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第232章 朕的钱!
推荐阅读:我父刘玄德、洪荒:云梦大蛇、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岁月、北辰剑宗掌门秘录、桃花山刘家修仙传、从收服狐仙开始万仙来朝、夫人,请尊重我的职业、我在乱世词条修仙、零界使徒、
第232章 朕的钱!
二门外的倒座厅,原本是府上嬷嬷,下人领对牌的地方。
此处坐南朝北,有小小的三间耳室,因为背着光,房里又略有些湿冷。
秦可卿立在窗下,将阳光都遮挡了去,面上平添了几分阴郁之气,当场将秦钟震慑住了。
“老爷送你去国子监读书,你连束脩都不用交的,就这尚且不知感恩,反而来一门心思走些取巧的路子,给老爷抹黑,我当真不知你在国子监学了什么!”
“留业了也好,伱本就不是那个读书的种子,正好让爹爹认清现实!”
“不要以为我在府上做事,就算作什么夫人了,我算哪门子的夫人?你算哪门子的府上亲戚?不识好歹!”
秦可卿此时恨不得寻个鸡毛掸子来,抽这个憨货一遍。
秦钟本就是个胆小怕事的性子,这遭被姐姐教训了一顿,登时缩成了个鹌鹑。
可在他眼里,始终是轻声细语,温柔如水的姐姐,在岳府里待了几年,一开口就如此的凶狠,劈头盖脸的骂着,真将秦钟唬得不轻。
他还以为这是过去那个能撒娇讨好,假意哄骗的姐姐呢。
“国子监都是这样的,也有别家的荫生有了司正的关照,就通过了小考。我只当这是随常之事,便也没想太多。”
秦钟为自己寻着借口找补着。
秦可卿叉腰,冷眼横眉,“这不光正的手段,也是平常?你真真不该去读书了,读出来也是个贪官污吏!老爷向来方正不阿,你想让老爷为你破例?”
“滚出去,别再来府里丢人现眼!”
秦钟本是兴致满满的来,如今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但他哪里敢忤逆秦可卿的意思,起身垂头丧气的便要走了。
才走到门槛上,秦可卿又开口,“往后在外面别打着府上的旗号做事,倘若传到我耳朵里了,你且看我饶不饶你!”
秦钟脚下不留神,在门槛上绊了一跤,朝着秦可卿点了点头,慌忙离去。
适时,瑞珠宝珠与他擦肩而来。
见秦可卿气得胸前一起一伏,都变了脸色,又忙着上前关怀问道:“姐姐,他来做什么了?难不成是秦家又来要银子了?”
秦可卿摇了摇头,“爹爹再是不通是非,也是个知道好赖的,他哪里敢得罪老爷。老爷如今在京中的风头愈盛,也就是秦钟这个脑袋里没世故的,好意思舔着脸来求。”
“这种蠢材,爹爹都不如给他找个能养家糊口的生计算了,还做着中举的美梦,脑子里也是个不清醒的。”
倪二适时进门,关照一句,“可卿姑娘,我虽没听得他来府上是求什么事,但看他的模样就知不是求的好事。如今你在府上,跟他们划清界限是对的,别给老爷招黑。”
“往后他若再来,我让门子打发了了事。”
秦可卿颔首,“好,那就劳烦倪管家了。”
倪二摇摇头,拱手行了一礼,便往外面去了。
待倪二走后,秦可卿才松了口气,整个人瘫软下来,靠进一旁的长椅上。
府上没有林黛玉,她便是在府里打理大小事的那个,自也能端出几分气度来,方才骂起秦钟也丝毫不留情面。
她小心翼翼的打理着这个家,尚不敢有毫末徇私,这个孽障竟然让她帮忙在外面舞弊,如何不让秦可卿气恼。
一身素白裙钗的秦可卿,如今在府上过得都是极简的日子,只是为了给其余下人做个表率。
不要因侯爷的名望而忘乎所以,又因为侯爷不在府上而起奢靡之风。
府邸中,若是从下人开始败坏,那便是已有倾颓之相,就和秦可卿如今看贾家两府一样。
“走了,先回去吧。”
瑞珠宝珠上前,将秦可卿扶了起来。
两人都直勾勾的打量着秦可卿,眸眼转呀转。
“两个傻丫头,看什么呢?”
瑞珠应道:“姑娘如今比在家时刚强许多了,不知怎得,就很令人安心。我们还担心,姑娘会和旧时一样,被他讨了便宜去。”
秦可卿笑着道:“哪有那回事,只是旧时我不愿与他计较罢了。如今我是在侯府里,凡事也是先要照顾老爷,而后才是别人。”
“还有你,又叫错称呼了。”
秦可卿葱白似的手指,在瑞珠的脑门上戳了下,不痛不痒,瑞珠也只是嘻嘻笑着。
挽着秦可卿的手臂又紧了紧,瑞珠甜甜唤道:“好,可卿姐姐……”
……
乾清宫,御书房,
隆祐帝醉心于国事,伏案批阅着奏折。自从岳凌上疏以后,隆祐帝愈发勤勉了。也是因为他突然找到了富国强兵的路径,期待着有朝一日让江山社稷焕然一新,而他能真正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明君。
然而元庆帝遗留下的问题多且杂,譬如冗官冗兵,繁复的税制,以及势大的勋贵和党派斗争愈演愈烈的文官集团。
眼下,隆祐帝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便是国库没银两了。
两场大战巩固了江山,也打没了许多年国库的积蓄,而晋中,辽东,京畿等地还在恢复民生,近两年的税收肯定还要砍去许多。
但隆祐帝想要变法图强,处处都需要银子。
就比如岳凌所言的开源,开海贸易是能换来白银,而在此之前,先要有船,有护航的海军,来保证商路,可这本就需要一大笔银子。
朝廷如今,拿不出启动的资金了。
“陛下,左丞相安景钟,右丞相柴朴,枢密使东方治,户部尚书赵公瑾到了,如今都在偏殿候着。”
夏守忠在案下伏身行礼通禀着。
隆祐帝将朱笔放去了一边笔架上,颔首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不多时,四位重臣便一同入了御书房,并赐座。
在没有朝会的日子,类似今日的小朝会很是平常,反正在隆祐帝这是没有休息的,连带着他们这些大臣也难休。
人来得齐全,隆祐帝也不废话,当即道:“诸位爱卿皆知,朕欲设新法,然如今国库空虚,不敢妄动。而连年天灾人祸不断,如何增加朝廷的进项,当属首要,总不能今年空虚,明年寅吃卯粮,卯粮吃没了又吃什么?”
四人脸色都不好看,一家谋取生计尚不容易,更何况一国。
“赵爱卿,你说说看,前一年国库入账了多少?”
此等数目,身为户部尚书,赵公瑾自然熟稔于心,应声回道:“去年入库,折合白银共计一千五百万两,支出,支出三千七百万两……”
隆祐帝颔首,“是了,一年税收不过是一千五百万两,你们可知岳凌在沧州抄家暗通倭寇的豪商,抄出了多少两?”
四人摇头,推说不知。
隆祐帝解答道:“近一百万两,这还是小小的沧州。”
四人面上皆是一惊,他们是熟稔官场之道的,隆祐帝才开了个头,后面的话,定然更令人震撼。
隆祐帝面上却是坦然,还将夏守忠留在案上的茶盏拾了起来,浅啜了口,润润喉。
“沧州五年受灾,都能在官商勾结之下,积攒如此巨量的财富,你们说,这里面有多少该是朕的钱?”
“两淮的盐政,收税受阻,私盐泛滥。闽浙的海上,走私成风,你们再说,有多少是朕的钱?”
“不是朕弄不清楚钱都进谁的口袋了,只是因为许多人劳苦功高,朕也不想做得太难堪了,但总不能让朕难堪吧?让朕在内帑贴银子?”
隆祐帝的话似绵里藏针,扎得大臣如芒在背,坐立难安。
隆祐帝是有心厘清税政,按照岳凌所说一杆子全收了白银,账目清晰。
可如今还是难以推行下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沧州的变化,隆祐帝在时时关注着。
也算是新政的试点之地,若是岳凌做得好了,他也更有几分底气。
“好了,朕也不再说此事。你们呢,本身也有出自江浙的官员,在当地的威望也低不了,朕只是给你们提个醒,别架在这个位置上,做些让朕不喜的事。”
“且说这开源节流之事,你们为朕想想法子,不大动干戈,如何补足国库。”
四人正襟危坐,都未有开口的意思。
还是秦王府的潜邸旧臣,东方治应道:“开源之事,在安京侯的奏疏中也写提过了,度田,开海,厘清税赋,清查冗官冗兵,只是这些都不是一时能见效的。”
“臣倒是有个别的想法,只是有违圣贤之训,不知陛下是否有意。”
隆祐帝摆手道:“此时就不要卖关子了,直说便可。”
东方治颔首应道:“安京侯在沧州受倭国伏杀,倭国理应给我天国上朝一个交代,我们可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个他们无法应下的要求。他们不许,我们便兴兵出海,威慑倭国。”
“倭国近来战乱不断,难以与我国为敌。臣又听闻,他们在岛上发现了银矿,对于他们最有利的便是多赔付些银子,以换安宁。”
左相安景钟,无奈开口,“东方枢密使,你这不成了劫掠小国,以富自身了,我天朝上国威布四海,若是做出如此强盗行径,周遭的朝贡国如何看待我们……”
(本章完)
二门外的倒座厅,原本是府上嬷嬷,下人领对牌的地方。
此处坐南朝北,有小小的三间耳室,因为背着光,房里又略有些湿冷。
秦可卿立在窗下,将阳光都遮挡了去,面上平添了几分阴郁之气,当场将秦钟震慑住了。
“老爷送你去国子监读书,你连束脩都不用交的,就这尚且不知感恩,反而来一门心思走些取巧的路子,给老爷抹黑,我当真不知你在国子监学了什么!”
“留业了也好,伱本就不是那个读书的种子,正好让爹爹认清现实!”
“不要以为我在府上做事,就算作什么夫人了,我算哪门子的夫人?你算哪门子的府上亲戚?不识好歹!”
秦可卿此时恨不得寻个鸡毛掸子来,抽这个憨货一遍。
秦钟本就是个胆小怕事的性子,这遭被姐姐教训了一顿,登时缩成了个鹌鹑。
可在他眼里,始终是轻声细语,温柔如水的姐姐,在岳府里待了几年,一开口就如此的凶狠,劈头盖脸的骂着,真将秦钟唬得不轻。
他还以为这是过去那个能撒娇讨好,假意哄骗的姐姐呢。
“国子监都是这样的,也有别家的荫生有了司正的关照,就通过了小考。我只当这是随常之事,便也没想太多。”
秦钟为自己寻着借口找补着。
秦可卿叉腰,冷眼横眉,“这不光正的手段,也是平常?你真真不该去读书了,读出来也是个贪官污吏!老爷向来方正不阿,你想让老爷为你破例?”
“滚出去,别再来府里丢人现眼!”
秦钟本是兴致满满的来,如今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但他哪里敢忤逆秦可卿的意思,起身垂头丧气的便要走了。
才走到门槛上,秦可卿又开口,“往后在外面别打着府上的旗号做事,倘若传到我耳朵里了,你且看我饶不饶你!”
秦钟脚下不留神,在门槛上绊了一跤,朝着秦可卿点了点头,慌忙离去。
适时,瑞珠宝珠与他擦肩而来。
见秦可卿气得胸前一起一伏,都变了脸色,又忙着上前关怀问道:“姐姐,他来做什么了?难不成是秦家又来要银子了?”
秦可卿摇了摇头,“爹爹再是不通是非,也是个知道好赖的,他哪里敢得罪老爷。老爷如今在京中的风头愈盛,也就是秦钟这个脑袋里没世故的,好意思舔着脸来求。”
“这种蠢材,爹爹都不如给他找个能养家糊口的生计算了,还做着中举的美梦,脑子里也是个不清醒的。”
倪二适时进门,关照一句,“可卿姑娘,我虽没听得他来府上是求什么事,但看他的模样就知不是求的好事。如今你在府上,跟他们划清界限是对的,别给老爷招黑。”
“往后他若再来,我让门子打发了了事。”
秦可卿颔首,“好,那就劳烦倪管家了。”
倪二摇摇头,拱手行了一礼,便往外面去了。
待倪二走后,秦可卿才松了口气,整个人瘫软下来,靠进一旁的长椅上。
府上没有林黛玉,她便是在府里打理大小事的那个,自也能端出几分气度来,方才骂起秦钟也丝毫不留情面。
她小心翼翼的打理着这个家,尚不敢有毫末徇私,这个孽障竟然让她帮忙在外面舞弊,如何不让秦可卿气恼。
一身素白裙钗的秦可卿,如今在府上过得都是极简的日子,只是为了给其余下人做个表率。
不要因侯爷的名望而忘乎所以,又因为侯爷不在府上而起奢靡之风。
府邸中,若是从下人开始败坏,那便是已有倾颓之相,就和秦可卿如今看贾家两府一样。
“走了,先回去吧。”
瑞珠宝珠上前,将秦可卿扶了起来。
两人都直勾勾的打量着秦可卿,眸眼转呀转。
“两个傻丫头,看什么呢?”
瑞珠应道:“姑娘如今比在家时刚强许多了,不知怎得,就很令人安心。我们还担心,姑娘会和旧时一样,被他讨了便宜去。”
秦可卿笑着道:“哪有那回事,只是旧时我不愿与他计较罢了。如今我是在侯府里,凡事也是先要照顾老爷,而后才是别人。”
“还有你,又叫错称呼了。”
秦可卿葱白似的手指,在瑞珠的脑门上戳了下,不痛不痒,瑞珠也只是嘻嘻笑着。
挽着秦可卿的手臂又紧了紧,瑞珠甜甜唤道:“好,可卿姐姐……”
……
乾清宫,御书房,
隆祐帝醉心于国事,伏案批阅着奏折。自从岳凌上疏以后,隆祐帝愈发勤勉了。也是因为他突然找到了富国强兵的路径,期待着有朝一日让江山社稷焕然一新,而他能真正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明君。
然而元庆帝遗留下的问题多且杂,譬如冗官冗兵,繁复的税制,以及势大的勋贵和党派斗争愈演愈烈的文官集团。
眼下,隆祐帝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便是国库没银两了。
两场大战巩固了江山,也打没了许多年国库的积蓄,而晋中,辽东,京畿等地还在恢复民生,近两年的税收肯定还要砍去许多。
但隆祐帝想要变法图强,处处都需要银子。
就比如岳凌所言的开源,开海贸易是能换来白银,而在此之前,先要有船,有护航的海军,来保证商路,可这本就需要一大笔银子。
朝廷如今,拿不出启动的资金了。
“陛下,左丞相安景钟,右丞相柴朴,枢密使东方治,户部尚书赵公瑾到了,如今都在偏殿候着。”
夏守忠在案下伏身行礼通禀着。
隆祐帝将朱笔放去了一边笔架上,颔首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不多时,四位重臣便一同入了御书房,并赐座。
在没有朝会的日子,类似今日的小朝会很是平常,反正在隆祐帝这是没有休息的,连带着他们这些大臣也难休。
人来得齐全,隆祐帝也不废话,当即道:“诸位爱卿皆知,朕欲设新法,然如今国库空虚,不敢妄动。而连年天灾人祸不断,如何增加朝廷的进项,当属首要,总不能今年空虚,明年寅吃卯粮,卯粮吃没了又吃什么?”
四人脸色都不好看,一家谋取生计尚不容易,更何况一国。
“赵爱卿,你说说看,前一年国库入账了多少?”
此等数目,身为户部尚书,赵公瑾自然熟稔于心,应声回道:“去年入库,折合白银共计一千五百万两,支出,支出三千七百万两……”
隆祐帝颔首,“是了,一年税收不过是一千五百万两,你们可知岳凌在沧州抄家暗通倭寇的豪商,抄出了多少两?”
四人摇头,推说不知。
隆祐帝解答道:“近一百万两,这还是小小的沧州。”
四人面上皆是一惊,他们是熟稔官场之道的,隆祐帝才开了个头,后面的话,定然更令人震撼。
隆祐帝面上却是坦然,还将夏守忠留在案上的茶盏拾了起来,浅啜了口,润润喉。
“沧州五年受灾,都能在官商勾结之下,积攒如此巨量的财富,你们说,这里面有多少该是朕的钱?”
“两淮的盐政,收税受阻,私盐泛滥。闽浙的海上,走私成风,你们再说,有多少是朕的钱?”
“不是朕弄不清楚钱都进谁的口袋了,只是因为许多人劳苦功高,朕也不想做得太难堪了,但总不能让朕难堪吧?让朕在内帑贴银子?”
隆祐帝的话似绵里藏针,扎得大臣如芒在背,坐立难安。
隆祐帝是有心厘清税政,按照岳凌所说一杆子全收了白银,账目清晰。
可如今还是难以推行下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沧州的变化,隆祐帝在时时关注着。
也算是新政的试点之地,若是岳凌做得好了,他也更有几分底气。
“好了,朕也不再说此事。你们呢,本身也有出自江浙的官员,在当地的威望也低不了,朕只是给你们提个醒,别架在这个位置上,做些让朕不喜的事。”
“且说这开源节流之事,你们为朕想想法子,不大动干戈,如何补足国库。”
四人正襟危坐,都未有开口的意思。
还是秦王府的潜邸旧臣,东方治应道:“开源之事,在安京侯的奏疏中也写提过了,度田,开海,厘清税赋,清查冗官冗兵,只是这些都不是一时能见效的。”
“臣倒是有个别的想法,只是有违圣贤之训,不知陛下是否有意。”
隆祐帝摆手道:“此时就不要卖关子了,直说便可。”
东方治颔首应道:“安京侯在沧州受倭国伏杀,倭国理应给我天国上朝一个交代,我们可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个他们无法应下的要求。他们不许,我们便兴兵出海,威慑倭国。”
“倭国近来战乱不断,难以与我国为敌。臣又听闻,他们在岛上发现了银矿,对于他们最有利的便是多赔付些银子,以换安宁。”
左相安景钟,无奈开口,“东方枢密使,你这不成了劫掠小国,以富自身了,我天朝上国威布四海,若是做出如此强盗行径,周遭的朝贡国如何看待我们……”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225/498718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