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547节
推荐阅读: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旧神之巅、开错外挂怎么办、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苍白徽记、开局赠送天生神力、玩家们的NPC大爹、穿越60年代,苟出富贵一生、
接下来不管是谁将变法落实,天下人都会永远记得赵泗。
乃至于几十年后,赵泗继位的时候,天下差不多也已经彻底接受了新法新规。
换句话说,天下,提前了十几年已经变成了赵泗的形状。
“大父不急……但是李相也得体量一下孤,小稚奴刚出生不久就随大父去了汤泉,总不能让我这个当爹的和儿子分别太久不是?”
“殿下已经考虑好了?”李斯开口问道。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我倘若真将这传国玉玺供着,恐怕大父才会不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释奴令颁布,赵泗托梁换柱!
新鲜出炉刚刚盖好印玺的诏令自皇宫而出。
先是晓谕百官,尔后通晓地方郡县,再由地方郡县张贴告示布告天下。
流程走的很快,毕竟这是大朝会议定的事情。
百官已经轰动过一次了,这段时间为了劝说赵泗收回成命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是半点卵用没有。
眼下盖着印玺的释奴令下发,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有传国玉玺,有始皇帝的私印,有太孙殿下的印章,还有右丞相的官印。
当今陛下,监国太孙,当朝丞相,三位大佬公开为之背书,没有人可以抗拒这份诏令。
于是,诏令顺利的下发各地郡县。
咸阳作为大秦的首善之地,自然是在接到诏令的第一时间就张贴告示。
对于释放咸阳官奴这件事怎么说呢?
咸阳县令本来就是赵泗的人,更不用说释奴令出自最高权利机构,区区一个县令,人在京师,压力很大啊……
老老实实按照章程办事,作为天下之表率,不仅要办的好,还要办的快。
释奴令颁布的第一天,咸阳县的上下官员就紧急动员了起来,忙着给官奴隶们登记造册。
等到验传重新登记完毕,户籍重新办理,原先的奴隶档案封存以后,这批人就会被移交出去,等候统一发配。
这里是咸阳,肯定不可能给他们把户籍地址落户在京师。
从奴隶摇身一变成为天龙人户口,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哪个荒蛮的地方缺少人口开发户籍就发配到哪里,造好户籍以后由当地官府发放一些必备物资统一迁移即可。
释奴令颁布以后造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取消奴隶制,绝对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奴隶制,从诸夏历史记述以来就已经存在,直至今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
往前数倒不是没人干过这事,只不过没干成,譬如那位号称能够托梁换柱的帝辛。
帝辛在现代风评颇为两极分化,赵泗无心辨别,但是最起码在目前这个时代,帝辛依旧是公认的昏君。
“看待一个人不能够盖棺定论,如果从废除奴隶制,以及取消人祭这个角度来看,我还是很认可帝辛的嘛。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位纣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再一次朝会之上,赵泗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态度。
之所以提起来纣王,倒不是赵泗闲得无聊想要逆转舆论给帝辛翻案,八竿子都打不着,今日之所以提起是因为有人把赵泗和帝辛类比,说赵泗取消奴隶制是效仿纣王之举。
当然,不是百官……释奴是大朝会决议通过,虽然是被赵泗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再怎么说赵泗也是走的正规流程,政治人物可以没有操守,但是潜规则还是愿意遵守的,私底下嚼舌头这种事情百官不可能干,更何况是嚼太孙的舌头?
是民间舆论……
准确来说是汇聚于咸阳的诸子百家。
咸阳本就是大秦的政治中心,而政治中心因为种种原因,也势必会聚集最多的知识分子。
再加上赵泗开放学室,给百家开了一道口子,不分诸子百家皆可以走正规途径进入仕途,来往关中的知识分子就愈发多了起来。
毕竟学室开放是试点经营,目前只在关中实行,诸子百家是生命之争,上升通道就是学术命脉,自然不愿落人后面。
因为始皇帝退避汤泉,而赵泗年龄尚幼,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原先不敢说话的人或多或少都放松了许多,因此舆论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舆论环境一旦宽松,那自然是什么话都能蹦跶出来。
就譬如释奴这件事……
仅从释奴这件事来看,帝辛没办成,赵泗能办成,不是因为赵泗此帝辛强。
而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时候。
事实上随着封建王朝的权利越来越集中,人身依附势必会大幅度减少。
道理很简单,但凡雄主,必然不会容许有太多人口超脱于自己权利干涉范围之外。
无关于慈悲,也无关于善良,这是权利的天性。
而大秦的封建集权已经到了相当之高的地步,尤其是在迁王陵令顺利实行,六国最后的叛乱平定,西灭东胡和月氏之后,现如今秦国中央政府的集权绝对不下于汉唐盛世,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巅峰。
至于帝辛……有个鸡毛的权利集中,政令能传多远都不好说,只能说想法是好的,可惜没有实行的土壤。
换个时代,跑到晋朝去提出科举以及废除奴隶制,大概率也是和帝辛一样扒瞎。
顺应时局是赵泗成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随着时代发展,七国战争愈发频繁,战争烈度高度上升,不论哪个国家都加强了对人口资源的重视。
譬如以前的秦国,实际上就有专门针对奴隶的律法。
战争时期秦国也有权利征调奴隶,甚至规定了各级爵位被征调的时候需要自行准备多少奴隶一块出征……
说白了,其实很早以前,奴隶制就已经不再是商周时期的奴隶制了,人身依附关系早就被政府强行干涉了。
赵泗是踹门的那个,干干脆脆的颁布了释奴令。
真放到商周奴隶制的巅峰,别说赵泗,始皇帝也够呛能干成。
但是舆论这玩意怎么说呢……
赵泗做的事情看似是临门一脚,看起来难度不大,但是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也算是彻彻底底撕掉了旧时代的遮羞布。
譬如譬如司马家的洛水之誓,譬如成济弑君……
这些事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物理意义难度不大,大的是跨过心里的乃至于天下人心里的那道门槛。
为旧时代守旧的人很多……
诸子百家都有……从这一点上来说法家乃至于关中旧吏反而都算是先进分子。
总之政令不能阻止,悠悠之口同样不能阻拦。
譬如儒家……遵从礼制,孔夫子曾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崇尚春秋之礼的儒家大概是最难接受废除奴隶制的。
贵族最后的体面都没有了……
当官的谨言慎行,反倒是游走于社会上的士子开口狂言,一些守旧颇为严重的儒生看到释奴令甚至比死了亲娘都难受……
对比来对比去,最后自然而然就对比到了纣王身上,毕竟这事纣王也干过,嗯,纣王不用人牲祭祀,也是罪责之一。
因为舆论比较敏感再加上闹得比较大的原因,于是朝会之上便有御史上奏了这件事。
“我发现有些人实在太过极端了一些,仿佛我做过一些纣王做过的事情便大逆不道了,孤觉得这件事情得分开看待,不能因为纣王是一个昏君就否认他的所有言行,而应该见对错而明是非,倘若一棍子把所有事情都定死了,那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纣王是个昏君,他说人不吃饭会饿死,不喝水会渴死,难道这样子的话也不能听了么?这是完完全全没有道理的事情。
更何况,孤只是颁布了一道释奴令,居然就把孤拿出来和桀纣对比,不知道的还以为孤做了甚么事情,大父陵寝用的还是兵马俑而非人殉呢,诸卿不会觉得大父也有堪比桀纣之暴吧?”赵泗一脸怪异的看向满朝公卿。
建兵马俑确实劳民伤财,但是活人殉葬也没好到哪去。
倘若后世帝王能够以此为例,那还真是功德无量。
冯去疾闻声摸了摸鼻子瞪了一眼擅自上书的御史。
不过话说回来,冯去疾有那么一瞬间还真把始皇帝跟桀纣比较上了。
暴不好说,咱这位陛下肯定不善,不过大逆不道的想法仅仅在脑海里划过一瞬间,赶忙开口替自己挽尊。
“陛下不愿以人为殉,实乃心善而不忍伤其类,此乃圣君之仁,殿下见奴隶而不忍其无地可耕,无田可供,生杀予夺,皆不由自主,实在是类陛下之仁善,儒生张狂,最爱非议,宵小之言,殿下何须牵挂于心。”冯去疾开口说道。
客观来说,冯去疾一直都挺会说话的,这人打圆场能力一直都不错。
始皇帝将冯去疾放在御史大夫这个位置,说不定就是看中了冯去疾这种优良品质。
“孤当然不会和这般人计较……”赵泗摆了摆手。
难怪刘邦对着儒生的帽子撒尿来着,怎么说呢,儒生群体太复杂了,有真正的大学问,自然也少不了犬儒,可惜赵泗不是刘邦,到底干不出来脱裤子撒尿这件事。
而且儒家得辩证来看,可用的人不少,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么多牛鬼蛇神,学室接下来的考核,肯定会弄不少幺蛾子出来。
“况且……我秦国倒也不必大兴文字狱。”赵泗摆了摆手。
朝会议罢……
赵泗径自和李斯一块商议新法之事。
行至御园,径自行走之际,忽听吱呀吱呀的声音响起。
“什么声音?”赵泗耳朵一动开口问道。
“什么声音?”李斯被赵泗突然打断,愣了一下,看向赵泗。
赵泗身体远非常人,耳聪目明非常人可以媲美,赵泗听到的动静李斯却听不到,正在惊异,却听见动静越来越大,赵泗敏锐地锁定了声响的来源,却见房柱皲裂,已有崩塌之相。
“李相小心!”
赵泗赶忙推开李斯,廊道之下还有宫人侍从陪同,却是来不及闪避,倘若房柱崩塌,房梁失去承重,廊道坍塌下来,少不了死伤。
赵泗自然不惧,已他现在的身体素质,莫说房子崩塌,就是城墙塌了给他来一下都够呛有事,问题是宫人侍从以及随行宫女却没有赵泗的身体素质。
李斯被推开以后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已是来不及,只见房柱已经步步剧烈,刹那之间,轰然断裂,李斯赶忙开口:“殿下小心!”
正待这危急之时,赵泗却陡然擎身出手。
房柱断了,失去支撑的房梁自然也摇摇欲坠,房梁一断,廊道自然便要塌了。
只是,失去了房柱支撑的廊道,并没有塌,却原来是赵泗垫脚而起,单手托住房梁,以身躯充当房柱,竟给房梁硬生生托了起来。
宫人侍从宫女慌的慌乱的乱,有人跑路,有人高呼,也有人急匆匆的想要保护赵泗。
乃至于几十年后,赵泗继位的时候,天下差不多也已经彻底接受了新法新规。
换句话说,天下,提前了十几年已经变成了赵泗的形状。
“大父不急……但是李相也得体量一下孤,小稚奴刚出生不久就随大父去了汤泉,总不能让我这个当爹的和儿子分别太久不是?”
“殿下已经考虑好了?”李斯开口问道。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我倘若真将这传国玉玺供着,恐怕大父才会不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释奴令颁布,赵泗托梁换柱!
新鲜出炉刚刚盖好印玺的诏令自皇宫而出。
先是晓谕百官,尔后通晓地方郡县,再由地方郡县张贴告示布告天下。
流程走的很快,毕竟这是大朝会议定的事情。
百官已经轰动过一次了,这段时间为了劝说赵泗收回成命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是半点卵用没有。
眼下盖着印玺的释奴令下发,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有传国玉玺,有始皇帝的私印,有太孙殿下的印章,还有右丞相的官印。
当今陛下,监国太孙,当朝丞相,三位大佬公开为之背书,没有人可以抗拒这份诏令。
于是,诏令顺利的下发各地郡县。
咸阳作为大秦的首善之地,自然是在接到诏令的第一时间就张贴告示。
对于释放咸阳官奴这件事怎么说呢?
咸阳县令本来就是赵泗的人,更不用说释奴令出自最高权利机构,区区一个县令,人在京师,压力很大啊……
老老实实按照章程办事,作为天下之表率,不仅要办的好,还要办的快。
释奴令颁布的第一天,咸阳县的上下官员就紧急动员了起来,忙着给官奴隶们登记造册。
等到验传重新登记完毕,户籍重新办理,原先的奴隶档案封存以后,这批人就会被移交出去,等候统一发配。
这里是咸阳,肯定不可能给他们把户籍地址落户在京师。
从奴隶摇身一变成为天龙人户口,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哪个荒蛮的地方缺少人口开发户籍就发配到哪里,造好户籍以后由当地官府发放一些必备物资统一迁移即可。
释奴令颁布以后造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取消奴隶制,绝对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奴隶制,从诸夏历史记述以来就已经存在,直至今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
往前数倒不是没人干过这事,只不过没干成,譬如那位号称能够托梁换柱的帝辛。
帝辛在现代风评颇为两极分化,赵泗无心辨别,但是最起码在目前这个时代,帝辛依旧是公认的昏君。
“看待一个人不能够盖棺定论,如果从废除奴隶制,以及取消人祭这个角度来看,我还是很认可帝辛的嘛。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位纣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再一次朝会之上,赵泗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态度。
之所以提起来纣王,倒不是赵泗闲得无聊想要逆转舆论给帝辛翻案,八竿子都打不着,今日之所以提起是因为有人把赵泗和帝辛类比,说赵泗取消奴隶制是效仿纣王之举。
当然,不是百官……释奴是大朝会决议通过,虽然是被赵泗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再怎么说赵泗也是走的正规流程,政治人物可以没有操守,但是潜规则还是愿意遵守的,私底下嚼舌头这种事情百官不可能干,更何况是嚼太孙的舌头?
是民间舆论……
准确来说是汇聚于咸阳的诸子百家。
咸阳本就是大秦的政治中心,而政治中心因为种种原因,也势必会聚集最多的知识分子。
再加上赵泗开放学室,给百家开了一道口子,不分诸子百家皆可以走正规途径进入仕途,来往关中的知识分子就愈发多了起来。
毕竟学室开放是试点经营,目前只在关中实行,诸子百家是生命之争,上升通道就是学术命脉,自然不愿落人后面。
因为始皇帝退避汤泉,而赵泗年龄尚幼,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原先不敢说话的人或多或少都放松了许多,因此舆论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舆论环境一旦宽松,那自然是什么话都能蹦跶出来。
就譬如释奴这件事……
仅从释奴这件事来看,帝辛没办成,赵泗能办成,不是因为赵泗此帝辛强。
而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时候。
事实上随着封建王朝的权利越来越集中,人身依附势必会大幅度减少。
道理很简单,但凡雄主,必然不会容许有太多人口超脱于自己权利干涉范围之外。
无关于慈悲,也无关于善良,这是权利的天性。
而大秦的封建集权已经到了相当之高的地步,尤其是在迁王陵令顺利实行,六国最后的叛乱平定,西灭东胡和月氏之后,现如今秦国中央政府的集权绝对不下于汉唐盛世,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巅峰。
至于帝辛……有个鸡毛的权利集中,政令能传多远都不好说,只能说想法是好的,可惜没有实行的土壤。
换个时代,跑到晋朝去提出科举以及废除奴隶制,大概率也是和帝辛一样扒瞎。
顺应时局是赵泗成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随着时代发展,七国战争愈发频繁,战争烈度高度上升,不论哪个国家都加强了对人口资源的重视。
譬如以前的秦国,实际上就有专门针对奴隶的律法。
战争时期秦国也有权利征调奴隶,甚至规定了各级爵位被征调的时候需要自行准备多少奴隶一块出征……
说白了,其实很早以前,奴隶制就已经不再是商周时期的奴隶制了,人身依附关系早就被政府强行干涉了。
赵泗是踹门的那个,干干脆脆的颁布了释奴令。
真放到商周奴隶制的巅峰,别说赵泗,始皇帝也够呛能干成。
但是舆论这玩意怎么说呢……
赵泗做的事情看似是临门一脚,看起来难度不大,但是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也算是彻彻底底撕掉了旧时代的遮羞布。
譬如譬如司马家的洛水之誓,譬如成济弑君……
这些事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物理意义难度不大,大的是跨过心里的乃至于天下人心里的那道门槛。
为旧时代守旧的人很多……
诸子百家都有……从这一点上来说法家乃至于关中旧吏反而都算是先进分子。
总之政令不能阻止,悠悠之口同样不能阻拦。
譬如儒家……遵从礼制,孔夫子曾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崇尚春秋之礼的儒家大概是最难接受废除奴隶制的。
贵族最后的体面都没有了……
当官的谨言慎行,反倒是游走于社会上的士子开口狂言,一些守旧颇为严重的儒生看到释奴令甚至比死了亲娘都难受……
对比来对比去,最后自然而然就对比到了纣王身上,毕竟这事纣王也干过,嗯,纣王不用人牲祭祀,也是罪责之一。
因为舆论比较敏感再加上闹得比较大的原因,于是朝会之上便有御史上奏了这件事。
“我发现有些人实在太过极端了一些,仿佛我做过一些纣王做过的事情便大逆不道了,孤觉得这件事情得分开看待,不能因为纣王是一个昏君就否认他的所有言行,而应该见对错而明是非,倘若一棍子把所有事情都定死了,那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纣王是个昏君,他说人不吃饭会饿死,不喝水会渴死,难道这样子的话也不能听了么?这是完完全全没有道理的事情。
更何况,孤只是颁布了一道释奴令,居然就把孤拿出来和桀纣对比,不知道的还以为孤做了甚么事情,大父陵寝用的还是兵马俑而非人殉呢,诸卿不会觉得大父也有堪比桀纣之暴吧?”赵泗一脸怪异的看向满朝公卿。
建兵马俑确实劳民伤财,但是活人殉葬也没好到哪去。
倘若后世帝王能够以此为例,那还真是功德无量。
冯去疾闻声摸了摸鼻子瞪了一眼擅自上书的御史。
不过话说回来,冯去疾有那么一瞬间还真把始皇帝跟桀纣比较上了。
暴不好说,咱这位陛下肯定不善,不过大逆不道的想法仅仅在脑海里划过一瞬间,赶忙开口替自己挽尊。
“陛下不愿以人为殉,实乃心善而不忍伤其类,此乃圣君之仁,殿下见奴隶而不忍其无地可耕,无田可供,生杀予夺,皆不由自主,实在是类陛下之仁善,儒生张狂,最爱非议,宵小之言,殿下何须牵挂于心。”冯去疾开口说道。
客观来说,冯去疾一直都挺会说话的,这人打圆场能力一直都不错。
始皇帝将冯去疾放在御史大夫这个位置,说不定就是看中了冯去疾这种优良品质。
“孤当然不会和这般人计较……”赵泗摆了摆手。
难怪刘邦对着儒生的帽子撒尿来着,怎么说呢,儒生群体太复杂了,有真正的大学问,自然也少不了犬儒,可惜赵泗不是刘邦,到底干不出来脱裤子撒尿这件事。
而且儒家得辩证来看,可用的人不少,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么多牛鬼蛇神,学室接下来的考核,肯定会弄不少幺蛾子出来。
“况且……我秦国倒也不必大兴文字狱。”赵泗摆了摆手。
朝会议罢……
赵泗径自和李斯一块商议新法之事。
行至御园,径自行走之际,忽听吱呀吱呀的声音响起。
“什么声音?”赵泗耳朵一动开口问道。
“什么声音?”李斯被赵泗突然打断,愣了一下,看向赵泗。
赵泗身体远非常人,耳聪目明非常人可以媲美,赵泗听到的动静李斯却听不到,正在惊异,却听见动静越来越大,赵泗敏锐地锁定了声响的来源,却见房柱皲裂,已有崩塌之相。
“李相小心!”
赵泗赶忙推开李斯,廊道之下还有宫人侍从陪同,却是来不及闪避,倘若房柱崩塌,房梁失去承重,廊道坍塌下来,少不了死伤。
赵泗自然不惧,已他现在的身体素质,莫说房子崩塌,就是城墙塌了给他来一下都够呛有事,问题是宫人侍从以及随行宫女却没有赵泗的身体素质。
李斯被推开以后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已是来不及,只见房柱已经步步剧烈,刹那之间,轰然断裂,李斯赶忙开口:“殿下小心!”
正待这危急之时,赵泗却陡然擎身出手。
房柱断了,失去支撑的房梁自然也摇摇欲坠,房梁一断,廊道自然便要塌了。
只是,失去了房柱支撑的廊道,并没有塌,却原来是赵泗垫脚而起,单手托住房梁,以身躯充当房柱,竟给房梁硬生生托了起来。
宫人侍从宫女慌的慌乱的乱,有人跑路,有人高呼,也有人急匆匆的想要保护赵泗。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68388/490846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