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人才济济战俘营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第947章 人才济济战俘营
    将官不知文事,鬼力赤又是一脸横肉,从他口中叽里咕噜说出来的,自是被视作“鸟咒”。但朱雄英、方孝孺、解缙三人却清楚的知道,这位满脸横肉的“骚鞑子”,所言的的确确便是先贤诗句、风流雅章。
    只是,这样的诗文从这么一位衣衫褴褛、满脸横肉的鞑子口中吟出,多少让朱雄英几人有一种割裂之感。
    “你说,此人乃是窝阔台后人?”朱雄英道。“那,无怪此人会懂些我汉人诗文了。”
    窝阔台,即为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曾经也做过蒙古大汗。但后来忽必烈夺取蒙古国大权,建立大元,使得皇位始终在忽必烈自己这一系里流传。像窝阔台这一系的黄金家族,就变得不值钱了起来。
    不过,多少也算是个黄金家族后裔,在北元朝廷里,虽难掌什么实权,但却也不至于受到什么苛待。能够接触到汉人诗书,也就不奇怪了。
    朱雄英微微俯下身,看着被打的伏在地上,用手护住头脸的鬼力赤,问道:“既习我汉学,为何不归附我华夏正朔,而要随着本雅失里、阿鲁台二人,做个为祸天下的匪徒?”
    “呸,谁为祸天下?我们是为了光复大元江山……”鬼力赤移开手掌,一只牛眼狠狠的瞪了一眼朱雄英,可却不意看到了朱雄英身后方才打他那将官凶狠的眼神,脸色一白,后面的话自己便咽了下去。
    见他如此魁梧,却又如此怂包,朱雄英与解缙方孝孺三人不禁好笑。朱雄英想了想,问道:“你既会吟诗,那么,可会唱戏么?……就是,在戏台子上唱……”
    “呵,自然是会。‘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他唱的,是元时名戏剧《窦娥冤》中的名句,这出戏流传甚广,在场几人自是都听过的。朱雄英不禁眼前一亮,这厮,虽说身量魁梧,但吊着嗓子唱的这几句,字正腔圆,曲调婉转,倒真有几分窦娥一介弱女子含冤受屈的味道了。
    朱雄英眼睛一亮,和解缙对视一眼,惊讶于这位边刷恭桶边吟诗的鞑子兄,竟然对唱戏还真有几分火候。
    想是昔日在北元大都城里当纨绔的时候,没少去勾栏听曲,这都无师自通了。
    朱雄英甚是欢喜,没料到苦寻半日找不到的人才,竟然会在这战俘营里出现。昔日的北元贵族果然人才济济,恭桶刷的干净,唱戏也好听,他超喜欢战俘营的。
    “去给他换一身衣服,不必让他刷恭桶了。”朱雄英道。“麻烦这位将军,帮孤知会国公一声。”
    “这位窝阔台后人,孤便先提走了……拿他另有用处!”
    “殿下。”方孝孺有些不安,凑到朱雄英身边道:“此人身形壮健,安置在殿下身边,会不会有些不妥?”
    “况且,让他唱戏……”方孝孺上下打量了这位满脸横肉的黄金家族成员几眼。想象了一下这位仁兄,画上娇滴滴的旦妆,眨巴着眼睛唱着:“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真是鸡皮疙瘩都要掉了一袖了。
    朱雄英想了一想,也觉好笑,但他们又不是真要起一个专业的戏班子,且他仍是少年心性,想着让这黄金家族的成员给大明的将士兵卒们唱戏,倒也有趣。
    劝慰了几句,却不料,他们的对话被这鬼力赤听在耳中,鬼力赤顿时怒气勃勃,大声道:“你们竟然如此折辱于我!”
    “我堂堂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安能给你们大明的底层军卒们唱戏取乐?” “不行!绝对不行!若是如此折辱,你等不如直接杀了我罢!我乃成吉思汗后裔,安有软骨头的道理!”说完,把头往旁边一扭。
    “若说折辱,阁下连恭桶都刷了……似乎比唱戏更不堪吧?”
    解缙颇为好笑的看向鬼力赤身后那只刷的颇为干净的恭桶。还真别说,这位黄金家族的仁兄,刷恭桶当真是一把好手,一个本该腌臜至极的恭桶,竟被他刷的锃光瓦亮,都能当铜镜使了。
    鬼力赤老脸一红,狡辩道:“我天生爱洁,不行么。”
    解缙失笑,摇头不语,方孝孺看此人如此迂腐德性,也觉自己方才对其戒备有几分好笑。朱雄英又说了几句,这鬼力赤竟是怎么都说不动,只一心求死。
    “好个贼厮!太孙殿下要用你,是你的荣幸,你竟还拿捏上了!”在一旁恭敬肃立许久,不得允准不敢发话的将官终于忍不住了,手中鞭子“啪”的一声在空气中炸出一个鞭花,鬼力赤一见,条件反射便护住了头脸。
    “阿耶,别打,别打……我去,我去就是了……”
    让这位成吉思汗的硬骨头后裔认怂,竟只需一个鞭花……朱雄英被这厮生生又逗笑了。
    “骨头怎又不硬了?”
    鬼力赤老脸又是一红,梗着脖子道:“人皆有所惧。”
    “我虽不怕死,却怕疼也。”
    ……
    这位“不怕死,却怕疼”的黄金家族仁兄还是个福将,将他“招入麾下”之后,颇受启发的朱雄英又在战俘营里筛选起了或能得用的人选。还别说,当真被他找到了不少“人才”,这战俘营里竟多有精通唱曲唱戏、通晓话本故事、甚至有人在这般敌营之中,还能够直接给朱雄英他们来上一段儿“才艺”的,看得一群战俘营里的明军士卒将官啧啧称奇,津津有味。
    没想到,这鞑靼阵营里的骚鞑子们,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角儿”“大家”,早知道还让他们睡什么觉啊,刷完恭桶再让他们给弟兄们唱戏解闷是不香么?
    朱雄英却是注意到,这些懂得唱戏、说书的蒙古人,大多在四五十岁之间,且身份相较于其他俘虏,普遍较为高贵。
    很显然,在前元之时,这些人都是北元朝廷里的富家少爷、高门二代,一天到晚的不干正事,净去勾栏听曲、茶楼听书了。这才学成了这一身的“好本事”。
    到了漠北,他们失去了中原繁华的供养,只能茹毛饮血,与牛羊刀枪为伴。这“好本事”本该“明珠蒙尘”,一辈子也派不上用处了。
    恐怕他们也没想到,在数十年后,这“一身本领”竟然在这大明的战俘营里,有了用武之处。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266/498884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