卓所扶的刘协定义为伪帝,号召各方宗亲与诸侯进京勤王,重新扶立刘辩为帝。
而当这一檄文传至益州、荆州之时,原本早早就收到了刘备书信,却始终无动于衷的刘焉、刘表二人,神色均是大为变化。
刘虞斥董卓所扶的刘协为伪帝,这在某种意义上即代表如今大汉并无真正的皇帝。
而东汉皇帝多有绝嗣无后者,因此类似于刘虞这般的宗亲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往往能商定该选何方宗亲为帝。
先帝刘宏,本就是在恒帝刘志驾崩了之后,由外戚窦武与宗亲刘鯈从河间国一众汉室宗亲之中选了世袭解渎亭侯的刘宏为天子。
因此,这在某种意义上无疑代表刘焉、刘表这一类汉室宗亲,也未必没有机会。
至于其余的地方诸侯们,即便不是汉室宗亲,也明白其中的好处之大。
一时间,几乎是群雄并起,纷纷奉行檄文,大量诸侯率兵朝着《讨国贼檄文》之中所定的结盟之地酸枣而去。
……
各路诸侯距离酸枣距离各有不同,抵达时间自然也是各有差异。
由于曹操原本在逃回谯县后,就在陈留郡之中广募兵勇,训练士卒以图后计,再加上曹操的刺董之名,也让曹操的名声大振。
而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与诸侯们交好,且宣扬名声的机会。
因此,在收到《讨国贼檄文》后,曹操便是主动地在酸枣开始建立营寨,以迎各方诸侯前来结盟。
每有一路诸侯抵达,曹操每必亲迎之,且辅以安营存粮。
而随着抵达酸枣的诸侯变多,也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变得热闹起来,其中更是不乏诸侯之间的相互试探以及交好。
只是,刘虞的号召力显然并非原轨迹之中的曹操可比。
一路路诸侯不断抵达,所率兵马数量亦是各不相同。
多者有数万,少则只有一两千的也不在少数。
这让导致原本曹操提前所立的营寨变得相当拥挤不堪,甚至就算是以着曹操的能力调和四方,营寨之中各方势力的大小摩擦亦是不断。
而曹操仅有名声却无威望,根本就不足以服众,且曹操根本也不愿意当这么一个恶人。
直至袁绍率军抵达酸枣,被曹操迎入营寨之后,曹操当即便是面露苦色地朝着袁绍大吐苦水。
袁绍听闻此事,朗声道。
“阿瞒,这不过是小事耳,何至于如此苦恼?”
“还请本初教我。”曹操答道。
威仪十足的袁绍颇有几分盟主的自觉,朗朗而道。
“此事易耳,此番响应太尉号召征讨董贼,乃是为大义而来,且董贼麾下有并州、凉州以及司隶三州精锐,甚是强悍。”
“若是一般乌合之众,恐怕非但不能有所助力,反而会被一击而溃,坏了盟友的阵势。”
“故以,为大计而虑,亦为了保全那些忠勇之士,宜筛选可入营寨结盟者为主力。”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喜意,然后又故意请教道。
“本初觉得如何筛选之?”
“嗯……”
袁绍沉吟了一下,道。
“所率兵力过万者,可入营寨;不足一万者,便可在酸枣他处自行结营,而后待盟军西进讨贼之时,随行于后,以作援军声势即可。”
此言一出,曹操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几分,万万没想到袁绍所定的标准居然这么狠。
毕竟,曹操如今麾下亦没有一万兵马。
如此说来,第一个要被踢出营寨,彻底远离盟军中心的便是他曹孟德。
这让曹操不禁怀疑袁绍所提的这个条件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ps:过渡章节可太难写了,需要顾及描述各方动向与反应。(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53753/445480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