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 >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 第149章 《回答》是华夏人的抗争力!

第149章 《回答》是华夏人的抗争力!

推荐阅读:穿越者大联盟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犁汉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诡秘之主:瑶光刚毅坚卓的他们机战:从高达OO开始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这无限的世界

    第149章 《回答》是华夏人的抗争力!
    “这一篇是萧伯纳先生对于《回答》这首现代诗歌的评价:
    本诗将破碎的意象以及事物相互整合,共同描绘出一幅完美的画卷,其中所表达而出饱满的感情,以及对于世界不公的强烈反抗,令人震惊!
    先生们,我愿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一个全新的现代诗派在东方诞生了!”
    梅特兰脸上露出了沉醉一般的笑容,拿出一张张报纸刊登的文章之时,仿佛在诉说自己的杰作。
    “这竟是真的?”
    林玉堂自然是能够顺利地阅读英文报纸的,上面如《卫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报纸,都对于包国维这首《回答》给予了评价。
    虽不是头版头条,但已经足够显眼。
    上一个能够得到这么多外国人热议的华夏人,是辜鸿铭。
    而辜鸿铭能够得到外国人的追捧,很大意义上是因为他本身便出生于马来西亚,对于英、法、徳、拉丁等语言精通。
    运用语言优势翻译各位华夏著作,写出文章,让对于华夏好奇的外国人,能够从此窥见一二。
    可包国维完全不同,他是生在华夏,长在华夏,受的是华夏的本土教育,一个完完全全的华夏人。
    这样一个国人,受到国际上的追捧,这样的意义是非凡的啊!
    彼时的国内社会上,极度期待能够得到外国人的认同。
    这一点无可厚非,多年以来的积贫积弱和战事失利,彻底打垮了国人的自信力。
    若是能够让国人知道.
    林玉堂的手有些发抖,他握着厚实的《卫报》,上面的油墨清晰,比起本土的报纸要好上不少,版面也舒服很多。
    但他没有心思去看其他英吉利国的文章,依旧是死死盯着那一篇萧伯纳的评价。
    萧伯纳是谁?
    这位先生在五年前就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吉利近代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评论家,更是最为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有过众多作品。
    他密切关注华夏的独立运动与救亡运动,联合各国著名人士发表谴责宣言,是华夏的好朋友。
    在国内文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声望。
    林玉堂已经有些压抑不下内心的悸动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写文章大声高呼。
    看吧!朋友们!
    咱们华夏人的诗歌,也可以在国际上得到大师们的认可!
    林玉堂的欣喜溢于言表,梅特兰在其中看到事情成功进展的希望。
    而他也是丝毫不减,倒像是一个邀功的孩子一般,从报纸里面抽出了另外一份说道。
    “林,你先别着急,不仅仅是萧伯纳先生,欧洲文学界的许多人我这里还有其他名人的评价,你一定会喜欢的。”
    老实说,泰晤士报之前对于华夏本土的文学家是不感冒的,梅特兰本人甚至对于华夏人有着一定的偏见。
    但萧伯纳以及各欧洲文学家的追捧,让他再也坐不住了。
    对于欧美商人来说,管他什么立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流量和眼球代表一切!
    想到这里,他摊开了英吉利版本的《泰晤士报》,激动地翻找起来。
    乔月笑着补充说道:“您知道的,这首诗您一开始没有发表在大的报纸上面,是毛姆先生偶然间看到,随后帮助这首诗四处宣传,才能有如今这样的盛况啊!”
    作为一个华夏人,对于包国维的扬名,他也是与有荣焉。
    “就是这里。”梅特兰一拍大腿,指着报纸上的一个栏目说道。
    “毛姆先生也曾经这样评价回答。
    我未曾了解到东方的时代背景,但我从诗句中看出了作者的抗争力,这与我从前了解的东方人有所不同。
    我曾经游历过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家,那是在十年前,从前人们总是说东方充满了黄金和香料。
    而在十年前,我只能说这个国家充满了愚昧与麻木。
    并非贬低他们,相反我很热爱这个国家,他有优秀的地方,如悠久的文化历史、丝绸、瓷器等等。
    只是在辫子王朝的统治之下,他们的民众如同被抽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眼睛里面充斥着麻木与无知。
    但于这首诗歌之中,我看到了希望,一个国家反抗黑暗的希望。
    它让我知道,这个国家不仅仅是麻木不仁的东亚病夫,还有一群人在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崛起而奋斗努力!
    先生们,请伱们一定要看一看这一篇诗歌,抛弃你们的傲慢与偏见”
    听完这个长篇大论的评价,林玉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半天才从这篇如同小作文一般的评价里回过神来。
    可以看的出来,这位先生是热爱《回答》这篇诗歌,将自己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于东方国家的殷切祝福,都蕴含在了文字之中。
    “林林先生。”
    梅特兰呼唤了好几声,见对方没有回应,用手在林玉堂的面前晃了晃,他试探性地问道。
    乔月也继续问道:“您意下如何?”
    林玉堂哪里还有不同意,他当即点点头说道。
    “我可以写给你们一封信,带着这封信件去杭城,按照地址找到包国维,相信对于这件事情,他不会有其他意见。”
    “那就多谢先生了!”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乔月也对着林玉堂躬身行礼。
    林玉堂微微一笑,这个时候手里还拿着扳手呢,显得十分的有喜感。
    他温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便不作陪了,过几日将这封信件和地址寄到你们报社,最晚一个月后,这本《活着》我也会翻译出来。”
    “这”
    梅特兰和乔月有些惊讶,这就送客了?平常不是应该在畅谈一番文学,然后聊一聊投稿的事情。
    这位先生还真是有个性啊?
    但林玉堂随即解释说道。
    “倒不是不愿意招待二位。”
    他随即指了指桌上的《活着》手抄本。
    “如今我不愿意管其他的事情,最为重要的是,将这本《活着》给他翻译出来!”
    杭城火车站。
    早春这里倒显得人没那边多了,回乡的文人和学生早就踏上了返程的火车。
    车站外边,拉客的黄包车夫已经换了好多面孔,不知是没有熬过这个年,还是又有了其他什么营生。
    包国维看到大包小包的方新川与汤飞凡,二人即将离去,他也不禁有些感慨,随即问道。
    “去沪市的行程安排好了吗?
    方新川裹着有些发黄的白围巾,脸上都是倦容,黑眼圈越发明显,但眼睛里面带着光。
    “汤先生已经联系了国立同济大学的生物学系,同意我们转过去担任教授,那里的条件更加好一些,沪市的各项配套资源也都齐全,若是想要促成青霉素的量产,去沪市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汤飞凡也顶着两个黑眼圈呢,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个大科学家去网吧连座通宵了。
    他手里时刻抱着一本书,笑着对包国维说道。
    “秉文呐,遇见你乃是我平生第一大幸事,你知道的,作为一名研究者,最为痛苦的便是对于研究课题的不确定性。
    许多学者终其一生,发现研究的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大好光明费在无用功之上,年华逝去之时,只能够扼腕叹息啊!”
    他说起话来十分的动容,随后从包里取出一个药瓶说道。
    “我这里有一些实验的成品,虽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治疗一些普通的疾病是没问题的,一定要保重身体,咱们可不能失去这样一位栋梁之才。”
    汤飞凡见对方似有些憔悴,所以为包国维准备了一些青霉素应急。
    看到这个,包国维眼角不免有些湿润了,这个时代的先生们,大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真诚待人啊!
    他接过药品,躬身一礼说道。
    “国维,谢过两位先生的厚爱!”
    在这个时代,这个药可是救命的存在,没有使用过抗生素的普通人,仅仅一点点的计量便可以药到病除。
    要知道,在抗生素出现之前,暴病而亡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受伤后的感染更是不治之症。
    方新川则是好奇地问道。
    “秉文,今后是否有去沪市的打算?”
    他近来有听到风声,包国维似乎有意去沪市发展,所以固有此一问。
    汤飞凡点头说道:“以秉文之才华,不应该屈居在杭城这样的小地方,应当去沪市去北平,乃至于英吉利的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才可一展才华啊!”
    包国维点点头说道:“或有这样的打算,但还没定下,诸位先生知道的,杭城文教比之沪市还是有差距,我想要创作这沪市非去不可。”
    听到这个消息,方新川顿时欣喜,他拍了拍包国维的肩膀说道。
    “那我与汤先生便先去沪市给你探探路,到时候到了沪市,可千万一定要来拜访。”
    “一定。”
    包国维点点头。
    这个时候,火车已经驶入站台了,二人即将上车。
    “后会有期!”
    汤飞凡与方新川登上火车,对着包国维连连摆手。
    看着火车即将发动,包国维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忍不住提醒汤飞凡说道。
    “先生请一定帮我联系一下化工界的大能,合成氨乃是与青霉素一样重要的事情。”
    合成氨若是能够量产出来,那便可以使得国内的军工产业上一个层次,怎么能让包国维不重视?
    汤飞凡探出脑袋,大声回答道。
    “放心吧!我一定帮你办到!安心准备吧!”
    声音渐行渐远。
    心情稍微有些复杂,包国维离开了站台以后,在旁边的小摊那边买了一袋橘子,带到了车上。
    “邓叔,这些橘子买给你吃。”
    “多谢啦!你怎么知道我爱吃橘子?”
    章府的邓管家如今是他的司机,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占了便宜,还十分高兴,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笑着说道。
    “秉文贤侄,接下来去哪里?”
    包国维皮了一下,很开心。
    “去志诚中学吧,前些日子答应了校方给他们提个字,这就去吧!”
    邓管家一踩油门,嘿嘿一笑。
    “诶呦,提字?真不愧是秉文贤侄啊,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如今是拍马也赶不上咯!”
    随着一阵扬尘,汽车消失在火车站门口。
    门口黄包车们撕心裂肺的叫卖依旧继续,角落里的乞丐逃荒者少了很多,但依旧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趴在地上要饭。
    太阳底下,杭城的百姓们生活恢复了平静,但贫穷与困苦还要存在好长一段时间。
    可春天慢慢要来了。
    感谢君儒画大佬的500起点币打赏!
    老板威武大气!
    感谢马克西姆小面球大佬的200起点币的打赏!
    你的持续投喂让我沉醉!
    上班摸鱼写完,给各位赶个早。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319/499109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