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莫斯科好学生(第三更,求订阅)
推荐阅读:东京泡沫人生、神祇:从哥布林开始、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快穿之夫人在线求复婚、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大宣武圣、食仙主、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
第1315章 莫斯科好学生(第三更,求订阅)
脸色很难看!
上了车之后,赫鲁晓夫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不是因为李毅安的问题,而是因为他指出了问题所在。
“我有五个孩子,这个房子,就是根据我家的人口分配的。”
“他们都已经工作了,不过他们并不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都住在职工宿舍里。”
看似简单的回答,却清楚的表明了一个现实——房子是变大了,但是房子却空了。
赫鲁晓夫看着李毅安问道:
“李,我觉得,你是故意问的那些问题是吗?”
李毅安笑了笑,问道:
“尼基塔,我们都真诚的想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所以,才建设了这一切,建设它们的目标是什么?是把它分配给有需要的人。”
李毅安直接了当的说道:
“南洋和苏联很像,我们也给人民分配住房,但是南洋的分配排序非常简单——结婚的优先,生育孩子的优先,怀孕优先,因为给他们房子,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安居,还是为了刺激生育。”
听着翻译的翻译过来之后,赫鲁晓夫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
虽然李毅安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却指出了苏联住房分配机制上出现在的问题。
在苏联住房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而分配住房最重要的是工龄。结果就是工龄长的人以及四世同堂的人优先分配住房,而那些急需自己住房的年轻夫妇因为工龄不够,往往没办法分配到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不得不继续和父母甚至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苏联一名青年工人积累过可以分配住房的工龄是多久?
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八年,甚至十年。
“也就是说,你们是优先给年青人分配房子!不考虑他们为社会做出来的贡献吗?”
“考虑啊!生育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有什么贡献比这个贡献更大吗?”
李毅安笑着说道:
“如果我们按照工龄排序的话,结果就是大量在最佳生育年龄的夫妇没有独立的住房,使得他们不愿意生孩子或者不能生孩子;而等他们分配到了住房,又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不仅生育意愿就是生育能力都下降了。相比于工龄的贡献,我觉得生育贡献才是最大的贡献,毕竟,生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也正因如此,在房子的问题上,李毅安一直都是极其敏感的,毕竟,房子关系到生育率,而生育率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了这个根基,最后整个国家都会走向消亡。
也正因为理解足够深刻,才会一眼看出来苏联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看着赫鲁晓夫,李毅安提醒道:
“毕竟,我们要弄清楚一点,我们分配住房的目的是什么?”
在指出这个问题后,李毅安看着路上的苏联人,心说道:
“能帮你们的只有这么多了……”
对于人口的重要性,赫鲁晓夫他们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毕竟,战争让苏联损失了两千多万年青人,直到现在,苏联的各行各业仍然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困扰,也正因如此,南洋之行,让他们发现小房子影响生育率之后,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整。
而现在,面对李毅安指出的问题,赫鲁晓夫陷入了沉思之中,接下来的一路上,他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甚至就连当天的晚宴,他都没喝多少伏特加。
次日清晨,一大早,赫鲁晓夫又一次来到了李毅安所住的酒店,说是来陪他用早餐,然后一同去参观的,可实际上,他昨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踏实。
毕竟,房子是个大问题。
这边早餐还没有开始,赫鲁晓夫就火急火燎的问道:
“李,南洋是南洋,苏联是苏联,我们无不可能无视人们长时间工作对于社会做出的贡献,如果在分配房子上,我们优先分配给年青人,那么那些为社会做出长期贡献的人们,肯定会不高兴的。”
昨天晚上赫鲁晓夫之所以会一夜没睡,就因为苏联的分配机制摆在这里——大家都说为社会做贡献,怎么贡献最少的先住新房子了?这种不公平,肯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办法,赫鲁晓夫才会来到李毅安这里来当好学生的。之所以愿意向他求教,是因为人家真的肯教啊!
当然,赫鲁晓夫也真的愿意学。
“不能在住房上优先,那就在其它方面优先就是了。”
看着眼圈发乌的赫鲁晓夫,李毅安语气轻松的说道:
“你们的房子,本质上都是属于国家的,室内配有基础家具,集中供暖,每户只要象征性交点房租,即可拎包入住。这一点,和南洋一样,大家都是住在国家的房子里,大家只是根据家庭的需要住在相应的房子里。
年龄大的工人,并不一定需要大房子,可是年青人他们需要。小家庭化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许多年轻夫妇不愿意和父母一块住,都想“自立门户”,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一边用着早餐,李毅安一边说道:
“所以,房子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在分配房屋上照顾年青人,那些为社会做出长期贡献的工人,如何照顾他们呢?”
这就是赫鲁晓夫面对的问题,在反问之余,李毅安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窗外的冰天雪地说道:
“苏联真的很冷!”“什么?”
“我是说这里的天气,尼基塔,你们的工人在上班的时候,是怎么过去的?坐公共汽车?或者步行?”
你怎么岔开话题了啊!
赫鲁晓夫有些不解的看着对方,似乎并不明白他为什么说这些。
恰在这时,李毅安的话声传入他的耳中。
“在南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喜欢骑自行车,可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愿意开车去上班,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毕竟,汽车可以遮挡风雨。”
汽车可以遮挡风雨……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让赫鲁晓夫的眼前一亮,说道:
“李,给他们汽车!给他们汽车!”
突然,就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赫鲁晓夫有些激动的拍着手,说道:
“是的,没错,给他们汽车,在过去的这几年里,苏联工人们的收入在成倍的增加,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钱的地方,都存在银行里,如果他们可以买汽车的话……”
看着赫鲁晓夫的那副模样,李毅安只是微微一笑,心里就是那个得意。
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以来,他接连的给苏联工人增加工资,工人,农民的收入都增加了好几倍,但是,苏联的市场上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消费品。
所以,苏联的银行之中沉淀了几百亿卢布的资金。几年后,这笔钱甚至威胁到了苏联经济——因为苏联中央银行每年都要支付大量的利息。
但是,却又没有办法让百姓把这笔钱出去,毕竟,苏联的房子是发的——即便是后来也是以住房公积金的形式累积的。
于是勋章帝和他的那一群官僚们在一起商量起了对策,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生产汽车。
但是苏联的轿车技术是落后的位置,他们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签订了引进菲亚特124轿车生产技术和全套的生产流水线的合同,并建立了一座大型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
这家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就是大名鼎鼎的拉达轿车,也是苏联的第一款国民车。
从此之后,拉达就成了苏联时代,苏联人的最爱,因为其速度快,以至于有了“拉达开得比火箭快”的说法,
在苏联时期,拉达轿车是苏联百姓汽车梦的终极梦想。为了拥有一辆拉达轿车,一个苏联家庭不仅要倾其积蓄,还要排队等个好几年才能提上自己的爱车。
所以,用购买汽车的优先权奖励给那些工龄长的工人,他们肯定更乐意,尤其是在房子是国家的,而汽车是自己的情况下。因为汽车真的是自己的
提到存款时,赫鲁晓夫突然打止了,总不能说他还惦记着人家的银行存款吧!
“苏联应该让人民都开上轿车。”
在说出这句话时,赫鲁晓夫的眉头又皱成了一团儿,因为苏联没有合适的汽车啊!
苏联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用不上的技术和武器玩儿命造。现在苏联搞汽车也是这样,只有卡车,轿车对生产和军事没用,自然也就没造了,也不能这么说,领导们的轿车还是有的,但是那种汽车的产量低啊!
几乎是下意识的,赫鲁晓夫把目光投到了李毅安的身上——这不是有现成的帮手嘛!
南洋可是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大国!他们的汽车不仅卖到了全世界,就连美国每年都进口上百万辆!
突然,赫鲁晓夫像是明白什么似的,看着李毅安哈哈大笑道:
“李,你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这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之中是吗?”
突如其来问题,让李毅安笑着耸了下肩膀,说道:
“这都让你发现了。”
哈哈大笑之后,赫鲁晓夫开门见山的说道:
“我们需要从南洋引进汽车技术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
接着他又特意强调道:
“我们可以提供硬通货……用黄金支付汽车以及生产线所需要费用。”
面对赫鲁晓夫开出来的条件,李毅安笑道:
“当然可以,不过,也不一定需要全部用黄金,我们之间是可以进行贸易的嘛。”
其实,苏联这边也有他所需要的东西,事实上,之所以会和赫鲁晓夫说这么多,除了是真心想帮助对方解决一些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苏联这边有南洋需要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是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得到的,它们甚至比黄金更重要。所以,李毅安才会给赫鲁晓夫下了一个“套”。
现在,既然赫鲁晓夫已经跳了进来,主动提出来要引进南洋的技术和技术装备,那剩下的的也就简单了!
无非就是双方合作共赢呗!
(本章完)
脸色很难看!
上了车之后,赫鲁晓夫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不是因为李毅安的问题,而是因为他指出了问题所在。
“我有五个孩子,这个房子,就是根据我家的人口分配的。”
“他们都已经工作了,不过他们并不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都住在职工宿舍里。”
看似简单的回答,却清楚的表明了一个现实——房子是变大了,但是房子却空了。
赫鲁晓夫看着李毅安问道:
“李,我觉得,你是故意问的那些问题是吗?”
李毅安笑了笑,问道:
“尼基塔,我们都真诚的想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所以,才建设了这一切,建设它们的目标是什么?是把它分配给有需要的人。”
李毅安直接了当的说道:
“南洋和苏联很像,我们也给人民分配住房,但是南洋的分配排序非常简单——结婚的优先,生育孩子的优先,怀孕优先,因为给他们房子,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安居,还是为了刺激生育。”
听着翻译的翻译过来之后,赫鲁晓夫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
虽然李毅安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却指出了苏联住房分配机制上出现在的问题。
在苏联住房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而分配住房最重要的是工龄。结果就是工龄长的人以及四世同堂的人优先分配住房,而那些急需自己住房的年轻夫妇因为工龄不够,往往没办法分配到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不得不继续和父母甚至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苏联一名青年工人积累过可以分配住房的工龄是多久?
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八年,甚至十年。
“也就是说,你们是优先给年青人分配房子!不考虑他们为社会做出来的贡献吗?”
“考虑啊!生育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有什么贡献比这个贡献更大吗?”
李毅安笑着说道:
“如果我们按照工龄排序的话,结果就是大量在最佳生育年龄的夫妇没有独立的住房,使得他们不愿意生孩子或者不能生孩子;而等他们分配到了住房,又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不仅生育意愿就是生育能力都下降了。相比于工龄的贡献,我觉得生育贡献才是最大的贡献,毕竟,生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也正因如此,在房子的问题上,李毅安一直都是极其敏感的,毕竟,房子关系到生育率,而生育率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了这个根基,最后整个国家都会走向消亡。
也正因为理解足够深刻,才会一眼看出来苏联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看着赫鲁晓夫,李毅安提醒道:
“毕竟,我们要弄清楚一点,我们分配住房的目的是什么?”
在指出这个问题后,李毅安看着路上的苏联人,心说道:
“能帮你们的只有这么多了……”
对于人口的重要性,赫鲁晓夫他们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毕竟,战争让苏联损失了两千多万年青人,直到现在,苏联的各行各业仍然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困扰,也正因如此,南洋之行,让他们发现小房子影响生育率之后,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整。
而现在,面对李毅安指出的问题,赫鲁晓夫陷入了沉思之中,接下来的一路上,他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甚至就连当天的晚宴,他都没喝多少伏特加。
次日清晨,一大早,赫鲁晓夫又一次来到了李毅安所住的酒店,说是来陪他用早餐,然后一同去参观的,可实际上,他昨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踏实。
毕竟,房子是个大问题。
这边早餐还没有开始,赫鲁晓夫就火急火燎的问道:
“李,南洋是南洋,苏联是苏联,我们无不可能无视人们长时间工作对于社会做出的贡献,如果在分配房子上,我们优先分配给年青人,那么那些为社会做出长期贡献的人们,肯定会不高兴的。”
昨天晚上赫鲁晓夫之所以会一夜没睡,就因为苏联的分配机制摆在这里——大家都说为社会做贡献,怎么贡献最少的先住新房子了?这种不公平,肯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办法,赫鲁晓夫才会来到李毅安这里来当好学生的。之所以愿意向他求教,是因为人家真的肯教啊!
当然,赫鲁晓夫也真的愿意学。
“不能在住房上优先,那就在其它方面优先就是了。”
看着眼圈发乌的赫鲁晓夫,李毅安语气轻松的说道:
“你们的房子,本质上都是属于国家的,室内配有基础家具,集中供暖,每户只要象征性交点房租,即可拎包入住。这一点,和南洋一样,大家都是住在国家的房子里,大家只是根据家庭的需要住在相应的房子里。
年龄大的工人,并不一定需要大房子,可是年青人他们需要。小家庭化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许多年轻夫妇不愿意和父母一块住,都想“自立门户”,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一边用着早餐,李毅安一边说道:
“所以,房子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在分配房屋上照顾年青人,那些为社会做出长期贡献的工人,如何照顾他们呢?”
这就是赫鲁晓夫面对的问题,在反问之余,李毅安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窗外的冰天雪地说道:
“苏联真的很冷!”“什么?”
“我是说这里的天气,尼基塔,你们的工人在上班的时候,是怎么过去的?坐公共汽车?或者步行?”
你怎么岔开话题了啊!
赫鲁晓夫有些不解的看着对方,似乎并不明白他为什么说这些。
恰在这时,李毅安的话声传入他的耳中。
“在南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喜欢骑自行车,可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愿意开车去上班,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毕竟,汽车可以遮挡风雨。”
汽车可以遮挡风雨……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让赫鲁晓夫的眼前一亮,说道:
“李,给他们汽车!给他们汽车!”
突然,就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赫鲁晓夫有些激动的拍着手,说道:
“是的,没错,给他们汽车,在过去的这几年里,苏联工人们的收入在成倍的增加,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钱的地方,都存在银行里,如果他们可以买汽车的话……”
看着赫鲁晓夫的那副模样,李毅安只是微微一笑,心里就是那个得意。
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以来,他接连的给苏联工人增加工资,工人,农民的收入都增加了好几倍,但是,苏联的市场上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消费品。
所以,苏联的银行之中沉淀了几百亿卢布的资金。几年后,这笔钱甚至威胁到了苏联经济——因为苏联中央银行每年都要支付大量的利息。
但是,却又没有办法让百姓把这笔钱出去,毕竟,苏联的房子是发的——即便是后来也是以住房公积金的形式累积的。
于是勋章帝和他的那一群官僚们在一起商量起了对策,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生产汽车。
但是苏联的轿车技术是落后的位置,他们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签订了引进菲亚特124轿车生产技术和全套的生产流水线的合同,并建立了一座大型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
这家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就是大名鼎鼎的拉达轿车,也是苏联的第一款国民车。
从此之后,拉达就成了苏联时代,苏联人的最爱,因为其速度快,以至于有了“拉达开得比火箭快”的说法,
在苏联时期,拉达轿车是苏联百姓汽车梦的终极梦想。为了拥有一辆拉达轿车,一个苏联家庭不仅要倾其积蓄,还要排队等个好几年才能提上自己的爱车。
所以,用购买汽车的优先权奖励给那些工龄长的工人,他们肯定更乐意,尤其是在房子是国家的,而汽车是自己的情况下。因为汽车真的是自己的
提到存款时,赫鲁晓夫突然打止了,总不能说他还惦记着人家的银行存款吧!
“苏联应该让人民都开上轿车。”
在说出这句话时,赫鲁晓夫的眉头又皱成了一团儿,因为苏联没有合适的汽车啊!
苏联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用不上的技术和武器玩儿命造。现在苏联搞汽车也是这样,只有卡车,轿车对生产和军事没用,自然也就没造了,也不能这么说,领导们的轿车还是有的,但是那种汽车的产量低啊!
几乎是下意识的,赫鲁晓夫把目光投到了李毅安的身上——这不是有现成的帮手嘛!
南洋可是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大国!他们的汽车不仅卖到了全世界,就连美国每年都进口上百万辆!
突然,赫鲁晓夫像是明白什么似的,看着李毅安哈哈大笑道:
“李,你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这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之中是吗?”
突如其来问题,让李毅安笑着耸了下肩膀,说道:
“这都让你发现了。”
哈哈大笑之后,赫鲁晓夫开门见山的说道:
“我们需要从南洋引进汽车技术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
接着他又特意强调道:
“我们可以提供硬通货……用黄金支付汽车以及生产线所需要费用。”
面对赫鲁晓夫开出来的条件,李毅安笑道:
“当然可以,不过,也不一定需要全部用黄金,我们之间是可以进行贸易的嘛。”
其实,苏联这边也有他所需要的东西,事实上,之所以会和赫鲁晓夫说这么多,除了是真心想帮助对方解决一些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苏联这边有南洋需要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是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得到的,它们甚至比黄金更重要。所以,李毅安才会给赫鲁晓夫下了一个“套”。
现在,既然赫鲁晓夫已经跳了进来,主动提出来要引进南洋的技术和技术装备,那剩下的的也就简单了!
无非就是双方合作共赢呗!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2797/505078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