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敞开天窗说亮话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南皮侯……”
“魏其侯………”
坐在从上林苑返回长安的御辇之上,收到窦太后出了宫——尤其还是去了窦氏宗祠,还召见了窦彭祖、窦婴哥儿俩,刘荣只轻轻一声呢喃,便面带唏嘘的掀开了车帘。
旷野之上,早已不见春夏时节郁郁葱葱的粟苗;
取而代之的,是已经被收割完成,并迅速翻土补种宿麦,再以厚土盖住的、一望无际的荒芜。
没有过去,在田间嬉笑打闹,顺带拾取杂草的孩童;
有的,只是不时出现在田亩间,背着农具缓慢行走的佝偻身影。
——这是刘荣的成绩。
为汉家找到第二种主粮,在极端的时间内,让汉家的粮食产量近乎翻翻——这是刘荣毋庸置疑的政绩。
但此刻,刘荣望向远方的目光中,却写满了对现实的唏嘘,和感慨。
“魏其侯,当是不会犯这样的蠢。”
“至于南皮侯吗……”
“唉~”
“终归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若皇祖母以宗族情谊相逼,只怕……”
都不用有更多的消息传到手中,仅仅只是得知窦婴、窦彭祖二人,被窦太后召去了章武侯府的窦氏宗祠,刘荣便已经大致猜测出了结果。
——窦婴,是个大才。
而且是极其典型的汉外戚:能文能武,上马可领千军,下马可治万民!
这样一个丞相胚子,几乎不可能因为窦太后本就不占理的任性,而做出自己都不认可的错失。
但窦彭祖,却并非窦婴那样的俊杰。
何谓俊杰?
在这个世代,贵族子弟基本都是人均接受精英教育,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教育资源,基本都是相差无多的。
在这个前提下,除了无可救药的纨绔子弟二世祖,剩下的‘俊杰’和‘庸人’之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同样一件事,‘俊杰’能办的尽善尽美,‘庸人’也同样能办个妥妥当当。
二者唯一的差距,便体现在这种关键的时候。
——对于‘俊杰’们而言,原则和追求,往往位于首位。
比如太宗皇帝年间的两位青年才俊:贾谊和晁错;
前者锋芒毕露,为整个朝堂内外所不容,就连太宗皇帝,都为了保护贾谊而将其雪藏;
先后将其派去梁国和长沙国,说是任王太傅,实则,不过是让贾谊暂时远离朝堂中枢,顺便沉淀一下性子。
但贾谊却没明白太宗皇帝的良苦用心,只当自己毕生追求无法实现,便此郁郁而终。
相比起贾谊,晁错无疑是顺风顺水,先得太宗皇帝信重,后又做了孝景皇帝绝无仅有的肱骨心腹。
只要有这个念头,晁错就完全可以凭借孝景皇帝的恩宠,从而过上毕生无忧的枯燥贵族生活。
但晁错却也做出了和贾谊一样的选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即便最终,连自己也成了‘削藩’二字的养料,也仍旧在所不辞。
这便是俊杰;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达成最终的理想和追求,那就算是死,也没什么大不了。
若是自己的死,就能换来理想和追求的达成,他们甚至会希望自己死!
反之,若是理想和追求无法实现,那人生对他们而言,便是没有意义的。
就好比贾谊贾长沙——一朝被‘赶’出朝堂中枢,即便做了梁怀王刘揖的王太傅,也依旧是心如死灰,再不复国士之面貌。
放在窦婴、窦彭祖二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窦婴是俊杰;
对于窦婴而言,毕生的追求,不外乎光大儒术,以及为汉相宰,宰执天下,内安万民,外讨匈奴!
窦婴有希望达成这个目标。
所以,窦婴满腔干劲,都只会朝着这个方向去靠,其他的任何事——尤其是有悖于这个方向的事,都绝不可能得到窦婴的支持。
但窦彭祖却不同。
窦彭祖,是‘庸人’。
庸人和俊杰唯一的区别,便是庸人们没有理想、没有追求;
同样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他们,有着和‘俊杰’一样出色——至少也是相差无多的能力,但他们并不想靠这个能力达成什么成就,只想着随波逐流,混一天算一天。
而对这样的人而言,人世间最重要的是,不外乎‘稳妥’二字。
何谓稳妥?
没人讨厌自己,没人敌视自己,没人对自己失望;
用后世人常用的一句话来说,便是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生活,却是‘庸人’毕生追求的东西。
窦彭祖,不会拒绝窦太后。
为了不让窦太后记恨自己、生自己的气,窦彭祖,也一定会尽可能满足窦太后的要求。
至于刘荣这边,窦彭祖也同样担心会自己的举动,会惹恼新君。
——尤其还是窦彭祖早早效忠,甚至身以为潜邸心腹的君主刘荣,窦彭祖自更不愿意得罪。
如此一来……
“怕是此刻,南皮侯便在未央宫外,等着堵朕呢?”
刘荣苦笑一问,车马外的骑士当即低下头,却并没有答话。
——这件事,关乎当朝太皇太后;
若有可能,谁都不愿意牵扯其中。
见没人搭理自己,刘荣却也不恼,只百无聊赖的将目光,从车窗外的景色上收回。
闭眸沉思片刻,终还是摇头发出一声长叹。
“可惜了啊……”
“难得窦氏一族,除了窦婴窦王孙之外,还能有第二个可堪一用的外戚;”
“就这般被皇祖母废了……”
如是一番感叹,刘荣也终是下定决心,暗下做出弃用自己的太子家令的决定。
有了决断,便也不再迟疑,当即对车外下令道:“回了长安,便直往长乐。”
“再遣人通禀一声,便说朕,有事要请教太皇太后。”
骑士领命而去,车厢内,刘荣却是免不得又一阵长吁短叹。
窦太后想做什么,刘荣再清楚不过;
能否做到,朝野内外也都心中有数。
只眼下,刘荣实在没有精力和耐心,继续陪那位老仙女耗下去了。
与其让南皮侯窦彭祖夹在中间,做刘荣和窦太后之间的传话筒,倒不如刘荣直接去找祖母聊上一聊。
——不同于先孝景皇帝:刘荣向来主打一个坦荡!
有什么话,就和祖母摊开来聊,聊的到一起最后;
聊不到一起,刘荣,也就没必要再因为血脉亲缘,而对那样一个巨大的阻碍心软了……
·
·
·
黄昏前后,长乐宫长信正殿。
御榻之上,窦太皇太后一如往常——佝偻着腰坐在御榻之上,双手拄杖于身侧,额角轻轻靠在杖身上,怎一副凄凄惨惨戚戚。
走入殿内,规规矩矩向祖母行过礼,刘荣便拾阶而上,走到了御榻前。
却并没有如过去的孝景皇帝那般,直接在御榻一端坐下身,而是走到祖母窦太后面前,就势跪坐在地。
待自己的举动,被一旁的老宫人小声说给窦太后听,刘荣这才沉声开口道:“听闻皇祖母,许是在宫中憋闷了;”
“孙儿这边前来,探望一下皇祖母,顺便看看孙儿能否做些什么,以解皇祖母之苦闷。”
相对政治人物而言,刘荣这话已然是足够直白。
刘荣如此敞亮,窦太后也难得没有趁机阴阳怪气,而是深吸一口气,做出一副皱眉沉吟,组织语言的架势。
刘荣就这么耐心的等着;
等着窦太后,提出自己的条件,又或是自己的愿望。
足足过了有半晌,窦太后沙哑虚弱的声线,才终于传到了刘荣耳中。
“为长者尊呐……”
“更何况,是国之长者?”
似是晦涩难懂的两句话,便将窦太后心里一直别扭的原因摆上了台面。
——在窦太后看来,自己是长者;
不单是在亲缘上,是刘荣这个孙儿的长辈,也同样是汉家上下君臣——所有人毋庸置疑的‘君长’。
事实也确实如此。
无论是从年龄、资历,又或是辈分、阅历,窦太皇太后,都是如今汉家绝无仅有的长者。
如果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真的,那如今汉家的那个老宝,便必定是窦太后无疑。
再听窦太后,夹杂在话里话外的言外之意,显然是不太满意刘荣,对自己这个‘国之长者’的态度。
说得再直白一点,便是窦太后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刘荣的尊重。
偏偏刘荣向来面面俱到,该给窦太后的体面,那是一点都没少给——窦太后有心职责刘荣‘不恭’,却又拿不出什么切实的事实依据;
久而久之,心里自然是愈发别扭。
自祖母窦太后口中,得了这么一个结果,刘荣也是不由得一阵恍然。
自己,对当朝太皇太后、先帝朝的太后不够尊重?
仔细一想,呃……
似乎好像也许,还真有那么点…嫌疑?
“先帝之时,皇帝尚非储君太子。”
“——区区公子、皇长子之身,便敢伙同孝景皇帝,将我这个瞎了眼的老寡妇,和我那苦命的儿子耍的团团转。”
“暗下说我这个老婆子不识大体、不顾大局,也不是一次两次吧?”
正思虑间,窦太后低缓的语调声响起,也终是惹得刘荣面色稍有些尴尬的抬起头;
便见窦太后,就好似一个正常人般——双眸极其巧合的聚焦在了自己身上!
“心里想想也就罢了——偏偏还说出口来了;”
“等到头来,又决口不认,反还夺去了太庙,搞得好像是我这瞎老婆子,在欺负我汉家的皇长子。”
“——皇帝,认是不认?”
“自己说过的话,却反害得我这老婆子,受天下万夫所指——皇帝,认,是不认?”
刘荣默然。
这都是老早之前的旧账了;
但刘荣却不敢不认。
——倒不是刘荣脸皮薄,而是这件事,自己做的确实不厚道;
而且就这么一件无伤大雅的事,若自己都不敢认,那窦太后难得愿意与自己沟通的机会,也必定会就此失去。
再等下一次,不知道得是猴年马月了。
“孙儿,年幼轻狂……”
委婉的一声告罪,既没有直接承认,也没有矢口否认。
见刘荣居然承认,窦太后也不由得一阵恍然。
——太久了。
上一次从汉天子口中,听到‘我确实干了这件错事’,窦太后都记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愿意认就好。
只要愿意认,那就还有的聊……
“梁孝王的事,有皇帝的份儿吧?”
“——孝景皇帝薄情,也终归不至于对手足兄弟,下如此狠手。”
“即是下了死手,便当是皇帝,请求孝景皇帝‘除祸除根’,永绝后患,以免主少国疑之时,压不住功高震主的梁孝王?”
窦太后又是一问,刘荣却是面色彻底沉了下来。
当年,梁孝王刘武薨故,刘荣的第一反应,便是这黑锅要被窦太后扣在自己头上。
——至少也是老爷子负主要责任,自己负次要责任。
如今看来,梁孝王之死,似乎是被窦太后完全扣在了刘荣的头上。
这件事,刘荣不可能认。
就算做了,刘荣都不可能认。
更何况刘荣没做过,就更不可能认了。
“人死不能复生,皇祖母节哀。”
又是答非所问的一句话,却依旧是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是我干的,我肯定认;
不是我干的,皇祖母也别想强扣在我头上。
梁王叔薨,孙儿不否认自己或许有些欣喜;
但这件事,与孙儿断无干联……
“当真?”
“——若有妄语,天打雷劈!”
毫不迟疑的否决,不知窦太后信了几分。
原本还有来有回的交谈,也随着刘荣这一发毒誓,而彻底停滞了下来。
殿内,也彻底陷入一阵漫长的寂静。
“既然皇祖母无恙,孙儿,这便告退。”
良久,见窦太后摆明了不愿多说,刘荣便也就放弃了继续沟通的想法;
起身正要离去,却闻窦太后唉声叹气间,又丢下一句:“皇帝,年幼。”
“——却早惠近妖。”
“太过顺风顺水,终归是根基不牢;”
“日后遇到大变故,免不得要自乱阵脚。”
闻言,刘荣只笃定的摇摇头:“孙儿以为,非也。”
“——孙儿自幼游走于宫讳之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及至今日,孙儿单就是鬼门关,都已经进进出出走过三五遭。”
···
“孝景皇帝曾有言:为天子者,战战兢兢,唯恐有伤先帝遗德,以负天下也。”
“孙儿,深以为然!”
“魏其侯………”
坐在从上林苑返回长安的御辇之上,收到窦太后出了宫——尤其还是去了窦氏宗祠,还召见了窦彭祖、窦婴哥儿俩,刘荣只轻轻一声呢喃,便面带唏嘘的掀开了车帘。
旷野之上,早已不见春夏时节郁郁葱葱的粟苗;
取而代之的,是已经被收割完成,并迅速翻土补种宿麦,再以厚土盖住的、一望无际的荒芜。
没有过去,在田间嬉笑打闹,顺带拾取杂草的孩童;
有的,只是不时出现在田亩间,背着农具缓慢行走的佝偻身影。
——这是刘荣的成绩。
为汉家找到第二种主粮,在极端的时间内,让汉家的粮食产量近乎翻翻——这是刘荣毋庸置疑的政绩。
但此刻,刘荣望向远方的目光中,却写满了对现实的唏嘘,和感慨。
“魏其侯,当是不会犯这样的蠢。”
“至于南皮侯吗……”
“唉~”
“终归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若皇祖母以宗族情谊相逼,只怕……”
都不用有更多的消息传到手中,仅仅只是得知窦婴、窦彭祖二人,被窦太后召去了章武侯府的窦氏宗祠,刘荣便已经大致猜测出了结果。
——窦婴,是个大才。
而且是极其典型的汉外戚:能文能武,上马可领千军,下马可治万民!
这样一个丞相胚子,几乎不可能因为窦太后本就不占理的任性,而做出自己都不认可的错失。
但窦彭祖,却并非窦婴那样的俊杰。
何谓俊杰?
在这个世代,贵族子弟基本都是人均接受精英教育,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教育资源,基本都是相差无多的。
在这个前提下,除了无可救药的纨绔子弟二世祖,剩下的‘俊杰’和‘庸人’之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同样一件事,‘俊杰’能办的尽善尽美,‘庸人’也同样能办个妥妥当当。
二者唯一的差距,便体现在这种关键的时候。
——对于‘俊杰’们而言,原则和追求,往往位于首位。
比如太宗皇帝年间的两位青年才俊:贾谊和晁错;
前者锋芒毕露,为整个朝堂内外所不容,就连太宗皇帝,都为了保护贾谊而将其雪藏;
先后将其派去梁国和长沙国,说是任王太傅,实则,不过是让贾谊暂时远离朝堂中枢,顺便沉淀一下性子。
但贾谊却没明白太宗皇帝的良苦用心,只当自己毕生追求无法实现,便此郁郁而终。
相比起贾谊,晁错无疑是顺风顺水,先得太宗皇帝信重,后又做了孝景皇帝绝无仅有的肱骨心腹。
只要有这个念头,晁错就完全可以凭借孝景皇帝的恩宠,从而过上毕生无忧的枯燥贵族生活。
但晁错却也做出了和贾谊一样的选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即便最终,连自己也成了‘削藩’二字的养料,也仍旧在所不辞。
这便是俊杰;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达成最终的理想和追求,那就算是死,也没什么大不了。
若是自己的死,就能换来理想和追求的达成,他们甚至会希望自己死!
反之,若是理想和追求无法实现,那人生对他们而言,便是没有意义的。
就好比贾谊贾长沙——一朝被‘赶’出朝堂中枢,即便做了梁怀王刘揖的王太傅,也依旧是心如死灰,再不复国士之面貌。
放在窦婴、窦彭祖二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窦婴是俊杰;
对于窦婴而言,毕生的追求,不外乎光大儒术,以及为汉相宰,宰执天下,内安万民,外讨匈奴!
窦婴有希望达成这个目标。
所以,窦婴满腔干劲,都只会朝着这个方向去靠,其他的任何事——尤其是有悖于这个方向的事,都绝不可能得到窦婴的支持。
但窦彭祖却不同。
窦彭祖,是‘庸人’。
庸人和俊杰唯一的区别,便是庸人们没有理想、没有追求;
同样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他们,有着和‘俊杰’一样出色——至少也是相差无多的能力,但他们并不想靠这个能力达成什么成就,只想着随波逐流,混一天算一天。
而对这样的人而言,人世间最重要的是,不外乎‘稳妥’二字。
何谓稳妥?
没人讨厌自己,没人敌视自己,没人对自己失望;
用后世人常用的一句话来说,便是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生活,却是‘庸人’毕生追求的东西。
窦彭祖,不会拒绝窦太后。
为了不让窦太后记恨自己、生自己的气,窦彭祖,也一定会尽可能满足窦太后的要求。
至于刘荣这边,窦彭祖也同样担心会自己的举动,会惹恼新君。
——尤其还是窦彭祖早早效忠,甚至身以为潜邸心腹的君主刘荣,窦彭祖自更不愿意得罪。
如此一来……
“怕是此刻,南皮侯便在未央宫外,等着堵朕呢?”
刘荣苦笑一问,车马外的骑士当即低下头,却并没有答话。
——这件事,关乎当朝太皇太后;
若有可能,谁都不愿意牵扯其中。
见没人搭理自己,刘荣却也不恼,只百无聊赖的将目光,从车窗外的景色上收回。
闭眸沉思片刻,终还是摇头发出一声长叹。
“可惜了啊……”
“难得窦氏一族,除了窦婴窦王孙之外,还能有第二个可堪一用的外戚;”
“就这般被皇祖母废了……”
如是一番感叹,刘荣也终是下定决心,暗下做出弃用自己的太子家令的决定。
有了决断,便也不再迟疑,当即对车外下令道:“回了长安,便直往长乐。”
“再遣人通禀一声,便说朕,有事要请教太皇太后。”
骑士领命而去,车厢内,刘荣却是免不得又一阵长吁短叹。
窦太后想做什么,刘荣再清楚不过;
能否做到,朝野内外也都心中有数。
只眼下,刘荣实在没有精力和耐心,继续陪那位老仙女耗下去了。
与其让南皮侯窦彭祖夹在中间,做刘荣和窦太后之间的传话筒,倒不如刘荣直接去找祖母聊上一聊。
——不同于先孝景皇帝:刘荣向来主打一个坦荡!
有什么话,就和祖母摊开来聊,聊的到一起最后;
聊不到一起,刘荣,也就没必要再因为血脉亲缘,而对那样一个巨大的阻碍心软了……
·
·
·
黄昏前后,长乐宫长信正殿。
御榻之上,窦太皇太后一如往常——佝偻着腰坐在御榻之上,双手拄杖于身侧,额角轻轻靠在杖身上,怎一副凄凄惨惨戚戚。
走入殿内,规规矩矩向祖母行过礼,刘荣便拾阶而上,走到了御榻前。
却并没有如过去的孝景皇帝那般,直接在御榻一端坐下身,而是走到祖母窦太后面前,就势跪坐在地。
待自己的举动,被一旁的老宫人小声说给窦太后听,刘荣这才沉声开口道:“听闻皇祖母,许是在宫中憋闷了;”
“孙儿这边前来,探望一下皇祖母,顺便看看孙儿能否做些什么,以解皇祖母之苦闷。”
相对政治人物而言,刘荣这话已然是足够直白。
刘荣如此敞亮,窦太后也难得没有趁机阴阳怪气,而是深吸一口气,做出一副皱眉沉吟,组织语言的架势。
刘荣就这么耐心的等着;
等着窦太后,提出自己的条件,又或是自己的愿望。
足足过了有半晌,窦太后沙哑虚弱的声线,才终于传到了刘荣耳中。
“为长者尊呐……”
“更何况,是国之长者?”
似是晦涩难懂的两句话,便将窦太后心里一直别扭的原因摆上了台面。
——在窦太后看来,自己是长者;
不单是在亲缘上,是刘荣这个孙儿的长辈,也同样是汉家上下君臣——所有人毋庸置疑的‘君长’。
事实也确实如此。
无论是从年龄、资历,又或是辈分、阅历,窦太皇太后,都是如今汉家绝无仅有的长者。
如果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真的,那如今汉家的那个老宝,便必定是窦太后无疑。
再听窦太后,夹杂在话里话外的言外之意,显然是不太满意刘荣,对自己这个‘国之长者’的态度。
说得再直白一点,便是窦太后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刘荣的尊重。
偏偏刘荣向来面面俱到,该给窦太后的体面,那是一点都没少给——窦太后有心职责刘荣‘不恭’,却又拿不出什么切实的事实依据;
久而久之,心里自然是愈发别扭。
自祖母窦太后口中,得了这么一个结果,刘荣也是不由得一阵恍然。
自己,对当朝太皇太后、先帝朝的太后不够尊重?
仔细一想,呃……
似乎好像也许,还真有那么点…嫌疑?
“先帝之时,皇帝尚非储君太子。”
“——区区公子、皇长子之身,便敢伙同孝景皇帝,将我这个瞎了眼的老寡妇,和我那苦命的儿子耍的团团转。”
“暗下说我这个老婆子不识大体、不顾大局,也不是一次两次吧?”
正思虑间,窦太后低缓的语调声响起,也终是惹得刘荣面色稍有些尴尬的抬起头;
便见窦太后,就好似一个正常人般——双眸极其巧合的聚焦在了自己身上!
“心里想想也就罢了——偏偏还说出口来了;”
“等到头来,又决口不认,反还夺去了太庙,搞得好像是我这瞎老婆子,在欺负我汉家的皇长子。”
“——皇帝,认是不认?”
“自己说过的话,却反害得我这老婆子,受天下万夫所指——皇帝,认,是不认?”
刘荣默然。
这都是老早之前的旧账了;
但刘荣却不敢不认。
——倒不是刘荣脸皮薄,而是这件事,自己做的确实不厚道;
而且就这么一件无伤大雅的事,若自己都不敢认,那窦太后难得愿意与自己沟通的机会,也必定会就此失去。
再等下一次,不知道得是猴年马月了。
“孙儿,年幼轻狂……”
委婉的一声告罪,既没有直接承认,也没有矢口否认。
见刘荣居然承认,窦太后也不由得一阵恍然。
——太久了。
上一次从汉天子口中,听到‘我确实干了这件错事’,窦太后都记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愿意认就好。
只要愿意认,那就还有的聊……
“梁孝王的事,有皇帝的份儿吧?”
“——孝景皇帝薄情,也终归不至于对手足兄弟,下如此狠手。”
“即是下了死手,便当是皇帝,请求孝景皇帝‘除祸除根’,永绝后患,以免主少国疑之时,压不住功高震主的梁孝王?”
窦太后又是一问,刘荣却是面色彻底沉了下来。
当年,梁孝王刘武薨故,刘荣的第一反应,便是这黑锅要被窦太后扣在自己头上。
——至少也是老爷子负主要责任,自己负次要责任。
如今看来,梁孝王之死,似乎是被窦太后完全扣在了刘荣的头上。
这件事,刘荣不可能认。
就算做了,刘荣都不可能认。
更何况刘荣没做过,就更不可能认了。
“人死不能复生,皇祖母节哀。”
又是答非所问的一句话,却依旧是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是我干的,我肯定认;
不是我干的,皇祖母也别想强扣在我头上。
梁王叔薨,孙儿不否认自己或许有些欣喜;
但这件事,与孙儿断无干联……
“当真?”
“——若有妄语,天打雷劈!”
毫不迟疑的否决,不知窦太后信了几分。
原本还有来有回的交谈,也随着刘荣这一发毒誓,而彻底停滞了下来。
殿内,也彻底陷入一阵漫长的寂静。
“既然皇祖母无恙,孙儿,这便告退。”
良久,见窦太后摆明了不愿多说,刘荣便也就放弃了继续沟通的想法;
起身正要离去,却闻窦太后唉声叹气间,又丢下一句:“皇帝,年幼。”
“——却早惠近妖。”
“太过顺风顺水,终归是根基不牢;”
“日后遇到大变故,免不得要自乱阵脚。”
闻言,刘荣只笃定的摇摇头:“孙儿以为,非也。”
“——孙儿自幼游走于宫讳之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及至今日,孙儿单就是鬼门关,都已经进进出出走过三五遭。”
···
“孝景皇帝曾有言:为天子者,战战兢兢,唯恐有伤先帝遗德,以负天下也。”
“孙儿,深以为然!”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0626/468554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