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国营与私营
推荐阅读: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回到过去做财阀、炮火亮剑、事不过三、笑如春温、被回国的竹马缠上了、桌下恋情、小城之春、暗潮、
第828章 国营与私营
大明皇帝这一角色,朱由校当了三年多,在这位置上经历的多了,朱由校愈发明白一个道理。
皇帝嘛。
不一定要事事亲力亲为,只要抓好钱袋子,枪杆子,笔杆子,能明确总基调,把握大方向,提拔忠于自己的,肯去做事的人,时不时除一批贪官污吏,以上这些做好了,那江山社稷就差不了。
做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亲自下场,去督促各种事,一旦真这样做了,就等着跟底下的人扯皮吧。
如此威仪就没了。
赢了,理所应当。
谁叫你是皇帝嘛。
败了,损失惨重。
所以皇帝注定是孤家寡人。
多日后。
西苑。
“也不知这次御前廷议会涉及什么,陛下这些时日,往返于京畿各处巡视,这在以往从没有过啊。”
“只怕是浙黔闽等地闹得,平倭也好,平叛也罢,上述几地的仗真打起来,对朝廷的影响必然很大。”
“现在就已经有影响了,仅是从我少府下辖有司,就抽调走多少人赶赴南直隶,在平倭联合分司任职。”
“不过真要说起来,浙黔闽等地的仗打起来,山东下辖各处的产业,尤其是军工,造船等领域多半要迎来大发展。”
“这是肯定的,当初仅是辽东一地,就使我北直隶多处发展迅猛,后来又多了个朝鲜,这就更不一般了,齐鲁、两淮等地盐税将用于平倭,除了粮草以外,需求最大的是什么?还不是军备跟海船吗?”
去往玉熙宫的途中,少府有司一众官员,三五成群的朝前走着,边走边聊这次召开的御前廷议。
为了这次御前廷议,有资格参加的少府官员,那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他们同样遇到不少问题与疑惑。
尽管在过去,朱由校指明了大方向,但是在具体摸索前行的途中,难保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解决了,但有些却没有解决。
没有解决的,堆积的多了,那就成大麻烦了。
所以定期商讨解决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在朱由校的眼里,能在少府担任职官的人,只要时间够一年的,没有请辞,没有被查,那就算是大明开明的一批了。
毕竟少府所干的事情,在所谓主流的眼里,多数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做官的,怎么能干不务正业之事?
所以大明的思想碰撞注定会持续很久!!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玉熙宫内,很少聚集于这般多人,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校,看着御前站着的诸臣,他的脸上露出淡淡笑意。
在不知不觉间,少壮派的比例增多了。“朕今日召开这场御前廷议,想必诸卿都清楚,那朕就直接开门见山了。”朱由校撩袍起身,朝一处悬挂的舆图走去。
“朕这些时日,出于种种考虑与想法,前去京畿等地巡视了一圈,重点视察了海河水系,皇庄,军工,冶炼等处,说起来,朕对交通清吏司负责的新官道营建,是很满意的。”
“用水泥铺设新官道,要尽快在北直隶各地展开,各府之间,州县之间,一旦能以此连接起来,这对北直隶的改变,必将是翻天覆地的。”
见天子赞许了交通清吏司,殿内聚集的少府诸臣,不少都看向了阎应元等一众官员,对于这种注视,有坦然处之的,有内心激动的,也有紧张的。
“不过在跟阎卿他们聊时,朕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朱由校话锋一转,扫视殿内诸臣道:“即少府有司筹建的不少产业,很多都是供应满足不了需求,就以水泥为例吧,官道需要,水利需要,架桥需要,工坊需要,造船也需要,毕竟建造海船,必须要有船坞,而用水泥无疑最快。”
少府诸臣无不点头表示认可。
在水泥没有被研制出来前,他们对于此物没有任何关注,但随着此物研制出,成批量产后,应用的领域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上了。
甚至在某段特殊时期,为了争取水泥份额,拍桌子骂娘的事,在少府内部时屡见不鲜,这也使得水泥的生产与研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没办法啊。
你要满足各领域的需求吧。
“既然在水泥这方面,诸卿能想到通过竞拍配方,收取专项银的方式,继而扩大北直隶水泥产业的期许。”
在此等形势下,朱由校提出所疑,“那为什么就不能复刻这一模式,将纺织,琉璃,冶炼等产业也释放出去呢?”
“朕先前就说过,少府想满足朕的需求,势必要聚集大量的财物人,发挥统筹优势,继而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需求。”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固步自封,死守着这些配方,按部就班的去规划,去筹建,这样会造成浪费,同时也会滋生新的矛盾。”
殿内立时嘈杂起来。
谁都没有想到天子会讲这番话,这似乎跟先前讲的自相矛盾,但是细细品味下,却又带来了新的思路。
“陛下英明!!”
赶回京城的王徵,此刻从人群中走出,朝朱由校作揖拜道:“少府有少府要干的事,但大明有太多的事,不能仅靠少府一家来办,这样看似使大明强盛了,实则却拖住了大明的脚步。”
“造船,就是必须要放开的!!”
“船舶清吏司掌握的种种技术,不能只运用于官办造船厂,更要运用于民办造船厂,这样才能满足大明海贸日益增强的需求。”
看来有人听明白了。
听到王徵所讲,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讲这么多,就是想阐明一个观点,随着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在诸多产业领域中,不能只有少府主导的国营,更要有民间参与的私营。
对于一些技术,该对外释放就要释放,竞拍配方能得一笔财源,每年收取专项银,这又是一笔财源。
少府所肩负的职责,是成为各个领域的先驱者,通过这样的探索,发展,释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一个完善的多领域体系框架,才有可能在大明落地生根。
(本章完)
大明皇帝这一角色,朱由校当了三年多,在这位置上经历的多了,朱由校愈发明白一个道理。
皇帝嘛。
不一定要事事亲力亲为,只要抓好钱袋子,枪杆子,笔杆子,能明确总基调,把握大方向,提拔忠于自己的,肯去做事的人,时不时除一批贪官污吏,以上这些做好了,那江山社稷就差不了。
做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亲自下场,去督促各种事,一旦真这样做了,就等着跟底下的人扯皮吧。
如此威仪就没了。
赢了,理所应当。
谁叫你是皇帝嘛。
败了,损失惨重。
所以皇帝注定是孤家寡人。
多日后。
西苑。
“也不知这次御前廷议会涉及什么,陛下这些时日,往返于京畿各处巡视,这在以往从没有过啊。”
“只怕是浙黔闽等地闹得,平倭也好,平叛也罢,上述几地的仗真打起来,对朝廷的影响必然很大。”
“现在就已经有影响了,仅是从我少府下辖有司,就抽调走多少人赶赴南直隶,在平倭联合分司任职。”
“不过真要说起来,浙黔闽等地的仗打起来,山东下辖各处的产业,尤其是军工,造船等领域多半要迎来大发展。”
“这是肯定的,当初仅是辽东一地,就使我北直隶多处发展迅猛,后来又多了个朝鲜,这就更不一般了,齐鲁、两淮等地盐税将用于平倭,除了粮草以外,需求最大的是什么?还不是军备跟海船吗?”
去往玉熙宫的途中,少府有司一众官员,三五成群的朝前走着,边走边聊这次召开的御前廷议。
为了这次御前廷议,有资格参加的少府官员,那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他们同样遇到不少问题与疑惑。
尽管在过去,朱由校指明了大方向,但是在具体摸索前行的途中,难保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解决了,但有些却没有解决。
没有解决的,堆积的多了,那就成大麻烦了。
所以定期商讨解决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在朱由校的眼里,能在少府担任职官的人,只要时间够一年的,没有请辞,没有被查,那就算是大明开明的一批了。
毕竟少府所干的事情,在所谓主流的眼里,多数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做官的,怎么能干不务正业之事?
所以大明的思想碰撞注定会持续很久!!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玉熙宫内,很少聚集于这般多人,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校,看着御前站着的诸臣,他的脸上露出淡淡笑意。
在不知不觉间,少壮派的比例增多了。“朕今日召开这场御前廷议,想必诸卿都清楚,那朕就直接开门见山了。”朱由校撩袍起身,朝一处悬挂的舆图走去。
“朕这些时日,出于种种考虑与想法,前去京畿等地巡视了一圈,重点视察了海河水系,皇庄,军工,冶炼等处,说起来,朕对交通清吏司负责的新官道营建,是很满意的。”
“用水泥铺设新官道,要尽快在北直隶各地展开,各府之间,州县之间,一旦能以此连接起来,这对北直隶的改变,必将是翻天覆地的。”
见天子赞许了交通清吏司,殿内聚集的少府诸臣,不少都看向了阎应元等一众官员,对于这种注视,有坦然处之的,有内心激动的,也有紧张的。
“不过在跟阎卿他们聊时,朕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朱由校话锋一转,扫视殿内诸臣道:“即少府有司筹建的不少产业,很多都是供应满足不了需求,就以水泥为例吧,官道需要,水利需要,架桥需要,工坊需要,造船也需要,毕竟建造海船,必须要有船坞,而用水泥无疑最快。”
少府诸臣无不点头表示认可。
在水泥没有被研制出来前,他们对于此物没有任何关注,但随着此物研制出,成批量产后,应用的领域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上了。
甚至在某段特殊时期,为了争取水泥份额,拍桌子骂娘的事,在少府内部时屡见不鲜,这也使得水泥的生产与研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没办法啊。
你要满足各领域的需求吧。
“既然在水泥这方面,诸卿能想到通过竞拍配方,收取专项银的方式,继而扩大北直隶水泥产业的期许。”
在此等形势下,朱由校提出所疑,“那为什么就不能复刻这一模式,将纺织,琉璃,冶炼等产业也释放出去呢?”
“朕先前就说过,少府想满足朕的需求,势必要聚集大量的财物人,发挥统筹优势,继而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需求。”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固步自封,死守着这些配方,按部就班的去规划,去筹建,这样会造成浪费,同时也会滋生新的矛盾。”
殿内立时嘈杂起来。
谁都没有想到天子会讲这番话,这似乎跟先前讲的自相矛盾,但是细细品味下,却又带来了新的思路。
“陛下英明!!”
赶回京城的王徵,此刻从人群中走出,朝朱由校作揖拜道:“少府有少府要干的事,但大明有太多的事,不能仅靠少府一家来办,这样看似使大明强盛了,实则却拖住了大明的脚步。”
“造船,就是必须要放开的!!”
“船舶清吏司掌握的种种技术,不能只运用于官办造船厂,更要运用于民办造船厂,这样才能满足大明海贸日益增强的需求。”
看来有人听明白了。
听到王徵所讲,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讲这么多,就是想阐明一个观点,随着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在诸多产业领域中,不能只有少府主导的国营,更要有民间参与的私营。
对于一些技术,该对外释放就要释放,竞拍配方能得一笔财源,每年收取专项银,这又是一笔财源。
少府所肩负的职责,是成为各个领域的先驱者,通过这样的探索,发展,释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一个完善的多领域体系框架,才有可能在大明落地生根。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2692/504707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