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治大国如治痛经
推荐阅读:噬龙修仙、蜀山万妖之祖、穿在1977、什么邪法?我这是正儿八经的正法、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北辰剑宗掌门秘录、异世界宗教胜利居然如此简单?、抗战:野兽们的荣耀、临安不夜侯、幽冥画皮卷、
北京!老子回来啦!
朕像是上了一趟天庭,世间仿佛已经过了千年,只觉得紫禁城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上辈子见过的景象。分明记得朕上次入睡时,窗外的梅花还开着,现在旁边的桃柳都开始抽枝泛绿了。
耳畔没有海上的风声,也听不到敌人的惨叫,莺莺燕燕在雕栏画栋间叽叽喳喳,朕倒有些不习惯。
尤其是一觉醒来没摸到剑柄,让朕心中隐隐不安。尽管之前在海上,也曾遇到长剑扎穿头盔和颅骨后卡住,不得不抓起地上的一节断腿,活活抽死了两个热那亚人,不过朕觉得手里还是拿点能防身的家伙比较安心。
洗漱之后,朕抱着笔记,边走边踱入御书房,朕嫌火坑费碳,天气转暖之后就命人停了,不过温着热水的小火炉倒是已经生了,生炉子的那人正蹲在火炉旁扇风。
看着熟悉的身影,朕笑道:“王伴伴,你不在司礼监敲章,来御书房做什么?”
大太监王承恩,陪朕从小到大的旧人,此刻眼中噙着泪花:“陛下,奴婢此次来,是来告辞的。”
告辞?
“厂臣为何哭泣?”
王承恩拈着衣袖,擦了擦眼角:“陛下不是要奴婢收拾行李,去皇陵守陵么,奴婢到昨日已经将司礼监的事务都安排妥当,陛下赐的司礼监印玺,奴婢也转交给杜勋公公了。”
朕还当是皇太极出两倍工钱挖你去呢。这件事番婆子和朕打过招呼了,用杜勋是为了解决内帑财政问题,而所谓打发王承恩去守皇陵嘛……
“可依朕看,你行李细软都没收拾齐,马上御马监就要上供宝马,南洋买来的熏香也快到了。过几天开春了,带点上林苑新收的枇杷、番石榴,再给孝陵卫捎点茼蒿韭黄。你在宫里休息几天,都忙了半辈子啦,厂臣也该享几天清福。”
等枇杷、番石榴熟了,朕再寻个由头,就说夏天将至,太液池的莲蓬,南海子的鹿茸也该进献上来了。等拿鹿茸补完身子,菱角山楂也该上市了,吃完月饼,还有萝卜和茭白,再撑几天就是除夕。
皇上体恤下属,留内臣在宫中吃顿饭怎么了?只要借口找的好,王承恩一年都别想走出北京城。
不过番婆子的笔记上写满了吃的喝的,依朕看呐,分明是她自己想吃。上回她吃了几个枇杷干,觉得香甜可口,居然亲自带着铲子在景山种起枇杷树苗,真是不知所谓。
像往常一样,朕让王承恩去宫外买果饼,番婆子要整顿内廷,朕这些天都没怎么吃过尚膳监的饭,回回都是让王伴伴或是其他贴心的太监去宫外采办。
尽管朕已经半个月没亲历政务,御书房书桌上积累的奏疏却并不多,只积了两尺厚。
习惯性的抱起奏疏,从左侧的待处理区,丢到右侧代处理区之后,桌上只剩下王承恩和内阁挑选过,认为需要皇帝亲自决断的重要奏疏则放在一个木匣中。
第一封是蓟辽总督张凤翼的,之前番婆子留了四份诏令给朕,要求关宁向京城撤回军队修整,让朕依次发往关宁。结果前三份都被张凤翼拒了,他当然不敢直接抗命,而是阴奉阳违,向朝廷诉苦,关宁各关口兵力空虚,无兵可撤。
第四份诏令,将八千关宁军调换为三千营,已经是朕的底线了,这要是再不同意,番婆子已经让锦衣卫在张凤翼家门口候着,只等一声令下,就破门而入,检查他家有没有私藏龙袍玉玺。
好在这一次他终于同意了,只是八千关宁军要从各个关隘重镇抽调,需要时日集结,从关宁到北京的路途有五六百里,也需要筹备辎重车辆,至少也要一两个月。
一两个月,蓟辽的边防军都属王八的不成?这分明是还想多吃几个月饷!八千人一年二十万两军费,两个月怎么也要多吃三四万两!
大军开拔,六百里地走上一个月确实有可能,一路上的开销又是一笔糊涂账,暗示行军到京城又要一大笔人吃马嚼的费用。
好在番婆子早就准备好了后招。
“蓟辽所撤下之八千人,携兵带甲及所配军械、战马,移师山海关,等候调动。”
“命,天津巡抚崔尔进,登莱巡抚孙国祯,调集海船,支运蓟辽后撤兵卒,原往东江海运船队,归时亦转运山海关兵卒。”
如果放在一个月之前,要朕把朝廷大军放到船上,从海上运回,朕心里一万个不同意,万一海上风高浪急,大军为了鱼鳖可如何是好?
可是朕在海上漂了半个月,风高浪急没感受到,倒是对大船的运输能力印象深刻,按拂菻的澡盆舰队来看,五艘小的桨帆船不算船员,都能装载几十人,最大的摧破者号要是不装货物,也不配水兵,挤下三百名士兵进行短途运输根本不是问题。
何况桨帆船还被桨手占用了船舱,我大明的艨艟可都是借风而行的大帆船,要是一条船装三百人,只消三十几条船便能将八千人一口气运到天津。
朕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就算贴着海岸线航行也不过四五百里,海上行船,一昼夜两百里轻轻松松,只要组织得当,这八千人不到半个月就能运到天津。
而且往东江运输军粮的船只返航时本就是空船,现在船队不过是往山海关多走一段罢了,想讹朕的银子?信不信朕让你去龙王爷家里做客?
番婆子还提醒了一句,人在海上也能漂没,以前她问佣兵承包商买灰牲口,就有一半罗斯雇佣兵在来的路上“晕船恶心,不慎坠海身亡”了,吃了大亏。
所以她还提议给张凤翼再加一条:军队到了天津要重新点卯,撤下来人数以到岸人数为准。
把奏疏批示完,再把番婆子准备的诏书敲好章,命人交给通政司,朕便处理完了关宁军的问题。
仔细想想,朕所做的事情好像只是把番婆子的话誊写了一遍?
接着,朕翻开了第二篇奏疏,这是陕甘总督杨鹤跟赈济御史吴兟发来的,关于陕西赈灾。杨鹤手上没有什么兵力,因为全国能用的军队,有一半都在关宁,留在陕西的只有一帮难堪大用的卫所兵,开始向朕寻求援军。
朕只能告诉他再撑一撑,援军会有的。
昧着自己的良心,朕用朱砂批示道:“卿当主持大局,勿使陕甘糜烂,卿宜自行筹军,招募乡勇,占据坚城要道,朝廷援兵即刻便至。”
吴兟的奏疏就更加可怕了,他说由杨鹤前去替换上一任卸任的陕甘总督,兵部侍郎武之望,因为旱灾和民乱的精神压力,居然一病不起,直接病死了。
很可疑啊,前任病死了,你杨鹤继任陕甘总督,怎么一句都不说,居然要赈济御史上报?
重新看了一遍杨鹤的奏疏,里面说武之望确实是病重,杨鹤到花马池的时候据说药石无灵,都交代完后事了。不过一听说有人要接过陕甘这个屎盆子,这位病重的武之望当天就能吃下饭,三天之后就能下床,杨鹤写这篇奏疏的时候,这位武之望大人已经哼着小曲,带着家丁,回北京述职了。
朕没记错的话,此人似乎精于歧黄之术,尤善妇科,等他回北京,朕要问他要一方痛经药才是。
……番婆子来亲戚那几天,朕可是大大的被拖累,原本一剑能砍死三个,却因为体虚,只能暂避锋芒,以剑技对敌,一剑就只能砍死两。
按番婆子交代的,朕命人给户部传了口令,让他们尽快给陕甘筹集赈灾粮食,并要求兵部也支一部分军粮给陕甘,就把问题推得一干二净,反正你们别想从内帑拿钱,朝廷给你们发禄米,是要你们给朕想办法的,天天要朕打钱还要你们做什么?
接下来是第三份奏疏,来自四川。
朕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又是奢贼、安贼作乱的急报。奢、安两氏原本是四川的土司,因为朝廷改土归流的国策,平时就对朝廷不满。皇兄当政时,曾命当地土司出兵助剿后金,结果派来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被重庆巡抚要求重新调集,他们便借口军饷没给足,起事造反了。
此事番婆子虽然不知道,但她曾经在笔记上记过这样一件事。她亲自去过几趟东华门,和已经容貌全毁的魏忠贤密谈过数回,核对朝廷和内帑的账目。发现天启元年征调四川土司的狼兵时,本应该被拨下的四十万军饷,被层层克扣,最后发到土司手里,只剩下四万两。
这要是换成朕,朕也得反……
既然康丝坦斯陛下对四川的瑶乱不知情,那崇祯大帝自然不辞其咎,亲自处理此事吧。
首先,挑一个还算善战、又对四川熟悉的当地将领。
让他总督贵、湖、云、川、广五省军务。
如果平叛成功了,就嘉奖一番,如果战败了,就砍了他脑袋。
然后朕一看奏疏,五省总督已经有人了,还是朕的本家,兵部尚书朱燮元早已在遵义监管五省军务。
前几天曾经有一回,摧破者号遇到了热那亚人五条船的船队,希腊火只来得及点燃两条船,就和热那亚人接舷白刃战,水兵几乎不支,卢卡斯高呼斩首一人赏金十枚,罗斯人顿时战役高昂,这才把热那亚人反推回去。
如此看来,要打胜仗,一是要准备好足够多的痛经药,二是准备好足够多的银子。
忍着剜肉般的剧痛,朕批示道:“内帑支银十万,助四川平叛。”
朕像是上了一趟天庭,世间仿佛已经过了千年,只觉得紫禁城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上辈子见过的景象。分明记得朕上次入睡时,窗外的梅花还开着,现在旁边的桃柳都开始抽枝泛绿了。
耳畔没有海上的风声,也听不到敌人的惨叫,莺莺燕燕在雕栏画栋间叽叽喳喳,朕倒有些不习惯。
尤其是一觉醒来没摸到剑柄,让朕心中隐隐不安。尽管之前在海上,也曾遇到长剑扎穿头盔和颅骨后卡住,不得不抓起地上的一节断腿,活活抽死了两个热那亚人,不过朕觉得手里还是拿点能防身的家伙比较安心。
洗漱之后,朕抱着笔记,边走边踱入御书房,朕嫌火坑费碳,天气转暖之后就命人停了,不过温着热水的小火炉倒是已经生了,生炉子的那人正蹲在火炉旁扇风。
看着熟悉的身影,朕笑道:“王伴伴,你不在司礼监敲章,来御书房做什么?”
大太监王承恩,陪朕从小到大的旧人,此刻眼中噙着泪花:“陛下,奴婢此次来,是来告辞的。”
告辞?
“厂臣为何哭泣?”
王承恩拈着衣袖,擦了擦眼角:“陛下不是要奴婢收拾行李,去皇陵守陵么,奴婢到昨日已经将司礼监的事务都安排妥当,陛下赐的司礼监印玺,奴婢也转交给杜勋公公了。”
朕还当是皇太极出两倍工钱挖你去呢。这件事番婆子和朕打过招呼了,用杜勋是为了解决内帑财政问题,而所谓打发王承恩去守皇陵嘛……
“可依朕看,你行李细软都没收拾齐,马上御马监就要上供宝马,南洋买来的熏香也快到了。过几天开春了,带点上林苑新收的枇杷、番石榴,再给孝陵卫捎点茼蒿韭黄。你在宫里休息几天,都忙了半辈子啦,厂臣也该享几天清福。”
等枇杷、番石榴熟了,朕再寻个由头,就说夏天将至,太液池的莲蓬,南海子的鹿茸也该进献上来了。等拿鹿茸补完身子,菱角山楂也该上市了,吃完月饼,还有萝卜和茭白,再撑几天就是除夕。
皇上体恤下属,留内臣在宫中吃顿饭怎么了?只要借口找的好,王承恩一年都别想走出北京城。
不过番婆子的笔记上写满了吃的喝的,依朕看呐,分明是她自己想吃。上回她吃了几个枇杷干,觉得香甜可口,居然亲自带着铲子在景山种起枇杷树苗,真是不知所谓。
像往常一样,朕让王承恩去宫外买果饼,番婆子要整顿内廷,朕这些天都没怎么吃过尚膳监的饭,回回都是让王伴伴或是其他贴心的太监去宫外采办。
尽管朕已经半个月没亲历政务,御书房书桌上积累的奏疏却并不多,只积了两尺厚。
习惯性的抱起奏疏,从左侧的待处理区,丢到右侧代处理区之后,桌上只剩下王承恩和内阁挑选过,认为需要皇帝亲自决断的重要奏疏则放在一个木匣中。
第一封是蓟辽总督张凤翼的,之前番婆子留了四份诏令给朕,要求关宁向京城撤回军队修整,让朕依次发往关宁。结果前三份都被张凤翼拒了,他当然不敢直接抗命,而是阴奉阳违,向朝廷诉苦,关宁各关口兵力空虚,无兵可撤。
第四份诏令,将八千关宁军调换为三千营,已经是朕的底线了,这要是再不同意,番婆子已经让锦衣卫在张凤翼家门口候着,只等一声令下,就破门而入,检查他家有没有私藏龙袍玉玺。
好在这一次他终于同意了,只是八千关宁军要从各个关隘重镇抽调,需要时日集结,从关宁到北京的路途有五六百里,也需要筹备辎重车辆,至少也要一两个月。
一两个月,蓟辽的边防军都属王八的不成?这分明是还想多吃几个月饷!八千人一年二十万两军费,两个月怎么也要多吃三四万两!
大军开拔,六百里地走上一个月确实有可能,一路上的开销又是一笔糊涂账,暗示行军到京城又要一大笔人吃马嚼的费用。
好在番婆子早就准备好了后招。
“蓟辽所撤下之八千人,携兵带甲及所配军械、战马,移师山海关,等候调动。”
“命,天津巡抚崔尔进,登莱巡抚孙国祯,调集海船,支运蓟辽后撤兵卒,原往东江海运船队,归时亦转运山海关兵卒。”
如果放在一个月之前,要朕把朝廷大军放到船上,从海上运回,朕心里一万个不同意,万一海上风高浪急,大军为了鱼鳖可如何是好?
可是朕在海上漂了半个月,风高浪急没感受到,倒是对大船的运输能力印象深刻,按拂菻的澡盆舰队来看,五艘小的桨帆船不算船员,都能装载几十人,最大的摧破者号要是不装货物,也不配水兵,挤下三百名士兵进行短途运输根本不是问题。
何况桨帆船还被桨手占用了船舱,我大明的艨艟可都是借风而行的大帆船,要是一条船装三百人,只消三十几条船便能将八千人一口气运到天津。
朕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就算贴着海岸线航行也不过四五百里,海上行船,一昼夜两百里轻轻松松,只要组织得当,这八千人不到半个月就能运到天津。
而且往东江运输军粮的船只返航时本就是空船,现在船队不过是往山海关多走一段罢了,想讹朕的银子?信不信朕让你去龙王爷家里做客?
番婆子还提醒了一句,人在海上也能漂没,以前她问佣兵承包商买灰牲口,就有一半罗斯雇佣兵在来的路上“晕船恶心,不慎坠海身亡”了,吃了大亏。
所以她还提议给张凤翼再加一条:军队到了天津要重新点卯,撤下来人数以到岸人数为准。
把奏疏批示完,再把番婆子准备的诏书敲好章,命人交给通政司,朕便处理完了关宁军的问题。
仔细想想,朕所做的事情好像只是把番婆子的话誊写了一遍?
接着,朕翻开了第二篇奏疏,这是陕甘总督杨鹤跟赈济御史吴兟发来的,关于陕西赈灾。杨鹤手上没有什么兵力,因为全国能用的军队,有一半都在关宁,留在陕西的只有一帮难堪大用的卫所兵,开始向朕寻求援军。
朕只能告诉他再撑一撑,援军会有的。
昧着自己的良心,朕用朱砂批示道:“卿当主持大局,勿使陕甘糜烂,卿宜自行筹军,招募乡勇,占据坚城要道,朝廷援兵即刻便至。”
吴兟的奏疏就更加可怕了,他说由杨鹤前去替换上一任卸任的陕甘总督,兵部侍郎武之望,因为旱灾和民乱的精神压力,居然一病不起,直接病死了。
很可疑啊,前任病死了,你杨鹤继任陕甘总督,怎么一句都不说,居然要赈济御史上报?
重新看了一遍杨鹤的奏疏,里面说武之望确实是病重,杨鹤到花马池的时候据说药石无灵,都交代完后事了。不过一听说有人要接过陕甘这个屎盆子,这位病重的武之望当天就能吃下饭,三天之后就能下床,杨鹤写这篇奏疏的时候,这位武之望大人已经哼着小曲,带着家丁,回北京述职了。
朕没记错的话,此人似乎精于歧黄之术,尤善妇科,等他回北京,朕要问他要一方痛经药才是。
……番婆子来亲戚那几天,朕可是大大的被拖累,原本一剑能砍死三个,却因为体虚,只能暂避锋芒,以剑技对敌,一剑就只能砍死两。
按番婆子交代的,朕命人给户部传了口令,让他们尽快给陕甘筹集赈灾粮食,并要求兵部也支一部分军粮给陕甘,就把问题推得一干二净,反正你们别想从内帑拿钱,朝廷给你们发禄米,是要你们给朕想办法的,天天要朕打钱还要你们做什么?
接下来是第三份奏疏,来自四川。
朕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又是奢贼、安贼作乱的急报。奢、安两氏原本是四川的土司,因为朝廷改土归流的国策,平时就对朝廷不满。皇兄当政时,曾命当地土司出兵助剿后金,结果派来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被重庆巡抚要求重新调集,他们便借口军饷没给足,起事造反了。
此事番婆子虽然不知道,但她曾经在笔记上记过这样一件事。她亲自去过几趟东华门,和已经容貌全毁的魏忠贤密谈过数回,核对朝廷和内帑的账目。发现天启元年征调四川土司的狼兵时,本应该被拨下的四十万军饷,被层层克扣,最后发到土司手里,只剩下四万两。
这要是换成朕,朕也得反……
既然康丝坦斯陛下对四川的瑶乱不知情,那崇祯大帝自然不辞其咎,亲自处理此事吧。
首先,挑一个还算善战、又对四川熟悉的当地将领。
让他总督贵、湖、云、川、广五省军务。
如果平叛成功了,就嘉奖一番,如果战败了,就砍了他脑袋。
然后朕一看奏疏,五省总督已经有人了,还是朕的本家,兵部尚书朱燮元早已在遵义监管五省军务。
前几天曾经有一回,摧破者号遇到了热那亚人五条船的船队,希腊火只来得及点燃两条船,就和热那亚人接舷白刃战,水兵几乎不支,卢卡斯高呼斩首一人赏金十枚,罗斯人顿时战役高昂,这才把热那亚人反推回去。
如此看来,要打胜仗,一是要准备好足够多的痛经药,二是准备好足够多的银子。
忍着剜肉般的剧痛,朕批示道:“内帑支银十万,助四川平叛。”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5451/482990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