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欺人太甚,无法无天(第一更)
推荐阅读: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旧神之巅、开错外挂怎么办、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苍白徽记、开局赠送天生神力、玩家们的NPC大爹、穿越60年代,苟出富贵一生、
第71章 欺人太甚,无法无天(第一更)
当朝宰相傅宗书与国师詹别野,在聚会饮宴之时,被神秘人斩杀。
这个消息,已不只是令京师震动,而是令天下震动,只因其中令人瞠目结舌之处实在太多。
首先,以傅宗书、詹别野的身份,谁敢在京师刺杀这两位?
其次,傅宗书虽是向来深藏不露,但光是元十三限弟子这一个身份,就足以令武林人对他高看一眼。
而詹别野的武功,更是公认地不在“天下六大高手”之下,甚至是犹有胜之。
究竟谁有这样的实力,能够潜入丞相府这种守备森严之地,将这两个稳称天下一流的高手,连带着元十三限的护法“大开大合三神君”一并打死?
再然后,“神秘人”又是什么意思?
京师本就是卧虎藏龙之地,难道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一个数得着的绝顶高手,出来管事儿,兼查清此人身份吗?
最起码,皇帝赵佶是这么想的。
在他心目中,这绝顶高手最好是个爱穿白袍,相貌清癯,仙风道骨,约莫六七十岁,以枪法闻名武林的老人。
蔡京几乎是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就请赵佶下了圣旨,要彻查神侯府。
赵佶当然知道,自己这两大重臣之间的矛盾,可他还是将圣旨颁给了蔡京。
他这么做,当然不是怀疑诸葛正我。
如果说诸葛要杀蔡京,赵佶还真会思索一下,可死的不过是傅宗书、詹别野之流。
他相信,以诸葛之智,不会在蔡京面前,如此轻易地露出破绽。
赵佶颁布圣旨,也只是见诸葛先前不仅包庇当街杀人的凶手,还将此人聘为府中门客,想借此敲打一番罢了。
其实,这种事蔡京做得实在是太多了,包庇个人犯又算什么?
真正令赵佶感到不安的,是诸葛在这件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实在是太积极、太主动,完全不像是他认识的那个太傅。
正是这种陌生,让赵佶感到有种不可名状地恐慌,故而才颁布了一道圣旨,令方应看去查神侯府。
可出乎赵佶意料的是,一晚过去,蔡京非但绝口不提圣旨之事,甚至还主动请罪,说自己老眼昏,竟然敢怀疑到诸葛神侯头上。
诸葛更是一反常态,毫不自谦,甚至摆出一副坦然受之的模样,似乎就等着蔡京在皇帝面前给自己磕头。
随后,诸葛更是宣称傅宗书之事乃是蔡京一手主导,自己昨晚还被方应看带兵围了神侯府,说什么是奉旨行事。
好在他老人家虽老,却是眼明心亮,一眼就看出此乃蔡京矫诏伪旨,识破了这大奸贼的阴谋,没有受到蒙骗。
说到这里,诸葛正我连连顿足,老泪纵横。
“老臣之心,日月可鉴,官家岂能不知,定是这奸贼矫诏啊!”
听到“矫诏”二字,赵佶不由得面色尴尬,故作沉吟状。
说到底,他只凭蔡京一面之词,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遣方应看去清查一位当朝太傅,实在是有些荒唐。
看诸葛这一副上纲上线、刨根问底的模样,赵佶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就干脆不说话,想直接糊弄过去。
“额……”
一般到这个份儿上,以赵佶和诸葛的君臣默契,很多事也都是不言自明了。
可今天的诸葛却像是没收到赵佶的暗示,仍是不依不饶,又一跺脚,整个身子凑过来,扯住赵佶的袖子。
他一边用袖子抹眼泪,一边哽咽道:
“老臣一片忠心,何以落到这般田地,竟然被一介依仗父辈余荫的小儿辈侵门踏户,实在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若无蔡元长撑腰,方应看安敢如此辱我!臣诸葛正我,请斩蔡京!
在赵佶心中,诸葛正我就像是一个虽喜欢絮絮叨叨,心肠却始终不坏,且永远注重风度和仪态的长辈。
他何时见过,诸葛正我露出过这般软弱模样,胸中也泛起些心酸。
心酸之余,赵佶又感到一种诡异的熟悉感。
他不禁看了眼蔡京,这种话、这种表情,似乎都是你蔡元长的拿手绝活啊……
不过,对诸葛正我的说法,赵佶虽然没有表示,心中还是信了七八分。
蔡、傅等人虽是狼狈为奸,可是,傅宗书是在蔡京被贬为太师之后,才得以晋为丞相,平素在赵佶面前,他们两个也表现出互相不满,却相忍为国的模样。
所以,在赵佶看来,蔡京为了重夺相权,害了傅宗书,再嫁祸给诸葛正我这种国之干城、朝堂栋梁,那是合理得不能再合理。
毕竟,太傅这种正直的老实人,在朝堂上,就是容易受委屈啊。
唉,若不是朕一力维护,太傅怎能斗得过蔡元长、傅宗书这等人物……
念及此处,还不用诸葛正我多说,赵佶自己就已将这事儿的原委补齐。
蔡京杀傅宗书,自然是为了相权、杀詹别野嘛,最近他不是和林灵素走得很近?
为了获取这位“金门羽客”的支持,杀个詹别野,也很正常吧。
连赵佶都能生出这种想法,蔡京之嚣张跋扈,由此可见一斑。
可是,赵佶虽是明知蔡京平素里的行事风格,是真的找不到第二个,如蔡京这种用起来顺心顺手的人物。
诸葛太傅正则正矣,奈何实在是太正。
两人若只是短暂一会,赵佶还能念着诸葛正我的种种好处,勉强忍受他不厌其烦的说教和唠叨。
若是长久相伴,那赵佶很快便会满心厌烦。
罢了罢了,等到玩得差不多,该勤于政事之时,再罢黜这蔡元长,重用诸葛太傅吧。
下定决心后,赵佶便握着诸葛正我的手,缓声宽慰了几句。
最后,他更是拍着胸脯,朝这位公忠体国、夙兴夜寐的老太傅保证,此后绝对不会再出类似事件。
言语间,赵佶转过头去,当着诸葛正我的面,看了眼蔡京,目光严厉,个中含义不言而喻。
蔡京虽然早就打定主意,在诸葛老儿面前,今天要当鸵鸟当到死,可被赵佶这么一瞪,仍是忍不住升起种几欲吐血的冲动。
平日里,向来只有他诬陷别人的份儿,何曾被旁人诬陷过?
还是这种简单直接到近乎拙劣的诬陷?
好在,蔡元长终究是蔡元长。哪怕是诸葛正我如此羞辱、被赵佶这般怀疑,他仍是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而是尽忠职守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在赵佶的目光下瑟瑟发抖,嗓音颤抖道:
“臣遵旨。”
在得到两人的保证后,赵佶甚至连严查凶手的场面话都没说,便将此事抛诸脑后,起驾回宫,准备开始今天的玩乐。
当然,走之前,他也没忘把蔡京给捎上。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诸葛目光幽如枯井,无悲无喜。
诸葛正我很清楚,蔡京向来是睚眦必报的性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忍让,只说明一件事:
这位太师,正在酝酿一个真正致命的杀局。
在昨日之前,太师府和神侯府,哪怕在暗地里已拼得你死我活,结下血海深仇,明面上仍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两方还不至于整个将这最后一块遮羞布都给扯下来,无所顾忌地全面开战。
不过,在蔡京“痛饮”庆功酒后,这本就脆弱的默契与平衡,已是荡然无存。
真正的全面战争,近在眼前。
可是,那又如何?
念及此处,诸葛长袖一拂,大踏步地远去。
虽然在皇帝面前,两位相忍为国的忠臣们都默契地没有提昨晚的“庆功酒”之事。
可诸葛神侯轻描淡写打晕“神油爷爷”叶云灭等一众高手,威凌太师府群雄,令众多高手俯首称臣,不得不痛饮“庆功酒”之事,早已随傅宗书、詹别野之死的消息,传出京师。
这一次,天下岂止震动,简直震撼。
北方战场,一处森严军帐中,乔峰听闻此事,高呼痛快,连饮三坛方休。
站在一旁的丐帮副总舵主张三爸虽然想要阻止,却也来不及,最后只能无奈一笑,再抚须长叹,由衷钦佩道:
“诸葛先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经此一事,天下正道可谓是士气大振。只是……”
说到这里,张三爸面带忧色,沉吟片刻,喃喃道:
“从此以后,京师局势只怕会越发激烈,诸葛先生这次漏了底,却不知蔡京又要找什么人来对付他,还有始终按兵不动的左武王……”
提到“左武王”这个名字,就是乔峰也震了一震。
对这位贵为皇室宗亲,却以军功封侯的王爷,天下人所知甚少。
直到大宋与西夏国大战之时,还不是“左武王”的赵烈才崭露头角,仅仅一招,便令隶属于西夏一品堂的“天下四大恶人”悉数死绝。
此举,也引来了一品堂幕后主人,出身逍遥派,与无崖子、天山童姥并称为“逍遥三老”的西夏太妃李秋水。
此人功力之深,向来被武林公认为不在灵鹫宫主人“天山童姥”巫行云之下,可就是这么一个天下有数的大高手,竟仍是败在左武王手下。
此战之后,西夏大军彻底溃退,损失惨重,丢了河套和大片西北之地,本是一寻常宗室弟子的赵烈,也凭借这般军功,被官家封为左武王。
天下人也是这时才知道,这位宗室弟子,竟然一直用着各种身份行走江湖,不仅广纳武林百派之学,以成一家之用,还结识了诸多江湖上的高手。
据说,这位左武王曾经得到了昔年“长江三峡十二连环坞水道”总盟主,“朱大天王”朱侠武的“少武真经”,由此能将少林、武当的绝学发挥到比两派掌门都要更胜不止一筹的地步。
西夏一战后,这位左武王本已极有声誉,却只是在王府中潜心武学,从不干预政事,从而在天下间名声极好。
可乔峰等人却知道,此人实为野心勃勃之辈,暗地里不仅拉拢了众多武林门派,更包庇收罗了诸多邪派高手,其志非小,所图甚大。
不过,乔峰很快就放松下来,用一只坚实有力的大手,重重地拍了下张三爸,豪迈道:
“诸葛先生是何等人物,此举定然有深意,咱们只管先做好手上的事。
若京师当真有变,大不了,咱们把他也接到君山来嘛。”
话虽然是糙了点,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张三爸也微微颔首,心中忧虑淡去些许。
毕竟,诸葛先生的算无遗策,天下皆知,他既然敢如此行事,想来也是有所依仗。
相似的对话,也发生在左武王府中。
“诸葛正我如此行事,定然有所依仗。”
一个面容清俊、身如修竹的中年男人肯定道。
他身穿一袭黑色大袍,更显肤色如玉,袍子略带些风尘,显然是才从极远处赶来。
可饶是披星带月地奔波了数千里,他仍是那么玉树临风,保养得极其到位,风姿甚至更胜过精研道家引导术、苦求长生法的詹别野。
光看面相,丝毫看不出来此人竟是曾三次深入大内,刺杀当今圣上的“天下第一刺客”,“绝灭王”楚相玉。
楚相玉本是当今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表亲,自幼想要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业,所以勤习武,攻兵法,却因此为皇帝所忌。
按常理来说,赵佶有诸葛正我作为依仗,本不该忌惮楚相玉,可楚相玉实在是跟那个文韬武略俱佳,且颇有清誉的左武王走得太近了。
这才是赵佶真正所不能容忍的。
被触及逆鳞的皇帝展露出了惊人的行动力和决断,他还不敢直接与左武王为敌,便先从楚相玉下手,诬陷其人有谋逆篡位之心,派大内高手出动。
等诸葛正我知道这个消息,想要设法转圜,保全楚相玉之时,他的全家已被彻底诛绝。
诸葛虽然知道,楚相玉平日里也是个仗着武学超凡,便肆意妄为、为非作歹的武林恶徒,可在这件事上,他的确是无辜之人,便没有亲自出手追杀。
所以,这位绝灭王才能逃出生天,并且策划那惊世骇俗的三场行刺。
这三次行刺中,他一次是在数千精兵的围捕中杀了出去,一次是力战以詹别野、林灵素为首的大内二十余名高手,虽未胜,仍是走得潇洒。
楚相玉唯一一次落败,是遇上了实在再难坐视的诸葛先生,血拼一百招后惨败。
这章四千字,晚点还有一章四千字的
(本章完)
当朝宰相傅宗书与国师詹别野,在聚会饮宴之时,被神秘人斩杀。
这个消息,已不只是令京师震动,而是令天下震动,只因其中令人瞠目结舌之处实在太多。
首先,以傅宗书、詹别野的身份,谁敢在京师刺杀这两位?
其次,傅宗书虽是向来深藏不露,但光是元十三限弟子这一个身份,就足以令武林人对他高看一眼。
而詹别野的武功,更是公认地不在“天下六大高手”之下,甚至是犹有胜之。
究竟谁有这样的实力,能够潜入丞相府这种守备森严之地,将这两个稳称天下一流的高手,连带着元十三限的护法“大开大合三神君”一并打死?
再然后,“神秘人”又是什么意思?
京师本就是卧虎藏龙之地,难道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一个数得着的绝顶高手,出来管事儿,兼查清此人身份吗?
最起码,皇帝赵佶是这么想的。
在他心目中,这绝顶高手最好是个爱穿白袍,相貌清癯,仙风道骨,约莫六七十岁,以枪法闻名武林的老人。
蔡京几乎是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就请赵佶下了圣旨,要彻查神侯府。
赵佶当然知道,自己这两大重臣之间的矛盾,可他还是将圣旨颁给了蔡京。
他这么做,当然不是怀疑诸葛正我。
如果说诸葛要杀蔡京,赵佶还真会思索一下,可死的不过是傅宗书、詹别野之流。
他相信,以诸葛之智,不会在蔡京面前,如此轻易地露出破绽。
赵佶颁布圣旨,也只是见诸葛先前不仅包庇当街杀人的凶手,还将此人聘为府中门客,想借此敲打一番罢了。
其实,这种事蔡京做得实在是太多了,包庇个人犯又算什么?
真正令赵佶感到不安的,是诸葛在这件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实在是太积极、太主动,完全不像是他认识的那个太傅。
正是这种陌生,让赵佶感到有种不可名状地恐慌,故而才颁布了一道圣旨,令方应看去查神侯府。
可出乎赵佶意料的是,一晚过去,蔡京非但绝口不提圣旨之事,甚至还主动请罪,说自己老眼昏,竟然敢怀疑到诸葛神侯头上。
诸葛更是一反常态,毫不自谦,甚至摆出一副坦然受之的模样,似乎就等着蔡京在皇帝面前给自己磕头。
随后,诸葛更是宣称傅宗书之事乃是蔡京一手主导,自己昨晚还被方应看带兵围了神侯府,说什么是奉旨行事。
好在他老人家虽老,却是眼明心亮,一眼就看出此乃蔡京矫诏伪旨,识破了这大奸贼的阴谋,没有受到蒙骗。
说到这里,诸葛正我连连顿足,老泪纵横。
“老臣之心,日月可鉴,官家岂能不知,定是这奸贼矫诏啊!”
听到“矫诏”二字,赵佶不由得面色尴尬,故作沉吟状。
说到底,他只凭蔡京一面之词,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遣方应看去清查一位当朝太傅,实在是有些荒唐。
看诸葛这一副上纲上线、刨根问底的模样,赵佶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就干脆不说话,想直接糊弄过去。
“额……”
一般到这个份儿上,以赵佶和诸葛的君臣默契,很多事也都是不言自明了。
可今天的诸葛却像是没收到赵佶的暗示,仍是不依不饶,又一跺脚,整个身子凑过来,扯住赵佶的袖子。
他一边用袖子抹眼泪,一边哽咽道:
“老臣一片忠心,何以落到这般田地,竟然被一介依仗父辈余荫的小儿辈侵门踏户,实在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若无蔡元长撑腰,方应看安敢如此辱我!臣诸葛正我,请斩蔡京!
在赵佶心中,诸葛正我就像是一个虽喜欢絮絮叨叨,心肠却始终不坏,且永远注重风度和仪态的长辈。
他何时见过,诸葛正我露出过这般软弱模样,胸中也泛起些心酸。
心酸之余,赵佶又感到一种诡异的熟悉感。
他不禁看了眼蔡京,这种话、这种表情,似乎都是你蔡元长的拿手绝活啊……
不过,对诸葛正我的说法,赵佶虽然没有表示,心中还是信了七八分。
蔡、傅等人虽是狼狈为奸,可是,傅宗书是在蔡京被贬为太师之后,才得以晋为丞相,平素在赵佶面前,他们两个也表现出互相不满,却相忍为国的模样。
所以,在赵佶看来,蔡京为了重夺相权,害了傅宗书,再嫁祸给诸葛正我这种国之干城、朝堂栋梁,那是合理得不能再合理。
毕竟,太傅这种正直的老实人,在朝堂上,就是容易受委屈啊。
唉,若不是朕一力维护,太傅怎能斗得过蔡元长、傅宗书这等人物……
念及此处,还不用诸葛正我多说,赵佶自己就已将这事儿的原委补齐。
蔡京杀傅宗书,自然是为了相权、杀詹别野嘛,最近他不是和林灵素走得很近?
为了获取这位“金门羽客”的支持,杀个詹别野,也很正常吧。
连赵佶都能生出这种想法,蔡京之嚣张跋扈,由此可见一斑。
可是,赵佶虽是明知蔡京平素里的行事风格,是真的找不到第二个,如蔡京这种用起来顺心顺手的人物。
诸葛太傅正则正矣,奈何实在是太正。
两人若只是短暂一会,赵佶还能念着诸葛正我的种种好处,勉强忍受他不厌其烦的说教和唠叨。
若是长久相伴,那赵佶很快便会满心厌烦。
罢了罢了,等到玩得差不多,该勤于政事之时,再罢黜这蔡元长,重用诸葛太傅吧。
下定决心后,赵佶便握着诸葛正我的手,缓声宽慰了几句。
最后,他更是拍着胸脯,朝这位公忠体国、夙兴夜寐的老太傅保证,此后绝对不会再出类似事件。
言语间,赵佶转过头去,当着诸葛正我的面,看了眼蔡京,目光严厉,个中含义不言而喻。
蔡京虽然早就打定主意,在诸葛老儿面前,今天要当鸵鸟当到死,可被赵佶这么一瞪,仍是忍不住升起种几欲吐血的冲动。
平日里,向来只有他诬陷别人的份儿,何曾被旁人诬陷过?
还是这种简单直接到近乎拙劣的诬陷?
好在,蔡元长终究是蔡元长。哪怕是诸葛正我如此羞辱、被赵佶这般怀疑,他仍是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而是尽忠职守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在赵佶的目光下瑟瑟发抖,嗓音颤抖道:
“臣遵旨。”
在得到两人的保证后,赵佶甚至连严查凶手的场面话都没说,便将此事抛诸脑后,起驾回宫,准备开始今天的玩乐。
当然,走之前,他也没忘把蔡京给捎上。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诸葛目光幽如枯井,无悲无喜。
诸葛正我很清楚,蔡京向来是睚眦必报的性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忍让,只说明一件事:
这位太师,正在酝酿一个真正致命的杀局。
在昨日之前,太师府和神侯府,哪怕在暗地里已拼得你死我活,结下血海深仇,明面上仍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两方还不至于整个将这最后一块遮羞布都给扯下来,无所顾忌地全面开战。
不过,在蔡京“痛饮”庆功酒后,这本就脆弱的默契与平衡,已是荡然无存。
真正的全面战争,近在眼前。
可是,那又如何?
念及此处,诸葛长袖一拂,大踏步地远去。
虽然在皇帝面前,两位相忍为国的忠臣们都默契地没有提昨晚的“庆功酒”之事。
可诸葛神侯轻描淡写打晕“神油爷爷”叶云灭等一众高手,威凌太师府群雄,令众多高手俯首称臣,不得不痛饮“庆功酒”之事,早已随傅宗书、詹别野之死的消息,传出京师。
这一次,天下岂止震动,简直震撼。
北方战场,一处森严军帐中,乔峰听闻此事,高呼痛快,连饮三坛方休。
站在一旁的丐帮副总舵主张三爸虽然想要阻止,却也来不及,最后只能无奈一笑,再抚须长叹,由衷钦佩道:
“诸葛先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经此一事,天下正道可谓是士气大振。只是……”
说到这里,张三爸面带忧色,沉吟片刻,喃喃道:
“从此以后,京师局势只怕会越发激烈,诸葛先生这次漏了底,却不知蔡京又要找什么人来对付他,还有始终按兵不动的左武王……”
提到“左武王”这个名字,就是乔峰也震了一震。
对这位贵为皇室宗亲,却以军功封侯的王爷,天下人所知甚少。
直到大宋与西夏国大战之时,还不是“左武王”的赵烈才崭露头角,仅仅一招,便令隶属于西夏一品堂的“天下四大恶人”悉数死绝。
此举,也引来了一品堂幕后主人,出身逍遥派,与无崖子、天山童姥并称为“逍遥三老”的西夏太妃李秋水。
此人功力之深,向来被武林公认为不在灵鹫宫主人“天山童姥”巫行云之下,可就是这么一个天下有数的大高手,竟仍是败在左武王手下。
此战之后,西夏大军彻底溃退,损失惨重,丢了河套和大片西北之地,本是一寻常宗室弟子的赵烈,也凭借这般军功,被官家封为左武王。
天下人也是这时才知道,这位宗室弟子,竟然一直用着各种身份行走江湖,不仅广纳武林百派之学,以成一家之用,还结识了诸多江湖上的高手。
据说,这位左武王曾经得到了昔年“长江三峡十二连环坞水道”总盟主,“朱大天王”朱侠武的“少武真经”,由此能将少林、武当的绝学发挥到比两派掌门都要更胜不止一筹的地步。
西夏一战后,这位左武王本已极有声誉,却只是在王府中潜心武学,从不干预政事,从而在天下间名声极好。
可乔峰等人却知道,此人实为野心勃勃之辈,暗地里不仅拉拢了众多武林门派,更包庇收罗了诸多邪派高手,其志非小,所图甚大。
不过,乔峰很快就放松下来,用一只坚实有力的大手,重重地拍了下张三爸,豪迈道:
“诸葛先生是何等人物,此举定然有深意,咱们只管先做好手上的事。
若京师当真有变,大不了,咱们把他也接到君山来嘛。”
话虽然是糙了点,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张三爸也微微颔首,心中忧虑淡去些许。
毕竟,诸葛先生的算无遗策,天下皆知,他既然敢如此行事,想来也是有所依仗。
相似的对话,也发生在左武王府中。
“诸葛正我如此行事,定然有所依仗。”
一个面容清俊、身如修竹的中年男人肯定道。
他身穿一袭黑色大袍,更显肤色如玉,袍子略带些风尘,显然是才从极远处赶来。
可饶是披星带月地奔波了数千里,他仍是那么玉树临风,保养得极其到位,风姿甚至更胜过精研道家引导术、苦求长生法的詹别野。
光看面相,丝毫看不出来此人竟是曾三次深入大内,刺杀当今圣上的“天下第一刺客”,“绝灭王”楚相玉。
楚相玉本是当今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表亲,自幼想要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业,所以勤习武,攻兵法,却因此为皇帝所忌。
按常理来说,赵佶有诸葛正我作为依仗,本不该忌惮楚相玉,可楚相玉实在是跟那个文韬武略俱佳,且颇有清誉的左武王走得太近了。
这才是赵佶真正所不能容忍的。
被触及逆鳞的皇帝展露出了惊人的行动力和决断,他还不敢直接与左武王为敌,便先从楚相玉下手,诬陷其人有谋逆篡位之心,派大内高手出动。
等诸葛正我知道这个消息,想要设法转圜,保全楚相玉之时,他的全家已被彻底诛绝。
诸葛虽然知道,楚相玉平日里也是个仗着武学超凡,便肆意妄为、为非作歹的武林恶徒,可在这件事上,他的确是无辜之人,便没有亲自出手追杀。
所以,这位绝灭王才能逃出生天,并且策划那惊世骇俗的三场行刺。
这三次行刺中,他一次是在数千精兵的围捕中杀了出去,一次是力战以詹别野、林灵素为首的大内二十余名高手,虽未胜,仍是走得潇洒。
楚相玉唯一一次落败,是遇上了实在再难坐视的诸葛先生,血拼一百招后惨败。
这章四千字,晚点还有一章四千字的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2800/505091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