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 > 大明嫡长子 > 大明嫡长子 第82节

大明嫡长子 第82节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殿下英武睿智,小人心悦诚服。”梅可甲随后问道:“但不知,小人现在可否知晓,殿下委派小人何事?”
    “不可以。”朱厚照毫不犹豫的转身,往自己书案那边走了过去,“你可以下去了,等你的小儿子送到了京城,本宫什么都会让你知道的。”
    梅可甲:“……”
    这可……真是直接啊,
    这么多年来,他都没遇到过这样的人。
    “是,小人告退。”
    “回去养好身体。你这么虚弱,脑子再聪明也做不成什么事。”临走前,太子这么叮嘱一句。
    “是。”
    朱厚照自然知道要礼贤下士,
    但他也知道,为人主靠得不是一味的对他好。他也要有一种派头,要他们敬。
    是下属迁就着自己,不是自己迁就着下属。
    所以说梅可甲是糊涂的进宫,又糊涂的出宫。不过多年起伏,倒也不会令他过分焦虑,太子不说他便当还没有这事儿,好好的放空几天,缓缓心神。
    ……
    ……
    “殿下若是想要银子,奴婢倒是有个法子。”
    刘瑾在伺候朱厚照用膳的时候,忽然提了这么一嘴。
    太子余光瞥了他一眼,“什么法子?”
    “奴婢看,好些个勋贵子弟或是宫里的人出去办差,都会奏乞皇爷赏赐盐引,既然他们能要,殿下为何不能要?”
    一个土地、一个盐引。
    这都是弘治时期,喜欢给藩王、勋贵和太监的赏赐。
    或许在这个年代的人眼里,皇家的人取用些这些东西也是寻常,算不得什么。
    刘瑾的这个心思应也没什么其他用意。
    不过朱厚照还是拒绝了,“我寻梅可甲来,说是为了银子吧……其实也不是。”
    “难道,殿下不是用他为皇商?”
    “过几日,他那个小儿子应该也到了,你再将人带过来,到时一并听听好了。”
    刘瑾讶然,难道太子还有什么更为高明的用意?且一定要等梅可甲的孩子到了才说。
    “是。”
    “最近,有什么人在奏乞盐引吗?”
    “……各地藩王若有大婚,皇爷一般会给以盐引。”
    “知道了。”
    这些都是等着他要去改革的东西。
    其实有许多东西,他这个太子慢慢的都可以看到、接触到了。
    比如说去年,弘治十年,国家的岁入米约1900万石,麦子890万石、丝3600斤、棉约265万斤……这些七七八八合在一起大约3000多万两白银,
    其中有一项触目惊心,就是屯田收入293万石。
    朱元璋可是自豪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粟的,朱厚照觉得奇怪不到300万石的粮食,养百万兵?开玩笑呢吧。
    所以就去翻太祖实录,这一翻他傻眼了。
    洪武年间,全国的军屯收入有2000多万石粮食,永乐年间亦有2300万石的记载,这才多久?就剩了这么一点点!
    他本不是喜欢到处杀人的人,但如此深刻的利益,一旦要动,不流血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钱也不仅仅这一个来源。
    我们伟大的宋高宗赵构,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就是说,海贸之利丰厚。
    但海贸在明朝、弘治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约二十日后,
    朱厚照终于见到了梅可甲的那个小儿子,说是小,比他还是要大三岁的。
    小孩儿长得非常的‘漂亮’,鼻梁高挑,唇红齿白,差点儿都要让人怀疑是不是把儿子换成女儿送进来了。
    梅可甲还说小孩子像母亲,朱厚照想着,看来这个梅可甲也是纯纯的好色之人。
    这个孩子自有宦官领到一边。
    刘瑾跟着太子,梅可甲落在最后,他们三个要谈个正事。
    “……孩子叫梅怀古,这谁起的名字?”
    梅可甲出了声,“乃是家父起的。”
    “好名字。”
    “谢殿下夸赞。”
    “你接了我的差使,至少三五年的时间,估计也回不来。家里人往后就在京城安顿,只要你仍然是东宫的人,他们会比跟着你的时候过得更加安心舒适,至少不比担心有谁要来抓他们。”
    “小人谢过殿下厚恩!殿下的大恩大德,小人此生必做牛做马以奉还。”
    朱厚照翻了翻白眼,“好啦。你这种平日里拿着哄张坋的话就不要在我的面前说了。”
    梅可甲略有傻眼,太子这是什么套路。
    “小人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呐。”
    朱厚照的语气转而略微严厉,“梅可甲,你是聪明人,那就不要在我的面前装笨人。这些人到京城是做了人质的,你便就真的这么感激我?我上次见你时,说话、做事都很直接,因为我知道,我的那些手段一样骗不过你。怎么,你觉得你聪明过我,骗的了我?”
    这样,
    梅可甲便无法开口说话了。
    大家都在演戏,但太子不打算演了。
    “太子殿下英质卓绝,天下罕见,小人,佩服!”他总算收起了点哭腔,不再像刚刚那么假了。
    朱厚照是对症下药,
    若是王鏊,他可以说国家、说大义、说百姓,
    梅可甲这样的商人,就直接和他说成本、收益以及交易条件就好了。
    “我的行事,不是多么高尚,甚至有些卑鄙。但你我第一次见时我就告诉过你,我不轻易相信旁人,我要你做的事又非同小可,希望你能理解。这话你不要当是一个太子说的,你就当你的做生意的对象说的。但话说回来,本宫欲害你也不会绕这么多弯子,因而你放心,他们只用住在京城,平日里不会有人打扰。”
    梅可甲正色肃容,碰了一次钉,他就知道太子这样的人喜欢听什么了,“小人明白。说句掉脑袋的话,殿下若是不将我的家人放在京中,我还觉得是有什么圈套呢。”
    “你瞧瞧,”朱厚照抬起头跟着刘瑾说:“这是他的本来面目!心里想着本宫这个太子怎么计算他呢。”
    “殿下恕罪。”梅可甲陪着笑,“实在是防备惯了。现在明白过来,小人只是一商人,本不值当殿下的算计。”
    “不妨事。你要不聪明,我还不要你。”
    前面这些不提,
    之后说起正事。
    皇太子斟酌了会儿,组织着用词,“……想来想去还是直接说,梅可甲,本宫要你做的事,乃是在东南沿海、行商。”
    “敢问殿下,做的什么生意?”
    “海上的生意。”
    这话,梅可甲和刘瑾眼皮子都一抖。
    梅可甲更是奇怪,“可是殿下……海禁是朝廷的国策,也是祖制。这海上的生意……要如何做?”
    “东南的商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太子的这句话说的内涵丰富。
    听到这话的两人全都聪明,一下子便明白了。
    走私!
    明初,朱元璋规定“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到永乐时,太宗皇帝也曾多次强调过海禁的国策,可以说这真的就是祖制。
    祖制在这样一个政治道德环境下想要改,那不是一般的难。
    虽然到隆庆时,确实也改了就是……
    这一瞬间,刘瑾和梅可甲也都知道,为什么太子一定要在梅可甲的家人到了京城之中才说出口。
    这大抵关乎到太子心中的秘密谋划,
    旁人不得知晓,而知晓的则必定要是东宫的自己人。
    可梅可甲与东宫接触不多,于是就只能通过那种办法来控制。
    “请殿下明示!”梅可甲总得知道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是银子?
    可以这么说,但银子对于一个太子来说能有多难?
    只可能是……
    “本宫,要动这个国策!”
    屋内烛火一阵晃动,掠过三人的脸庞,或是坚毅、或是震惊。
    刘瑾啪一下跪了下来,“启禀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还请殿下慎重!”
    这和出宫、杀几个贪官可不是一个性质。
    在舆论上,这是祖制。
    在利益上,浙江、福建还有一大帮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整得不好,一夜之间就能冒出许多倭寇出来。
    但朱厚照知道,
    海禁不开,海贸的利益拿不到,那其他的改革就更不要谈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59289/461819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