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 > 我爹是嘉靖 > 第502章 成化皇帝的能耐

第502章 成化皇帝的能耐

推荐阅读:我儿快突破光明之路重明仙宗NBA:奇迹缔造者我有一枚命运魔骰我以神明为食神佛竟是我自己我的谍战岁月绝境黑夜万灵仙族:御兽长生

    第502章 成化皇帝的能耐
    徐璠得到北方有铁木的消息之后,他也是犹豫了几犹豫,最后还是写了一份关于采集北方巨木的奏疏递了上去。
    当然这份奏疏在递上去后,也没有的泛起多大的浪,嘉靖皇帝在乎的根本也不是南木或北木的问题,他在乎的是脸面。
    而什么样的巨木最能充实脸面呢?
    毫无疑问就是贵的,有故事的。
    所以徐璠写的这份建议采集极北之地带有香味,而坚如钢铁的巨木之时,嘉靖皇帝也没说不准,也没说准。
    反正这事就是给交徐璠了,至于他能不能办成,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如果将来他弄的北方巨木就是普普通通的木材,那就不要怪嘉靖皇帝翻脸无情了。
    毕竟皇帝的脸面不能一而再再而三被人踩到地上。
    所以,这次徐璠的监工压力可谓是大的一笔,他能抗住压力了,那他就是一个好臣子,扛不住了,那就是偷奸耍滑,意图欺君的乱臣贼子。
    因此现在的徐璠看似是得了恩宠,其实也是被嘉靖皇帝架在火上烤了。
    当然这烤的对象也不是徐璠本人,而是他爹徐阶。
    嘉靖皇帝就是要看看在这种重压之下,徐阶还能不能顶事?
    能顶事了就让他转正干上了几天首辅,顶不事的话,那他继续老老实实的给严嵩当跟班吧。
    而嘉靖皇帝之所以还能容忍严嵩的老迈走神,那是因为严嵩最起码还能够起到稳定朝局的作用,不至于将朝中的平衡轻易打破。
    要知道政治的第一要素就是稳定。
    尤其是像嘉靖皇帝这样早就没了年轻时期野心的皇帝,他们的思想也都是普遍趋于保守的,想要平稳的渡过属于自己的时间,安安稳稳的把权力过渡给下一代。
    但是这一类帝王也普遍有一种心理问题,那就是对权力的欲望,都有着近乎变态的执着,不到无常来时的那一刻,他都没几个会轻易松手的。
    而且如果身边再有奸佞挑拨,不管是汉武之巫蛊,还是玄宗之安史,都有可能在他们最变态最扭曲的时刻发生。
    所以皇帝当的久了,也未尝是一件好事。
    有些帝王如果能早死十几二十年,那不管是对他的历史评价,还是对天下而言,可能都是一件好事。
    但可惜的是,生死从来都不会随人之愿,有时候的遗憾和不甘,它就是这么的充满了各种难以控制的意外,才使得历史变得迷人。
    当然这种迷人的代价,对于后人而言可能只是史书上短短几行的故事,但对于当时之人而言,可能就是天大的灾难或幸运。
    裕王府内。
    元宵佳节快到了,朝廷的长假也快结束了。
    所以现在的朱载坖也没得清闲可以继续享受了,通政司和司礼监又把过年这段时间积攒来的奏疏搬到他的府上。
    朱载坖看着这些奏疏,心中也是微微一叹,怪不得古代皇帝勤政的少,就这么大的工作量,还想让人一直保持着勤政之心,身体力行的去当牛做马,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过也万幸,这些奏疏大多也都被内阁写过了票拟,写过了批红。
    朱载坖在看的时候,也可以快速的浏览其中的重要信息,然后把目光放在内阁的票拟和司礼监的批红上就行了。
    因此这么一算,朱载坖的实际工作量,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
    朱载坖翻看着这些奏疏,他也终于看到徐璠奏请以极北铁木为嘉靖皇帝扩建新宫的奏疏。
    上面内阁的票拟意见也是模棱两可的,没有具体的说明采用极北铁木的建议,另外司礼监在上面的批红也很有意思,仅仅只有一个点。
    可以说这份奏疏,不管是在内阁还是司礼监里面,这两拨人都没敢发表一句意见,就看嘉靖皇帝的定夺。
    可是嘉靖皇帝却也没有任何的动作,这不禁也让朱载坖在好奇的同时也忍不住笑了。
    他记得他和张居正就大顺天府规划的时候,提过一嘴,说辽东极北之地有坚固如钢铁的铁木。
    当时朱载坖记得他的意思是这种铁木如果能采伐的话,可以当做未来铁轨路的过渡物,以弥补大明现在钢铁产量不足的问题。
    但是没想到张居正居然把这事当做了另一个话头说给了徐璠,徐璠这个家伙居然还真把这玩意写成了奏疏给嘉靖皇帝御览。
    看来云贵地区的巨木确实不好采伐了,要不然徐璠怎么可能会这么听话的,将张居正说给他的小道消息写成奏疏给嘉靖皇帝呢。
    不过从这些小事上,朱载坖也立刻有了警惕的新判断。
    在他所知的历史之中,现在的云贵地区虽然还算安稳,但以土司为首的山越之人,大大多数都是不负王化的。
    他们就躲在云贵地区的深山老林里面,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有着自己一套的管理模式。
    朝廷虽然有心开化他们,想让他们从深山里出来,接受汉化的教育和生产模式的转变。
    可是这些人是被各自的土司或领主控制的,他们有着政教合一的原始文化,跟他们讲大道理,谈好处和将来,这些人也是压根都听不进去的。
    甚至还以为朝廷是要把他们骗出深山逐个消灭。
    毕竟从秦始皇时期到如今的大明朝,历代的中原王朝对南方百越之人的态度就是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模式。
    这种方式玩久了,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稳定效果,但还是很容易让汉人与这些生活在深山里的百越之人结成难以化解的仇怨。
    就比如在宪宗成化皇帝时期,南方的百越之人就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事件,几乎动摇了大明朝在广西的统治,差点使得广西地区成为下一个安南之地。
    当时年少登基的成化皇帝面对如此危局,他也是心慌的一笔,要知道当时的大明内外也不安定的,他老爹堡宗皇帝留下的烂摊子,也是相当可怕的。
    北边的鞑靼瓦剌不断的侵扰大明边塞,还把河套地给打了,东北方面的女真人也没闲着,也要起来捣乱,荆襄地区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民乱起义,几乎席卷了陕西,四川和湖广等地。
    如此可怕的局面,就算是崇祯小可爱登基的时候都没这么吓人的。
    但是成化皇帝好像就是一个天选的力挽狂澜之人,他不仅很快的制定了平定各地民乱的战略,而且还乾纲独断的堵住了朝廷内外的是是非非,力排众议的启用了一些景泰旧人,把地方上的民乱和盗匪都给平定。接着他又腾开手了收拾了北方的鞑靼瓦剌,把河套地又抢回来了。
    而且还完成了成化犁廷的壮举,一举安定了辽东百余年的太平。
    可以说如果崇祯小可爱能有成化皇帝一般的水平,他也不至于混个国破家亡的结局。
    要知道成化皇帝登基的时候也就不到二十岁,和崇祯小可爱继位时的年龄可以说是相差无几的。
    但是两人表现出来的政治能力和战略目光,完全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而且按照当时的内忧外患,成化皇帝面对也是天崩开局,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成化皇帝仅仅就了几年的时间就把这些事给平定了。
    与此对比的崇祯皇帝却把天下给玩崩了,要知道崇祯继位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建州女真而已,北方的蒙古人在俺答封贡之后,几乎就不给大明捣乱了,李自成还在陕西某事业单位当邮差,张献忠还在家乡种地。
    民乱之事虽有,但还不至于像成化皇帝继位初期那么的声势浩大。
    可就是如此局面,在崇祯皇帝不到几年的操作之下,全崩了。也不得不说崇祯皇帝还是有能力,只可惜他的能力是搞破坏的能力,并不是力挽狂澜的能力。
    再说回现在的云贵地区,徐璠从云贵弄不出来巨木,除了他没严世蕃的本事之外,最大的原因也确实是因为那边不够消停。
    成化皇帝当年虽然平定了发生在云贵地区“藤峡盗乱”,但由于这里地貌雄奇,到处都是深山峡谷,一次的平定并不能获得长久的安定。
    而且朝廷也不可能长期的派遣的大军在当地驻守,毕竟这么烧钱的行为,即便是在大明最鼎盛的时期,也不见得哪个皇帝能耗得起。
    所以云贵地区的藤峡盗乱,在嘉靖皇帝时期也爆发过两次,一次是在嘉靖七年,一次是在嘉靖十八年。
    嘉靖七年那一次的藤峡盗乱是被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平定的,嘉靖十八年那次是前些年被严嵩和徐阶联手弄死的浙直总督兼兵部尚书张经平定的。
    现在又过了二十多年,那边的百越之人,显然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开始皮痒了。
    要不然的话,徐璠作为工部侍郎发文到云贵地区,让当地官员采伐巨木的时候,怎么会被拖延?
    要知道这宫殿可不是徐璠住的,可是嘉靖皇帝要住的新家,除了严世蕃这个要钱不要命的胆大妄为之徒敢上眼药之外,其他人还是没有这种胆子的。
    所以,从这些蛛丝马迹上,朱载坖差不多可以判断出来,这些这盘踞在云贵深山里的百越之人,可能已经跟缅甸那边的方外土著勾搭上了。
    如果他们勾兑成功的话,那么一场旷日持久一直延续上百年的明缅战争就要拉开帷幕了。
    但可惜的是,朱载坖虽然能够知晓未来会发生持续上百年明缅战争,但以他现在的权力,以及大明朝现如今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还是无法做到在云贵深山里进行一场雷霆扫穴一般的军事行动。
    毕竟那边的地貌实在是太复杂了,大军开拔进去,除了要面对自然界蛇虫鼠蚁和瘴气的侵害之外,还要面对神出鬼没的山民乱贼。
    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下,明显是不利于朝廷一方的,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战争泥潭之中,虽然这种战事并不会让大明的统治发生意外。
    可是就这么的僵持下去,对大明的国力消耗还是不能被忽视的。
    而且万一操切过急,想要以大军围剿的方式,对其进行一场重要的大决战出了意外,很可能就让作乱的区域复制当年的安南旧事。
    因此想要打这种山地战,朝廷就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和这帮作乱的山越之贼,以及那些掺和进来的缅甸贼人,打点对点的游击战。
    毕竟那边的地形是真不合适大兵团作战,而且辎重武器也没法像北边打鞑靼那样一字排开的利用火力压制取胜。
    在那边的战事,除了需要耐心之外,剩下也就是几千年来玩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萝卜加大棒”战术。
    也只有如此大明朝才能维持住对云贵山越地区的基本统治,否则的话,把这些本来就不团结的山民给逼成了一股势力,那麻烦可就大了。
    朱载坖放下手中那份徐璠的奏疏,他立刻对着候在书房里的几名书记员说道:“把所有云贵两广地区的奏疏汇总出来,本王要一一查看。”
    这些书记员都是黄锦从内书房内挑选来的好苗子,年纪虽然都不大,但一个个也都是有不逊于翰林进士的才学。
    所以他们也都是紫禁城内重要的人才储备,将来混得好的话,说不定将来也有机会成为司礼监太监。
    差一点也能混个宫里的管事太监,再不济也能混个外派到地方的镇守太监,或是在军中负责监军的监军太监。
    因此大明朝的太监行政体系,也绝对是历朝历代最有层次感的另类行政体系,他们的数量和能负责的事情,也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大明朝在对天下进行管理的时候,用的也是双轨制,有点类似党委和政府的模式。
    不过大明朝的太监就算是再厉害,他们被派到地方上的时候,也仅仅只是一个人而已,并不能翻起多大浪来。
    毕竟文官们的升官路径又不用像后世那样,要从政府体系往党政体系升迁,他们只需按照正常的官场逻辑来办事就行。
    因此那些外派到地方上的镇守太监们虽然有权,但影响有限,并不能让地方官员直接俯首听话。
    所以说白了文官的行政体系和太监的行政体系,天生就存在了不能相互融合的生殖隔离,他们之间是不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绑定。
    书记员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既然是朱载坖所要求的事情,他也不敢有怠慢,立刻就开始分门别类的查找起来关云贵两广地区的奏疏了。
    在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之后,这些书记员也终于将朱载坖书房内关于云贵两广的奏疏找齐了,然后一起恭敬的呈给了朱载坖。
    朱载坖道:“把这些奏疏里面的内容全部简略的摘抄出来,那些引经据论的废话都去掉,只留下里面要奏言的关键内容。”
    书记员们又恭敬的回了一声是,他们没有一人是有怨言的。
    因为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工作虽然很简单,但却是无比重要的。
    如果将来某一天裕王爷能登临大宝,他们这些在裕王府做事的书记员们,很可能就会青云直上,立刻得到一次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好运。
    所以在裕王府内办差的时候,这些书记员也都是非常卖力用心的。
    ——————
    求月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049/505834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