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兰亭公益展(求全订和月票!)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李石心头一动,想起贺姐上次说要帮自己在艺术品收藏市场运作书法作品,推广书道的事。
他当即道:“好,我这会有时间,你发过来吧。”
回复完的间隙,他直接打了个电话给孙林问,问他附近哪里能买到能摇一摇的藤椅或者竹椅。
孙林:“以前隔壁村倒是有人编这种老式竹椅卖,现在没有了,要买得去县里。或者你到网上买,寄到镇上的快递站,然后再去拿。”
李石:“好的谢谢。”
挂了电话,他一边点开贺雅茹发来的计划书,一边想:开车到镇上快的话只要十几分钟,开车到县里要一个多小时,还是在网上买吧,快的话一两天也到了。
想到这,暂时收起买藤椅的心思,把注意力放在贺姐拟定的运作计划上。
她的这个计划写的很细,内容比较丰富,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抬逼格,反复上拍运作,最终创纪录。
从头至尾仔细看完后,李石并没有在她这个计划中看到什么新意,很传统的运作方式,那些知名艺术家,绝大部分都是这么反复上拍运作上去的。
不过,管他是不是老一套,有用就行。
在他自己原本的计划里,也是打算用到这种方式的。
不过他是准备在自己的书法晋升到(专家+)之后,再去操作。
现在贺姐愿意出力,那就提前吧。
李石又抬头望了一眼桂树,透过树叶的缝隙,能看到紫色的晚霞,美丽而神秘。
稍作沉思,收回目光,划开锁屏,打字:“贺姐,那我们试试吧。”
贺雅茹:“好!”
贺雅茹:“那我们先拿一副作品出来试一次!我的想法是,从你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临摹技艺着手。让我小姨出力,找国内最真才实学的书法家,组织一场‘兰亭’主题的临摹公益展,李老师你也出一幅作品,到时候等巡展完了,再把所有的作品拿去上拍,拍卖所得用作公益。”
贺雅茹:“我们先定个预期数字,同时找个有名的收藏家托底,如果低于预期数……”
李石和她聊了小半天,最后道:“好,具体就交由贺姐你去办了,我负责拿出一幅好作品来。”
他说的好作品,那至少得是能品之作。
临摹要达到能品及其以上,那必须得临的形神兼备才行。
贺雅茹:“(微笑)嗯嗯,那我先着手筹备,等过些天,我再去找你,咱们当面再聊更具体的细节。”
李石回了个“好”字,目光却聚焦在贺姐上一条微信最前面“嗯嗯”两个字和表情包上。
总感觉贺姐和自己聊天时,好像变得和以往有点不一样了。
似乎……
李石一时间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只是隐隐觉得怪怪的。
结束聊天,李石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状态看上去很轻松。
贺姐和她小姨出力,邀请的书法家肯定不简单,必然金字塔尖尖上的存在——但李石一点都不紧张,以他的书法实力,放眼的是整个历史。
“无须在意他们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我需要的是和自己较劲。”
李石回头看了眼在小声聊天的艾雅和李诗意,道:“我到小溪边走走。”
艾雅立马拉着李诗意从竹椅上站起来,冲他笑:“我们一起。”
三人出了院子,过了小桥,来到溪水的另一边,踩着青石板慢慢走着。
“一棵,两棵,三棵……”
艾雅数着小溪边桂树的数量,最后道:“这一排总共有六棵,等所有的桂都盛开了,肯定很好看,也会很香。”
李诗意附和:“估计到时候空气都香的。”
李石则问她:“怎么样,如今真的到这个小村子来了,什么感觉?”
李诗意知道他问的是什么,环顾四周,看了看远处黄昏下联绵起伏的青山,又盯着近处小溪里的鹅卵石,看着缓缓地溪水在那圆润的弧度上包裹、冲刷。
好一会,才回头看向李石:“这里风景很好,关键是很安静,空气也非常好,我平时是有点失眠的,但昨天晚上却一下子就睡着了,而且睡的很香……我觉得好像有点感觉。”
李石点点头:“不着急,不管是什么创作,想要找到灵感都不能急,至少不能自己心急,人一急,原本有点灵感也没了,慢慢来吧。”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道:“明天开始,你也写写毛笔字,还有继续读李清照的词。”
这两个人聊着创作上的事,没发现艾雅听李诗意提到她昨天晚上睡的很好时,脸上那个羞红。
简直和西天边上的晚霞有的一拼了。
散步的时候,三个人也简单商量了一下明天吃什么,并把需要买的食材清单发给了孙林,让他帮着代买——孙林家里开了吃住一体的农家乐,如今住着来自西京的写生顾客,除了自家养的种的,每天还要上镇里再买些别的食材。
散完步回到院子里,天已经黑了。
关好院门,三人来到后面,也没去一楼的大客厅,都直接到二楼李石房里的小客厅。
李诗意坐在沙发上先和艾雅玩了两局游戏,接着开始看宋代的各种资料,偶尔和李石沟通一些东西,等到晚上九点钟,便去隔壁她自己的房间了。
艾雅从游戏里退出来后,就老老实实地来到李石身边坐下,拿平板电脑看素描教学视频,偶尔在素描本上写写画画,目不斜视,一副好学生的样子。
不过等李诗意离开后,她就立刻不装了,直接把娇柔的身子往李石这边靠,最后还身上“袭击”:“石哥哥,你的肌肉好……硬啊。”
李石练完那三首词,正在琢磨参加“兰亭公益展”的作品。
忽然觉得小腹八块肌肉的沟壑间有滑腻的东西在游离,痒痒的。
空着的左手一把抓住,握着那不老实的玉手,下意识把握起来,同时转头看向小姑娘,拿出了老师的威严,“斥责”道:“学习就要认真,开小差要被罚的。”
不想小姑娘闻言直接流露出“还有这种好事”的神情,甚至还扬着脑袋,期待地问:“怎么罚呢?吃嘴子吗?嘿嘿。”
李石顿时盯着那嫩嫩的粉色,暗叹一口气,心想,罢了罢了,如其所愿吧。
正好有点口渴了。
唉,女人,果然是阻碍自己学习的麻烦呐。
……
睡觉前,李石在淘宝上买了一把能躺着摇一摇的藤椅。
他选的时候,琢磨着椅子说不定同时不只承受自己一个人的重量,特意选了加粗的铁艺框架。
加上高韧性藤条包裹编织,据说可承重达六百斤。
颜色上,选的是那种老竹子用久了的颜色。
……
之后两天,三人过得悠哉悠哉的。
李石每天除了写两个小时的论文,就是练习一个小时的书法——半个小时写李清照那三首词,半个小时临《兰亭序》。
其余时间,都是闲着。
偶尔和李诗意沟通舞蹈,大部分时候在看小说、玩游戏、聊天、散步、发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整个人似乎都逐渐变得慵懒起来。
这是和住在大城市里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李诗意也是如此,她每天不是写字,就是读词。
不仅仅是选的那三首词,李清照所有的词都读,遇到不解的地方,就会去问李石,而李石也一次都没让她失望过,再偏僻的词,都能跟她解释的很清楚——实则李石除了文言文和诗词水平越发深厚了之外,也是因为之前就已经把李清照的七十八首诗词都读写过数遍,也掌握了李清照、赵明诚的很多史料。
他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早已下足了功夫。
李诗意偶尔有些灵感,就去一楼的客厅,或者院子外面编上一段舞蹈。
编完后,通常不与李石说,径直去卧室里和她导师发视频通话。
不过每次和她导师交流完后,她会跟李石说一下舞蹈编排的进度——比预期的还要顺利。
艾雅的日子过得比他们俩忙多了。
随着素描学习的深入,她在首次画完一个完整的几何体后,就真的喜欢上了画画,甚至略略有些沉迷。
通常拿着笔对着素描本,一坐就能坐上两三个小时。
藤椅是下单后的第三天送到镇上快递点的。
李石找孙林借了电动三轮车,去镇上搬了回来,本来想摆在外院里,但又觉得放在这会妨碍李诗意跳舞,就放到了内院天井下的石板上。
躺在椅子上,视线穿过屋顶,望着天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尤其晚上看星空,更多的是视野被屋顶所阻挡,像是被困井底的囚徒,也像走不出地球的人类,所看到的是那么的片面,只有整个宇宙很小很小的一个角。
李石并不喜欢这种感觉。
隐隐的束缚感让他很难受。
不过他还是坚持躺在那个位置看了两个晚上的星星。
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心境,也是精神上的积累的财富,与书道有益,也与以后的学习有益。
后来,他把藤椅还是搬到了外面院子的桂树下。
每天晚上就躺在这个椅子上跟艾雅、李诗意聊天,交流书法诗词或者绘画的心得,当然更多的是李石指点她们,偶尔也一起玩玩游戏,开黑打农药,或者吃鸡。
很悠闲。
不过当他某一次忽然觉得发呆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后,又觉得这样的日子,其实过得也挺充实。
这天傍晚,李诗意忽然开心的告诉他:“老乡,舞蹈编好了,我和我老师都觉得完成度很高了。”
李石正在一本名叫《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的纸质书在看,如今他房间里放了十几本实体书,都是到这边后,在网上买的。
闻言惊喜地抬头看向她:“那太好了,练习需要多少天?”
李诗意想了想道:“我自己编的舞,练习两三天也够用了。”
李石嗅了嗅空气中如今越发浓郁的桂香,又抬头看向上面的树枝,绿叶间,早已有点点金黄点缀其中。
“那好,咱们三天,或者四天后的早晨,尝试第一次。”
“好。”
约定了时间,李石依旧如往常,李诗意则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编好的舞蹈练习上。
所以,院子里会时常响起那首古典的轻音乐。
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李石都会特意不去听,自己刷刷视频,或者转移注意力,去做些别的什么。
隔了两天,李诗意跟他说可以了,不过时间改一改,把早上改成傍晚。
“这些天桂落下来,就不打扫了,我要踩着一层金色的桂独舞。”
这方面李石自然随她:“行的。”
他想了想,又道:“那就明天傍晚。”
时间临近。
李石稍微一点点紧张,不过他头一天晚上就开始重新阅读赵明诚的资料,开始在做心理建设和暗示,甚至当天晚上特意让艾雅去隔壁睡。
这些天,两人虽然没有更进一步,往深了发展,但小姑娘九天有七天是在他这边睡的。
也是最近住心境平和,他为了学习,克制住了自我的行为。
说起来,挺牛比的,艾雅这么漂亮一姑娘,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得到的。
第二天白天,李石和李诗意都在做准备。
到了下午,就都换了宋代的汉服,连艾雅也换了。
李石穿的是湖蓝色绣银丝点素圆领袍,没有多余的修饰,只是腰间别了一块和田籽玉佩。
宋时文人打扮,简单,恰好合九月中旬里这山中的天气。
换了衣服,他先去院子里摆好了条案,又把文房四宝放好,才返回房间,又拿了一本书,走到李诗意门外,轻声喊了句:“韵娇,我先去院子里等你了。”
为了更有代入感,两人互相取了小名。
李石给她取的是“韵娇”,出自“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她给李石取的是“檀郎”,出自“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都是李清照的词。
李石顺带给艾雅也取了个,叫“锦书”,今天的身份是自己的侍女。
“檀郎且去。”
听到屋里传来文绉绉的回应,嘴角流露出一抹笑意,拿着书本放于腰间,转身,下楼而去。(本章完)
他当即道:“好,我这会有时间,你发过来吧。”
回复完的间隙,他直接打了个电话给孙林问,问他附近哪里能买到能摇一摇的藤椅或者竹椅。
孙林:“以前隔壁村倒是有人编这种老式竹椅卖,现在没有了,要买得去县里。或者你到网上买,寄到镇上的快递站,然后再去拿。”
李石:“好的谢谢。”
挂了电话,他一边点开贺雅茹发来的计划书,一边想:开车到镇上快的话只要十几分钟,开车到县里要一个多小时,还是在网上买吧,快的话一两天也到了。
想到这,暂时收起买藤椅的心思,把注意力放在贺姐拟定的运作计划上。
她的这个计划写的很细,内容比较丰富,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抬逼格,反复上拍运作,最终创纪录。
从头至尾仔细看完后,李石并没有在她这个计划中看到什么新意,很传统的运作方式,那些知名艺术家,绝大部分都是这么反复上拍运作上去的。
不过,管他是不是老一套,有用就行。
在他自己原本的计划里,也是打算用到这种方式的。
不过他是准备在自己的书法晋升到(专家+)之后,再去操作。
现在贺姐愿意出力,那就提前吧。
李石又抬头望了一眼桂树,透过树叶的缝隙,能看到紫色的晚霞,美丽而神秘。
稍作沉思,收回目光,划开锁屏,打字:“贺姐,那我们试试吧。”
贺雅茹:“好!”
贺雅茹:“那我们先拿一副作品出来试一次!我的想法是,从你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临摹技艺着手。让我小姨出力,找国内最真才实学的书法家,组织一场‘兰亭’主题的临摹公益展,李老师你也出一幅作品,到时候等巡展完了,再把所有的作品拿去上拍,拍卖所得用作公益。”
贺雅茹:“我们先定个预期数字,同时找个有名的收藏家托底,如果低于预期数……”
李石和她聊了小半天,最后道:“好,具体就交由贺姐你去办了,我负责拿出一幅好作品来。”
他说的好作品,那至少得是能品之作。
临摹要达到能品及其以上,那必须得临的形神兼备才行。
贺雅茹:“(微笑)嗯嗯,那我先着手筹备,等过些天,我再去找你,咱们当面再聊更具体的细节。”
李石回了个“好”字,目光却聚焦在贺姐上一条微信最前面“嗯嗯”两个字和表情包上。
总感觉贺姐和自己聊天时,好像变得和以往有点不一样了。
似乎……
李石一时间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只是隐隐觉得怪怪的。
结束聊天,李石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状态看上去很轻松。
贺姐和她小姨出力,邀请的书法家肯定不简单,必然金字塔尖尖上的存在——但李石一点都不紧张,以他的书法实力,放眼的是整个历史。
“无须在意他们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我需要的是和自己较劲。”
李石回头看了眼在小声聊天的艾雅和李诗意,道:“我到小溪边走走。”
艾雅立马拉着李诗意从竹椅上站起来,冲他笑:“我们一起。”
三人出了院子,过了小桥,来到溪水的另一边,踩着青石板慢慢走着。
“一棵,两棵,三棵……”
艾雅数着小溪边桂树的数量,最后道:“这一排总共有六棵,等所有的桂都盛开了,肯定很好看,也会很香。”
李诗意附和:“估计到时候空气都香的。”
李石则问她:“怎么样,如今真的到这个小村子来了,什么感觉?”
李诗意知道他问的是什么,环顾四周,看了看远处黄昏下联绵起伏的青山,又盯着近处小溪里的鹅卵石,看着缓缓地溪水在那圆润的弧度上包裹、冲刷。
好一会,才回头看向李石:“这里风景很好,关键是很安静,空气也非常好,我平时是有点失眠的,但昨天晚上却一下子就睡着了,而且睡的很香……我觉得好像有点感觉。”
李石点点头:“不着急,不管是什么创作,想要找到灵感都不能急,至少不能自己心急,人一急,原本有点灵感也没了,慢慢来吧。”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道:“明天开始,你也写写毛笔字,还有继续读李清照的词。”
这两个人聊着创作上的事,没发现艾雅听李诗意提到她昨天晚上睡的很好时,脸上那个羞红。
简直和西天边上的晚霞有的一拼了。
散步的时候,三个人也简单商量了一下明天吃什么,并把需要买的食材清单发给了孙林,让他帮着代买——孙林家里开了吃住一体的农家乐,如今住着来自西京的写生顾客,除了自家养的种的,每天还要上镇里再买些别的食材。
散完步回到院子里,天已经黑了。
关好院门,三人来到后面,也没去一楼的大客厅,都直接到二楼李石房里的小客厅。
李诗意坐在沙发上先和艾雅玩了两局游戏,接着开始看宋代的各种资料,偶尔和李石沟通一些东西,等到晚上九点钟,便去隔壁她自己的房间了。
艾雅从游戏里退出来后,就老老实实地来到李石身边坐下,拿平板电脑看素描教学视频,偶尔在素描本上写写画画,目不斜视,一副好学生的样子。
不过等李诗意离开后,她就立刻不装了,直接把娇柔的身子往李石这边靠,最后还身上“袭击”:“石哥哥,你的肌肉好……硬啊。”
李石练完那三首词,正在琢磨参加“兰亭公益展”的作品。
忽然觉得小腹八块肌肉的沟壑间有滑腻的东西在游离,痒痒的。
空着的左手一把抓住,握着那不老实的玉手,下意识把握起来,同时转头看向小姑娘,拿出了老师的威严,“斥责”道:“学习就要认真,开小差要被罚的。”
不想小姑娘闻言直接流露出“还有这种好事”的神情,甚至还扬着脑袋,期待地问:“怎么罚呢?吃嘴子吗?嘿嘿。”
李石顿时盯着那嫩嫩的粉色,暗叹一口气,心想,罢了罢了,如其所愿吧。
正好有点口渴了。
唉,女人,果然是阻碍自己学习的麻烦呐。
……
睡觉前,李石在淘宝上买了一把能躺着摇一摇的藤椅。
他选的时候,琢磨着椅子说不定同时不只承受自己一个人的重量,特意选了加粗的铁艺框架。
加上高韧性藤条包裹编织,据说可承重达六百斤。
颜色上,选的是那种老竹子用久了的颜色。
……
之后两天,三人过得悠哉悠哉的。
李石每天除了写两个小时的论文,就是练习一个小时的书法——半个小时写李清照那三首词,半个小时临《兰亭序》。
其余时间,都是闲着。
偶尔和李诗意沟通舞蹈,大部分时候在看小说、玩游戏、聊天、散步、发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整个人似乎都逐渐变得慵懒起来。
这是和住在大城市里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李诗意也是如此,她每天不是写字,就是读词。
不仅仅是选的那三首词,李清照所有的词都读,遇到不解的地方,就会去问李石,而李石也一次都没让她失望过,再偏僻的词,都能跟她解释的很清楚——实则李石除了文言文和诗词水平越发深厚了之外,也是因为之前就已经把李清照的七十八首诗词都读写过数遍,也掌握了李清照、赵明诚的很多史料。
他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早已下足了功夫。
李诗意偶尔有些灵感,就去一楼的客厅,或者院子外面编上一段舞蹈。
编完后,通常不与李石说,径直去卧室里和她导师发视频通话。
不过每次和她导师交流完后,她会跟李石说一下舞蹈编排的进度——比预期的还要顺利。
艾雅的日子过得比他们俩忙多了。
随着素描学习的深入,她在首次画完一个完整的几何体后,就真的喜欢上了画画,甚至略略有些沉迷。
通常拿着笔对着素描本,一坐就能坐上两三个小时。
藤椅是下单后的第三天送到镇上快递点的。
李石找孙林借了电动三轮车,去镇上搬了回来,本来想摆在外院里,但又觉得放在这会妨碍李诗意跳舞,就放到了内院天井下的石板上。
躺在椅子上,视线穿过屋顶,望着天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尤其晚上看星空,更多的是视野被屋顶所阻挡,像是被困井底的囚徒,也像走不出地球的人类,所看到的是那么的片面,只有整个宇宙很小很小的一个角。
李石并不喜欢这种感觉。
隐隐的束缚感让他很难受。
不过他还是坚持躺在那个位置看了两个晚上的星星。
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心境,也是精神上的积累的财富,与书道有益,也与以后的学习有益。
后来,他把藤椅还是搬到了外面院子的桂树下。
每天晚上就躺在这个椅子上跟艾雅、李诗意聊天,交流书法诗词或者绘画的心得,当然更多的是李石指点她们,偶尔也一起玩玩游戏,开黑打农药,或者吃鸡。
很悠闲。
不过当他某一次忽然觉得发呆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后,又觉得这样的日子,其实过得也挺充实。
这天傍晚,李诗意忽然开心的告诉他:“老乡,舞蹈编好了,我和我老师都觉得完成度很高了。”
李石正在一本名叫《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的纸质书在看,如今他房间里放了十几本实体书,都是到这边后,在网上买的。
闻言惊喜地抬头看向她:“那太好了,练习需要多少天?”
李诗意想了想道:“我自己编的舞,练习两三天也够用了。”
李石嗅了嗅空气中如今越发浓郁的桂香,又抬头看向上面的树枝,绿叶间,早已有点点金黄点缀其中。
“那好,咱们三天,或者四天后的早晨,尝试第一次。”
“好。”
约定了时间,李石依旧如往常,李诗意则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编好的舞蹈练习上。
所以,院子里会时常响起那首古典的轻音乐。
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李石都会特意不去听,自己刷刷视频,或者转移注意力,去做些别的什么。
隔了两天,李诗意跟他说可以了,不过时间改一改,把早上改成傍晚。
“这些天桂落下来,就不打扫了,我要踩着一层金色的桂独舞。”
这方面李石自然随她:“行的。”
他想了想,又道:“那就明天傍晚。”
时间临近。
李石稍微一点点紧张,不过他头一天晚上就开始重新阅读赵明诚的资料,开始在做心理建设和暗示,甚至当天晚上特意让艾雅去隔壁睡。
这些天,两人虽然没有更进一步,往深了发展,但小姑娘九天有七天是在他这边睡的。
也是最近住心境平和,他为了学习,克制住了自我的行为。
说起来,挺牛比的,艾雅这么漂亮一姑娘,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得到的。
第二天白天,李石和李诗意都在做准备。
到了下午,就都换了宋代的汉服,连艾雅也换了。
李石穿的是湖蓝色绣银丝点素圆领袍,没有多余的修饰,只是腰间别了一块和田籽玉佩。
宋时文人打扮,简单,恰好合九月中旬里这山中的天气。
换了衣服,他先去院子里摆好了条案,又把文房四宝放好,才返回房间,又拿了一本书,走到李诗意门外,轻声喊了句:“韵娇,我先去院子里等你了。”
为了更有代入感,两人互相取了小名。
李石给她取的是“韵娇”,出自“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她给李石取的是“檀郎”,出自“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都是李清照的词。
李石顺带给艾雅也取了个,叫“锦书”,今天的身份是自己的侍女。
“檀郎且去。”
听到屋里传来文绉绉的回应,嘴角流露出一抹笑意,拿着书本放于腰间,转身,下楼而去。(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445/499594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