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慢扫摄像
推荐阅读:被俘(np)、说好的恶毒女配呢(穿书)、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足球】曼彻斯特的绿玫瑰、纏歡入骨(兄妹骨)、低级向导不能强制爱吗(NPH)、小主在上(百合ABO)、【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张柠檬长大后(捆绑调教SM)、
第753章 慢扫摄像
领导的笑容刚浮起来,高振东也乐呵呵的开了口。
“我有!”
啥?!开什么玩笑啊,从来没听说过我们有这东西,你突然之间就有了?这种巧合,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真有?”有同志实在是忍不住。
“真有!具体的我不能多说,但是我可以保证,这种材料能够将光电子保存20秒以上,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保留1个小时。”
这种材料其实就是后来早期气象卫星用的摄像管里的,在ccd、cmos感光元件没有成熟的年代,就是用的这种特殊摄像管来进行图像的数字化,这东西的特性拍不了视频,但是恰恰可以拍照片。
慢扫摄像管,早期用于照相卫星、天文观测的特殊摄像器件。
原理就是高振东说过的,把光电子存储在摄像管靶面上,这个靶面实际上就是感光元件,然后慢慢的用ad元件读出来,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奇葩元件。
但你别管奇葩不奇葩,就说能不能用吧。
20秒?这个时间,那是的确足够低速ad元件一个个慢悠悠读过去,而且还很富余。
“振东同志,你确定能做到?”有的同志估计是被放假卫星放怕了,现在放真卫星了,怕高振东信口开河放卫星。
防工委领导笑了:“振东,说吧,具体说说,这里没关系。”
可是你要我说的嗷,高振东可就不客气了。
“嗯,行,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是搞材料的……”
你特么不是搞计算机的嘛?所有人脑袋里都浮起了这句话。
但是看防工委领导一点疑惑的表情都没有,他们这才知道,面前这个搞计算机的小伙子好像不简单,他特么真是搞材料的?!
“……搞某些光电材料的时候,我有一些中间副产品,具体来说,其中一种是掺氧硫化锑,经过测试,其漏电流极小,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保持时间非常的长,远超普通光电材料,比如掺氧硫化锑,能保持20秒以上。这种特性对于我的目标来说是不利的,过长的光电子保持时间会严重降低成像和探测性能,所以我只是记录下来,但是没有深入研究。”
这一番话,把所有人都整不会了,信息过于丰富。
“搞某些光电材料”,说明他至少搞成功过一种新型光电材料。
“一些中间副产品”,那他搞光电材料的时候,技术路线有很多条,这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其中一种”,说明他手上甚至不止一种高电阻率光电材料。
“没有深入”,没有深入,你怎么知道甚至能保持1个小时以上?只能说他的“深入”,可能比一般人的要求要高些。
现在其他同志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防工委会临时把他给请过来,这个年轻人,那是真的有货。
至于防工委这边,听完高振东的话,更是放下一百二十个心,因为高振东搞光电材料,这是真事,虽然最终结果是碲汞镉,但是前期试验的时候,肯定试验了不少东西。
毕竟我们最早使用的红外光电材料是硫化铅,那他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把主意打到硫化锑身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闭环了闭环了,防工委领导甚至脑补闭环了碲汞镉的研究过程,虽然他还是没想通高振东哪儿来的这么多时间,但是至少过程被他脑补完了。
高振东根本不知道领导脑补了这么多,他现在正在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冲到他面前的这位同志。
这位同志自从刚才高振东一说完,马上就冲过来了,握住高振东的手:“振东同志,那个能保持1个小时的材料,我很需要,天文观测很有用。”
原来是搞天文的,这就不奇怪了,研究讨论卫星的事情,把天文学家请过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高振东被他吓了一跳,估计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位同志解释道:“天文观测有很多场合需要长时间曝光,或者是分多次曝光,比如深空观测,现在我们就是苦于没有数字化的类似曝光手段。”
慢扫摄像管,本来就是用于天文观测的,这也算是回归本源了。
高振东挺佩服这些各行各业的同志,非常敏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新材料的本质,找到合适自己的使用方向。
这个要求不难,三分厂那边满足起来非常轻松。
“嗯,这个没问题,回头你把要求给我发一份,我们给你定制高阻感光靶面。”
搞天文的同志闻言,高高兴兴的落回了座,脸上那个笑容,就再也没消失过,没想到开个讨论会居然还能有这收获,嘿嘿。看着眼前这一幕,其他同志也笑了,现场解决两个科研难题,任谁都是感到兴奋的,哪怕难题可能和他的本职工作无关。
有搞广电通信的同志,甚至已经算完了传输参数了。
“哈哈哈,不用多,只要有10秒的可靠保持时间,我就能用31khz的信号带宽,把标准电视图幅大小的图像,以10秒/帧的频次进行传输。”
这个信号带宽和网络带宽不一样,是两个概念,至于到底有多低,简单说就是比电视信号低250倍。
旁人都骚动起来,这个带宽,就有跳起来够一够的可能了。
不是,刚才还在担心这担心那,现在甚至都有可能十秒一幅图了?虽然电视图幅有些小,但是这个速度至少意味着,用一分钟传一幅分辨率达到堪用程度的图已经不是梦想?
不对不对,很多同志觉得事情非常不真实,我是谁,我在哪,刚才开的什么会,我是不是没睡醒?
“但是这种尺寸的图片,现在的c6108处理起来是有困难的吧?哪怕c6108上星,有了高振东同志说的图像压缩算法,也没法很好的处理压缩这种图片。”
说到这个,高振东可就不困了,c6108的确差点儿意思,但是c6132可就不差了,以它的规格处理jpg图片,速度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这个不用担心,作为规划没问题的。”
没人比我更懂计算机——特靠谱.高。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提出问题的同志这才又想起了高振东的另一层身份——c6108的研究者,高振东同志这身份真是太讨厌了,反复横跳,总是让人忘记他到底干啥的。
有了高振东这句话,所有人都略过这个问题,在这方面,高振东说一,那别人就不会怀疑是二,虽然他没说得很详细,但是懂的都懂。
“那看来把照相卫星作为功能性卫星的首选,条件还是基本成熟的,至少前景很明朗。”有同志做出总结性发言,哪怕高振东的话不能100%全信,至少从路线和前景上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靠谱的了。
而且这东西是真的实用,别的都不说,单单是作为气象卫星,就已经足够诱人。
“嗯,高振东同志这个建议,我同意。”
“我同意。”
“我也是。”
“……”
见大家意见都非常一致,防工委领导笑道:“嗯,这个事情,作为星上载荷的规划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方案送审稿。第三颗试验照相,第二颗嘛,试验遥测、空间环境、星载电源……”
刚说到这里,有同志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被漏过去了。
“等等,领导,还有个问题。电源!电源怎么办?第二颗星试验什么电源?”
这句话好像很突兀,但是却真的提醒了所有人,电源啊,如果这样,那这第三颗卫星就是要连续工作的,电源咋整?无论如何,第二颗星就得为第三颗星试验电源,但是第二颗用什么电源?
高振东是压根没想过这个事情,电源?那不是有太阳能板么?
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是被前世的光伏产业给惯坏了。
“对啊,这种方式,就不能用蓄电池了。”
这句话,让高振东想起来,我们的第一颗卫星之所以设计寿命是20天,实际工作28天,是因为它压根没有太阳能电池,原本我们最早的空间太阳能电池,是在68年开始搞的,而且也不是为了第一颗卫星准备,而是为了第二颗卫星准备的。
搞到69年,发现选错路了,然后更改技术路线,另起炉灶,总算是赶上了第二颗卫星上天,效果还行,在轨8年。
所以高振东潜意识里觉得顺理成章,提都不用提的事情,在这时候其实还难着呢。
不过好像好消息还是有的,会提前准备技术的不止他一个人。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有单位做过太阳能电池,n型衬底,转换效率高,实测能到7%以上,相信如果进一步改进,能到10%左右。”
这是防工委总工在介绍情况,实际上也只能他介绍,因为其他同志基本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情,这批太阳能电池,是大漠那边用的。
原来有了,大家都放下心来,只要有太阳电池供电,那就能想办法结合可充电电池保证卫星的连续供电,甚至效率能达到10%,能大大减轻太阳能电池的重量,就算旗佬,现在也只到15%左右嘛。
(本章完)
领导的笑容刚浮起来,高振东也乐呵呵的开了口。
“我有!”
啥?!开什么玩笑啊,从来没听说过我们有这东西,你突然之间就有了?这种巧合,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真有?”有同志实在是忍不住。
“真有!具体的我不能多说,但是我可以保证,这种材料能够将光电子保存20秒以上,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保留1个小时。”
这种材料其实就是后来早期气象卫星用的摄像管里的,在ccd、cmos感光元件没有成熟的年代,就是用的这种特殊摄像管来进行图像的数字化,这东西的特性拍不了视频,但是恰恰可以拍照片。
慢扫摄像管,早期用于照相卫星、天文观测的特殊摄像器件。
原理就是高振东说过的,把光电子存储在摄像管靶面上,这个靶面实际上就是感光元件,然后慢慢的用ad元件读出来,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奇葩元件。
但你别管奇葩不奇葩,就说能不能用吧。
20秒?这个时间,那是的确足够低速ad元件一个个慢悠悠读过去,而且还很富余。
“振东同志,你确定能做到?”有的同志估计是被放假卫星放怕了,现在放真卫星了,怕高振东信口开河放卫星。
防工委领导笑了:“振东,说吧,具体说说,这里没关系。”
可是你要我说的嗷,高振东可就不客气了。
“嗯,行,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是搞材料的……”
你特么不是搞计算机的嘛?所有人脑袋里都浮起了这句话。
但是看防工委领导一点疑惑的表情都没有,他们这才知道,面前这个搞计算机的小伙子好像不简单,他特么真是搞材料的?!
“……搞某些光电材料的时候,我有一些中间副产品,具体来说,其中一种是掺氧硫化锑,经过测试,其漏电流极小,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保持时间非常的长,远超普通光电材料,比如掺氧硫化锑,能保持20秒以上。这种特性对于我的目标来说是不利的,过长的光电子保持时间会严重降低成像和探测性能,所以我只是记录下来,但是没有深入研究。”
这一番话,把所有人都整不会了,信息过于丰富。
“搞某些光电材料”,说明他至少搞成功过一种新型光电材料。
“一些中间副产品”,那他搞光电材料的时候,技术路线有很多条,这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其中一种”,说明他手上甚至不止一种高电阻率光电材料。
“没有深入”,没有深入,你怎么知道甚至能保持1个小时以上?只能说他的“深入”,可能比一般人的要求要高些。
现在其他同志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防工委会临时把他给请过来,这个年轻人,那是真的有货。
至于防工委这边,听完高振东的话,更是放下一百二十个心,因为高振东搞光电材料,这是真事,虽然最终结果是碲汞镉,但是前期试验的时候,肯定试验了不少东西。
毕竟我们最早使用的红外光电材料是硫化铅,那他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把主意打到硫化锑身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闭环了闭环了,防工委领导甚至脑补闭环了碲汞镉的研究过程,虽然他还是没想通高振东哪儿来的这么多时间,但是至少过程被他脑补完了。
高振东根本不知道领导脑补了这么多,他现在正在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冲到他面前的这位同志。
这位同志自从刚才高振东一说完,马上就冲过来了,握住高振东的手:“振东同志,那个能保持1个小时的材料,我很需要,天文观测很有用。”
原来是搞天文的,这就不奇怪了,研究讨论卫星的事情,把天文学家请过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高振东被他吓了一跳,估计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位同志解释道:“天文观测有很多场合需要长时间曝光,或者是分多次曝光,比如深空观测,现在我们就是苦于没有数字化的类似曝光手段。”
慢扫摄像管,本来就是用于天文观测的,这也算是回归本源了。
高振东挺佩服这些各行各业的同志,非常敏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新材料的本质,找到合适自己的使用方向。
这个要求不难,三分厂那边满足起来非常轻松。
“嗯,这个没问题,回头你把要求给我发一份,我们给你定制高阻感光靶面。”
搞天文的同志闻言,高高兴兴的落回了座,脸上那个笑容,就再也没消失过,没想到开个讨论会居然还能有这收获,嘿嘿。看着眼前这一幕,其他同志也笑了,现场解决两个科研难题,任谁都是感到兴奋的,哪怕难题可能和他的本职工作无关。
有搞广电通信的同志,甚至已经算完了传输参数了。
“哈哈哈,不用多,只要有10秒的可靠保持时间,我就能用31khz的信号带宽,把标准电视图幅大小的图像,以10秒/帧的频次进行传输。”
这个信号带宽和网络带宽不一样,是两个概念,至于到底有多低,简单说就是比电视信号低250倍。
旁人都骚动起来,这个带宽,就有跳起来够一够的可能了。
不是,刚才还在担心这担心那,现在甚至都有可能十秒一幅图了?虽然电视图幅有些小,但是这个速度至少意味着,用一分钟传一幅分辨率达到堪用程度的图已经不是梦想?
不对不对,很多同志觉得事情非常不真实,我是谁,我在哪,刚才开的什么会,我是不是没睡醒?
“但是这种尺寸的图片,现在的c6108处理起来是有困难的吧?哪怕c6108上星,有了高振东同志说的图像压缩算法,也没法很好的处理压缩这种图片。”
说到这个,高振东可就不困了,c6108的确差点儿意思,但是c6132可就不差了,以它的规格处理jpg图片,速度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这个不用担心,作为规划没问题的。”
没人比我更懂计算机——特靠谱.高。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提出问题的同志这才又想起了高振东的另一层身份——c6108的研究者,高振东同志这身份真是太讨厌了,反复横跳,总是让人忘记他到底干啥的。
有了高振东这句话,所有人都略过这个问题,在这方面,高振东说一,那别人就不会怀疑是二,虽然他没说得很详细,但是懂的都懂。
“那看来把照相卫星作为功能性卫星的首选,条件还是基本成熟的,至少前景很明朗。”有同志做出总结性发言,哪怕高振东的话不能100%全信,至少从路线和前景上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靠谱的了。
而且这东西是真的实用,别的都不说,单单是作为气象卫星,就已经足够诱人。
“嗯,高振东同志这个建议,我同意。”
“我同意。”
“我也是。”
“……”
见大家意见都非常一致,防工委领导笑道:“嗯,这个事情,作为星上载荷的规划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方案送审稿。第三颗试验照相,第二颗嘛,试验遥测、空间环境、星载电源……”
刚说到这里,有同志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被漏过去了。
“等等,领导,还有个问题。电源!电源怎么办?第二颗星试验什么电源?”
这句话好像很突兀,但是却真的提醒了所有人,电源啊,如果这样,那这第三颗卫星就是要连续工作的,电源咋整?无论如何,第二颗星就得为第三颗星试验电源,但是第二颗用什么电源?
高振东是压根没想过这个事情,电源?那不是有太阳能板么?
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是被前世的光伏产业给惯坏了。
“对啊,这种方式,就不能用蓄电池了。”
这句话,让高振东想起来,我们的第一颗卫星之所以设计寿命是20天,实际工作28天,是因为它压根没有太阳能电池,原本我们最早的空间太阳能电池,是在68年开始搞的,而且也不是为了第一颗卫星准备,而是为了第二颗卫星准备的。
搞到69年,发现选错路了,然后更改技术路线,另起炉灶,总算是赶上了第二颗卫星上天,效果还行,在轨8年。
所以高振东潜意识里觉得顺理成章,提都不用提的事情,在这时候其实还难着呢。
不过好像好消息还是有的,会提前准备技术的不止他一个人。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有单位做过太阳能电池,n型衬底,转换效率高,实测能到7%以上,相信如果进一步改进,能到10%左右。”
这是防工委总工在介绍情况,实际上也只能他介绍,因为其他同志基本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情,这批太阳能电池,是大漠那边用的。
原来有了,大家都放下心来,只要有太阳电池供电,那就能想办法结合可充电电池保证卫星的连续供电,甚至效率能达到10%,能大大减轻太阳能电池的重量,就算旗佬,现在也只到15%左右嘛。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58317/508393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