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 > 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149章 前有辽太宗骑骆驼,后有宋太宗骑驴

第149章 前有辽太宗骑骆驼,后有宋太宗骑驴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第149章 前有辽太宗骑骆驼,后有宋太宗骑驴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对于石重贵此次的将领任命充满嫌弃与不满:“张从恩,这么一个毫无武将该有的勇武和胆魄的人,少帝居然把军中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他……分明是个畏辽军如虎的人,只想自保,赵延寿等人从汤阴回撤,黎阳那么多大军居然没有一个出去追击的。”
    赵匡胤是发自内心地看不上石重贵用人的眼光,收拢军权、搞政治斗争这都没问题,但这种核心主帅上,起码得来一个说得过去的吧?不然别哪天收拢权力了,国家也灭亡了……
    就像他,虽然在抑制武将,但一方面事出有因,另一方面,他可没有让那些废物上台。
    而张从恩呢?后晋主力全部都到了黎阳,赵延寿等先锋所在的汤阴则是相州和黎阳之间。眼看着辽军士气败退接连北还,黎阳的这些人怎么不追击一下?能消灭一些辽国的力量就是一些啊!
    赵光美等人都表示同意:“石重贵这个少帝的眼光确实……”就天幕列出来的这几个将领任命,最核心的杜重威和张从恩,都是靠不住的,不仅没有在与辽军的作战中发挥多大的正面作用,反而在后晋灭亡这件事上献出了一份力量。
    【就在石重贵准备亲征的时候,北还的契丹军并没有真正离去。
    后晋主力屯于黎阳,避战不出,于是先前往东走去进攻邺都的那一支前军并没有撤离,而是依旧在邺都境内作战,并包围了魏州,这时,消失已久的杜重威终于出现,他前来支援魏州守军。
    二月初一,石重贵率兵到达滑州,从这里渡过黄河北上就是黎阳。于是第二天,石重贵就到黎阳慰劳军队,又于九日在戚城检阅诸军。
    混乱的后晋军队此时重新变得有序起来,十一日,马全节、李守贞、张彦泽带领前军出发,随后,符彦卿、皇甫遇、李殷分别率领部下开拔。
    石重贵又命令恒州的杜重威前去与马全节会合,然后继续北上。
    同时,位于府州(陕西府谷)的振武节度使折从阮主动出兵,攻克了契丹境内的胜州(内蒙古托克托县),并继续向朔州进军。】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有些惊讶,这是后晋打出来了?开始反攻了?
    所以,后晋到底也不算一片混乱、无力回天,到底还是要看石重贵的用人了——那远在边疆的振武节度使折从阮不就很好嘛。胜州不用说,朔州可是燕云地区被割让给耶律德光的州府之一。
    包围了朔州,先不讨论最后到底能不能攻克,只是包围朔州这个行为,就足以给耶律德光带来极大的压力——这可是回家的后路。这样一来,起码能够起到逼迫对方退兵,解后晋之困的作用。
    “这个杜重威……”刘秀有些沉默,此人自前面将领任免出现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直到这里救援魏州——他不是北面行营的总指挥吗?不是镇守恒州吗?恒州周围那么多县都被攻克了,他怎么没什么动静?
    不对,他还出现过,就是上书给石重贵讲恒州情况危急……
    刘秀有些怀疑,按他来看,此次耶律德光的南下结果一定还是回师契丹,与上次并无太大不同。但后晋倘若能够操作得当,也应当能够从现在的情势变化中获取一定的战果。而现在看看石重贵倚重的人选……真的可以吗?
    【自己境内都出现问题了,耶律德光自然没有了太多的征战心思。
    于是,契丹的各路军队开始逐步北还,开始撤军——当然不会这么一路平静。
    三月初二,北上的过程中,一部分契丹军队路过祁州(河北无极县),于是顺便用羸弱的兵马引诱祁州出战,再用精兵猛然出击,夺取祁州城门,攻克祁州。
    三月初九,杜重威与马全节、李守贞、皇甫遇等人会兵与定州,趁着耶律德光率军不断北还的机会,先收复祁州,又继续北上、主动出击,与十四日开始大举进攻。
    三月十四,杜重威等围攻并占据泰州(河北保定),正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十八日,收复满城(河北满城县);十九日,收复遂城(河北徐水县)。
    此时,后晋一方其实最后的作战目标,是在这一系列作战中打击契丹的作战能力,最好有机会去攻克幽州。】
    明朝,洪武年间。
    朱棣摇头:“耶律德光不会坐视自己失去燕云地区的,整个辽朝也不会。”所以说,倘若后晋是收复了满城、遂城这两个边境线上的城池,耶律德光未必会有太大反应,但泰州就不一样了。
    燕云对于耶律德光来说是什么?是功绩,是让整个辽朝对于他这个皇帝臣服的功绩,也是他稳固皇位的一大关键。辽朝此时围绕皇位的斗争可从来不少,同时又相当理所当然。耶律德光要压服这些人,就得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况且,他想要推行一定程度的汉化,想要推动辽朝向帝制转型,也少不了燕云这一功绩来作为支撑。
    另一方面,从耶律德光本人的治国目标来讲,燕云十六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占有燕云地区,进可以作为南下的基地,收拢中原;退可以作为辽朝本土的第一道防线,拱卫辽朝本土安全——对于宋朝来说,燕云很重要,对于辽朝同样如此。
    所以,即使辽朝内部对是否南下中原有着斗争,但对于保住燕云地区整体还是持统一意见。
    朱棡同意这一观点,即使不看后来宋辽两国的争端,只从当下的形势判断,也能够知道耶律德光是必然不愿意失去燕云地区:“而且后晋内部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当时石重贵为了获取足够的军费,又是每七户凑出一副兵械供应一个士卒,又是派遣三十六名使者分道尽括民财,这些使者还都是拿着兵器锁链直接进了百姓家里……”
    这样的做派,百姓怎能不恐惧?况且,又有各地州县趁机搜刮百姓、狼狈为奸,刚刚才经历过战火,又遭遇这样的官府,只能是民不聊生。
    而这样一来,后晋能支撑得起多久的征战?特别是后来石重贵还骄傲自满、主动发起战争。
    【等到第二天,也就是二十日,杜重威就从遂城退兵到了满城。原因是攻克遂城后,在契丹军中的俘虏中,一个原本隶属于赵延寿麾下的人向杜重威反馈了一个消息:耶律德光昨天已经回到了古北口,结果听到飞马传信说后晋军队大举进攻、要攻克泰州了,立刻决定将辎重送回塞外,但轻骑全部留下,由他带领重新南下。共有五万余骑兵,明日前锋必将到达。
    于是,杜重威就和李守贞商议决定,为避免孤军深入缺乏粮草,暂且回退泰州,看看契丹军此时的情况再说。
    因而,后晋大军不断后退,二十日退到满城,二十一日退到泰州,二十二日,赵延寿率领契丹前锋军逼近泰州,二十三日,后晋军队从泰州退出南逃,一路逃至阳城附近,被契丹军追上,大幅溃败。
    随后,后晋军队进入阳城(河北顺平县),二十四日,重新整顿,在城外列步兵方阵迎击契丹,双方交锋二十余次,最终后晋守住了阳城,契丹军队暂且退去。
    后晋军队继续南撤,二十六日,在南撤途中被契丹骑兵围攻,且战且退,不过十余里就已经人马饥乏。】
    秦朝。
    王翦看着后晋大军的行动,越看越觉得不对。
    这仗怎么能这么打呢?
    耶律德光不带辎重,只带骑兵直接南下,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保住泰州、保住他已经拥有的燕云地区,而不是南下灭亡后晋——虽然他有着就地征粮的方式,但这不能改变五万余骑兵没有携带辎重的前提条件。
    那么后晋军队为何要这样马不停蹄地南逃?就算要撤军,也要讲究一个阵势,讲究稳扎稳打、保持军队的基本稳定和战斗能力。要有规划,要明确每一步退到哪里、粮草辎重是否足够、不够的话从哪里弥补……
    而后晋军队这样的撤退,莫名显出了几分慌不择路、一心只想退避的样子。
    这个核心将领杜重威吗……王翦暗自摇头,没兴趣评价这么一个将领,只是道:“若是后晋不能打出一场胜过契丹,或者对契丹造成极大震慑的战斗,这辽太宗大约也不会介意顺手消灭这部分军队,甚至顺便再来一次南下。”
    耶律德光确实抛弃了辎重不假,但若是后晋一方一直这么溃逃下去,耶律德光不做些什么才是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上天。
    【二十七日,后晋军驻扎到了一个叫做白团卫村(河北顺平县)的地方,当日,这块地方刮起了大风,风势猛烈,扬起地表的灰尘,又折断附近的树木。
    耶律德光觉得这是将后晋军队一网打尽的好时机,于是天亮后,就命令铁鹞军下马作战,拔起了后晋军队的营寨,挥舞短刀奋力进击,同时还借助风势纵火扬尘来助长声势。
    面对契丹一方的来势汹汹,后晋的士卒们想要博一线生机,便纷纷大喊:“都招讨为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没错,杜重威还在犹豫,他说现在风太大,想要等到风停了看情况再说。
    这个想法遭到了不少将领的反对,因为后晋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士卒们饥渴交迫已经到了极点。
    李守贞认为,正应该趁着此时出战,因为有风沙,所以契丹也不能够清楚后晋的具体情况,一旦风停了,看清楚后晋此时虚弱的实际情况,后晋才是没有好结果。
    于是,皇甫遇等人各自率领骑兵奋力攻击,这出乎了契丹一方的预料,又因为此时铁鹞军已经下马,一时间难以重新变回原本的状态,加之风沙越来越大,契丹各支部队之间的联络指挥也难以顺畅,后晋逐渐获得了优势。】
    唐朝,贞观年间。
    所有对打仗有些心得的大臣们都纷纷对后晋最后选择出击的做法表示赞赏。
    长孙无忌笑道:“虽然说‘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陈以待之’,但是也要根据己方军队的实际情况来做决定。后晋这一次正是如此,想来辽太宗一方应当是认为后晋一定会坚守不出,才会让他们的铁鹞军下马。”
    骑兵最根本的条件,就在于他们是骑兵,骑在马上;一旦下马,那就不再是骑兵,也丧失了骑兵的优势;更关键的是,在紧急时刻,下马的骑兵想要重新上马变回骑兵,是很难完成的。
    契丹一方让铁鹞军下马,明显就是打着这次将后晋一网打尽的想法,而他们这么做的前提是后晋不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威胁——若是依照杜重威的计划,等到风势变小再说,那说不定契丹想要的结果就真的实现了。
    后晋的士卒们饥渴交迫,此时能够主动愿意作战已经是相当不容易,若要主帅坚持不战,士气必然会就此低落;而白团卫村不过是扎营之地,并没有什么坚固的堡垒可以用作防线……
    程知节挠头,对杜重威非常不满:“这杜重威到底是无能,还是畏惧契丹?这一次战役结束后,这人总该被处罚了。”他觉得,这样的将领怎么可能不受到处罚?身为主帅却不能够担得起主帅的责任。
    房玄龄有些微妙,他从天幕的言语和石重贵的行为中推断,总觉得石重贵不会如程知节所想的那样做。
    【情势调转,契丹军开始溃退,又因风沙滚滚,难以判断实情,于是传到耶律德光耳中的消息就越来越坏。
    见此,耶律德光立刻掉头开始退兵,后晋一方认为此时不能不追,若是不追,反而可能会让后晋重新陷入不利境地,于是在风沙遮掩下对契丹一方紧追不舍。
    耶律德光见状不妙,觉得奚车速度不够,于是从奚车上下来,重新找了一匹骆驼,骑着骆驼才逃过了后晋军队的追击。
    后晋一方追击过后,因为认为己方人马饥渴,刚刚的胜利不过一时,为了保全自己,就接着南退到了定州。】
    石重贵在《旧五代史》里叫做少帝,《新五代史》里叫做出帝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0707/469100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