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望母成龙
推荐阅读: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诸天轮回转生、托身锋刃里、混沌新纪元从大宋开始、诸天:从小欢喜当爹开始、凡人:开局我能进入灵界、斗罗:噬魂蛛皇、神探陈益、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病弱太子妃超凶的、
隔日,御史台好似是忽然间就醒来了。
监察御史安惇、侍御史黄降等接连弹章,弹劾吕公著入京不守法度,私自结交大臣,有结党营私,欲谋社稷的嫌疑。
安惇甚至喊出了‘请降旨令吕公著,即刻回任扬州,以安天下之心’的口号。
两宫自是留中,但被点名弹劾的大臣们,却只能一个个乖乖的一边上书谢罪,一边闭门不出。
直到两宫派出使者一个个的去慰勉一番。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两宫派出的两波使者,都将司马光放在了最后一个慰勉位置上。
赵煦是到了下午,才知道了这个事情。
主要是因为,冯景摔了一跤,据说屁股都摔肿了,已经告病卧床。
没了这个时不时的从御厨打探消息的内臣,赵煦就只能等着石得一、宋用臣、刘惟简们来请安时才能知道一些事情。
如今,在他面前的是宋用臣。
宋用臣来福宁殿,主要是送沈括的报告,说一下汴京城的事情只是顺带。
自上月丁亥(24),沈括上表说他已经到了专一制造军器局上任,并开始对全局的工坊、场务巡查以来,需要大约十到十五天时间来巡视作坊、厘清上下人员关系以来,刚好过去了十五天。
哪怕赵煦告诉沈括,可以不要急慢慢来。
但他还是卡着十五天的这个时间节点,上书报告了他对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摸查情况。
赵煦拿着沈括送上来的报告,粗略的看了一遍。
然后就暗自点头:“沈存中不愧是待制级别的重臣!”
这种在朝堂上当过官,也在地方上做过亲民官的重臣,哪怕被责贬了三年,回京后一旦办起事来,依旧是老辣无比!
十五天时间就已经将专一制造军器局上下都摸了一遍。
还整理出了相关作坊、场务、权责的关系。
指出了这些作坊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漏洞。
同时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最后沈括向赵煦保证:使陛下予臣以全权,臣愿以三月为限,尽汰军器局之庸吏,去其弊症。
此外,沈括也报告了赵煦交代他要做的事情,他正在抓紧处置,请赵煦放心。
赵煦看完,就拿着这个上书,带着宋用臣,到了坤宁殿里。
他到的时候,向太后正在和入宫的向家命妇说着话。
见到赵煦来了,那命妇连忙告罪一声,退入了坤宁殿的内寝。
赵煦看着对方消失在内寝帷幕里的身影,问道:“母后,可是国亲家的命妇?”
向太后点点头,道:“是向宗良家的妻子……”
“也是个不成器的!”向太后笑着说:“每次入宫,就会说些好话哄母后开心!”
赵煦坐到向太后跟前,道:“母后开心便好……命妇们入宫,不就是为了能让母后开开心,解解闷吗?”
向太后慈祥的摸了摸赵煦的头,道:“我儿果真聪慧!”
这确实就是命妇们的价值。
她们入宫,除了哄两宫开心外,难道还能帮两宫做事?
“六哥怎这个时候来了?”向太后好奇的问道。
她知道,平日里赵煦在这个时候,不是在福宁殿里休息,就是在御花园中散步、看书,听人说偶尔能看到官家会在御花园中做些奇怪的动作,活动筋骨。
赵煦将沈括的上书,送到了向太后面前,说道:“却是沈提举上书言了专一制造军器局的事情……”
“儿不太懂,所以来和母后请教……”
向太后闻言,立刻欢喜起来。
她接过赵煦递来的沈括报告,一看上面的文字,她就暗暗点头。
因为沈括的字,确实写得好!
而她从未见过沈括,甚至对沈括都不太了解,只知道这个大臣在永乐城大败的时候,被弹劾‘救援不力’,甚至被指责‘坐视永乐城陷’,因而被责贬、安置。
于是,她自然只能通过字来认识沈括。
沈括的这一笔好字,让他在向太后面前的印象分一下子就加了不少。
再看内容,向太后就暗暗点头。
沈括是专门做实事的,所以,他虽然当过翰林学士,但他的文字不会偏离太远。
而且,他罗列的事情,一条条都很清楚详细。
向太后粗粗看完,就已经知道,这个大臣是个任事能干有为的。
于是赞道:“大行皇帝,果是慧眼识人,这个大臣确是能吏!”
这是自然!
在现代,沈括虽然因《梦溪笔谈》的缘故,被许多推崇为大科学家,普罗大众下意识的会以为他是个天天宅着搞发明创造的。
但,其实沈括是个管理型的大臣。
他擅长于规划、统管、分工。
熙宁时,出任军器监,便主持了军器监的改革,上书建议设立专门的神臂弓局,专门制造神臂弓。
在其主持下,军器监的神臂弓产量大增!
军器监制造的军械,在数量和质量上,也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赵煦看着向太后,道:“母后也称赞了,想必这位大臣所言种种都有道理!”
“还请母后教儿!”
向太后早就准备好了,她当即就兴致勃勃的给赵煦上起课来。
虽然她其实不懂什么管理,更不要说兵器生产这种重技术和重资产的事情了。
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缪误。
赵煦却抓着这些地方,专门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让向太后稍微有些慌乱,没有办法她只好假作累了,对赵煦道:“六哥,母后今日有些乏了……”
赵煦连忙请罪:“儿打扰了……母后且好生歇息,儿明日再来请教……”
向太后微微点头,慈爱的道:“待母后休息好了,明日再教六哥这些事情!”
……
看着再拜辞别,然后在宋用臣的陪伴下,回去福宁殿。
向太后的眉头微微皱起。
然后她看着手上的沈括上书。
这上面,她不懂的地方太多了。
这怎么行呢?
她可是母后皇太后!六哥不懂来问她,若她都不懂,如何教导?
可这些东西,确实是她的短处。
好多东西,她听都没有听过,如何与六哥解释?
于是,向太后看着在帷幕外一直侍立着的石得一,与他道:“石得一,汝去命严守懃,寻那沈括……”
“命其将今日上报官家的上书所言种种,详细写来,不可遗漏……”
“唯!”石得一静静地退下去。
向太后这才吁出一口气。
她这不是没办法吗?
……
赵煦带着宋用臣,回到福宁殿。
“今日冯景摔坏了屁股,他卧床这几日,卿先在福宁殿中替着他吧!”赵煦随口吩咐着。
宋用臣立刻领命拜道:“臣遵旨!”
“准备一下,从宫里面的小黄门中选几个人,过些时日,派去专一制造军器局里,充任勾当公事,辅佐沈提举!”赵煦又吩咐。
倒不是他信不过沈括,而是在一开始就要建立监督制度。
同时,这也是要白嫖沈括。
派去的内臣,只要机灵一点,跟着沈括学上一两年,差不多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将来再锻炼锻炼,磨砺磨砺就是一把好用的刀!
这也是大宋内臣们,之所以能够多才多艺的原因——历代天子,都会将他们外任,放到那些名臣大将身边。
一方面监视一方面免费学那些别人连儿子也未必肯教的东西。
只要内臣机灵点,经常能学到许多手段!
就像宋用臣,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在大内的将作监身边学习。
恰好那个将作监是喻皓的后人,宋用臣待之如父如兄,侍奉勤勉得到了对方赏识,传授了他喻家传儿不传女的制图、设计秘技。
这才有了今日的大内大貂铛。
宋用臣听了赵煦的吩咐,就拜道:“臣知道了!”
他现在不止兼着内东门司,还管着一部分大内小黄门。
……
沈括如今住在汴京城的新城东厢的春仁坊。
此刻的他,正在租住的院子里,等着宫里面的旨意或者回复。
心情略有忐忑。
笃笃笃……
门外传来敲门声。
沈括站起身来,紧张的看过去,他雇的下人已经替他打开了房门。
“沈提举可在?”一个穿着紫袍公服的内臣问着。
沈括立刻走出房门,与对方拱手:“括在,敢问尊驾是?”
“下官是提举汴京水磨务严守懃!”来人拱手说着:“奉皇太后旨意来寻沈提举……”
沈括闻言,立刻俯首一拜:“臣括恭听慈圣旨意!”
严守懃微笑着扶起沈括,然后笑眯眯的说道:“慈圣命我来,是想请沈提举帮一个忙……”
“嗯?”
“今日提举上书,所言诸般事务,皇太后想请提举详细解释,并介绍来龙去脉……诸般法度,越清楚越好!”
“娘娘言:提举若是做得好,必不会亏待!”
沈括大喜不已,立刻说道:“为慈圣效命,乃臣的福分,岂敢望赏?!”
当即就回了书房,找来笔墨纸砚,以及他留在家里的上书底稿,对底稿就开始了奋笔疾书。
严守懃则静静站着,等着。
足足等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
沈括才放下手里的笔,在他面前,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叠文书。
他吹了吹墨,然后回头,对着一直等着的严守懃拱手:“有劳阁下久候了……”
说着就将写好的东西,交到了严守懃手中。
严守懃接过来,拱手一礼:“有劳提举了!”
注:汴京有新城、旧城之外。
所谓新城,就是城市扩张侵吞了原来城郊的农村,将之变成城市的地区。
在北宋,汴京城的扩张是不断持续和进行的。
(本章完)
。
监察御史安惇、侍御史黄降等接连弹章,弹劾吕公著入京不守法度,私自结交大臣,有结党营私,欲谋社稷的嫌疑。
安惇甚至喊出了‘请降旨令吕公著,即刻回任扬州,以安天下之心’的口号。
两宫自是留中,但被点名弹劾的大臣们,却只能一个个乖乖的一边上书谢罪,一边闭门不出。
直到两宫派出使者一个个的去慰勉一番。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两宫派出的两波使者,都将司马光放在了最后一个慰勉位置上。
赵煦是到了下午,才知道了这个事情。
主要是因为,冯景摔了一跤,据说屁股都摔肿了,已经告病卧床。
没了这个时不时的从御厨打探消息的内臣,赵煦就只能等着石得一、宋用臣、刘惟简们来请安时才能知道一些事情。
如今,在他面前的是宋用臣。
宋用臣来福宁殿,主要是送沈括的报告,说一下汴京城的事情只是顺带。
自上月丁亥(24),沈括上表说他已经到了专一制造军器局上任,并开始对全局的工坊、场务巡查以来,需要大约十到十五天时间来巡视作坊、厘清上下人员关系以来,刚好过去了十五天。
哪怕赵煦告诉沈括,可以不要急慢慢来。
但他还是卡着十五天的这个时间节点,上书报告了他对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摸查情况。
赵煦拿着沈括送上来的报告,粗略的看了一遍。
然后就暗自点头:“沈存中不愧是待制级别的重臣!”
这种在朝堂上当过官,也在地方上做过亲民官的重臣,哪怕被责贬了三年,回京后一旦办起事来,依旧是老辣无比!
十五天时间就已经将专一制造军器局上下都摸了一遍。
还整理出了相关作坊、场务、权责的关系。
指出了这些作坊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漏洞。
同时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最后沈括向赵煦保证:使陛下予臣以全权,臣愿以三月为限,尽汰军器局之庸吏,去其弊症。
此外,沈括也报告了赵煦交代他要做的事情,他正在抓紧处置,请赵煦放心。
赵煦看完,就拿着这个上书,带着宋用臣,到了坤宁殿里。
他到的时候,向太后正在和入宫的向家命妇说着话。
见到赵煦来了,那命妇连忙告罪一声,退入了坤宁殿的内寝。
赵煦看着对方消失在内寝帷幕里的身影,问道:“母后,可是国亲家的命妇?”
向太后点点头,道:“是向宗良家的妻子……”
“也是个不成器的!”向太后笑着说:“每次入宫,就会说些好话哄母后开心!”
赵煦坐到向太后跟前,道:“母后开心便好……命妇们入宫,不就是为了能让母后开开心,解解闷吗?”
向太后慈祥的摸了摸赵煦的头,道:“我儿果真聪慧!”
这确实就是命妇们的价值。
她们入宫,除了哄两宫开心外,难道还能帮两宫做事?
“六哥怎这个时候来了?”向太后好奇的问道。
她知道,平日里赵煦在这个时候,不是在福宁殿里休息,就是在御花园中散步、看书,听人说偶尔能看到官家会在御花园中做些奇怪的动作,活动筋骨。
赵煦将沈括的上书,送到了向太后面前,说道:“却是沈提举上书言了专一制造军器局的事情……”
“儿不太懂,所以来和母后请教……”
向太后闻言,立刻欢喜起来。
她接过赵煦递来的沈括报告,一看上面的文字,她就暗暗点头。
因为沈括的字,确实写得好!
而她从未见过沈括,甚至对沈括都不太了解,只知道这个大臣在永乐城大败的时候,被弹劾‘救援不力’,甚至被指责‘坐视永乐城陷’,因而被责贬、安置。
于是,她自然只能通过字来认识沈括。
沈括的这一笔好字,让他在向太后面前的印象分一下子就加了不少。
再看内容,向太后就暗暗点头。
沈括是专门做实事的,所以,他虽然当过翰林学士,但他的文字不会偏离太远。
而且,他罗列的事情,一条条都很清楚详细。
向太后粗粗看完,就已经知道,这个大臣是个任事能干有为的。
于是赞道:“大行皇帝,果是慧眼识人,这个大臣确是能吏!”
这是自然!
在现代,沈括虽然因《梦溪笔谈》的缘故,被许多推崇为大科学家,普罗大众下意识的会以为他是个天天宅着搞发明创造的。
但,其实沈括是个管理型的大臣。
他擅长于规划、统管、分工。
熙宁时,出任军器监,便主持了军器监的改革,上书建议设立专门的神臂弓局,专门制造神臂弓。
在其主持下,军器监的神臂弓产量大增!
军器监制造的军械,在数量和质量上,也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赵煦看着向太后,道:“母后也称赞了,想必这位大臣所言种种都有道理!”
“还请母后教儿!”
向太后早就准备好了,她当即就兴致勃勃的给赵煦上起课来。
虽然她其实不懂什么管理,更不要说兵器生产这种重技术和重资产的事情了。
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缪误。
赵煦却抓着这些地方,专门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让向太后稍微有些慌乱,没有办法她只好假作累了,对赵煦道:“六哥,母后今日有些乏了……”
赵煦连忙请罪:“儿打扰了……母后且好生歇息,儿明日再来请教……”
向太后微微点头,慈爱的道:“待母后休息好了,明日再教六哥这些事情!”
……
看着再拜辞别,然后在宋用臣的陪伴下,回去福宁殿。
向太后的眉头微微皱起。
然后她看着手上的沈括上书。
这上面,她不懂的地方太多了。
这怎么行呢?
她可是母后皇太后!六哥不懂来问她,若她都不懂,如何教导?
可这些东西,确实是她的短处。
好多东西,她听都没有听过,如何与六哥解释?
于是,向太后看着在帷幕外一直侍立着的石得一,与他道:“石得一,汝去命严守懃,寻那沈括……”
“命其将今日上报官家的上书所言种种,详细写来,不可遗漏……”
“唯!”石得一静静地退下去。
向太后这才吁出一口气。
她这不是没办法吗?
……
赵煦带着宋用臣,回到福宁殿。
“今日冯景摔坏了屁股,他卧床这几日,卿先在福宁殿中替着他吧!”赵煦随口吩咐着。
宋用臣立刻领命拜道:“臣遵旨!”
“准备一下,从宫里面的小黄门中选几个人,过些时日,派去专一制造军器局里,充任勾当公事,辅佐沈提举!”赵煦又吩咐。
倒不是他信不过沈括,而是在一开始就要建立监督制度。
同时,这也是要白嫖沈括。
派去的内臣,只要机灵一点,跟着沈括学上一两年,差不多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将来再锻炼锻炼,磨砺磨砺就是一把好用的刀!
这也是大宋内臣们,之所以能够多才多艺的原因——历代天子,都会将他们外任,放到那些名臣大将身边。
一方面监视一方面免费学那些别人连儿子也未必肯教的东西。
只要内臣机灵点,经常能学到许多手段!
就像宋用臣,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在大内的将作监身边学习。
恰好那个将作监是喻皓的后人,宋用臣待之如父如兄,侍奉勤勉得到了对方赏识,传授了他喻家传儿不传女的制图、设计秘技。
这才有了今日的大内大貂铛。
宋用臣听了赵煦的吩咐,就拜道:“臣知道了!”
他现在不止兼着内东门司,还管着一部分大内小黄门。
……
沈括如今住在汴京城的新城东厢的春仁坊。
此刻的他,正在租住的院子里,等着宫里面的旨意或者回复。
心情略有忐忑。
笃笃笃……
门外传来敲门声。
沈括站起身来,紧张的看过去,他雇的下人已经替他打开了房门。
“沈提举可在?”一个穿着紫袍公服的内臣问着。
沈括立刻走出房门,与对方拱手:“括在,敢问尊驾是?”
“下官是提举汴京水磨务严守懃!”来人拱手说着:“奉皇太后旨意来寻沈提举……”
沈括闻言,立刻俯首一拜:“臣括恭听慈圣旨意!”
严守懃微笑着扶起沈括,然后笑眯眯的说道:“慈圣命我来,是想请沈提举帮一个忙……”
“嗯?”
“今日提举上书,所言诸般事务,皇太后想请提举详细解释,并介绍来龙去脉……诸般法度,越清楚越好!”
“娘娘言:提举若是做得好,必不会亏待!”
沈括大喜不已,立刻说道:“为慈圣效命,乃臣的福分,岂敢望赏?!”
当即就回了书房,找来笔墨纸砚,以及他留在家里的上书底稿,对底稿就开始了奋笔疾书。
严守懃则静静站着,等着。
足足等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
沈括才放下手里的笔,在他面前,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叠文书。
他吹了吹墨,然后回头,对着一直等着的严守懃拱手:“有劳阁下久候了……”
说着就将写好的东西,交到了严守懃手中。
严守懃接过来,拱手一礼:“有劳提举了!”
注:汴京有新城、旧城之外。
所谓新城,就是城市扩张侵吞了原来城郊的农村,将之变成城市的地区。
在北宋,汴京城的扩张是不断持续和进行的。
(本章完)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59062/460803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