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蝇狗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第467章 蝇狗
太武二年,春,二月。
汝南,富陂。
此时一名黑巾裹头的精壮憨实青年,踩着一双草鞋正在富陂县寺焦急的等待。
他时不时地就看着县寺的一角侧面,显然在等着寺内的某个人。
突然,一头戴黑幘,衣黑长袍,只在袖口为白色的小吏匆匆从门廊中走出,猛然看到堵在县寺门口的青年,脚下忙就要退回去。
但早就等的青年哪还放过,努力露出笑容,上前就和小吏攀谈:
“陈书佐,不知道咱们里的军输差役的事怎么样了吗?”
这名叫陈书佐的小吏本就不耐烦,见此人竟然还敢在县寺大门口谈这样的事,更是心里大怒,只是担心有人注意,才忍住脾气,呵斥道:
“邓当,你真的是狗胆包天,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你能谈这个话的?军输差役为军国重事,是我定的吗?”
直呼姓名当然是不敬,但对于此等细民,还要敬?
这个叫邓当的其实也是机灵人,不然也不会被全里社委托来疏通这事,只是到底出自底层,很多关节上的事不懂。
邓当这个时候也知道犯了忌讳,忙赔笑道:
“陈书佐,咱是乡野鄙夫,这嘴着实是笨的。但咱们乡里人的心却是热的,咱们乡老想请书佐明日到咱们社,去年社里酿了点浊酒,想请陈书佐尝尝。”
因为不能打旗号,所以袁绍手上就只有核心的家将和部曲,缺乏兵力,所以也一直在蛰伏。
这张伯是乡里的浮浪闲人,本就不事生产,自然不担心误了地里的活。所以这等又威风,又能连吃带拿的美事自然就想一直做下去。
而这一次,这个大老虎将噬人的目光看向邓当这些复民户。
原先战前流亡的汝南人重新回到了家乡,却发现自己的陂田被一群外乡人给占了。
可以说,汝南黄巾能被这么快被平定,王允是立了大功的。
邓当听了这话是火冒三丈。
人家陈书佐也给了解释,还特别合理。
而一旦这个过程中有任何闪失,转输的军粮只要不够数,都要役丁来承担。
所以各县寺的普遍做事是这样的,由编制的斗食小吏牵头,然后具体做事的时候再派役下去,让下面临时来帮忙做事。
什么叫我们新落乡的,就要把过去的劳役一并承担了?我都没来落户呢,你劳役和我有什么关系?
天底下没这个道理。
但邓当却忍住了。因为他从陈书佐的话里感受到了更深的意思。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汝南太守徐缪应关东朝庭的命令,要调发转运军资到洛阳。
这书佐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书写、抄录各项公文档案的人。
在那里,关东与关西的第三次崤函之战已经打起来了。
陈书佐点了点头,又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才走了。
别看这好像就是个抄字的,没啥决策。但实际上,他的刀笔下却能断一户生死。因为他这边随意改动点,只要上面的集曹长不是特别正派的,对这些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这次转输军粮虽然不是运到京都那么远,但也是要运到郡治平舆的。其间光路途就是二百里,劳顿之苦就不谈了,只这过程的粮米就需要自己承担。
属实是双赢了。
健步按理来说是非常辛苦的,如和帝时期,为了传递岭南的贡物荔枝和龙眼,其间不知道死了多少健步。
而那个乡人不用去服役自然也欢喜,还私下给了张伯六斗稻米。
见陈书佐又回来,张伯、马仲虽然奇怪,但还是靠了过来。
在五天前,邓当在人指点下,找到了陈书佐,就想问问这次摊役为何不是各乡一同摊派,而是只在他们乡摊。
但后来,刘宏让王允带兵北上拦截从颍川撤走的泰山军,王允迁延,就被槛车入狱了。
两人都是这样的帮闲。
这次军输差役要出八十二丁,按道理是全县两万多人一起摊,落到一个里社,其实也没多少人。
……
县里凡有事要传召乡里的人上来,就会让张伯这样的人带着官牍跑下乡带人上来。
但干这么多事,朝廷正式给的编制有多少呢?大县不过四五百人,小县不过二三百人。这点人数被各曹一划分,哪还够做事?
在前汉时期,复民还能分得宅基地,地三十亩。当然到现在肯定是没这个优待了,但在税赋上还是要比寻常民户要少的。
但偏偏在下发的尺牍传票里,却只发了新乡。这就不公平了。
这批帮闲都不入正规编制,都是乡里服差役上来的。
郡里的任务送到富陂的时候,是要此县出役八十二丁。
却说,陈书佐刚刚从县寺的前门走了,然后拐了个弯,又从县寺的侧门回来了。
这个征发的任务自然也不是富陂令去完成,他也是交给下面的人。
这么多事自然不是县令一个人能做的,所以他下面有各种曹属辅助,各曹都有自己负责的事,级别有曹长、佐史、书佐、循行、干、小史等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去年平定汝南黄巾后,这汝南刚安生没多久的日子又要乱起来了。
而戏剧的是,通常交差的时候,这军资总是不够的。过往,这点差额还可以由各乡分一分,但现在都集中在新乡,那就是要了新乡的命了。
是的,陈书佐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小吏都有帮闲的。
这批兵力大概有五千多人,因为普遍都是来自于江淮湿热地区,皆果敢能战。在战事中立功不小。
后来王允被褫夺刺史一职,他手里的这批兵也自然要被解散。因为它不是朝庭的经制之师,朝廷不养他们。
说完,陈书佐就不理睬在那陪笑的邓当,走了。
这个过程中,要是办砸了什么事,命都要丢。
罢了,都已经是黔首了,要什么意气,还是尽快回去将这个消息送给社里。
这陈书佐的这个话,他们社里为弄这顿饭,又要大出血了。
袁术去南阳,他在那里关系很深,能招徕亡命部曲。而袁绍则选择回汝阳,在那里避难等待时机。
所以邓当来求这陈书佐算是求对人了,因为他就是集曹的,真的就管这事。
家族血仇在前,两兄弟的那点间隙就显得有点可笑了。
他说你们新乡是复民乡,是新转到富陂的,过往摊派的劳役,都是人家各乡摊了,这一次劳役就要你们新乡独自承担,不然这一碗水端不平。
但张伯这样的人会去做这种苦事?他是做的是给地方传递官牍的美事。
汉室一县普遍在万人以上,而像汝南这样人口过百万的大郡,甚至治下人数还要翻一倍。
这个过程中就有了操作空间,多一天少一天的,还不是张伯怎来就来?所以那些被传上去的乡人,为了不得罪张伯,免不得要给一顿好的。
徐缪作为军功起家的太守,在权力上一直抓得很死。
要知道一个乡不过五百户而已,这出八十二丁,简直是五分之的乡户都要出丁服役。
见邓当已经下套,已经拿捏他数日的陈书佐这才悠悠道:
但很快邓当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
汉室是以军功立国的,对于国家基石的军卒是比较看重的,在经济上是有一定的优待的。
之后,河南豪势在河内前线亲君侧一路向西,刘宏车舆入关西。这王允就被关东朝庭给起复了,因为他在豫州地区有威望,还让他作为豫州刺史,恢复各郡国生产。
这一次,郡里下发军输差役,这些小吏自然就想到了借此在邓当他们身上再敲诈一笔,再发一点小财。
对于寻常农家人来说,这差役是苦事。这不论你被征发去做什么,地里的活就要撂,而且一般黔首也畏惧官府,更不说在县里服役。
所以新乡的三老让邓当带了条腊鸡去找了陈书佐,问问这事是怎么回事。
这陈书佐呢,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就可以用摊派劳役的机会来敲诈勒索。像那些直接和钱粮税赋挂钩的户曹、田曹、水曹这些实权曹属,那就是权力大得不行了。
从这以后,土客的矛盾就开始了。
张伯、马仲拍着胸脯道:
“书佐,你放心,这些小事都办不成,咱们也不用在富陂混了。”
但这就是理论,王允哪真的看得上这些兵子?人家一个太原名门会让你们这些泥腿子沾边?
但这既然是劳役,自然就有到期之时啊。这个时候张伯就投靠到了陈书佐的门下,得他安排,替换了下一个要服役的乡人的名额,然后继续留在县寺。
王允做回了豫州刺史,就将昔日一同平定黄巾的战友徐缪举为汝南太守。
望着陈书佐的背影,从军回来的邓当心里一股子郁气,但想到临出发前,社里三老的嘱咐,他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
原来前年太平道在汝南起事的时候,其十户就有一两户参与。而汝南地方的郡兵在赵谦手上一战全没,所以在到了王允主持汝南工作后,手里完全无一兵可用。
之所以有这批人群,完全是大汉在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王允和徐缪都知道袁绍藏在老家,但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但袁绍要想在汝阳搞事,那可能就要被王允和徐缪重拳出击了。
而汉承秦制,对地方上有深度的治理。
户、田都是事关钱粮,而水曹更是管水利。你要是不喂饱这些小吏,人家说给你断水就断水,这稻子没水,能活?
所以呀,这富陂富陂,到底是富了谁呢?
去年甲子之乱,袁氏一门众被屠戮在金殿中,但偏偏跑了袁绍和袁术二人。
而这集曹具体做事的又是谁呢?不是集曹长,而是他下面的书佐。
像陈书佐和张伯、马仲这些都是小人物,前者充其量是个门下走狗,后者也就是两个食腐的蝇虫。而王功曹可就是真正的大老虎了。
在汉室的郡县班子中,专门负责纳输的是集曹。
邓当这批人就是这样被安置在富陂的。
健步就是专门传驿赍书的信使。大汉驿站交通遍布天下,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富裕到有马来传驿的,所以就有了用最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用腿跑。
随着汝南黄巾被平定后,汝南郡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汉室的官僚机构甚至比战前还要强力不少。
所以当时王允就从南面扬州一带招徕了一批流民训练成军,参与了后续对汝南黄巾的镇压战事。
……
当时两人一商量,为了防止被一锅端,两兄弟分别跑路。
陈书佐捏了下胡子,又一次问道:
“这一次安排你们去做的事,做稳当吗?”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谋划。
而富陂县署帮谁?谁使钱就帮谁。而幸好邓当他们这批兵子还有点钱,最上面也理论上有王允站台,不然他们怕是不好过的。
更不用说,这名功曹姓王,是当年王霸的后人。往上属二百年,咱这富陂都是人家王氏的。
这个陈书佐当然明白邓当话里的意思,也明白这顿酒是为什么吃。
而王允也算对得起他们,用自己当时的权力给这些人定了一个复民的身份。
比如这次派军输差役,就是书佐来写具体的乡名,社名、户名。
因为不管你做什么,披着一层县里的皮,到哪都要好吃好喝供着。就比如张伯就是做了健步。
不怪乎陈书佐这般小心,只因为这次他要干的事,和往日那些勒索个三钱四厘的小买卖不一样,这次是给县里的王功曹办的事,容不得他不小心。
这事要从这袁绍说起。
说实话富陂不错,这地方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是个富饶的地区。而且气候和江淮差不多,也都种的稻子,这都让邓当他们感到满意。
徐缪是太守,自然不可能真关切这些庶务,所以在将任务分派给各县后,就由各县自己完成。
但张伯、马仲不一样,他们却乐于做这个事。
而恰恰邓当他们乡又有钱,又势单力薄,自然就成了富陂县署的小吏们盘剥敲诈的对象。
所以一般黔首将这类劳役视之如虎。
县令对于县境之内事务是无所不管,什么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这都是应有之意。
其实这已经不是邓当第一次来找陈书佐了。
陈书佐说的复民乡是什么意思?就是邓当他们这批人,他们都是复员为民的军卒。
黄巾之乱的时候,太原王允随军南下,并在战事中单骑入汝南敌后联络各世家豪族,组织起乡兵部曲联军,合力绞杀汝南黄巾。
功曹是仅次于县令的主吏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县令权力都要大。因为县令是流官,功曹却都是地方豪族子弟出任。哪个说话管用,就不用说了吧。
“行,这明天就去你们社,但你可别拿什么乡下酒水糊弄我。”
陈书佐回到集曹后,就喊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张伯、一个叫马仲。
他要再和几个心腹商量一下。
而这一切,邓当茫然无知。
这一个篇章是假翼中原,假翼是什么意思呢?假就是借,是窃取的意思,然后腾飞中原。那是谁偷呢?怎么偷呢?这里先不说,但各位老爷肯定也猜的出来。
我在构思这个篇章的时候,想了以一个小的切面,以邓当的个人遭遇来自下而上讲述这个故事。敬请期待。
(本章完)
太武二年,春,二月。
汝南,富陂。
此时一名黑巾裹头的精壮憨实青年,踩着一双草鞋正在富陂县寺焦急的等待。
他时不时地就看着县寺的一角侧面,显然在等着寺内的某个人。
突然,一头戴黑幘,衣黑长袍,只在袖口为白色的小吏匆匆从门廊中走出,猛然看到堵在县寺门口的青年,脚下忙就要退回去。
但早就等的青年哪还放过,努力露出笑容,上前就和小吏攀谈:
“陈书佐,不知道咱们里的军输差役的事怎么样了吗?”
这名叫陈书佐的小吏本就不耐烦,见此人竟然还敢在县寺大门口谈这样的事,更是心里大怒,只是担心有人注意,才忍住脾气,呵斥道:
“邓当,你真的是狗胆包天,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你能谈这个话的?军输差役为军国重事,是我定的吗?”
直呼姓名当然是不敬,但对于此等细民,还要敬?
这个叫邓当的其实也是机灵人,不然也不会被全里社委托来疏通这事,只是到底出自底层,很多关节上的事不懂。
邓当这个时候也知道犯了忌讳,忙赔笑道:
“陈书佐,咱是乡野鄙夫,这嘴着实是笨的。但咱们乡里人的心却是热的,咱们乡老想请书佐明日到咱们社,去年社里酿了点浊酒,想请陈书佐尝尝。”
因为不能打旗号,所以袁绍手上就只有核心的家将和部曲,缺乏兵力,所以也一直在蛰伏。
这张伯是乡里的浮浪闲人,本就不事生产,自然不担心误了地里的活。所以这等又威风,又能连吃带拿的美事自然就想一直做下去。
而这一次,这个大老虎将噬人的目光看向邓当这些复民户。
原先战前流亡的汝南人重新回到了家乡,却发现自己的陂田被一群外乡人给占了。
可以说,汝南黄巾能被这么快被平定,王允是立了大功的。
邓当听了这话是火冒三丈。
人家陈书佐也给了解释,还特别合理。
而一旦这个过程中有任何闪失,转输的军粮只要不够数,都要役丁来承担。
所以各县寺的普遍做事是这样的,由编制的斗食小吏牵头,然后具体做事的时候再派役下去,让下面临时来帮忙做事。
什么叫我们新落乡的,就要把过去的劳役一并承担了?我都没来落户呢,你劳役和我有什么关系?
天底下没这个道理。
但邓当却忍住了。因为他从陈书佐的话里感受到了更深的意思。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汝南太守徐缪应关东朝庭的命令,要调发转运军资到洛阳。
这书佐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书写、抄录各项公文档案的人。
在那里,关东与关西的第三次崤函之战已经打起来了。
陈书佐点了点头,又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才走了。
别看这好像就是个抄字的,没啥决策。但实际上,他的刀笔下却能断一户生死。因为他这边随意改动点,只要上面的集曹长不是特别正派的,对这些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这次转输军粮虽然不是运到京都那么远,但也是要运到郡治平舆的。其间光路途就是二百里,劳顿之苦就不谈了,只这过程的粮米就需要自己承担。
属实是双赢了。
健步按理来说是非常辛苦的,如和帝时期,为了传递岭南的贡物荔枝和龙眼,其间不知道死了多少健步。
而那个乡人不用去服役自然也欢喜,还私下给了张伯六斗稻米。
见陈书佐又回来,张伯、马仲虽然奇怪,但还是靠了过来。
在五天前,邓当在人指点下,找到了陈书佐,就想问问这次摊役为何不是各乡一同摊派,而是只在他们乡摊。
但后来,刘宏让王允带兵北上拦截从颍川撤走的泰山军,王允迁延,就被槛车入狱了。
两人都是这样的帮闲。
这次军输差役要出八十二丁,按道理是全县两万多人一起摊,落到一个里社,其实也没多少人。
……
县里凡有事要传召乡里的人上来,就会让张伯这样的人带着官牍跑下乡带人上来。
但干这么多事,朝廷正式给的编制有多少呢?大县不过四五百人,小县不过二三百人。这点人数被各曹一划分,哪还够做事?
在前汉时期,复民还能分得宅基地,地三十亩。当然到现在肯定是没这个优待了,但在税赋上还是要比寻常民户要少的。
但偏偏在下发的尺牍传票里,却只发了新乡。这就不公平了。
这批帮闲都不入正规编制,都是乡里服差役上来的。
郡里的任务送到富陂的时候,是要此县出役八十二丁。
却说,陈书佐刚刚从县寺的前门走了,然后拐了个弯,又从县寺的侧门回来了。
这个征发的任务自然也不是富陂令去完成,他也是交给下面的人。
这么多事自然不是县令一个人能做的,所以他下面有各种曹属辅助,各曹都有自己负责的事,级别有曹长、佐史、书佐、循行、干、小史等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去年平定汝南黄巾后,这汝南刚安生没多久的日子又要乱起来了。
而戏剧的是,通常交差的时候,这军资总是不够的。过往,这点差额还可以由各乡分一分,但现在都集中在新乡,那就是要了新乡的命了。
是的,陈书佐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小吏都有帮闲的。
这批兵力大概有五千多人,因为普遍都是来自于江淮湿热地区,皆果敢能战。在战事中立功不小。
后来王允被褫夺刺史一职,他手里的这批兵也自然要被解散。因为它不是朝庭的经制之师,朝廷不养他们。
说完,陈书佐就不理睬在那陪笑的邓当,走了。
这个过程中,要是办砸了什么事,命都要丢。
罢了,都已经是黔首了,要什么意气,还是尽快回去将这个消息送给社里。
这陈书佐的这个话,他们社里为弄这顿饭,又要大出血了。
袁术去南阳,他在那里关系很深,能招徕亡命部曲。而袁绍则选择回汝阳,在那里避难等待时机。
所以邓当来求这陈书佐算是求对人了,因为他就是集曹的,真的就管这事。
家族血仇在前,两兄弟的那点间隙就显得有点可笑了。
他说你们新乡是复民乡,是新转到富陂的,过往摊派的劳役,都是人家各乡摊了,这一次劳役就要你们新乡独自承担,不然这一碗水端不平。
但张伯这样的人会去做这种苦事?他是做的是给地方传递官牍的美事。
汉室一县普遍在万人以上,而像汝南这样人口过百万的大郡,甚至治下人数还要翻一倍。
这个过程中就有了操作空间,多一天少一天的,还不是张伯怎来就来?所以那些被传上去的乡人,为了不得罪张伯,免不得要给一顿好的。
徐缪作为军功起家的太守,在权力上一直抓得很死。
要知道一个乡不过五百户而已,这出八十二丁,简直是五分之的乡户都要出丁服役。
见邓当已经下套,已经拿捏他数日的陈书佐这才悠悠道:
但很快邓当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
汉室是以军功立国的,对于国家基石的军卒是比较看重的,在经济上是有一定的优待的。
之后,河南豪势在河内前线亲君侧一路向西,刘宏车舆入关西。这王允就被关东朝庭给起复了,因为他在豫州地区有威望,还让他作为豫州刺史,恢复各郡国生产。
这一次,郡里下发军输差役,这些小吏自然就想到了借此在邓当他们身上再敲诈一笔,再发一点小财。
对于寻常农家人来说,这差役是苦事。这不论你被征发去做什么,地里的活就要撂,而且一般黔首也畏惧官府,更不说在县里服役。
所以新乡的三老让邓当带了条腊鸡去找了陈书佐,问问这事是怎么回事。
这陈书佐呢,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就可以用摊派劳役的机会来敲诈勒索。像那些直接和钱粮税赋挂钩的户曹、田曹、水曹这些实权曹属,那就是权力大得不行了。
从这以后,土客的矛盾就开始了。
张伯、马仲拍着胸脯道:
“书佐,你放心,这些小事都办不成,咱们也不用在富陂混了。”
但这就是理论,王允哪真的看得上这些兵子?人家一个太原名门会让你们这些泥腿子沾边?
但这既然是劳役,自然就有到期之时啊。这个时候张伯就投靠到了陈书佐的门下,得他安排,替换了下一个要服役的乡人的名额,然后继续留在县寺。
王允做回了豫州刺史,就将昔日一同平定黄巾的战友徐缪举为汝南太守。
望着陈书佐的背影,从军回来的邓当心里一股子郁气,但想到临出发前,社里三老的嘱咐,他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
原来前年太平道在汝南起事的时候,其十户就有一两户参与。而汝南地方的郡兵在赵谦手上一战全没,所以在到了王允主持汝南工作后,手里完全无一兵可用。
之所以有这批人群,完全是大汉在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王允和徐缪都知道袁绍藏在老家,但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但袁绍要想在汝阳搞事,那可能就要被王允和徐缪重拳出击了。
而汉承秦制,对地方上有深度的治理。
户、田都是事关钱粮,而水曹更是管水利。你要是不喂饱这些小吏,人家说给你断水就断水,这稻子没水,能活?
所以呀,这富陂富陂,到底是富了谁呢?
去年甲子之乱,袁氏一门众被屠戮在金殿中,但偏偏跑了袁绍和袁术二人。
而这集曹具体做事的又是谁呢?不是集曹长,而是他下面的书佐。
像陈书佐和张伯、马仲这些都是小人物,前者充其量是个门下走狗,后者也就是两个食腐的蝇虫。而王功曹可就是真正的大老虎了。
在汉室的郡县班子中,专门负责纳输的是集曹。
邓当这批人就是这样被安置在富陂的。
健步就是专门传驿赍书的信使。大汉驿站交通遍布天下,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富裕到有马来传驿的,所以就有了用最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用腿跑。
随着汝南黄巾被平定后,汝南郡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汉室的官僚机构甚至比战前还要强力不少。
所以当时王允就从南面扬州一带招徕了一批流民训练成军,参与了后续对汝南黄巾的镇压战事。
……
当时两人一商量,为了防止被一锅端,两兄弟分别跑路。
陈书佐捏了下胡子,又一次问道:
“这一次安排你们去做的事,做稳当吗?”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谋划。
而富陂县署帮谁?谁使钱就帮谁。而幸好邓当他们这批兵子还有点钱,最上面也理论上有王允站台,不然他们怕是不好过的。
更不用说,这名功曹姓王,是当年王霸的后人。往上属二百年,咱这富陂都是人家王氏的。
这个陈书佐当然明白邓当话里的意思,也明白这顿酒是为什么吃。
而王允也算对得起他们,用自己当时的权力给这些人定了一个复民的身份。
比如这次派军输差役,就是书佐来写具体的乡名,社名、户名。
因为不管你做什么,披着一层县里的皮,到哪都要好吃好喝供着。就比如张伯就是做了健步。
不怪乎陈书佐这般小心,只因为这次他要干的事,和往日那些勒索个三钱四厘的小买卖不一样,这次是给县里的王功曹办的事,容不得他不小心。
这事要从这袁绍说起。
说实话富陂不错,这地方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是个富饶的地区。而且气候和江淮差不多,也都种的稻子,这都让邓当他们感到满意。
徐缪是太守,自然不可能真关切这些庶务,所以在将任务分派给各县后,就由各县自己完成。
但张伯、马仲不一样,他们却乐于做这个事。
而恰恰邓当他们乡又有钱,又势单力薄,自然就成了富陂县署的小吏们盘剥敲诈的对象。
所以一般黔首将这类劳役视之如虎。
县令对于县境之内事务是无所不管,什么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这都是应有之意。
其实这已经不是邓当第一次来找陈书佐了。
陈书佐说的复民乡是什么意思?就是邓当他们这批人,他们都是复员为民的军卒。
黄巾之乱的时候,太原王允随军南下,并在战事中单骑入汝南敌后联络各世家豪族,组织起乡兵部曲联军,合力绞杀汝南黄巾。
功曹是仅次于县令的主吏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县令权力都要大。因为县令是流官,功曹却都是地方豪族子弟出任。哪个说话管用,就不用说了吧。
“行,这明天就去你们社,但你可别拿什么乡下酒水糊弄我。”
陈书佐回到集曹后,就喊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张伯、一个叫马仲。
他要再和几个心腹商量一下。
而这一切,邓当茫然无知。
这一个篇章是假翼中原,假翼是什么意思呢?假就是借,是窃取的意思,然后腾飞中原。那是谁偷呢?怎么偷呢?这里先不说,但各位老爷肯定也猜的出来。
我在构思这个篇章的时候,想了以一个小的切面,以邓当的个人遭遇来自下而上讲述这个故事。敬请期待。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1857/501594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