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风潮!
推荐阅读:东京泡沫人生、神祇:从哥布林开始、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快穿之夫人在线求复婚、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大宣武圣、食仙主、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
第150章 风潮!
苏辙对修改《孟子集注》这个事情很是上心,第二天去述职后,回来立即让人去太学寻了苏允过来,两人开始研究孟子集注。
苏允本没有太大的期待,毕竟他与章惇已经辩经三个月,反反复复的,认为已经是改无可改了,但与苏辙一辩经,立马感觉到了不同。
一是苏辙的在孟子上的造诣远远胜过章惇,章惇虽然在经义上亦很是厉害,但他所治本经乃是春秋,于孟子上的造诣比在春秋上的造诣可是差多了。
而苏辙却是以孟子为本经,对其深入的研究不是章惇所能比的。
苏辙提出的问题比章惇却是要艰深许多,就算苏允已经在孟子上沉浸半年之多,对苏辙提出来的问题依然有些难以应对。
二是苏辙擅长骂人……哦,不,擅长辩论,有时候看似道理都在苏允这边,但真辩论起来,苏允依然是左支右拙。
当然不是苏允不擅长辩论,而是他在辩经这个事情上经验不够多,面对有着丰富的骂人……辩经经验丰富的苏辙,总是被绕着绕着就迷失了方向,然后就陷入了苏辙的话术里面去。
苏辙当然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提前帮苏允积攒经验。
辩经这个事情,别人可不会让着你,他们为了驳倒你,阻止你的学说,打倒你的学说,什么招数都会使出来,诡辩可能只是其中最为简单的手段。
这些对苏允来说都是极大的困难,甚至让他寝食难安,与苏辙的辩经,给苏允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有时候与苏辙辩着辩着,哑口无言不说,有时候还忍不住勃然大怒。
便比如今天,苏允秉持着大义来剖析孟子,而苏辙却是揪着几个词的概念反反复复的定义,每次定义词汇,便将整个概念给颠覆,苏允的大义也难以成立了。
这种做法就类似于苏允建起来一栋漂亮的城堡,苏辙不去看城堡结构多好、外观多漂亮,而是盯着墙角说这块石头不是这么用的,用在地基这里不合适,用来当院子里的假山才是合适的,将石头给挖了出来,城堡失去支撑,城堡随即轰然倒塌。
苏允每一次都得跟苏辙来来回回的辩驳这些词汇的定义,半点大义都讲不上,一部孟子被拆得七零八落,令人不知所云。
今天苏允才刚一章大义给讲清楚,苏辙又开始对里面的某几个词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问,终于把苏允给整毛,腾地站起来怒道:“叔父!你这是在辩经还是在研究《说文解字》,你要这么辩,对经义有什么帮助!”
面对勃然大怒的苏允,苏辙却是神色淡然,道:“所以,这些词的定义你没有搞明白是么?”
苏允气道:“这些词大家一眼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要去寻根究底呢,辩驳一番之后,不还是采取了它们常见的定义?这有什么意义呢?”
苏辙微笑道:“能让你生气,这便是意义啦。”
苏辙这么一说,苏允的怒气顿时消失无踪,与苏辙拱了拱手,致歉道:“叔父,是我失态了。”
苏辙笑着点点头,起身双手压住苏允的肩膀,把他按入椅中,语重心长道:“辩经过程之中,这亦只是最粗浅的手段而已,你若是这样都忍不住,那这孟子集注你还是留着自己欣赏吧。
你想要让孟子集注得到世人的承认,便要将所有对它有异议、心存坏心思、想要侮辱它、驳斥它的人统统打倒,让它以毫无辩驳的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才有可能让它走到该有的位置。
人因经名,经以人兴,你会因为这《孟子集注》而著名,而《孟子集注》也要因为你的能力而兴盛。
以后的几十年里,你要面对无数次的诘难,随时有人要来拷问你,质疑你,随时让你回答经义,用各种诡辩手段来诘难你。
你对答如流,他们只需向你恭敬感谢,便可以遮掩住他们的坏心思。
但是一旦你被难住了,他们便会因此骤得大名,如此划算的买卖,谁都想做一做。
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应对所有的手段。
另外……”
苏辙看着苏允道:“……你若是想要让你的心血流传下去,甚至成为显学,成为科举主流,那你需要付出的可能是你一生。
要么你一生讲学,让更多的人将这《孟子集注》给传下去,要么让这《孟子集注》去到经筵上去。
要么如同介甫公那样,将其重注的《诗》、《书》和《周礼》,又称《三经新义》的经义在太学中推行,让新学盛行一时。”
苏允皱起了眉头道:“这般虽然因官盛而名一时,介甫公一下台,如今新学已有式微之相,不长久啊。”
苏辙呵呵一笑道:“那是因为新学不够好!介甫公为了变法,不惜篡改经义,令经义符合变法之所求,如此一来,难免错漏百出,有漏洞就难以成为传世经典。
介甫公在经义上的成就堪称大家,但就是因为新法所累,难以公允之心去解经,今日之败,乃是根子坏掉了罢了。”
苏允点点头,不过对苏辙的说法亦只听了五成而已,苏辙所说的话,与他所站的位置是统一的。
你让一个旧党去评价新党,是很难听到一个公允立场的,所以只能信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自己慢慢去思索。
不过苏辙的意思苏允是听明白了。
苏辙的意思是,想要让孟子集注成为显学,要么赶紧讲学,只有学生多了,人多势众了,才有可能形成潮流。
要么是上宫廷经筵,在那个最高的平台上讲学,一旦得到了皇帝以及宰执权贵们的认可,从上而下的推广,更容易形成一个潮流。
要么学王安石,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广,也能在一时间形成潮流。
至于能否真正流传百世……嗯,苏辙也没有说,这玩意,意外太多了,说不准的,能够做到在世的时候让学说流传,已经是了不得了,至于死后的世界,那就管不着了。
这玩意说不准。
就像孟子的学说,够厉害吧,但从春秋至今,不还是只是子部,而没有升至经部么?这学说能不能流传百世,是看后人需要什么,而不是你提出什么。
也就是说,你现在成为显学,有很多人知道,以后才有可能被后人重新捡起来用。
但你现在就特么的没有人知道,最终只有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命。
那些原本寂寂无名的学说,千百年后才被挖出来考古而成显学的,基本上是没有的。
这只是叔侄两个在辩经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不过苏允虽然屡屡遭到苏辙的打击,却是引起他的好胜心,非得折服苏辙不可。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苏允全副身心都灌注在孟子里面,将后世的各种学说、知识等等都翻出来,只要可以增加《孟子集注》的说服力的,都往里面加,然后在辩经的过程之中进行删减精炼。
苏允并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之中,苏辙面上看似对他的批评依然不少,但其内心早就震撼得难以自己。
在苏辙看来,苏允就像是一个宝库一般,每日都能够拿出来新的东西,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而这些东西后面牵扯的东西,几乎单独拿出来都能够写一本书。
但苏允却像是毫不在意一般,只要对孟子集注无用的,无论多么精妙的理论,都会被弃置不理,唯有那些用在里面能够成为坚实基础的理论,才会被留下来。
苏辙后来得出一个结论——苏允是真正的天才!
唐时的韩愈也好,当代的宋初三先生、欧阳修、二程等等,皆不如苏允远矣!
这也激起苏辙打磨苏允的心思,他要尽自己所能,将苏允以及《孟子集注》,打造成为宋代,乃至于经学上最为璀璨的明珠!
儒学自春秋成型至今,从雏形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僵化,又有很多人在改进儒学,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但苏辙此时认为,儒学将因苏允的出现,进入一个新的巅峰!
这般一来,一个心怀好胜心,一个心怀期望,便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迸发出来璀璨无比的光芒。
期间章惇亦是尝试加入进来,但发现二苏之间的辩经,已经精妙到让他都只能旁听而无法插嘴的地步了。
啊,都能听得懂,但想要寻出问题所在,想要提出一些论点论据,嘿,却是张口而不知所言矣。
这让章惇有些挫败,毕竟前几个月前的时候,他可是能够教导苏允的啊,怎么才多久时间,苏允已经成长到了这个高度了?
哦,不对,苏辙以前也没有这个高度的,就算他所治乃是孟子,也绝没有这么多的新理论新看法。
关键是新理论新理念虽然多,但每一个拿出来都是符合经义、堂堂正正,符合中庸之道,那可就了不得了。
章惇虽然插不了嘴,但不妨碍他每天都过来旁听,因为听着实在是太痛快了。
苏允与苏辙的辩经,不仅内容上精湛流畅,两人的辩论技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光是旁听,就得到了无上的享受。
章惇自己听了一段时间,便将自己的两个大点的儿子给带来旁听了,这等顶级的辩经,只要听了就有收获,章惇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让儿子进步的机会。
之后章若也来了。
而有一次苏允与文煌华等人在一起的时候说漏了嘴,然后文煌华与杨柄非要来旁听。
初次旁听的文煌华与杨柄惊为天人,一下子便陷入了进去,天天抱着孟子以及《孟子集注》手抄本用功。
这当然引起了其他年轻人的注意,在他们的逼问之下,文煌华与杨柄透露出了这个辩经,然后多了二三十人的旁听。
好在时间已经进入了夏季,每天晚上,苏辙在院子里点起篝火,备上饮水吃食,然后苏允与苏辙在院中坐着辩经,其余人散落院子各处,看着二人辩经。
文煌华等人的到来苏辙是乐见其成的,这是另一种方式的讲学。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孟子集注》已经趋于完善了,也不怕有人来旁听了,更不怕流传出去。
相反,是该将其流传出去了。
文煌华等人的到来,苏辙开始转变辩经的模式。
之前有段时间,他是以诘难为主,主要就是让苏允适应各种卑劣手段,但是现在却是以引导为主,或者说捧哏为主,就是引导苏允将《孟子集注》的精要一一说来,让旁听者更加容易理解,收获更多。
知识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煌华、杨柄等人在听了几天之后,他们便再不愿意与苏允兄弟相称了,每次见面,必行礼,口称先生,且在苏允讲学的时候,时时奉茶、递吃食、以弟子自居。
苏允对此哭笑不得,跟他们说不必这般客气,大家都是同学,跟以前一般相处是最舒服的。
但文煌华与杨柄却是说了,以后他们便是苏郎门下走狗,而且对外的时候,他们就要自称是苏门弟子了。
苏允劝不动,只能任由他们如此。
不用苏允推动,在征取苏允的同意之后,文煌华他们便在太学里面传播这《孟子集注》。
虽然没有公开讲学,但《孟子集注》已经慢慢传播出去,太学生们也纷纷接触到了这本书,看完之后一个个惊为天人,又快速的将其传播给自己的身边人。
于是,《孟子集注》在汴京,或者说在文人之间快速的蔓延,形成了一种看《孟子集注》的新风尚,甚至有人上青楼聚会也要谈孟子谈集注,颇有一种不谈孟子集注便跟不上潮流的感觉。
这种风潮在秋闱到来,各地学子纷纷进京的时候被推到了一个高潮。
汴京的解试还没有开始,但各州县的解试早就结束了,因为考虑到各地举子要进京赶考的缘故,州县通常会先进行选拔,以方便举子先进京活动交游。
(本章完)
苏辙对修改《孟子集注》这个事情很是上心,第二天去述职后,回来立即让人去太学寻了苏允过来,两人开始研究孟子集注。
苏允本没有太大的期待,毕竟他与章惇已经辩经三个月,反反复复的,认为已经是改无可改了,但与苏辙一辩经,立马感觉到了不同。
一是苏辙的在孟子上的造诣远远胜过章惇,章惇虽然在经义上亦很是厉害,但他所治本经乃是春秋,于孟子上的造诣比在春秋上的造诣可是差多了。
而苏辙却是以孟子为本经,对其深入的研究不是章惇所能比的。
苏辙提出的问题比章惇却是要艰深许多,就算苏允已经在孟子上沉浸半年之多,对苏辙提出来的问题依然有些难以应对。
二是苏辙擅长骂人……哦,不,擅长辩论,有时候看似道理都在苏允这边,但真辩论起来,苏允依然是左支右拙。
当然不是苏允不擅长辩论,而是他在辩经这个事情上经验不够多,面对有着丰富的骂人……辩经经验丰富的苏辙,总是被绕着绕着就迷失了方向,然后就陷入了苏辙的话术里面去。
苏辙当然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提前帮苏允积攒经验。
辩经这个事情,别人可不会让着你,他们为了驳倒你,阻止你的学说,打倒你的学说,什么招数都会使出来,诡辩可能只是其中最为简单的手段。
这些对苏允来说都是极大的困难,甚至让他寝食难安,与苏辙的辩经,给苏允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有时候与苏辙辩着辩着,哑口无言不说,有时候还忍不住勃然大怒。
便比如今天,苏允秉持着大义来剖析孟子,而苏辙却是揪着几个词的概念反反复复的定义,每次定义词汇,便将整个概念给颠覆,苏允的大义也难以成立了。
这种做法就类似于苏允建起来一栋漂亮的城堡,苏辙不去看城堡结构多好、外观多漂亮,而是盯着墙角说这块石头不是这么用的,用在地基这里不合适,用来当院子里的假山才是合适的,将石头给挖了出来,城堡失去支撑,城堡随即轰然倒塌。
苏允每一次都得跟苏辙来来回回的辩驳这些词汇的定义,半点大义都讲不上,一部孟子被拆得七零八落,令人不知所云。
今天苏允才刚一章大义给讲清楚,苏辙又开始对里面的某几个词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问,终于把苏允给整毛,腾地站起来怒道:“叔父!你这是在辩经还是在研究《说文解字》,你要这么辩,对经义有什么帮助!”
面对勃然大怒的苏允,苏辙却是神色淡然,道:“所以,这些词的定义你没有搞明白是么?”
苏允气道:“这些词大家一眼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要去寻根究底呢,辩驳一番之后,不还是采取了它们常见的定义?这有什么意义呢?”
苏辙微笑道:“能让你生气,这便是意义啦。”
苏辙这么一说,苏允的怒气顿时消失无踪,与苏辙拱了拱手,致歉道:“叔父,是我失态了。”
苏辙笑着点点头,起身双手压住苏允的肩膀,把他按入椅中,语重心长道:“辩经过程之中,这亦只是最粗浅的手段而已,你若是这样都忍不住,那这孟子集注你还是留着自己欣赏吧。
你想要让孟子集注得到世人的承认,便要将所有对它有异议、心存坏心思、想要侮辱它、驳斥它的人统统打倒,让它以毫无辩驳的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才有可能让它走到该有的位置。
人因经名,经以人兴,你会因为这《孟子集注》而著名,而《孟子集注》也要因为你的能力而兴盛。
以后的几十年里,你要面对无数次的诘难,随时有人要来拷问你,质疑你,随时让你回答经义,用各种诡辩手段来诘难你。
你对答如流,他们只需向你恭敬感谢,便可以遮掩住他们的坏心思。
但是一旦你被难住了,他们便会因此骤得大名,如此划算的买卖,谁都想做一做。
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应对所有的手段。
另外……”
苏辙看着苏允道:“……你若是想要让你的心血流传下去,甚至成为显学,成为科举主流,那你需要付出的可能是你一生。
要么你一生讲学,让更多的人将这《孟子集注》给传下去,要么让这《孟子集注》去到经筵上去。
要么如同介甫公那样,将其重注的《诗》、《书》和《周礼》,又称《三经新义》的经义在太学中推行,让新学盛行一时。”
苏允皱起了眉头道:“这般虽然因官盛而名一时,介甫公一下台,如今新学已有式微之相,不长久啊。”
苏辙呵呵一笑道:“那是因为新学不够好!介甫公为了变法,不惜篡改经义,令经义符合变法之所求,如此一来,难免错漏百出,有漏洞就难以成为传世经典。
介甫公在经义上的成就堪称大家,但就是因为新法所累,难以公允之心去解经,今日之败,乃是根子坏掉了罢了。”
苏允点点头,不过对苏辙的说法亦只听了五成而已,苏辙所说的话,与他所站的位置是统一的。
你让一个旧党去评价新党,是很难听到一个公允立场的,所以只能信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自己慢慢去思索。
不过苏辙的意思苏允是听明白了。
苏辙的意思是,想要让孟子集注成为显学,要么赶紧讲学,只有学生多了,人多势众了,才有可能形成潮流。
要么是上宫廷经筵,在那个最高的平台上讲学,一旦得到了皇帝以及宰执权贵们的认可,从上而下的推广,更容易形成一个潮流。
要么学王安石,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广,也能在一时间形成潮流。
至于能否真正流传百世……嗯,苏辙也没有说,这玩意,意外太多了,说不准的,能够做到在世的时候让学说流传,已经是了不得了,至于死后的世界,那就管不着了。
这玩意说不准。
就像孟子的学说,够厉害吧,但从春秋至今,不还是只是子部,而没有升至经部么?这学说能不能流传百世,是看后人需要什么,而不是你提出什么。
也就是说,你现在成为显学,有很多人知道,以后才有可能被后人重新捡起来用。
但你现在就特么的没有人知道,最终只有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命。
那些原本寂寂无名的学说,千百年后才被挖出来考古而成显学的,基本上是没有的。
这只是叔侄两个在辩经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不过苏允虽然屡屡遭到苏辙的打击,却是引起他的好胜心,非得折服苏辙不可。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苏允全副身心都灌注在孟子里面,将后世的各种学说、知识等等都翻出来,只要可以增加《孟子集注》的说服力的,都往里面加,然后在辩经的过程之中进行删减精炼。
苏允并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之中,苏辙面上看似对他的批评依然不少,但其内心早就震撼得难以自己。
在苏辙看来,苏允就像是一个宝库一般,每日都能够拿出来新的东西,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而这些东西后面牵扯的东西,几乎单独拿出来都能够写一本书。
但苏允却像是毫不在意一般,只要对孟子集注无用的,无论多么精妙的理论,都会被弃置不理,唯有那些用在里面能够成为坚实基础的理论,才会被留下来。
苏辙后来得出一个结论——苏允是真正的天才!
唐时的韩愈也好,当代的宋初三先生、欧阳修、二程等等,皆不如苏允远矣!
这也激起苏辙打磨苏允的心思,他要尽自己所能,将苏允以及《孟子集注》,打造成为宋代,乃至于经学上最为璀璨的明珠!
儒学自春秋成型至今,从雏形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僵化,又有很多人在改进儒学,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但苏辙此时认为,儒学将因苏允的出现,进入一个新的巅峰!
这般一来,一个心怀好胜心,一个心怀期望,便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迸发出来璀璨无比的光芒。
期间章惇亦是尝试加入进来,但发现二苏之间的辩经,已经精妙到让他都只能旁听而无法插嘴的地步了。
啊,都能听得懂,但想要寻出问题所在,想要提出一些论点论据,嘿,却是张口而不知所言矣。
这让章惇有些挫败,毕竟前几个月前的时候,他可是能够教导苏允的啊,怎么才多久时间,苏允已经成长到了这个高度了?
哦,不对,苏辙以前也没有这个高度的,就算他所治乃是孟子,也绝没有这么多的新理论新看法。
关键是新理论新理念虽然多,但每一个拿出来都是符合经义、堂堂正正,符合中庸之道,那可就了不得了。
章惇虽然插不了嘴,但不妨碍他每天都过来旁听,因为听着实在是太痛快了。
苏允与苏辙的辩经,不仅内容上精湛流畅,两人的辩论技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光是旁听,就得到了无上的享受。
章惇自己听了一段时间,便将自己的两个大点的儿子给带来旁听了,这等顶级的辩经,只要听了就有收获,章惇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让儿子进步的机会。
之后章若也来了。
而有一次苏允与文煌华等人在一起的时候说漏了嘴,然后文煌华与杨柄非要来旁听。
初次旁听的文煌华与杨柄惊为天人,一下子便陷入了进去,天天抱着孟子以及《孟子集注》手抄本用功。
这当然引起了其他年轻人的注意,在他们的逼问之下,文煌华与杨柄透露出了这个辩经,然后多了二三十人的旁听。
好在时间已经进入了夏季,每天晚上,苏辙在院子里点起篝火,备上饮水吃食,然后苏允与苏辙在院中坐着辩经,其余人散落院子各处,看着二人辩经。
文煌华等人的到来苏辙是乐见其成的,这是另一种方式的讲学。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孟子集注》已经趋于完善了,也不怕有人来旁听了,更不怕流传出去。
相反,是该将其流传出去了。
文煌华等人的到来,苏辙开始转变辩经的模式。
之前有段时间,他是以诘难为主,主要就是让苏允适应各种卑劣手段,但是现在却是以引导为主,或者说捧哏为主,就是引导苏允将《孟子集注》的精要一一说来,让旁听者更加容易理解,收获更多。
知识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煌华、杨柄等人在听了几天之后,他们便再不愿意与苏允兄弟相称了,每次见面,必行礼,口称先生,且在苏允讲学的时候,时时奉茶、递吃食、以弟子自居。
苏允对此哭笑不得,跟他们说不必这般客气,大家都是同学,跟以前一般相处是最舒服的。
但文煌华与杨柄却是说了,以后他们便是苏郎门下走狗,而且对外的时候,他们就要自称是苏门弟子了。
苏允劝不动,只能任由他们如此。
不用苏允推动,在征取苏允的同意之后,文煌华他们便在太学里面传播这《孟子集注》。
虽然没有公开讲学,但《孟子集注》已经慢慢传播出去,太学生们也纷纷接触到了这本书,看完之后一个个惊为天人,又快速的将其传播给自己的身边人。
于是,《孟子集注》在汴京,或者说在文人之间快速的蔓延,形成了一种看《孟子集注》的新风尚,甚至有人上青楼聚会也要谈孟子谈集注,颇有一种不谈孟子集注便跟不上潮流的感觉。
这种风潮在秋闱到来,各地学子纷纷进京的时候被推到了一个高潮。
汴京的解试还没有开始,但各州县的解试早就结束了,因为考虑到各地举子要进京赶考的缘故,州县通常会先进行选拔,以方便举子先进京活动交游。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2332/503514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