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他们若是硬拗着不迁,难道想对抗朝廷?”刘隆说:“家族的延续在于子嗣成才与否,风水之说只不过是无稽之谈而已。”现代那么多人选择海葬,也没见子孙不肖。
邓绥听到这话既欣慰又头疼,有一个不信天命不按常理出牌的儿子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一点点教。
她甚至有一种错觉,若刘隆执政后,宗庙的列祖列宗恐怕连时令饭蔬都吃不上。因为皇帝觉得浪费,于是就将饭蔬都分给他人了。
想到此处,邓绥转头注视着刘隆,说:“今人事死如事生,未必都如隆儿这番……豁达。新莽始建国时,黄河在魏郡元城附近决口,河水肆意漫流,人口房舍牲畜尽皆漂没,万里良田化为池沼,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王莽理应为天下苍生计治理黄河堵上决口,但黄河向东漫流,可使王家在元城的祖坟免遭水患。王莽就没有同意治河方案,任凭黄河乱流六十年,直到明帝命王景治理黄河。”
听到这则旧事,刘隆倒吸一口凉气,不可置信说:“王莽他怎么敢这样?”
对于王莽篡位,刘隆没有什么想法。汉家天子不做人,皇位被
抢走是他活该。
万万没想到,王莽除了那些不着边际的改革,竟然还做出了这样人神共愤的事情。每一次黄河决口,肆意的洪流下面都掩埋着数也数不清的白骨。
身为执政者,面对这样的惨局,王莽竟然是不作为?!
祖坟有天下百姓重要吗?
当然有,痛不着身言忍之。王莽不是罹遭水患的百姓,会稽郡的豪族与新开辟的农田关系不大。
邓绥看到刘隆的神色,说:“若只命马臻为都水谒者修堤筑湖,只怕他年轻压不住当地的豪强。”
刘隆建议道:“派一位与马臻相善的太守全力支援马臻,如何?”
邓绥点头说:“我已经调了一位扶风马氏的族人前去担任会稽太守。”
刘隆恍然,收获匪浅。他正视了祖坟在时人眼中的重要性,又学到了一些政治手腕。
除此之外,当他听到用马氏族人支援马臻营造心中一塞,但又无可奈何。这就是东汉的政治生态,没有制度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只能靠血脉和利益。
会稽郡修堤筑湖,肯定是会稽郡马太守名义上负责协调各方关系,马臻负责营造实地工程。
会稽郡的事情讨论完,邓绥又让刘隆继续看自己批过的奏章。刘隆看了一会儿,抬头转动脖子,发觉今日竟然没有如芒在背的感觉。
刘隆不知道新进来的耿阎两位女史是怎么回事儿,老是从背后盯着他瞧,令人不忽视都难。
刘隆忍了一段时间后,忍无可忍,就悄悄让江平和陆离传话,使这两人避开。
江平听到这么个奇葩的命令后,无奈地叹气,瞅了一眼榆木脑袋似的小皇帝,又被小皇帝催促,认命地去找陆离稍稍提了这件事。
江平没有点破,皇帝年纪太小。大汉的皇帝多短命,现在的小皇帝要以保养身体为主。
陆离听到江平的传话,嘴角一抽。行吧,避开就避开吧。邓绥身边女史的排班原先是按人,现在变成按时辰,一天有两人轮换。
后殿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刘隆心满意足,心中赞叹江平事情办得不错。
江平感到心累:行叭,天下人都缺女娘,也缺不到皇帝的身上。
阎雪和耿纨纨被陆离告诫
之后,不敢明目张胆地看皇帝,将更多的心思放到了处理政务上来。樊嫽已经得了皇太后好几次称赞了,她们也要努力了。
看到这里,本来就聪明的樊嫽终于明白阎雪和耿纨纨言行异常的原因。她原以为大家都是来做女史的,没想到竟然有人是冲着后宫去的。
想到还没有自己高的小皇帝,樊嫽诡异地沉默了。这么一个比自家弟弟略大几岁的孩子,从哪儿看出的成人范。
刘隆活动完身体,低下头将这封奏表又重新看了一遍,心中仔细揣摩。看完后,他将这封奏表合上放到一边,然后翻开另外一封奏表,看着看着竟然乐起来。
邓绥听到他的笑声,回头瞥见奏章的名字,也笑了说:“这样不好吗?”
“当然好,好得很呢。”刘隆脱口而出。
这封奏表是一位侍御史所上,要求严查各郡国推荐的孝廉茂才是否属实。
原来他连遇几位茂才都不通知经史,于是愤而上书弹劾举荐的郡国太守,又奏请朝堂对这些茂才进行考核。
察举制在两汉实行了那么久,弊端早已出现,只是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取代他。
邓绥那日与刘隆谈后,听到他说以文取人不拘门第后豁然开朗,心中慢慢浮现了一个计划。
她正想要着手去做这件事,没想到这位御史竟然与她不谋而合,给了她处理这事的由头。邓绥顺势命令这位御史主持改革选官制度一事。
尽管母后在奏章中没有明说如何改革只让侍御史斟酌,但若这人再上奏表,母后肯定会做出批示,引导改革朝自己所想的方向进行。
“好就好。”邓绥回道。两人相视,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坐在一旁埋头处理奏章的樊嫽心中疑惑,她既看不到皇帝手中奏表的内容,也听不明白二人说的话,只觉得十分神秘,想必是极其重要事情吧。
邓绥听到这话既欣慰又头疼,有一个不信天命不按常理出牌的儿子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一点点教。
她甚至有一种错觉,若刘隆执政后,宗庙的列祖列宗恐怕连时令饭蔬都吃不上。因为皇帝觉得浪费,于是就将饭蔬都分给他人了。
想到此处,邓绥转头注视着刘隆,说:“今人事死如事生,未必都如隆儿这番……豁达。新莽始建国时,黄河在魏郡元城附近决口,河水肆意漫流,人口房舍牲畜尽皆漂没,万里良田化为池沼,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王莽理应为天下苍生计治理黄河堵上决口,但黄河向东漫流,可使王家在元城的祖坟免遭水患。王莽就没有同意治河方案,任凭黄河乱流六十年,直到明帝命王景治理黄河。”
听到这则旧事,刘隆倒吸一口凉气,不可置信说:“王莽他怎么敢这样?”
对于王莽篡位,刘隆没有什么想法。汉家天子不做人,皇位被
抢走是他活该。
万万没想到,王莽除了那些不着边际的改革,竟然还做出了这样人神共愤的事情。每一次黄河决口,肆意的洪流下面都掩埋着数也数不清的白骨。
身为执政者,面对这样的惨局,王莽竟然是不作为?!
祖坟有天下百姓重要吗?
当然有,痛不着身言忍之。王莽不是罹遭水患的百姓,会稽郡的豪族与新开辟的农田关系不大。
邓绥看到刘隆的神色,说:“若只命马臻为都水谒者修堤筑湖,只怕他年轻压不住当地的豪强。”
刘隆建议道:“派一位与马臻相善的太守全力支援马臻,如何?”
邓绥点头说:“我已经调了一位扶风马氏的族人前去担任会稽太守。”
刘隆恍然,收获匪浅。他正视了祖坟在时人眼中的重要性,又学到了一些政治手腕。
除此之外,当他听到用马氏族人支援马臻营造心中一塞,但又无可奈何。这就是东汉的政治生态,没有制度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只能靠血脉和利益。
会稽郡修堤筑湖,肯定是会稽郡马太守名义上负责协调各方关系,马臻负责营造实地工程。
会稽郡的事情讨论完,邓绥又让刘隆继续看自己批过的奏章。刘隆看了一会儿,抬头转动脖子,发觉今日竟然没有如芒在背的感觉。
刘隆不知道新进来的耿阎两位女史是怎么回事儿,老是从背后盯着他瞧,令人不忽视都难。
刘隆忍了一段时间后,忍无可忍,就悄悄让江平和陆离传话,使这两人避开。
江平听到这么个奇葩的命令后,无奈地叹气,瞅了一眼榆木脑袋似的小皇帝,又被小皇帝催促,认命地去找陆离稍稍提了这件事。
江平没有点破,皇帝年纪太小。大汉的皇帝多短命,现在的小皇帝要以保养身体为主。
陆离听到江平的传话,嘴角一抽。行吧,避开就避开吧。邓绥身边女史的排班原先是按人,现在变成按时辰,一天有两人轮换。
后殿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刘隆心满意足,心中赞叹江平事情办得不错。
江平感到心累:行叭,天下人都缺女娘,也缺不到皇帝的身上。
阎雪和耿纨纨被陆离告诫
之后,不敢明目张胆地看皇帝,将更多的心思放到了处理政务上来。樊嫽已经得了皇太后好几次称赞了,她们也要努力了。
看到这里,本来就聪明的樊嫽终于明白阎雪和耿纨纨言行异常的原因。她原以为大家都是来做女史的,没想到竟然有人是冲着后宫去的。
想到还没有自己高的小皇帝,樊嫽诡异地沉默了。这么一个比自家弟弟略大几岁的孩子,从哪儿看出的成人范。
刘隆活动完身体,低下头将这封奏表又重新看了一遍,心中仔细揣摩。看完后,他将这封奏表合上放到一边,然后翻开另外一封奏表,看着看着竟然乐起来。
邓绥听到他的笑声,回头瞥见奏章的名字,也笑了说:“这样不好吗?”
“当然好,好得很呢。”刘隆脱口而出。
这封奏表是一位侍御史所上,要求严查各郡国推荐的孝廉茂才是否属实。
原来他连遇几位茂才都不通知经史,于是愤而上书弹劾举荐的郡国太守,又奏请朝堂对这些茂才进行考核。
察举制在两汉实行了那么久,弊端早已出现,只是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取代他。
邓绥那日与刘隆谈后,听到他说以文取人不拘门第后豁然开朗,心中慢慢浮现了一个计划。
她正想要着手去做这件事,没想到这位御史竟然与她不谋而合,给了她处理这事的由头。邓绥顺势命令这位御史主持改革选官制度一事。
尽管母后在奏章中没有明说如何改革只让侍御史斟酌,但若这人再上奏表,母后肯定会做出批示,引导改革朝自己所想的方向进行。
“好就好。”邓绥回道。两人相视,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坐在一旁埋头处理奏章的樊嫽心中疑惑,她既看不到皇帝手中奏表的内容,也听不明白二人说的话,只觉得十分神秘,想必是极其重要事情吧。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59988/465890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