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火星母巢
推荐阅读:完美世界之证道轮回、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诸天万界游戏,只有我知道剧情、混在末日,独自成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献祭成神、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天倾之后、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两界:别叫我邪魔!、
第214章 火星母巢
根据后世的研究,火星大气层的密度仅有地球大气层的不到百分之一,据推测,大概率是因为火星地磁冷却,强烈的太阳辐射吹散大气层的原因。
而此时,林易发现,大气密度虽然很低,但比起后世研究分析的不到百分之一还是要高出不少的,这个密度,足以让类降落伞结构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或许是现在,火星的地核还没有完全冷却,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倒算是方便了林易,这么一来,设计好的的强耐冲结构一个也用不上,能溶解成营养物质,让菌毯开局长得更快。
绕圈向下降落的过程中,房角石二号剩余的部分上那并不发达的眼部结构也打量着这片橙红色的荒漠,试图在上面发现些什么,但可惜的是,什么也没看出来。
降低到一定高度后,房角石二号剩余部分的外壳上,两片类似鞘翅的结构猛然张开,内部,一对发达的,由附肢与连接其中的膜状结构组成的类翅膀结构伸展开来,兜住火星稀薄但比后世的1%强出不少的大气,进一步减速。
经过数轮减速,房角石二号终于找准了一片大概的空旷环境,将头部对准那一片,开始着陆前的最后准备。
烟尘之间,房角石二号仅剩的一小部分张着一对起到缓冲作用的膜翅,一头扎进火星表面的土壤之中。
尽管冲击力比原本想象中低出不少,但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坚固的材料和原本设计用来承受数倍于此的冲击的耐冲结构轻松保护住了内部本来就没有什么精密仪器设备的菌毯瘤结构。
一头插进地里的房角石二号部分上,大量菌毯开始蔓延而出,很快覆盖上房角石二号经历了大气层摩擦洗礼的外壳,根系深深插入地下,开始寻找水源。
幸运的是,此处的地下水源埋藏的并不深,尽管并不是液态,但对现在的林易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根系立即缠绕其上,开始吸收。
光合作用系统与辐射合成系统率先开始运作,吸收太阳光与紫外线,宇宙辐射,产出氧气,供应化能合成系统,循环,就此成型。
更多的营养物质开始源源不断的产出,顺着根系输送至房角石二号剩余部分的本体处,一个特制的蛹囊很快将母巢的身躯包裹其中,在营养物质的供应下,特殊的陆地母巢,开始蛹化。
火星版的母巢,与地球母巢其实相差不多,首先是外壳与下方的皮层结构有些不同,外壳能承受低温的环境并较为耐压,皮层中具有一层抵抗辐射的特殊黑色素结构。
较大的区别,就是母巢的孔洞结构-为了避免各种情况,火星母巢生产品级个体,无论大小,都将使用特殊的蛹囊结构生产。
这些蛹囊结构的外形与地球上使用的陆地蛹囊有所不同,外壳更厚,并且具有各种防护功能。最为关键的是,母巢孔洞末端,具有一道可开合的瓣膜结构。
個体产出时,瓣膜打开,其他操作与地球上使用的母巢同样,向蛹囊中注入营养物质,让其中的成虫盘结构蛹化。
而当品级个体被产出,剩余营养物质被回收完毕,瓣膜结构闭合,再让蛹囊结构破开,露出下方的全新品级。
瓣膜结构与蛹囊,将起到类似隔舱的作用,防止母巢因压力变化,空气,水分等流失而出现状况。
第一批被产出的品级个体,与当年第一次代表着巢群踏上陆地,开疆拓土的探索工虿类似,林易干脆直接沿用了探索工虿的名称,以代表它们探索异星表面的作用。
火星版的探索工虿,与地球版的就具有较大的不同了。其外骨骼整体密封,不再有任何对外的缝隙。关节处也被一层厚实的皮层封死。
外骨骼下,皮层之中,同样是一层吸收宇宙辐射,并从中获取能量的黑色素层。而最大的区别,在原先容纳书肺的腹腔结构之中。
原先腹腔之中的书肺,此时已经被一套全新的内循环系统取代,整合了光合作用,辐射合成作用以及参考海底火山口附近生活的某些嗜热细菌设计的一种利用热能的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剩下的结构则仅仅在原本的呼吸系统结构上稍作改动,不再从外界获取氧气,而是直接从这套全新的,被称作混合自养作用系统的内循环系统之中提取氧气和有机物,供应全身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将再次供应这套混合自养作用系统,实现整体的物质循环-输入光能,辐射能与热能等,输出生命活动必须的能量。
并且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可以再次被混合自养作用利用,该系统的能量浪费很少,转化率很高。
三对步足迈动着,一米长的身躯缓缓前进,一对发达的复眼打量起了周围的环境。随后,第一条步足缓缓迈出菌毯,踏在赤红色的火星表面土壤上。
这是这个个体的一小步,却是巢群的一大步-这句后世首次登月时的名言用在此处正合适不过。巢群就这样奇迹般的在第一次触及太空后不久登陆了其他行星,并初步站稳了脚跟-这已经是远超后世的成就。
现在,剩下的就是此行的重中之重,寻找巴奥曾经留下的痕迹,并试图逆向工程,以进一步向太空中发起探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只探索工虿,乃至一座火星母巢,是远远不够的。林易需要更多母巢,更多工虿对整个火星发起探索。
而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就只有一种方法-从地球继续发射火箭,转移营养物质,在火星上增殖出更多母巢,产出更多的探索工虿以至于其它的品级,来达成这一切目标。
目前,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仍然接近,想要继续较为省力的发射火箭,林易必须尽快抓住这个机会,将大量房角石二号同时发射向火星,加快对火星探索的步伐。
(本章完)
根据后世的研究,火星大气层的密度仅有地球大气层的不到百分之一,据推测,大概率是因为火星地磁冷却,强烈的太阳辐射吹散大气层的原因。
而此时,林易发现,大气密度虽然很低,但比起后世研究分析的不到百分之一还是要高出不少的,这个密度,足以让类降落伞结构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或许是现在,火星的地核还没有完全冷却,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倒算是方便了林易,这么一来,设计好的的强耐冲结构一个也用不上,能溶解成营养物质,让菌毯开局长得更快。
绕圈向下降落的过程中,房角石二号剩余的部分上那并不发达的眼部结构也打量着这片橙红色的荒漠,试图在上面发现些什么,但可惜的是,什么也没看出来。
降低到一定高度后,房角石二号剩余部分的外壳上,两片类似鞘翅的结构猛然张开,内部,一对发达的,由附肢与连接其中的膜状结构组成的类翅膀结构伸展开来,兜住火星稀薄但比后世的1%强出不少的大气,进一步减速。
经过数轮减速,房角石二号终于找准了一片大概的空旷环境,将头部对准那一片,开始着陆前的最后准备。
烟尘之间,房角石二号仅剩的一小部分张着一对起到缓冲作用的膜翅,一头扎进火星表面的土壤之中。
尽管冲击力比原本想象中低出不少,但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坚固的材料和原本设计用来承受数倍于此的冲击的耐冲结构轻松保护住了内部本来就没有什么精密仪器设备的菌毯瘤结构。
一头插进地里的房角石二号部分上,大量菌毯开始蔓延而出,很快覆盖上房角石二号经历了大气层摩擦洗礼的外壳,根系深深插入地下,开始寻找水源。
幸运的是,此处的地下水源埋藏的并不深,尽管并不是液态,但对现在的林易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根系立即缠绕其上,开始吸收。
光合作用系统与辐射合成系统率先开始运作,吸收太阳光与紫外线,宇宙辐射,产出氧气,供应化能合成系统,循环,就此成型。
更多的营养物质开始源源不断的产出,顺着根系输送至房角石二号剩余部分的本体处,一个特制的蛹囊很快将母巢的身躯包裹其中,在营养物质的供应下,特殊的陆地母巢,开始蛹化。
火星版的母巢,与地球母巢其实相差不多,首先是外壳与下方的皮层结构有些不同,外壳能承受低温的环境并较为耐压,皮层中具有一层抵抗辐射的特殊黑色素结构。
较大的区别,就是母巢的孔洞结构-为了避免各种情况,火星母巢生产品级个体,无论大小,都将使用特殊的蛹囊结构生产。
这些蛹囊结构的外形与地球上使用的陆地蛹囊有所不同,外壳更厚,并且具有各种防护功能。最为关键的是,母巢孔洞末端,具有一道可开合的瓣膜结构。
個体产出时,瓣膜打开,其他操作与地球上使用的母巢同样,向蛹囊中注入营养物质,让其中的成虫盘结构蛹化。
而当品级个体被产出,剩余营养物质被回收完毕,瓣膜结构闭合,再让蛹囊结构破开,露出下方的全新品级。
瓣膜结构与蛹囊,将起到类似隔舱的作用,防止母巢因压力变化,空气,水分等流失而出现状况。
第一批被产出的品级个体,与当年第一次代表着巢群踏上陆地,开疆拓土的探索工虿类似,林易干脆直接沿用了探索工虿的名称,以代表它们探索异星表面的作用。
火星版的探索工虿,与地球版的就具有较大的不同了。其外骨骼整体密封,不再有任何对外的缝隙。关节处也被一层厚实的皮层封死。
外骨骼下,皮层之中,同样是一层吸收宇宙辐射,并从中获取能量的黑色素层。而最大的区别,在原先容纳书肺的腹腔结构之中。
原先腹腔之中的书肺,此时已经被一套全新的内循环系统取代,整合了光合作用,辐射合成作用以及参考海底火山口附近生活的某些嗜热细菌设计的一种利用热能的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剩下的结构则仅仅在原本的呼吸系统结构上稍作改动,不再从外界获取氧气,而是直接从这套全新的,被称作混合自养作用系统的内循环系统之中提取氧气和有机物,供应全身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将再次供应这套混合自养作用系统,实现整体的物质循环-输入光能,辐射能与热能等,输出生命活动必须的能量。
并且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可以再次被混合自养作用利用,该系统的能量浪费很少,转化率很高。
三对步足迈动着,一米长的身躯缓缓前进,一对发达的复眼打量起了周围的环境。随后,第一条步足缓缓迈出菌毯,踏在赤红色的火星表面土壤上。
这是这个个体的一小步,却是巢群的一大步-这句后世首次登月时的名言用在此处正合适不过。巢群就这样奇迹般的在第一次触及太空后不久登陆了其他行星,并初步站稳了脚跟-这已经是远超后世的成就。
现在,剩下的就是此行的重中之重,寻找巴奥曾经留下的痕迹,并试图逆向工程,以进一步向太空中发起探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只探索工虿,乃至一座火星母巢,是远远不够的。林易需要更多母巢,更多工虿对整个火星发起探索。
而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就只有一种方法-从地球继续发射火箭,转移营养物质,在火星上增殖出更多母巢,产出更多的探索工虿以至于其它的品级,来达成这一切目标。
目前,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仍然接近,想要继续较为省力的发射火箭,林易必须尽快抓住这个机会,将大量房角石二号同时发射向火星,加快对火星探索的步伐。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034/497960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