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55章

推荐阅读:万界领主,开局人族禁咒大法师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房间求生:我提前知道门后提示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东京:被太太觊觎的我只想做游戏奇观无用?我的奇观来自千古华夏斗罗:百年传奇之我是尘心二叔

    苏小梅见状,不禁有些疑惑,忍不住问道:“陛下,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大长公主的下落,反而去查这个民间的格格呢?”
    李清歌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深邃:“大长公主是清朝唯一可以用来制衡我的人,现在肯定被严密保护着,我们刚来这儿,不容易打听到她的消息。等今天晚上见了大长公主,我有信心把她夺回来,不用白费时间。至于这个民间的格格,我看她举止不凡,以后肯定有好戏看。”
    说到这里,李清歌的思绪不禁飘远。她本来还打算派人去查查那个继后那拉氏的底细,但现在,她已经知道自己身处《还珠格格》的世界里,那继后便是剧中经常与主角作对、最后结局不好的反派皇后。对于这个皇后,李清歌既没有特别喜欢,也没有特别讨厌。她觉得,人都是复杂的生物,有很多面。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大臣觉得他喜怒无常、残暴严苛,但百姓却称赞他惩罚贪官、发展农业,是明君的典范。对发妻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他又表现出深情厚义、慈父的一面。所以,一个人的形象会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变化,只有综合各个方面,才能看到完整的人。
    同样的道理,这位皇后在妃嫔面前端庄持重,但在主角团面前,却和容嬷嬷一起被当成了老巫婆。李清歌很好奇,如果这位皇后知道她早逝的女儿还活着,会是什么反应呢?想到这里,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般洒满整个驿馆。李清歌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身形矫健地穿梭在夜色中。她的目的地是皇宫,那里有她想要见的人——大长公主。
    皇宫内,灯火通明,戒备森严。但李清歌却如入无人之境,轻松地避开了所有的守卫和巡逻队。她来到了大长公主的寝宫前,轻轻推开门,只见大长公主正端坐在铜镜前,对镜梳妆。
    大长公主见到李清歌,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清歌,你怎么来了?”
    李清歌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握住大长公主的手:“我来接你回家。”
    大长公主的眼眶湿润了,她紧紧地回握住李清歌的手:“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已心意相通。李清歌带着大长公主,轻松地避开了皇宫的守卫,回到了驿馆。
    一夜好眠,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时,李清歌已经换上了龙袍,戴上了金丝通天冠,冠上垂着十二旒白玉珠,显得威严而庄重。她站在驿馆的门口,望着远处缓缓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豪情与壮志。
    乾清宫,是清朝皇上处理政务、接待贵宾的地方。自从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就搬到了养心殿住,但乾清宫仍然是后宫中最重要的地方。为了彰显天朝的威仪,乾隆皇帝特意命人精心装饰了一番,以迎接李清歌的到来。
    李清歌带着大长公主和苏小梅,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乾清宫。宫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乾隆皇帝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李清歌等人,立刻迎了上来。
    “清歌,你终于来了。”乾隆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和欣喜。
    李清歌微微行礼,声音清冷而坚定:“臣李清歌,参见皇上。”
    乾隆皇帝连忙扶起她,笑道:“无需多礼,快请坐。”
    一行人分宾主落座,乾隆皇帝开始询问李清歌此行的目的。李清歌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臣此次前来,一是为了接回大长公主,二是为了见识一下清朝的繁华与强盛。”
    乾隆皇帝闻言,哈哈大笑:“好,好,你果然是个直爽的人。放心,朕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清歌在乾隆皇帝的陪同下,游览了皇宫的各处景点,见识了清朝的繁华与强盛。她对于这位清朝的皇帝,也有了几分了解和欣赏。乾隆皇帝虽然有些好大喜功,但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君主,他治理下的清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而李清歌的到来,也给清朝的皇宫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她的聪明才智和独特见解,让乾隆皇帝和后宫的妃嫔们都对她刮目相看。她与大长公主的深厚情谊,更是让众人羡慕不已。
    在这段时间里,李清歌也没有忘记那个民间的格格。她暗中派人调查了她的身世和背景,得知她确实是个善良、聪明、勇敢的女子。她对于这位格格,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她知道,这位格格的出现,一定会给清朝的皇宫带来一场不同寻常的风波。
    而这场风波,也将成为李清歌在清朝皇宫中,最为精彩的一段经历。她期待着,与这位格格的相遇,期待着,在这场风波中,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昨天晚上,月华如练,静静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给这座古老的皇城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纱。李清歌,这位在宫廷中略显特别的女子,正沉沉地睡着,她的睡颜宁静而安详,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无法打扰到她的梦境。然而,乾隆皇上却在这宁静的夜晚,突然觉得她所住的地方不够气派,配不上她即将迎来的身份。于是,他一声令下,宫里头的人便如潮水般涌动起来,连夜忙活,一直到天亮,就是想弄得热热闹闹的,显示下皇家的气派。
    这会子,乾清宫那真是气派极了。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宫殿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之中。花儿们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荣耀,开得更加灿烂,像锦绣一样铺满了整个庭院。绸缎子像云彩似的铺陈着,五彩斑斓,流光溢彩。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珠宝,金子银子亮得晃眼,仿佛将整个康乾盛世的繁华劲儿都凝聚在了这里。
    乾隆皇上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严而庄重。他说是要请客吃饭,便特意将李清歌叫到了这儿,在宫殿中间摆开了盛大的宴席。宴席的布置极尽奢华,桌布是织金绣银的绸缎,餐具是精雕细琢的玉器,每一道菜肴都是御厨们精心烹制的佳肴,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皇上坐在最中间,高高在上,却显得有些孤零零的。下面分左右两边坐着人,左边是皇家的亲戚,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或坐或立,神态各异。右边则是文武大臣,他们身着朝服,神情肃穆,等待着宴席的开始。
    在皇亲这边,庄亲王允禄坐在最前头。他是康熙皇上的第十六个儿子,自从十三王胤祥没了以后,他跟世宗皇上最为亲近。如今,康熙皇上的儿子们一个个都没了,允禄因为是十六子,又继承了铁帽子王的爵位,所以在皇亲里头辈分最高,血缘也近,地位更是尊贵。他身着华丽的亲王服饰,头戴宝石镶嵌的冠冕,神态庄重而威严。
    和亲王弘昼则坐在允禄的旁边,他是乾隆皇上的亲弟弟,以荒唐出名。他特别喜欢自己给自己办丧事,这荒唐事儿是真是假,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弘昼身着华丽的服饰,但神色却显得有些懒散和无所谓,仿佛对这场宴席并不太感兴趣。
    弘晓,作为胤祥的儿子,继承了怡亲王的爵位,也是铁帽子王之一。他坐在弘昼的后面,虽然地位尊贵,但神色却显得有些拘谨和谦逊。他知道自己的堂兄弟毕竟不如亲兄弟亲,所以在座位上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礼貌。
    其他皇亲,都是按照地位高低、跟皇上亲疏来排座次的。他们或坐或立,或谈笑风生,或低头沉思,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在文武大臣这边,阿桂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他身着武将的铠甲,头戴红缨帽,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连皇上宠爱的和珅、聪明的纪晓岚都比不上他。阿桂是乾隆朝上文武都行的杰出人才,皇上特别喜欢他。去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他立下了大功,家里世代都显赫,军功一大堆,常常让和珅都矮了一截。在宴席上,他端坐着,神色庄重而威严,仿佛是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
    和珅则坐在阿桂的旁边,他身着华丽的朝服,头戴官帽,神色却显得有些复杂。他知道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地位不如阿桂,所以在宴席上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谨慎。他时不时地偷瞄一眼阿桂,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才能在皇上面前更加得宠。
    纪晓岚和刘墉则坐在和珅的对面,他们两人都是朝廷中的智者,常常与和珅斗智斗勇。在宴席上,他们谈笑风生,神色轻松自如,仿佛并不把这场宴席当作什么大事来看待。然而,他们心中却都明白,这场宴席背后所隐藏的政治风波和宫廷斗争。
    乾隆皇上仿佛忘记了今天还要见大炎女王的事儿,他一挥手,宫人们便鱼贯而入,将好吃的好喝的摆满了各桌。皇上和大臣们吃得开心,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整个宫廷都沉浸在这份欢乐和喧嚣之中。
    然而,在这份欢乐和喧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份不为人知的紧张和担忧。太监总管李玉站在皇上旁边,眉头轻轻皱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不安。他小声地提醒皇上说:“皇上,大炎女王等了好久了……”他知道皇上是想借此显示下威风,但想到女王的厉害和可能的后果,心里也不禁有些害怕。
    乾隆皇上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仿佛并不把女王的到来当作什么大事来看待。他正儿八经地说:“让她进来吧。”一个“宣”字说出来,竟然把大炎王朝当成了附属小国,女王的地位,在他眼里还不如郡王高,更别说亲王了。这份傲慢和轻视,无疑是对女王的一种挑衅和侮辱。
    李玉快步走到殿门口,他高声喊道:“宣大炎明德女王觐见!”这话一出,满座的人都惊呆了。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筷子和酒杯,转头看向殿门口,等待着女王的到来。皇亲大臣们都不知道女王要来,突然听到这话,才知道今天的宴席原来是为了招待女王。可是人还没到,宴席就开始了,这好像有点不尊重人,大家都吓得不行。他们心中暗自思量着女王的反应和可能的后果。
    大殿的门缓缓打开,阳光从门外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殿堂。一位身着华丽服饰、头戴凤冠的女子缓缓步入大殿,她的步伐稳健而庄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人们的心弦上。她,就是大炎明德女王,南方的霸主,一位传奇般的人物。她的到来,使得整个殿堂都陷入了一片寂静和肃穆之中。人们纷纷起身行礼,迎接这位尊贵的女王。而乾隆皇上,也在这份寂静和肃穆中,露出了凝重而庄重的神色,仿佛是在迎接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宫殿之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或惊愕、或好奇的脸庞。有见识的亲戚和大臣们,一个个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那精心准备的珍馐美味此刻似乎失去了吸引力,场面一时之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银器碰撞的清脆声响与低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微妙的画面。
    李玉刚的话语刚落,如同平静湖面上投下的一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那声音沉重得像远山滚落的雷鸣,震得地面都仿佛在颤动,桌上的酒液因这突如其来的震动而溅出,如细雨般洒落在精致的瓷器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非同凡响的动静,正是李清歌以内功造成的,她的功力深厚,据说能穿透十层坚冰,令人闻之色变。
    和珅,那位一向以机智狡黠著称的大臣,此刻却气呼呼地站了起来,脸色铁青,仿佛被人触犯了最大的忌讳。“大炎的女王真是太无礼了,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明显是不把咱们的皇上放在眼里!”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目光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敌意。
    乾隆皇帝,这位坐在龙椅上的九五之尊,眉头紧锁,脸上明显不高兴,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玉筷,目光穿过重重人群,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宾客们还未曾见到人影,仅仅听到这震撼人心的脚步声,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遐想。他们纷纷交换着眼神,心中暗自揣测:这位传说中的大炎之主,究竟是何方神圣?难道真如流言所描述的那样,长得凶神恶煞,青面獠牙,声音如老牛般低沉,是个残暴嗜血的主儿?一时间,各种猜测与想象在脑海中交织,使得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紧张而微妙。
    正当众人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时,李清歌已经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大炎国崇尚火,以红色为尊贵,她身穿的朱红色缂丝龙袍,在烛光下更显华丽非凡。那袍子上绣着十二章和龙纹,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出精湛的工艺与不凡的身份。金丝做的通天冠与袍子相得益彰,没有多余的装饰,却更显尊贵与威严。她这一身打扮,除了性别不同,简直就像一位威严的男皇帝,每一步都踏出了王者的风范。
    她走起路来,身姿挺拔,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而有力。冠上的白玉珠旒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却始终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态,那气度真是让人敬畏三分。都说王者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猛虎迫于后而不惊心,看看这位女王,竟然有如此沉稳堂皇的气质,仿佛是天生的王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她的脸上戴着一副青铜面具,只露出了一双如秋水般明亮的眼睛。那双眼睛,冷得像寒冰,锐利得像刀刃,仿佛能洞察人心,又仿佛能瞬间将人劈成两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煞气,让人不敢直视。
    宾客们看到女王亲自驾临,除了乾隆之外,都纷纷站起来迎接,试图以礼相待。然而,李清歌却像没看见一样,与苏小梅、杨天雄等人径直走到殿中,离乾隆的御座只有三尺之遥。她直直地看着乾隆,既不行礼也不问安,只是静静地观察,仿佛在衡量这位大清皇帝的分量。
    杨天雄,作为大炎国的使者,微微鞠躬,声音洪亮地说道:“我们女王问大清皇帝好!”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清朝,作为历代封建制度的顶峰,规矩严明,君权至上。大臣们上朝时,唐朝是坐着,宋朝是站着,到了清朝就得跪着奏事了。请安也是一样,得先跪下再问好。乾隆见李清歌不按规矩行礼,还让旁人代问,连跪礼都没有,顿时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怒色。
    然而,李清歌心中却自有打算。她暗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先给我个下马威,我又何必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呢?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仿佛已经看穿了乾隆的心思。
    和珅最了解乾隆的心思,知道乾隆最看重颜面,自从登基以来,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无礼的情况。他猛地站起来,手指几乎要戳到李清歌的鼻子上,怒斥道:“你既然来拜见皇上,为什么不按规矩行礼?让随从代礼已经够狂妄的了,更何况礼数不全,目无君上,你该当何罪?”
    李清歌冷眼看了他一眼,就这一瞥,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让和珅头皮发麻,汗毛都竖了起来。她淡淡地哼了一声,那声音虽轻,却仿佛能穿透人心。紧接着,她运用内功化成一堵无形的墙,猛地撞了过去。那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激荡,使得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窒息。
    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幕幕权力与尊严的较量。和珅,这位一向以机敏狡黠著称的大臣,此刻却如同被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人猛地一颤,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穿透了他的身躯。他的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那是惊惧与愤怒交织的产物,鲜血就这么不受控制地溢出了嘴角。他慌忙用袖子去擦,那慌乱而狼狈的样子,与他平日的从容不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席上的王公大臣们,眼看着皇权受到如此直接的侮辱,和珅又失态至此,一个个都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不安。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仿佛置身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之中,无法自拔。
    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李清歌却如同一朵傲然绽放的寒梅,静静地站在那里。她看着坐在御座上的乾隆,嘴角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那笑容中既有嘲讽也有挑衅。她说道:“你是满人的主子,我是汉室的君王,咱们两个朝代的天子,现在并肩站在一起,没有尊卑之分。所以,我就派臣下代我问你好了。”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说完,她又勾了勾唇角,笑道:“我听说大清皇帝睿智神武,重视礼教又守规矩,一定能明白咱们身份的特殊,毕竟时代已经变了嘛!”她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与傲慢,仿佛她已经完全掌握了这场较量的主动权。
    确实啊,时过境迁,变化真大。想当年,李清歌还只是个逆臣贼子的手下,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就丢了性命。而现在呢?大炎已经鼎立一方,成为了与清廷并驾齐驱的强大势力。清廷虽然心里愤愤不平,但奈何力不从心,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李清歌的政权。这一转变,对于李清歌来说,无疑是天翻地覆的。
    乾隆已经年过五旬,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此刻,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就像墨云压顶一样,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火。他嘴唇紧抿,指节都发白了,那是愤怒到了极点的表现。他看着李清歌,就像被利剑穿心一样,杀意凛然。他说道:“大炎女王果然不是一般人,我今天能亲眼见到,真是幸运。宴席已经准备好了,请女王移步到上座去吧。”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压力。
    李玉一听,赶紧大声喊道:“上膳!”他的声音穿透了整个宫殿,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话音刚落,宫人们就络绎不绝地走了进来,他们训练有素,动作敏捷,在乾隆御座的旁边迅速设了一张紫檀八仙长桌。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佳酿盈樽,真是应有尽有,仿佛要将世间所有的美味都呈现在这场盛宴之上。
    然而,面对这场盛宴,李清歌却一点食欲都没有。她转头看了看站在身旁的杨天雄,喊道:“宝历——”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要穿透整个宫殿的喧嚣。杨天雄一听,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应道:“臣在。”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与忠诚。
    “给我斟酒,我要敬大清皇帝一杯!”李清歌说道。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挑衅与戏谑,仿佛要将这场较量推向高潮。
    “遵旨!”杨天雄答道。他拿起酒壶,缓缓地斟满了一杯酒,然后恭敬地递给了李清歌。他的动作流畅而优雅,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这话一出,满座的人都惊呆了。要知道,在当时的人们心中,避讳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君王的名字,更是要小心谨慎,不能随意提及。就像唐太宗因为名字里有个“世”字,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就得改掉;雍正帝名叫胤禛,他登基后,同辈兄弟的名字都得把“胤”改成“允”,只有怡亲王胤祥得到了特许,可以沿用原名。还有太后的名字,也是得避讳的,比如吕后名叫雉,民间就得用野鸡来代替。而现在,李清歌竟然直接喊了“宝历”,这是乾隆昔日宝亲王的封号,她这么喊,明显是在戏弄乾隆的名字,挑衅他的权威。
    怡亲王弘晓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就变了。他厉声呵斥道:“皇上的名字,怎么可以随便说?大炎女王这么做,实在是太狂妄无礼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愤怒与不满,仿佛要将李清歌的嚣张气焰彻底打压下去。
    乾隆听了弘晓的话,心里微微一动。他想起了先帝和十三叔的深厚情谊,以及弘晓的忠心护主。这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但这感激之情很快就被怒火所替代了。他前所未有的愤怒,溢于言表。他瞪大眼睛,紧盯着李清歌,仿佛要将她看透一般。他的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愤怒而发白,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席上的众人看到乾隆怒形于色,都大惊失色。他们知道,天子震怒,天地都为之色变。大炎女王这么做,无疑是触犯了龙的逆鳞啊!他们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乾隆的怒火。整个宫殿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然而,在这死寂之中,李清歌却如同一朵傲然绽放的梅花,静静地站在那里。她看着乾隆气得面如锅底的样子,心里暗暗高兴。她用乾隆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让他也尝尝那种被侮辱、被挑衅的滋味。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感觉真是痛快极了!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了真正的王者。
    在那金碧辉煌、灯火辉煌的乾清宫中,一场暗流涌动的宴会正在进行。李清歌,这位大炎的女王,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珠翠,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英气。她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眼神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
    她笑着解释说:“陛下别多心,我可没冒犯您的名字。刚才说的‘宝历’,其实是保国安民的‘保’,加上力能扛鼎的‘力’,合起来是‘保力’,这名字在我们大炎挺常见的。听说最近还有个地产大亨,也用了这个名字,不过是个化名罢了。”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溪流般潺潺流过,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说着,她接过杨天雄递过来的酒杯,那酒杯是用上好的白玉制成,晶莹剔透,仿佛能映照出人心中的秘密。她向乾隆举了举酒杯,笑道:“来,我想敬大清皇帝一杯!”说完,她仰头一饮而尽,那姿态潇洒自如,颇有几分男儿气概。
    乾隆见她自己喝了,没陪他,脸色不由得一沉。他冷冷地说:“女王的解释,是不是有点牵强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中的迷雾。
    李清歌笑得像朵花一样,她的笑容明媚而灿烂,仿佛能照亮整个宫殿。“哪里牵强了?避讳这种习俗,早就过时了。我叫李清歌,我手下的人,戴金佩玉的多的是,重名的也不少,我可没强迫他们改名。我觉得,真正自信的人,内心是强大的。要是为了几个字就生气,那就显得太狭隘了。不是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吗?陛下您可是九五之尊,应该心胸宽广,怎么会计较这些小事呢?”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与傲气,仿佛她就是那个能够掌控一切的女王。
    乾隆被她的话噎了一下,脸色更沉了。他冷冷地说:“大炎女王,不仅武艺超群,说话也锋利得像剑一样,字字带刺,真是个奇女子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怒意与不甘。
    李清歌笑着,脸色一点没变。她仿佛没有感受到乾隆的怒意,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多谢陛下夸奖,我可不敢当。我擅长的,就是在战场上多砍几个敌将的脑袋罢了。”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血腥与残酷的气息,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这话就像盐一样撒在乾隆的心头伤口上。他阴沉地说:“大炎女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年轻又有才,我的儿女们都比不上你!”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李清歌没回答,只是自己喝酒。那酒是乾清宫特制的烈酒,色泽艳丽,香气扑鼻。她连喝了几杯,连壮汉都会醉,但她还是清醒的。她的一举一动都显露出天子的风范,那种从容与淡定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乾隆强忍着怒气,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问道:“我听说女王的声音,像妙龄女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心上人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好奇与期待。
    李清歌吐出一个字:“没!”她的声音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乾隆心里微微一喜,又问:“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急切与渴望。
    李清歌愣了一下,然后想到了什么,心里一阵恶寒。她冷冷地说:“我喜欢年轻俊朗,说话温柔又风趣的。讨厌那种又老又丑,还自以为年轻,整天做白日梦,妄想天下女子都喜欢他那副油腻样子的。”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厌恶与不屑。
    乾隆知道她在骂自己,心里恨恨的。但脸上还是笑着说:“女王的要求可真高啊,不过照这个标准,世上哪里找得到这样的人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讽刺与挖苦。
    李清歌淡淡地说:“找不到就算了,婚姻这种事,都是缘分。我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一个人清清静静的也挺好。古话说得好,儿女债最难偿。要是生了不肖子孙,在祖宗灵前都没脸哭,那才真是气死人呢。”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淡然与超脱。仿佛她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王者。
    在这场暗流涌动的宴会中,李清歌与乾隆之间的较量仿佛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各自的立场与态度,也透露出彼此之间的猜忌与防备。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李清歌却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仿佛她已经看透了这一切,成为了那个真正的掌控者。
    李清歌说的那句“逝者灵前无哀容”,讲的是乾隆十三年那会儿,孝贤皇后走了,一场国丧让整个紫禁城都沉浸在一片肃穆与哀伤之中。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连老天爷都在为这位贤后的离世而默哀。
    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站在嫡母的灵前,两人都穿着黑色的丧服,面容却显得有些木然。永璜刚二十出头,身材瘦削,面容清秀,但此刻他的眼神里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迷茫与无助。永璋更是小孩子一个,圆嘟嘟的脸蛋上挂着几滴未干的泪痕,却显然哭不出来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乾隆皇帝站在一旁,目光如炬,扫视着这两个儿子。他的面容冷峻,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当看到永璜和永璋在嫡母灵前没有表现出太伤心的样子时,他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你们这两个不孝子!”乾隆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在灵堂内回荡,“你们的嫡母对你们视如己出,如今她走了,你们竟然连一点哀容都没有!真是枉为人子!”
    永璜和永璋被吓得瑟瑟发抖,他们想辩解,却不敢开口。毕竟,在父皇的盛怒之下,任何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永璜心里憋屈死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不孝,只是面对嫡母的离世,他实在哭不出来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而永璋更是吓得病了一场,没多久就跟着病死了。
    这场风波过后,乾隆剥夺了永璜和永璋继承皇位的资格。这一怒之下,俩儿子都没了继承的希望,这在皇帝里头可是少有的事儿。而这场风波的余波,也远远没有平息。
    时间流转,转眼间已过了数十年。李清歌,这位大炎的女王,已经成长为一位英姿飒爽、智勇双全的女中豪杰。她不仅武艺超群,更有着敏锐的头脑和犀利的言辞。
    这一天,李清歌受邀来到乾隆的宴会上。宴会上宾客如云,热闹非凡,但李清歌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淡然的态度。她穿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珠翠,面容清秀而冷峻,仿佛一切世俗的繁华都无法触动她的内心。
    乾隆看到李清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这位女王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不凡的智谋和胆识。于是,他开口讽刺道:“李清歌啊,你说话跟刀子似的,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啊!”
    李清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毫不示弱地回嘴说:“乾隆爷,您也不慈爱啊!您这女儿自然也就不孝顺了。”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虚伪和矫饰。
    满屋子的人都低着头,生怕祸及自身。他们都知道李清歌的厉害,更知道乾隆的威严。此刻,他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以免被这场风波卷入其中。
    大家都说大炎的女王李清歌能打,靠武力征服人。但此刻,他们却发现李清歌的嘴皮子功夫也这么厉害。她跟乾隆说话,每个字都像是带刺的,阴阳怪气的,直往乾隆心窝子里戳。这胆子,真是让人吃惊!
    乾隆被李清歌的话气得脸色铁青,但他却强忍着怒火没有发作。他知道这场宴会不能因为自己的怒火而搅和了,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就在这时,乾隆突然话锋一转,笑着说:“我夸你是个人物,你果然没让我失望。今天见面,本来是喜事,我还想再添点喜,你觉得呢?”
    李清歌挑眉问道:“怎么添喜?”她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玩味和好奇。
    乾隆笑着说:“亲人见面,这不就是喜事吗?”他的话语里透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意味。
    李清歌的笑容慢慢收了,她回答说:“当然是喜事,就是不知道这亲人是谁?”她的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乾隆的用意,但她却不动声色地继续询问。
    之前书信往来,李清歌已经知道金爱财和金招娣都被乾隆抓了。她心里明白,乾隆这是想用这两个人来试探她、威胁她。但她却毫不畏惧,反而有一种想要与乾隆一较高下的冲动。
    乾隆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直接说,就让李玉把人带上来。李玉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领了一个人进来。这个人瘦瘦的,年纪挺大,头发都白了,背也有点驼。她穿着粗布旧衣服,一看见乾隆就跪下磕头,说:“民妇拜见皇上,拜见各位贵人。”
    李清歌看她低着头,看不清脸,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自己记忆里的姑母金招娣。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和愤怒,慢条斯理地用金镶银的筷子尝着桌上的软炸里脊。那味道香酥可口,但她却觉得如同嚼蜡。
    乾隆笑着对李清歌说:“你转过头看看左边那个人,认不认识?”他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戏谑和挑衅。
    金招娣惶恐地抬起头,和李清歌四目相对。好几年没见,姑母显得更老了。她的脸上全是风霜的痕迹,头发也白了许多。可能是因为被关着受苦,也可能是因为恨自己亲弟弟的背叛,她的神色特别憔悴,比实际年龄老了很多。
    李清歌看着姑母那张憔悴的脸庞,心里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她想起小时候姑母对她的疼爱和呵护,想起姑母为了她们一家所付出的辛劳和牺牲。如今,姑母却成了乾隆手中的一枚棋子,被用来试探和威胁她。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192/498644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