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登基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第157章 登基
刘向的样子相当“为难”,实际上心里激动不已,按耐着不断跳动的心,将戏给作全套。
他怎么可能不想当皇帝呢?天下谁敢说自己对九五之尊的位置不感兴趣,几乎都在嘴硬,这是男人最高的位置。
原本作为诸侯之子,刘向是说什么都当不上皇帝的,除非效仿赵王刘如意和吴王刘濞造反,当然根本不可能。
推恩令之前刘如意那么大的优势,照样被太尉徐昭给干碎,自刎是最后的骄傲。
但奈何变故太大了,厉帝没有子嗣,立了哀帝刘欣为太子,哀帝也没活过三十岁,早早便撒手人寰,只留下一堆没来得及推行的政令。
这时候堪称是刘向这辈子最有希望继位的一次,得到了百年豪族徐家的鼎力支持,非常有希望爬上这个位子,代替他拯救大汉。
只可惜半路杀出了王莽这么一个程咬金,凭借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硬刚徐华,拥立平帝一个连十岁都不到的孩子继位。
当时刘向都看傻眼了,放着自己这个年长君主不立,找一个稚童是什么意思?
后面也想明白了,这家伙想要当权臣呗。
等刘欣死后,刘向本来以为会轮到自己,结果更过分,直接就是两岁的孺子!太侮辱人了。
后面又想明白了,这家伙不仅仅想效仿徐贞当权臣,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篡汉自立!但是他势单力薄,没有办法,只能亲近徐家来为自己拉投资。
终于,终于还是让他等到这一天了!徐元在凉州杀死朝廷使者,聚众十万,扯起了反莽第一张旗帜!
声势浩大,西北军的晓勇举世皆知,正面拼杀,没有任何对手。
在徐元牵头下,其他地方的徐家势力也不敢再耽搁了,诱杀身边的风俗使者,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准备彻彻底底的脱离长安朝廷,建立新的大汉。
徐华在长安挑起内乱,在畜养的三千死士掩护之下,一路南下逃到南阳宛城,主持大局。
刘向也在四位徐家主要人物的拥戴下坐上了太子的宝座,改元盛鼎,前线势如破竹,王莽主力被徐元压着打,司隶之外更是节节败退。
现在他看到了机会,一个能够建立高祖那般伟业的机会!
“既然徐宰执都这么劝了,孤也不好再扫兴,就先厚颜无耻的窃居大宝,等更加贤德的刘氏子孙出现时,孤在退位让给他。”
“孤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拥有带领全天下的能力。”
刘向戏演是相当到位,虽然徐华心知肚明,但也看破不说破,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皇帝并非自己所望。
“臣马上就去筹备,只等徐司徒归位了。”沉默许久的徐忠也说道。
这件事是新朝的头等大事,别人去他放心不过,索性就拜托自己弟弟,当朝大将军徐忠了。
刚好这宛城也是他的地盘,想必对于各种事物也更加熟悉,更加得心应手。
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
“臣等告退。”两人抱拳,便离开了皇帝寝殿。
“怎么样,雍凉给回复了吗。”
刚走出去,徐华就看向了自己旁边的徐忠,他虽然告知了对方撤军的消息,但还是拿不准。
徐元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倔,只要自己心中还惦记着,就永远不会放弃!就算徐忠亲自劝说,作用都不大,口头允诺,私下立马就忘。
“那小子答应了,还算是有点脑子,能看清楚局面,没拖后腿。”徐忠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徐元接到密令后第一时间就回信了。
表示愿意听从朝廷命令,引兵北还,并亲身前往宛城参加太子的登基大典。
其实徐元早就开始打退堂鼓,肉眼可见的兵力损失实在是太痛苦,每天都有士兵死去,之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果然,汉人还得汉人来治,外族无论羌人匈奴人还是乌桓人通通都不够看。
在得到台阶,徐元便毫不犹豫的下了,不再继续留在关中和王莽死磕。
反正已经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嗯…那便好,这西北军是我徐氏乃至大汉最重要的一支军队,完全在统帅手中掌握,不掺杂他人意志,何其难得。”
“乱世即将来临,我们需要足够的实力,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要不然,可能连皇位依旧在刘氏手中都无法保证了。”
“说来也是唏嘘,朱春这种一州之长居然是最好应付的,他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稍后把空缺的大司空官职给他,他便心满意足。”
“如果朝廷愿意保障三公的职位,他甚至愿意把兵权交过来,只图财和地位的人才最好掌握。”
徐华来也有段时间了,这荆扬二州的实权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评估,谁野心勃勃,谁随遇而安,基本上都有了大概认识。
朱春是扬州的实际掌控者,但内部却是派系林立,江东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当地豪族的势力相当强大。
就连朱春这种手握上万丹阳兵的实权人物,都要向当地大族妥协才能站稳脚跟。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思想深入骨髓,豪族们在当地又扶持了一个其他代理人,便是地方太守或者是都尉。
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江东这种地方倒是好办,地广人稀,可是河北那边就很严峻了。
冀州几乎就是当场滑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所以本土太守势力保存也最多,他们手上依旧掌握着军政大权,只不过是惧怕那支十万幽州军而已。
等到徐旻虚弱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杀死,自己代替。
徐华他一直再思考解决办法,最终得出的最佳结论,就是效仿始祖徐贞辅佐高帝刘邦一般,让一位刘氏子从低到高做起,将整个天下兼并一遍。
简单粗暴,但难度很高。
为什么大汉持续走下坡路呢?孝康皇帝、孝宣皇帝已经完成了修养,扭转了武帝末期天下府库皆空的窘境。
可是,孝元皇帝之后,便再无明君。
也就是说刘姓本来就缺少那种能独当一面的君主。
“大哥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放心的用他了吧。”徐忠也笑了笑,其实比朱春能力强的比比皆是。
但野心都太大,不好控制。
“贤弟当真是好眼力啊。”徐华笑着点头道。
“大哥,冀州那边就先放着吧,接下来还是赶快让太子登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约束他们。”
“而且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凡事都不能强求,如果我徐氏真的掌控了局面,未来如何选拔君主呢?贤德的标准又是什么?都无法界定,可能又是一个厉帝。”
“所以还是交给自然吧,让这个天下来选择合适的君主。”
徐忠安慰道。
“贤弟说的是,为兄思考的太多了。”徐华也认同了对方。
………
盛鼎元年十月,徐元引兵北还,十万西北军重新回到了雍凉。为了拉拢人心,朝廷没有吝啬,给予了海量的赏赐,升官进爵也是该给就给,其中中低层将领们的收获最高。
基本上都混了一个杂号将军,得到了切实的利益。
这次进攻长安,西北军损失的不算小,大概三四千人,都是精锐,炮灰恐怕已经有上万了。
但是这一切很值得,打出了盛鼎政权的威风,让天下人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叛乱。
而是刘氏在拨乱反正!无数心向刘氏的大臣们都看到了希望,纷纷逃离长安,舍弃高官厚禄,而去宛城投奔刘向。
这个决定无疑是疯狂的,相当一部分人在长安的官职就已经不低了,拥有了财富和地位,但他们却毫不犹豫的选择抛弃,看来忠君思想深入人心。
对于这些大臣,徐华当然照单全收,他对于同道中人的态度一向都很好。
盛鼎二年初,徐远在西北军的护送下前往南阳,途中也经历过两汉之间的战场。
有惊无险抵达暂时的朝廷所在地,宛城…或许现在应该叫做宛都。
众臣外出十里迎接这位大汉的战神,刘向更是格外殷勤,又是一个自己需要拉拢的对象。
手握西北军,绝对的实权派。
6=9+
“徐司徒风采依旧啊,就如同当年你我在广阳见的那面般,英武不凡呐。”
刘向越过护卫笑着迎了上去。
徐元有点受宠若惊,连连道:“末…臣不敢,太子殿下乃万金之躯,切不可染上风寒什么的。”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自己的君主,他还是很尊敬的。
“司徒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尚且不怕死亡,孤如今不过是出城走了两步而已,如果还染什么风寒,那未免太矫情了。”
“高帝那可是马上皇帝!经常身先士卒,孤可不能忘记那段岁月啊。”
刘向给出的回答相当拉好感,最起码徐元对他印象非常好。
“元弟,快请,快请,我们进城再说,在这荒郊野岭呆着干嘛。”
大将军徐忠说道,眼神相当欣慰,有一种逆子终于长大了的感觉,曾经跟在自己后面的跟屁虫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
独霸一方的封疆大吏!
“见过兄长。”徐元郑重其事的行了一个礼,这是他最尊敬的人,多年不见,心里是非常想念的。
“嗯…免礼,我们进城。”
徐忠拍了拍他的肩膀。
………
盛鼎二年,登基大典在宰执徐华的支持之下如期举行,无数臣子、官员庄严肃穆的跪在祭坛之下,举行着重要的祭天仪式。
这一步相当重要,自古以来,君主所打的旗号都是君权天授。
刘向慢慢走上长长的台阶,看着跪在祭坛下的徐华徐忠徐元徐旻和朱春等人,心里无比的激动,无比的舒爽。
这些称霸一方的土霸王,还不是要恭恭敬敬的跪在自己这个皇帝的下面吗?祖宗积累的名望还没有消失,高帝向景宣王徐贞托孤,绝对是相当正确的事了!
如果没有徐家,那刘氏如何抗衡图谋不轨的王莽呢?又岂有如今的东山再起。
片刻后,刘向已经走上了高台之上,手轻轻的抓住铭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玉玺,内心无比沉重。
这个并不是秦丞相李斯所刻,大汉用了整整二百年的那枚玉玺,而是临时命人新刻上的。
虽然差点意思,但非常时期,能起到足够的作用,同样象征着如今盛鼎政权之下将近八个州的权力。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众臣纷纷磕了一个头,以恭迎新继位的皇帝!
从此往后,刘向就再也不是监国的太子了,而是真正得到承认的皇帝!
“诸位免礼。”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
自己的人生巅峰啊!
接下来就是揭祭高祖庙,虽然这里不是长安,但设立牌位还是可以的。
接下来,最后一个流程也结束了,刘向的生母广阳王妃则被尊为皇太后,母凭子贵,从一介诸侯之妻,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后!
第一次正式朝会也开始了,大臣来的最齐的一次,除了某些实在抽不开身的,其他大量分散在地方的大员诸如太守这种也同样到场。
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其实就是做给徐华看的。
以免让开刀对象变成自己。
“陛下王莽逆贼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诛之!臣请免除其太宰官职!”
徐华说道。
这就是在争夺正统性了,表示宛都这边才是真正的大汉,大汉只有一个朝廷,一个皇帝!
长安的刘婴属于是伪太子,王莽的假皇帝那就更加不伦不类。
直接就压根没有承认。
“嗯…徐宰执言之有理,王莽实乃国贼也,应当尽快兴兵讨伐!”
刘向认同的点了点头,他对王莽的仇恨同样不轻,这家伙祖上很得厉帝刘骜器重,给予了相当大的恩惠。
可这家伙却不识天数,擅自篡权,搞出了个宰衡太宰就算了,假皇帝是什么鬼?你直接让刘婴那孺子禅让不就行了。
反正一个孺子而已,什么都不懂。
“陛下圣明!”
众臣齐声声开始高声称赞。
接下来就是国家的一些琐事了,毕竟宛城朝廷刚刚建立,很多东西配备的都不全。
比如三公九卿就不全,大司空始终空缺着。
(本章完)
刘向的样子相当“为难”,实际上心里激动不已,按耐着不断跳动的心,将戏给作全套。
他怎么可能不想当皇帝呢?天下谁敢说自己对九五之尊的位置不感兴趣,几乎都在嘴硬,这是男人最高的位置。
原本作为诸侯之子,刘向是说什么都当不上皇帝的,除非效仿赵王刘如意和吴王刘濞造反,当然根本不可能。
推恩令之前刘如意那么大的优势,照样被太尉徐昭给干碎,自刎是最后的骄傲。
但奈何变故太大了,厉帝没有子嗣,立了哀帝刘欣为太子,哀帝也没活过三十岁,早早便撒手人寰,只留下一堆没来得及推行的政令。
这时候堪称是刘向这辈子最有希望继位的一次,得到了百年豪族徐家的鼎力支持,非常有希望爬上这个位子,代替他拯救大汉。
只可惜半路杀出了王莽这么一个程咬金,凭借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硬刚徐华,拥立平帝一个连十岁都不到的孩子继位。
当时刘向都看傻眼了,放着自己这个年长君主不立,找一个稚童是什么意思?
后面也想明白了,这家伙想要当权臣呗。
等刘欣死后,刘向本来以为会轮到自己,结果更过分,直接就是两岁的孺子!太侮辱人了。
后面又想明白了,这家伙不仅仅想效仿徐贞当权臣,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篡汉自立!但是他势单力薄,没有办法,只能亲近徐家来为自己拉投资。
终于,终于还是让他等到这一天了!徐元在凉州杀死朝廷使者,聚众十万,扯起了反莽第一张旗帜!
声势浩大,西北军的晓勇举世皆知,正面拼杀,没有任何对手。
在徐元牵头下,其他地方的徐家势力也不敢再耽搁了,诱杀身边的风俗使者,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准备彻彻底底的脱离长安朝廷,建立新的大汉。
徐华在长安挑起内乱,在畜养的三千死士掩护之下,一路南下逃到南阳宛城,主持大局。
刘向也在四位徐家主要人物的拥戴下坐上了太子的宝座,改元盛鼎,前线势如破竹,王莽主力被徐元压着打,司隶之外更是节节败退。
现在他看到了机会,一个能够建立高祖那般伟业的机会!
“既然徐宰执都这么劝了,孤也不好再扫兴,就先厚颜无耻的窃居大宝,等更加贤德的刘氏子孙出现时,孤在退位让给他。”
“孤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拥有带领全天下的能力。”
刘向戏演是相当到位,虽然徐华心知肚明,但也看破不说破,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皇帝并非自己所望。
“臣马上就去筹备,只等徐司徒归位了。”沉默许久的徐忠也说道。
这件事是新朝的头等大事,别人去他放心不过,索性就拜托自己弟弟,当朝大将军徐忠了。
刚好这宛城也是他的地盘,想必对于各种事物也更加熟悉,更加得心应手。
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
“臣等告退。”两人抱拳,便离开了皇帝寝殿。
“怎么样,雍凉给回复了吗。”
刚走出去,徐华就看向了自己旁边的徐忠,他虽然告知了对方撤军的消息,但还是拿不准。
徐元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倔,只要自己心中还惦记着,就永远不会放弃!就算徐忠亲自劝说,作用都不大,口头允诺,私下立马就忘。
“那小子答应了,还算是有点脑子,能看清楚局面,没拖后腿。”徐忠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徐元接到密令后第一时间就回信了。
表示愿意听从朝廷命令,引兵北还,并亲身前往宛城参加太子的登基大典。
其实徐元早就开始打退堂鼓,肉眼可见的兵力损失实在是太痛苦,每天都有士兵死去,之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果然,汉人还得汉人来治,外族无论羌人匈奴人还是乌桓人通通都不够看。
在得到台阶,徐元便毫不犹豫的下了,不再继续留在关中和王莽死磕。
反正已经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嗯…那便好,这西北军是我徐氏乃至大汉最重要的一支军队,完全在统帅手中掌握,不掺杂他人意志,何其难得。”
“乱世即将来临,我们需要足够的实力,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要不然,可能连皇位依旧在刘氏手中都无法保证了。”
“说来也是唏嘘,朱春这种一州之长居然是最好应付的,他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稍后把空缺的大司空官职给他,他便心满意足。”
“如果朝廷愿意保障三公的职位,他甚至愿意把兵权交过来,只图财和地位的人才最好掌握。”
徐华来也有段时间了,这荆扬二州的实权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评估,谁野心勃勃,谁随遇而安,基本上都有了大概认识。
朱春是扬州的实际掌控者,但内部却是派系林立,江东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当地豪族的势力相当强大。
就连朱春这种手握上万丹阳兵的实权人物,都要向当地大族妥协才能站稳脚跟。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思想深入骨髓,豪族们在当地又扶持了一个其他代理人,便是地方太守或者是都尉。
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江东这种地方倒是好办,地广人稀,可是河北那边就很严峻了。
冀州几乎就是当场滑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所以本土太守势力保存也最多,他们手上依旧掌握着军政大权,只不过是惧怕那支十万幽州军而已。
等到徐旻虚弱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杀死,自己代替。
徐华他一直再思考解决办法,最终得出的最佳结论,就是效仿始祖徐贞辅佐高帝刘邦一般,让一位刘氏子从低到高做起,将整个天下兼并一遍。
简单粗暴,但难度很高。
为什么大汉持续走下坡路呢?孝康皇帝、孝宣皇帝已经完成了修养,扭转了武帝末期天下府库皆空的窘境。
可是,孝元皇帝之后,便再无明君。
也就是说刘姓本来就缺少那种能独当一面的君主。
“大哥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放心的用他了吧。”徐忠也笑了笑,其实比朱春能力强的比比皆是。
但野心都太大,不好控制。
“贤弟当真是好眼力啊。”徐华笑着点头道。
“大哥,冀州那边就先放着吧,接下来还是赶快让太子登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约束他们。”
“而且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凡事都不能强求,如果我徐氏真的掌控了局面,未来如何选拔君主呢?贤德的标准又是什么?都无法界定,可能又是一个厉帝。”
“所以还是交给自然吧,让这个天下来选择合适的君主。”
徐忠安慰道。
“贤弟说的是,为兄思考的太多了。”徐华也认同了对方。
………
盛鼎元年十月,徐元引兵北还,十万西北军重新回到了雍凉。为了拉拢人心,朝廷没有吝啬,给予了海量的赏赐,升官进爵也是该给就给,其中中低层将领们的收获最高。
基本上都混了一个杂号将军,得到了切实的利益。
这次进攻长安,西北军损失的不算小,大概三四千人,都是精锐,炮灰恐怕已经有上万了。
但是这一切很值得,打出了盛鼎政权的威风,让天下人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叛乱。
而是刘氏在拨乱反正!无数心向刘氏的大臣们都看到了希望,纷纷逃离长安,舍弃高官厚禄,而去宛城投奔刘向。
这个决定无疑是疯狂的,相当一部分人在长安的官职就已经不低了,拥有了财富和地位,但他们却毫不犹豫的选择抛弃,看来忠君思想深入人心。
对于这些大臣,徐华当然照单全收,他对于同道中人的态度一向都很好。
盛鼎二年初,徐远在西北军的护送下前往南阳,途中也经历过两汉之间的战场。
有惊无险抵达暂时的朝廷所在地,宛城…或许现在应该叫做宛都。
众臣外出十里迎接这位大汉的战神,刘向更是格外殷勤,又是一个自己需要拉拢的对象。
手握西北军,绝对的实权派。
6=9+
“徐司徒风采依旧啊,就如同当年你我在广阳见的那面般,英武不凡呐。”
刘向越过护卫笑着迎了上去。
徐元有点受宠若惊,连连道:“末…臣不敢,太子殿下乃万金之躯,切不可染上风寒什么的。”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自己的君主,他还是很尊敬的。
“司徒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尚且不怕死亡,孤如今不过是出城走了两步而已,如果还染什么风寒,那未免太矫情了。”
“高帝那可是马上皇帝!经常身先士卒,孤可不能忘记那段岁月啊。”
刘向给出的回答相当拉好感,最起码徐元对他印象非常好。
“元弟,快请,快请,我们进城再说,在这荒郊野岭呆着干嘛。”
大将军徐忠说道,眼神相当欣慰,有一种逆子终于长大了的感觉,曾经跟在自己后面的跟屁虫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
独霸一方的封疆大吏!
“见过兄长。”徐元郑重其事的行了一个礼,这是他最尊敬的人,多年不见,心里是非常想念的。
“嗯…免礼,我们进城。”
徐忠拍了拍他的肩膀。
………
盛鼎二年,登基大典在宰执徐华的支持之下如期举行,无数臣子、官员庄严肃穆的跪在祭坛之下,举行着重要的祭天仪式。
这一步相当重要,自古以来,君主所打的旗号都是君权天授。
刘向慢慢走上长长的台阶,看着跪在祭坛下的徐华徐忠徐元徐旻和朱春等人,心里无比的激动,无比的舒爽。
这些称霸一方的土霸王,还不是要恭恭敬敬的跪在自己这个皇帝的下面吗?祖宗积累的名望还没有消失,高帝向景宣王徐贞托孤,绝对是相当正确的事了!
如果没有徐家,那刘氏如何抗衡图谋不轨的王莽呢?又岂有如今的东山再起。
片刻后,刘向已经走上了高台之上,手轻轻的抓住铭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玉玺,内心无比沉重。
这个并不是秦丞相李斯所刻,大汉用了整整二百年的那枚玉玺,而是临时命人新刻上的。
虽然差点意思,但非常时期,能起到足够的作用,同样象征着如今盛鼎政权之下将近八个州的权力。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众臣纷纷磕了一个头,以恭迎新继位的皇帝!
从此往后,刘向就再也不是监国的太子了,而是真正得到承认的皇帝!
“诸位免礼。”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
自己的人生巅峰啊!
接下来就是揭祭高祖庙,虽然这里不是长安,但设立牌位还是可以的。
接下来,最后一个流程也结束了,刘向的生母广阳王妃则被尊为皇太后,母凭子贵,从一介诸侯之妻,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后!
第一次正式朝会也开始了,大臣来的最齐的一次,除了某些实在抽不开身的,其他大量分散在地方的大员诸如太守这种也同样到场。
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其实就是做给徐华看的。
以免让开刀对象变成自己。
“陛下王莽逆贼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诛之!臣请免除其太宰官职!”
徐华说道。
这就是在争夺正统性了,表示宛都这边才是真正的大汉,大汉只有一个朝廷,一个皇帝!
长安的刘婴属于是伪太子,王莽的假皇帝那就更加不伦不类。
直接就压根没有承认。
“嗯…徐宰执言之有理,王莽实乃国贼也,应当尽快兴兵讨伐!”
刘向认同的点了点头,他对王莽的仇恨同样不轻,这家伙祖上很得厉帝刘骜器重,给予了相当大的恩惠。
可这家伙却不识天数,擅自篡权,搞出了个宰衡太宰就算了,假皇帝是什么鬼?你直接让刘婴那孺子禅让不就行了。
反正一个孺子而已,什么都不懂。
“陛下圣明!”
众臣齐声声开始高声称赞。
接下来就是国家的一些琐事了,毕竟宛城朝廷刚刚建立,很多东西配备的都不全。
比如三公九卿就不全,大司空始终空缺着。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0590/509910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