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 > 单机南北朝 > 304.第304章 《齐民要术》

304.第304章 《齐民要术》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第304章 《齐民要术》
    作为士族子弟,苏绰当然不愿意苏泽这样开设崇文阁,将知识下放给普通读书人。
    苏绰当然知道,崇文阁这样的也是有门槛的,和普通老百姓是没关系的,好歹要是经过读写训练的地方小地主或者商人子弟才能供养子弟脱产读书。
    但是这些小地主和商人子弟的数量,也是远远多于士族子弟的。
    无论是开设崇文阁,还是苏泽正在试验的印刷术,都会极大的减少书籍传遍的成本,让士族垄断知识的时代变成历史。
    但是作为苏泽集团的一份子,甚至是早期的加入者,苏绰也清楚这样做的好处。
    大量忠于苏泽的读书人如果培养出来,那威力是无穷的。
    苏绰亲自推行过土断检地,每年的上计也都是他主持的。
    但是地方郡县送上来的田册民册到底有多少能信的,苏绰其实心里也有个大概。
    河州可信,凉州不可信,陇西可以信一半,梁州只能信三分之一。
    夏州的土地田册大部分可信,但是人丁的民册大部分不可信。
    就算是挟了梁州之战胜利之威,又以勾结南梁诛杀了汉中杨氏,苏泽也没有在梁州大规模推行土断。
    没办法,现实又不是游戏,不是点一个按钮就能执行政策的。
    一项政策,从上层制定,到中层上传下达分解任务,到基层具体执行,这些都需要人,而且是需要大量能读能写,熟悉官府行政运作的人。
    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士族子弟能胜任这样的工作。
    触碰到土地这个根本利益,苏泽根本没办法让这些人给他卖命。
    但只要崇文馆能建立起来,书籍能够大规模印刷,那苏泽就拥有了一支行政队伍,就可以更彻底的执行三长制和府兵制了。
    “长史。”
    王思政看向苏绰,苏绰这才回过神来。
    苏绰问道:
    “雕版印刷的书印刷的怎样了?”
    王思政是主持崇文阁的具体人员,崇文阁的功劳就是他个人的功劳。
    他虽然也知道书籍传播和雕版印刷可能会动摇士族的根基,但是他认为儒学传播是一件好事。
    王思政说道:
    “《刑律汇编》已经刊印的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发给各县,《汜胜之书》也印了一半,书手正在校对勘误。”
    《刑律汇编》是封述重新修订的律法。
    编订科条,对于苏泽这个平西将军疑似有些太僭越了。
    但是封述提出一个办法。
    好就好在这个时代官员的司法素质也很低。
    在这个以门第论才能的时代,也不是所有士族都是律学世家的。
    很多士族子弟根本不懂律法,地方司法都操持在刀笔吏手中。
    封述就根据司法实践中常用到的法条,加上一些简单易懂的案例,编写成一部司法实践操作手册。
    这个册子不厚,主要涉及的就是地方上会遇到的普通案子,封述这本书也可以叫《手把手教你当县令断案》。
    反正按照将军府的命令,涉及到人命的大案子都要上交到州郡一级,还需要送到将军府的法曹复核,复杂的案子完全可以上收到有专业人士的州郡一级处理,县令只需要处理普通案件就行了。
    封述选编了复核自己律法理念的法条,这等于从实践层次规范了基层的司法。
    《汜胜之书》则是农书,劝农课桑也是将军府考核官员的要求之一,苏泽组织苏农(【动手能力超强的农家弟子】),将《汜胜之书》翻译成百姓都能听懂的白话,下令印刷成书,发放到各三长村的党长手里。
    每一百二十五家设一党长,党长就是三长制下,基层最高的管理者了,也是负责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税亩,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执行者。
    只可惜雕版印刷还不成熟,无法刊印画册,要不然苏泽甚至准备将《汜胜之书》改编成连环画,分发到党长一级。
    印刷这两本书,一本是官员执法手册,一本是基础农技书籍,也是苏泽思考过的。
    这样不会引起士族的反对,又可以锻炼工匠提高技术,等日后雕版印刷技术成熟后,苏泽就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籍了。
    崇文阁的工作不错,苏泽隔三差五就会询问王思政进展,还几次亲自来崇文阁给书手发放补贴。王思政都忘记了,苏泽本来给他安排的工作是编纂地理图志,怎么最后和纸张墨汁打起了交道。
    苏绰还是勉励了王思政两句道:
    “将军对崇文阁的事情非常重视,你好好干,洛阳传来消息,郦师马上就要入关中了,有将军引荐,你也能拜入郦师门下。”
    王思政激动起来,连忙向苏绰致谢,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努力。
    等到王思政退下后,想到往日里苏泽给自己画饼的日子,怎么现在自己也经常给属下画饼了?
    苏绰叹息一声,人总是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就在王思政离开后不久,韦孝宽走入了苏绰的房间。
    “苏长史,悬镜司来报,郦公已经过潼关了。”
    除了崇文阁外,苏泽亲自建立了另外一个部门,并赐名为悬镜司。
    悬镜司名义上也是将军府下的司曹,实际上只向苏泽和苏氏兄弟汇报,具体的政务运转是韦孝宽处理,而悬镜司密探则掌握在苏白(【不起眼的白鹭使者】)手里。
    苏白原本被苏泽派往秦州建立情报网络的,当年莫折大堤的军事动态就是苏白送回来的。
    现在设立悬镜司后,苏泽将召唤出来的【白鹭使者】、【报闻司使】系列的随从都划拨悬镜司,交给苏白负责管理。
    韦孝宽和苏白接手了悬镜司后,就开始在关中铺设网络。
    这一点韦孝宽也有天然的优势,韦氏是关中望族,他伯父韦遂如今是萧宝夤的领军大将,韦氏和关中各士族都很熟悉,所以上层的攻关都交给韦孝宽来做。
    而中下层的细作,则交给苏白去管理,情报经过【报闻司使】的分析加工,再送到苏泽的案前。
    郦道元被任命为宣慰大使的时候,苏泽已经通过洛阳的情报网络知道了消息。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郦道元就是在萧宝夤造反后,依然被北魏朝堂任命为使者派往关中,最后被萧宝夤所害。
    所以这一次郦道元被委派前往关中宣慰,苏泽立刻让悬镜司的使者沿途保护他,又派人打探萧宝夤的动态。
    郦道元并没有带太多的士兵,他为了打探关中的真实情况,命令手下将宣慰大使的仪仗都收起来,伪装成前往关中赴任的小官,沿途打探民情。
    从上次被元乂贬谪出洛阳后,郦道元的头发就白了。
    郦道元今年也已经五十二岁了,今日他在入夜前赶到一座驿站,却被告知了驿站已经满了。
    这座驿站在城镇之间,非常的偏僻,郦道元只能让人露宿在驿站附近,又拿出钱给驿长,让他准备些热水食物过来。
    郦道元拿起一本书,在驿长送来的蜡烛下读了起来。
    他一生嗜书如命,因为性格刚直,经常得罪权贵豪强,所以一辈子除了就任河南尹的那段日子,其他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各地辗转外任。
    郦道元看书非常杂,他现在看的这本书,就是他被元乂贬谪出洛阳后,好友高阳太守贾思勰送给他的书。
    这本书是贾思勰总结北方农业技术,编纂而成的一本农技书籍,至今才写完了前面五卷,还没有命名。
    郦道元对于这种被主流儒家子弟视为杂书的书籍非常感兴趣,贾思勰这本书也不是写给士族看的,而是一本写给农官的书,是用来推广农业技术的。
    郦道元合上书,长长叹息了一声。
    在序言中,贾思勰也写了自己写这本书的原因。
    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运动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
    太和九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
    孝文帝甚至亲自给基层官员编纂了一本《劝农令》,讲授了种植桑树、榆树和枣树的方法,希望基层官员劝农课桑。
    那时候整个北魏都爆发了发展农业的运动,贾思勰也认为农业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所以一直搜集书籍和百姓民间的农技,陆陆续续编纂成这本书。
    这上面的技术,并不是贾思勰发明的,而是他总结实践后认为值得推广的。
    郦道元叹息,他也是经历过孝文帝时代的人,知道那个时候朝堂是个什么样的景象,也是在那个时候立志走遍天下山川河泽给《水经》作注的。
    又想到今日的朝局,郦道元更是觉得心中堵得慌。
    这时候驿站内传出了喧哗声,投宿在驿站里的人开始饮酒作乐,郦道元还听到了赌具的声音。
    郦道元将驿长喊来询问道:
    “投宿在驿站的是什么人?朝廷有令,驿站不得提供酒水,更不允许宴乐,为何他们不遵守?”
    驿长苦着脸说道:
    “这是丹阳公派往洛阳送礼的使者,小人不敢不从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0537/468118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