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74章 别拿作家不当干部

第74章 别拿作家不当干部

推荐阅读:宇宙无限食堂穿成最后一只九尾狐领主又红名了港综世界的警察院长别C了,你队友不配!我也是异常生物从机械猎人开始星际最强大脑裂天空骑联盟之嘎嘎乱杀

    第74章 别拿作家不当干部
    京城工业学院。
    临近饭点,家家户户都在做饭,油烟子味顺着窗户往各家各户蹿,又呛又香。
    这会儿朱琳家已经用上了煤气罐。
    液化气的推行可谓颇费周折。
    京城啥事都走在前面,液化气试验推广的时候,往往前脚安好设备,后脚就叫人家拆下来扔到院儿里去了。
    到了今年算是推广的第14个年头,京城有68.1万多户居民由燃煤改为了烧气。
    这会儿煤气罐也是凭票供应,供应特别紧张,是家家户户的宝贝疙瘩,要是住筒子楼的集体厨房,还得给自家煤气罐上把锁,姑娘们找对象也会提前问一嘴:“你家有煤气罐吗?”
    “琳琳,那你这电影是拍完了?”刘医生打听问。
    “嗯,完成拍摄任务了。”
    “导演叫啥来着?”
    “凌子风,拍《中华女儿》那位。”
    凌子风不仅会导演,还会编剧、演戏,可以说是全才,也是北影厂赫赫有名的“四大帅”之一。
    不过“四大帅”仅存其三,崔巍导演年初过世,代表作《小兵张嘎》,他一手选出嘎子的饰演者安吉斯,有知遇之恩。
    两代嘎子的饰演者,都成为了时代的缩影。
    安吉斯问心有愧,长大后销声匿迹,银幕上看不到他的身影,央视搞座谈会,健在的演员全请了去,给安吉斯打电话,安吉斯没来,说京城下大雨,车不好走。
    反正是没脸再见《小兵张嘎》主创。
    “你们电影什么时候能上映?”
    “怎么也得在明年了吧,后期制作还没完成,还要配音、送审。”
    “配音伱还得去?”
    “不用我了,有专门的配音演员。”
    以现在的拍摄技术,自然没办法现场收音,都是后期配音。
    有些是演员自己来配,有些是找配音演员。
    86版《西游记》里,给猴子配音的不是六老师,是唐老鸭的配音演员。
    如来和银角大王是同一个人配音。
    演猪八戒的马德华给太白金星配音、董浩叔叔给寿星配音、张涵予给黄眉大王配了音
    很可惜,女儿国王,不是朱琳自己配的,配音演员叫周庆瑜,大伙在电视上看到的人是朱琳,听到的并不是朱琳本音。
    别失望,沙和尚是闫怀礼自己配的。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这个真是本音。
    说话间,就开饭了。
    绿绿的素菜,热热乎乎的清淡汤水。
    朱琳酝酿半天,搁下筷子,杏眸扫一圈,郑重道:“爸、妈,我有件事儿想跟你们宣布。”
    刘医生和朱教授对视一眼。
    “你不用说了,我和你爸都懂。”
    “都懂?”朱琳心里一跳。
    “你想当演员的事儿,我和你爸不反对。”
    “不是这件事”朱琳脸一烫,“我是想说,我和江弦,处朋友了。”
    “.”
    屋里安静下去,落针可闻。“什么时候的事儿?”
    “在湘西拍戏的时候。”
    朱教授沉默一会儿,正色道:“这是很好的事情,你到了该谈朋友的年纪,江弦思想过硬,为人正直,忠于党忠于人民,你们谈朋友,我和你妈并不反对,是吧老刘?”
    “对、对,我们不反对。”刘医生先表明态度,又赶紧盘问:“不过江弦对未来是怎么规划的,他和你谈过么?”
    “妈,江弦肯定是要加入作家队伍的,他有写文章的才华,好多大作家都很欣赏他。”
    “这么说,江弦以后是要进作协的?”刘医生回忆了下,“老朱,我记得作协是个大单位吧,以前那作家,不都是三高”
    三高,即:高工资、高稿酬、高奖金。
    “高官的单位,以前作协里的作家多厉害啊,不过这会儿好像还没恢复建制。”
    “多会儿能恢复?”
    “怎么也在文代会以后吧。”
    作协在文联中地位超然,与文联是同属高官行政单位,中央直属单位。
    作家加入作协,进入专业作家队伍后,相当于国家干部身份,不仅享受福利分房待遇,还享受一定的工资补贴。
    在50年代,文艺一级作家,如周立波、曹禺,月薪333.5元,文艺二级作家,如赵树理、舒群,月薪270元。
    进入专业作家队伍,那就是踏足体制内,旱涝保丰收,许多人每月领上月薪,也就渐渐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和激情。
    阎连科还狠狠批评过这事儿,代表作《年月日》那位。
    “要是这么说的话,江弦这工作还不错呀。”刘医生面露惊讶。
    没成想这准女婿,还是个准国家干部。
    又在人文社磨了几天,江弦终于把《芙蓉镇》的第一部分改了出来,供以9月《人民文学》的连载。
    改稿子和挤牙膏差不多,只要用力,就总能挤出来一点儿。
    江弦没有一直修改稿子的怪癖,大家都觉得满意他就收手,不像有些作家,要求特别严格,几近病态。
    譬如举世闻名的文豪托翁,每当报社发表他作品之前,都会先打出清样寄给他校对。
    托尔斯泰一校对,就忍不住想修改,最后清样被改到百孔千疮,无法辨认,还好她夫人认得他的习惯符号,为了不给报社同志找麻烦,只能终夜不合眼,帮他重新誊抄一遍。
    等托尔斯泰再拿到手呢,又忍不住了,欻欻又改一通,他夫人无奈,再誊抄一遍,托尔斯泰也很愧疚,发誓绝对不会改了,但是文豪的嘴也骗女人,一扭头,他又克制不住修改,反复如是,哪怕稿子已经发出去,他忽然想起来,也会给报社的同志追去电报,让他们替他修改某处。
    “江弦,这稿子给你,你拿去审审。”冯骥才把厚厚一摞《霍元甲》的手稿给江弦交上来。
    这货扫了一眼。
    “嚯,人文社的稿纸不错啊。”
    人文社是一页500字的大稿纸,这点儿跟其他家都一样,不过周围留白的地方贼大。
    经常改稿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边上有大片的空白是件多么舒服的事情,能往里面加好些个字儿。
    “我先拿回去看看。”
    离开人文社,江弦没着急回北影厂,蹬着自行车往东堂子胡同去。
    沈老师家就在那儿。
    沈老师年轻时候从事过编辑工作,审稿工作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他年岁已高,江弦哪好意思劳烦他老人家帮忙审稿。
    但汪师兄就不一样了。
    他还年轻,年轻人就得多干活。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7066/487457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