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 > 青云路(科举) > 青云路(科举) 第117节

青云路(科举) 第117节

推荐阅读: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旧神之巅开错外挂怎么办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苍白徽记开局赠送天生神力玩家们的NPC大爹穿越60年代,苟出富贵一生

    而后面的阎家马车当中,阎师爷正压低了声音,对自家这个胆大妄为的女儿小声训斥着:“要不是那会儿已经来不及了,我立马就要让人把你送回去!你给我老实待着,等到了明日,就让小九送你回去,听到了没有!”
    他说着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件事也怪自己,今个儿起得太早了,坐到车上就开始犯困,等到与大人汇合之后,又去了那边的马车中议事,竟是半点儿都没发现自己的马车里还多了个人!
    他方才已经说了一路了,阎棠芝已经有点听烦了,她眨了眨眼,看向自家父亲,状似乖巧地“嗯”了好几声,表示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女儿知道错了,都听您的。
    然而心中却在想着另一个人。
    阎师爷说了一路,也口渴了,终于偃旗息鼓,尽力忽视她,闭目养神起来。
    阎棠芝却并不在意,她双手托腮,眼神有些飘忽,心思早已不自觉地飘到了前面的马车中。
    也不知沈大人此时在做什么?
    她做出这件事来,一点儿都不后悔,昨日在父亲的书房外听到他与母亲所说的话之时,她心中便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若是自己女扮男装跟过来,是不是能同沈大人多相处一会儿?
    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男子。
    那是个雨天,父亲母亲带着自己和弟弟去沈府拜见,正巧在门口碰上他从外面回来。
    她还清楚地记得,他那日穿了一身月白色的窄袖直缀,衬得身姿挺拔,撑了把素色的油纸伞,闲庭信步地从远处行来,在雨帘之中,如同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行至廊下,他收起伞,露出那张清隽俊朗,会弁如星的脸。
    她登时就看呆了,心漏跳了一拍。
    第一百零四章
    再后来那天的事, 阎棠芝就记不清了,因为到后面,她的脑袋一直晕晕乎乎的, 乖巧地跟着爹娘问好,行礼。
    在他们跟鲁家人一道跟着沈大人她们一道来兴化府的路上,母亲时不时地就会带着自己去陪沈夫人说话。
    沈夫人当然也是很好的, 她温柔大方,待人可亲, 懂得也很多,听说还是京都中一位很有才名的夫人的弟子,这也是为什么她虽然出身低微, 但却极少有人议论她与沈大人并不相配的原因。
    真是羡慕沈夫人。
    若是自己也能离他更近一点儿就好了。
    阎棠芝托着腮想。
    ……
    沈伯文自然不知后面的马车中还有人在惦记自己,他此时正在跟老何说话。
    “以往官府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如何做的?”
    老何想了想,道:“大部分时候,都是修理堤坝桥梁,疏通沟渠, 以及修固水库等等。”
    沈伯文颔了颔首, 心道《荀子》之中亦有:修堤梁, 通沟浍,行水潦, 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 司空之事也。[1]
    他心下稍稍叹了口气,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人们面对天灾的时候, 往往都是渺小的,但在现代时,除了人们坚强的意志力之外,还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忙,而在古代,却只有前者。
    自己不能将希望都放在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或是不知能多大作用的堤坝水库上,回去之后还应当盘点一番衙门库房的存粮,若当真发生旱灾,及早把控市场价格,对商人们严加管制,然后向朝廷汇报,希望能及早赈灾才是。
    在天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但却并不能因为如此,就什么都不做,他们这些人,既然手中有这样的权利,身上自然也肩负着责任,所以才要尽更大的努力。
    他们两个说了会儿话,就进了城。
    老何原本想让他们住在自己家中,但沈伯文思及自己这一行人的人数并不算少,便婉拒了,找了间客栈住下了。
    等用过晚饭歇下之后,已是夜色沉沉,星子高悬。
    大家都舟车劳顿,脑袋一沾到枕头就睡着了,一夜无梦。
    翌日,阎棠芝为了避免被自家父亲送回去,早早地就等在沈伯文的门口。
    “吱呀”一声,房门从里面被打开,沈伯文穿了件天青色的道袍,姿态闲适地走了出来,自然而然地也瞧见了候在自己房门口的人。
    脚步顿住,正当他在想是装作没看到直接走过去呢,还是应当找阎师爷聊两句的时候,阎棠芝忽然往前走了一步,不伦不类地对他拱手行了一礼,然后不好意思地道:“草民……见,见过沈大人。”
    她还在努力维持着自己身上那一戳就破的伪装呢。
    沈伯文却不想配合她,他们此番出来,是做正事的,并不是带着小姑娘玩闹的,于是他正了正面色,看向对面之人,态度良好地开口问道:“侄女寻我有事?”
    他自觉态度和语气都很温和,然而小姑娘一听他这话,脸色霎时变白,眼神控诉地看向他,脚下甚至都有些不稳,泪光涟涟的,忙不迭地抓住了走廊的扶手。
    沈伯文耐心地等她说话,然而半晌过了,她还是一言不发,他的耐心终于耗尽了。
    他礼貌疏离地道:“若是无事,我便让阎师爷早些送你回去吧,想必令堂在家也很是记挂你。”
    说罢,便直接了当地下了楼。
    哪怕是不用脑袋想,都知道她肯定是偷偷从家里溜出来的,阎夫人怎么可能放得下心,说不定把家里都翻遍了。
    还有许多正事要做,无心再在她身上多花时间,沈伯文下楼之后便让唐阔替自己给阎师爷带话,暂且给他放两天假,让他带着女儿先回府城,其他的事便先不用操心了。
    阎师爷在收到这条传信之后,面色登时就不大好看了,不是对沈伯文,而是对自家这个不知轻重的女儿。
    然而他自诩是个君子,从来没有对儿女动过手,饶是现在气得吹胡子瞪眼,也只是指着阎棠芝又把她骂了一顿,然后带着不知为何看上去失魂落魄的女儿上了马车,立马回城。
    老何的老家在这里,自然不会跟他们一道住客栈,鲁师爷下楼之后没有见到阎师爷,不由得问起来,唐阔便替自家老爷答了,只说阎师爷家中有急事需要赶回去,并没有说别的,鲁师爷也就识趣地不再多问了。
    一道用过早饭,与老何在客栈门口回合之后,他们继续实地走访调查。
    走完四个县,前前后后总共花了十天时间,结果却不大乐观。
    四个县情况都差不多,只是或轻或重的区别,虽然这种结果在沈伯文的预料之中。
    时隔数天回到家中,周如玉一见到他便吓了一跳,一边上前来亲自替他更衣,一边话中带着一丝心疼地问道:“怎么才出去了这么几天,就瘦了这么多?”
    不光是瘦了,每天都在日头底下,还黑了许多。
    好在人长得好看,哪怕被晒黑了也不丑。
    沈伯文不欲把外面的情绪带到家里来,闻言便同她开了个玩笑,“前些日子我还觉得胖了些,现在倒是正好了。”
    周如玉又哪里不知他是在宽自己的心,没有多说什么,只亲自去了趟厨房,晚上整顿了满桌子的好菜,要替他补一补。
    在外面的时候的确没有吃好,沈伯文很给面子,一气吃了三碗饭,最后还舀了一碗汤慢慢地喝着。
    一边喝,一边听自家娘子说这几天的事儿。
    说阎夫人前两天带着女儿上门,是来请罪的,说她当时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时,也有些诧异,以前也从没想到,阎家这个小娘子,看起来安静乖巧的,居然还能做出这么大胆的事来。
    沈伯文又喝了一口汤,对此并不发表看法。
    当日他被满心满眼都是有关于旱情的事,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一个小姑娘,然而此刻回到家中,妻子与孩子陪伴在身边,身心都放松下来,便后知后觉地想起了当时阎棠芝的反应。
    他与原身的脸其实长得差不多,因而在现代时,倒也不是没有女孩子喜欢过他,对那种眼神并不算陌生。
    因而两相对比之下,他不由得有些语塞。
    实在是有些想不通,自己若是再大个两三岁,都能当她的爹了,自己一向注重距离感,同她见过的次数,怕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也不知道小姑娘究竟怎么想的。
    想不明白就干脆不想,沈伯文在心里摇了摇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继续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当中,亲自将给四个县的县令发了公文,让他们将防旱的工作做起来,在不引起流言和惶恐的前提下,让百姓们尽量都屯点儿粮食。
    蒋沛春接到公文之后,不由得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做不好,于是想了个笨办法,既然怕底下的人阳奉阴违,那就自己也跟着一道做事好了,反正现在最重要的事也就是这件了。
    于是晋江县的百姓们就总能瞧见自家这个县太爷今个儿在田间地头,明个儿又在堤坝上,后天又去了粮食店中,时间长了,大部分百姓都能认得蒋沛春的脸了。
    在收到学生送过来的信之后,沈伯文抽了点时间看完,信上仔细写了他最近是如何做的,还有几个疑难问题,希望老师能够不吝指教。
    沈伯文看罢,面上露出个欣慰的笑意,他倒是没有想到,蒋沛春比自己想象的要做的更好一点。
    而至于他提出来的那几个问题……
    沈伯文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下笔流利,写写停停,半个时辰后,才放下笔。
    把唐阔唤进来,打发他去送信。
    ……
    公文一封一封地发下去,事情一件又一件地在做,然而即便众人怀着侥幸翘首以盼,一直到八月月份,水稻逐渐进入灌浆期,整个兴化府也没有落下一滴雨水。
    眼看着今年就要颗粒无收,沈伯文终于给朝廷写了恳请赈灾的折子。
    如今的内阁格局变动不小。
    在前任内阁首辅,吏部尚书窦知文致仕之后,也不知景德帝意欲何为,下旨命谢琢升任首辅,兼任吏部尚书,褚彦文任次辅,任工部尚书不变,渠恺则从兵部调任,新任户部尚书,韩建入阁的计划再次失败,新入阁的阁老姓程名白昱,被景德帝任命为兵部尚书。
    许是前段时间往京都送出的信起了作用,朝廷的赈灾队伍来的很快,至于府内各处的粮食铺子,刚有了想要提高米价的苗头,就被官府强势掐灭。
    形势看似是好起来了。
    然而沈伯文却心知,按照朝廷的旧例,赈济到秋季就会停止。
    于是他又回到府衙,疲惫地捏了捏鼻梁,沉下心来又写了封折子,将其中利弊都一一道明,恳请朝廷能赈济到次年麦熟为止。
    旧例赈济到秋季就停止的原因,是因为秋天有收成能解决问题,可今年的收成能依靠吗?若是朝廷现在就停了赈济,百姓们又该如何过活?
    然而这封折子按照流程被送到内阁,在如今的户部尚书渠恺看过之后,却被压在了最下面。
    他发出一声冷哼,毫不在意地收回了手,仿佛方才压下去的不是一封奏折,而是随便一张草纸。
    心道这姓沈的果然是平民出身,眼皮子浅,既然兴化那边还没有到□□的程度,现在往那边多花国库的银两就是浪费,照他看来,还不如把这些银子都花在西北边的军务上。
    第一百零五章
    兴化府, 沈府。
    外面的日头依然高悬着,厨房里也闷热得紧,唐晴干脆帮自家哥哥搬了个小凳子出来, 就放在门前的树底下,外面多少有点儿微风吹着,倒是还少了一丝暑气。
    唐阔正端着一碗饭, 坐在凳子上吃得起劲,话都顾不上说。
    唐晴先前已经吃过了, 也搬了个凳子坐在他对面,看他吃得这么着急,不由得心疼地道:“哥, 你慢点儿吃,别噎着了。”
    然而唐阔抬起头对她弯了弯眼睛,露出一丝笑意来,随即就继续埋头苦吃,速度并没有慢下来。
    唐晴顿了顿,干脆起身回厨房去给他端了碗水出来, 回来后看着自家哥哥明显晒黑了许多, 也瘦了的模样, 心里有点儿难受,轻轻地道:“哥, 你最近也太辛苦了,整日跟着大人跑东跑西的……”
    她这话说完,唐阔咽下嘴里的这口饭, 倒是开口说话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百姓们苦, 大人也辛苦, 整日殚精竭虑的,起早贪黑的,我这点儿累不算什么。”
    许是方才吃得急,缓和了他饥肠辘辘的肚子,现下倒是能一边吃一边跟自家妹妹闲聊几句了。
    “晴娘,你翻过年就要十七了吧?”
    “是啊。”唐晴不知道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随即便疑惑地看向他。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8086/490260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