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章 要老婆不要?

第1章 要老婆不要?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老徐,你要老婆不要?你只要开金口,我等会儿就给你送来!”
    “诶,我说扯什么犊子呢?”
    “你这就不懂了吧,方言写的小说里的原话,他写的时候我偷瞄到的。”
    “你啊,跟方言是我们知青里最不着调的两个,一个想装病回家,一个干脆想当作家,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学习,参加高考嘛!”
    知青宿舍的土炕上,一個个穿着或灰或篮棉袄的知青,要么盘腿坐着,要么侧身躺着,合看着已经过时的《1978年招生文化考试复习提纲》。
    “方言人呢?”
    “外头呗,今天是邮递员送信的日子,呶,蹲着的那个不就是他。”
    透过窑洞的门窗往外望去,就见一个身着黄褂子、黄裤子的青年,瘦削白皙,鼻梁挺立,干净平整,模样当得起一句“十里八乡俊后生”的名号,此时嘴里正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充满朝气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的无奈。
    没错,他丫的竟然重生了!
    怎么想都不会想到,一个准备退休的中年人,吃着火锅,唱着歌,一夜之间,回到了19岁下乡插队的时候。
    本来完成了大学学业,圆了自己年轻时的文学梦之后,计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环球之旅,结果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重回一世,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但年纪越大就越认命,既然来都来了,随遇而安,就这么适应下来,不知不觉,就在陕北河庄坪公社杨家湾大队,一呆就是半个月。
    住的破了点,干的累了点,吃的次了点,这些都不如肚子饿一点难受,知青食堂成天都是菜糊糊,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半点油水。
    更别提肉了!
    这对正在长身体的自己,简直是煎熬。
    好在这样的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滇南那边进京一闹,轰轰烈烈的全国知青返城潮马上要来了,当然,如果按照上辈子的轨迹,自己得在1980年才能返城。
    跟自己一块插队的知青,这些年为了能返城,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当兵的,有病退的,有招工返城的,有高考考回去的,也有顶了家里的班当工人的。
    顶班,对他来说是不可能顶班,因为他死去父亲的班,已经让姐姐方红给顶了,要不然,当年她就得跟自己一样上山下乡。
    摆在自己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条,就和前世一样,牺牲姐姐的幸福,嫁给挂面厂副厂长的儿子,替自己捞到一个招工返城的名额,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行!
    因为他的前姐夫,就是个败类!
    姐姐前半生的不幸,就是从嫁给他的那一刻开始了,自己重活了,非得给搅黄了不可。
    第二条,就是高考。
    本该是最好的路,以他的水平,考上清华、北大或许有难度,但想考个燕京中等的本科学院,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何况如今的高考,基本没有限制条件,考上大学,不仅免学费,而且给补贴。
    毕业了还包分配,保底就是干部。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编制!
    在形势明朗、下海经商之前,绝对是一等一的好去处,虽然完成不了原始积累,但绝对安全,毕竟80年代初做生意,要么把脑袋别裤腰带上,要么是“不要脸”去当个体户。
    这年头,铁饭碗光荣!个体户耻辱!
    但关键的是,时间恐怕赶不上。
    1979年高考已经过去了,真要等到明年,母亲杨霞只怕已经被拉媒的红娘说动,再加上招工名额和厂领导亲戚的诱惑,方红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安排。
    这年头,可不兴自由恋爱,但凡确立了关系,哪怕仅仅是一起看了场电影,都被认定“搞对象”,到时候不结婚,等于耍流氓。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赶在明年高考之前回城!
    至于回城的第三条路,研究来,研究去,方言终于想到了文学,想到了写作。
    八十年代,对粮食充满渴望,对精神口粮上同样充满渴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不然,也不会造就当时的文学热潮。
    一首朦胧诗能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全民偶像,比顶流爱豆还要顶流,一本纯文学杂志,可以期期热销几十万册,不打任何广告。
    当上作家,绝对有名有钱有地位。
    而且投出的小说被相中,就有改稿的可能,自己就能借着改稿的机会,光明正大地回一趟京,阻止姐姐婚姻悲剧的发生。
    一念至此,方言便在如今主流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中,自己创作了两篇,又照着《牧马人》的电影写了篇反思小说来保底。
    三篇一股脑地都寄给了当时不叫《燕京文学》,还是叫《燕京文艺》的杂志。
    原因无他,《燕京文艺》,顾名思义,出版社就在燕京,尤其记得余桦自述还被叫去燕京改稿的故事,这不就挺合适的嘛!
    “噗!”
    方言吐掉嘴里的狗尾巴草,猛地站了起来,就见乡村邮递员骑着绿色的车子,飞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铜铃铛不停地响着。
    “叮铃,叮铃。”
    “不好意思啊。”
    邮递员停在门口,满头大汗,小心翼翼地从绿色布口袋拿出厚厚一沓信封,笑说;“整个公社就两个邮递员,12个大队,每天送都送不过来,只能几天一趟。”
    “辛苦了,来,喝口水。”
    方言递上装得满满当当的65式水壶。
    “你还是赶紧看看吧,信上写了甚?”
    邮递员喝水的工夫,看到破烂不堪的窑洞里蹿出一个个知青,都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有的希望被选中,有的希望被退稿……
    方言把信一拆,第一眼是左上角的“方言同志”,第二眼,看到右下角编辑的名字,叫“周雁茹”,紧接着,从上到下,扫了一遍。
    “怎么样?”
    邮递员比他这个看信的还紧张。
    “唉。”
    方言幽幽地叹了口气。
    “没选上?”
    邮递员一个激灵,余光里瞥见知青们的脸上,有遗憾,有难过,也有幸灾乐祸。
    “不是,选上了2篇。”
    方言摇头失笑,耸了耸肩。
    “啊?中哩!”
    邮递员嗷一嗓子,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方言的2篇小说都能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
    一下子,知青们一窝蜂地跑了出来。
    “小方,那伱刚才为甚叹气啊?”
    邮递员羡慕地眨了眨眼。
    方言也不能说自己涂涂改改、辛辛苦苦创作的小说落选了一篇,反倒是《牧马人》得到了3篇里最高的评价,不禁叹了口气说:
    “编辑说有篇结尾写的不够‘阳光’,希望我能去燕京改稿,当面和她讨论一下。”
    “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嘛!”
    “大伙,锤他!”
    顷刻间,知青们把方言给围了,四面八方,都是又羡慕又嫉妒的拳头,如雨点般。
    “贼他娘,哪个混蛋扒我裤子,还想不想我给你们跑腿啦!”
    方言扯着自己的裤子,笑着躲避。
    终于,可以回趟家啦!
    (ps:70年代小学是5年制,初高中是2年制,当时高中毕业插队的知青年龄也有15岁、16岁。)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58322/459177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