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李治登基,李承乾兵临城下
推荐阅读:神话:灵性支配者、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我能看穿万物信息、我杀到了影视世界、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天倾之后、圣拳!、白骨道人、不正常型月、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
第254章 李治登基,李承乾兵临城下
“太子殿下,前方传来战报,处默相继攻取了辽城州、平州、营州,兵锋已经抵达幽州。”
李震手捧一张战报,急忙走来。
李承乾接过,看了几眼战报内容。
此三州,可谓是被程处默兵不血刃拿下,战果看似斐然,但战略意义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的大。
辽城州、平州、营州因为地处边界,东靠高句丽,北临契丹,南近大海,是很荒凉的一段地界。
也是大唐对外的缓冲地段,居民甚少,只有少数的边军在驻守。
攻取所有,难度并不大。
而幽州,才是属于中原朝代以来,抗拒边患的重州。
驻守兵员众多,是北方的一个中心重镇,防守严密,这也程处默不能再继续扩大战果的原因。
以使团的近百的规模,想要其暴而发难,占领其一方城门,那就是在送死。
“裴行俭大军已至何处?”
李承乾转身走出了喧闹的军作坊。
他还是沉迷于蒸汽机的应用之中,对于战事过问少了很多,几乎都是交给了裴行俭。
看似不关心,但是他所做的事件,也都是为了提高战事的胜率。
一旦蒸汽机应用,军需物资将会畅通无阻,快速的供给前方,不需要在投入更多的人力。
“裴将军已经带领大军抵达了辽长城,而黑齿将军也秘密渡过了辽泽,大的战事,随时可能爆发。”
李震回道。
“看来,我们也该出发了,让神机营准备,三日之后,前往战区。”
李承乾吩咐道,他同样要随军出征。
裴行俭是天生的帅才,但是还是年轻了太多,没有丰富的战阵经验。
在对战其他,倒是无所谓,凭借着天生对战局的敏锐,肯定是能手拿把掐了。
但是敌手可是大唐,而且从不良人那里传来的消息,苏定方已被启用。
这样级别的对手,可不是现在的裴行俭所能应付的。
“时刻准备着,可以随时出发。”
李震点了点头,他如今所训练的神机营,都是以实战去要求,全期进入备战状态的一支军旅。
“多准备些马匹,出发之后,全部进行急行军。”
虽然经过几次清理,但是朝堂上的细作,肯定还是不能完全处理掉的。
行动的保密性本来就不高,现在李承乾他们的优势,就是打一个时间差。
在朝堂之上,尚未回过神来之时,打下更多的城池。
正如李承乾所担忧的那样。
李治的皇案上,赫然就摆放着一来自辽东的密报。
“太子殿下,可是生了事端?”
看着李治愁眉不展的模样,房玄龄小心的问道。
登基在即。
新帝不该出现如此忧色才对。
“辽东四道,已经举兵,怕是现在已经攻打入边疆了。”
李治没有任何的隐瞒。
房玄龄是大唐的基石般的人物,虽摄于长孙无忌的权威,但对于皇室还是忠心耿耿。
在某些事情上,只是不再和长孙无忌唱反调。
但处理国事,还是专一不二。
“唉!”
房玄龄只是低头叹气。
事已至此,兄弟相争的悲剧再次上演。
李治虽贵为储君,能号令全国。
但是李承乾当太子也有二十载,在朝野之中根深蒂固,也有着很多的拥护者。
一旦开启战端,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而且,当日李世民的言语,犹在耳畔边响起。
让他这位顾命大臣,要顺势而为。
也就说,李治和李承乾相争,谁胜,就拥护谁,他只能是个看客。
总而言之,房玄龄知道李世民更看好李承乾,才有这样的交代。
“司空何故叹气?也没有解决之道吗?”
李治起身,看向房玄龄。
“孤,也是临危受命才到了这个位置之上,孤本是逍遥之人,也难承国器之重。”
“这位置本该是属于太子李承乾的,先帝故去,该登基的也是太子李承乾。”
李治抚摸着金黄的龙椅,继续缓缓道来,丝毫没有不舍意味。
“司空,孤想让人着孤一本亲手书,送去李承乾太子处,接其回国登基,本该如此,也应是如此,不然,大唐生灵涂炭,岂不是孤之罪过乎?”
李治面无波澜,哪怕是智深如房玄龄,也看不出其内心所想。
但是对于至高权势如此淡然,则是极为的不正常。
试问天下男儿,谁不想荣登那九五之位?
“殿下,万不可如此,前太子那是以前之时,现在殿下才是陛下临终之时,指定的继承人。”
“而且,李承乾之前多有大不逆之罪,如何能为天下之主,如何能让百官信服呢?”
“就算臣不说,太子殿下,也该知道,殿下仁义,不追究前太子之位,更想接来继大位,但朝中诸多大臣,怕是不想看到。”
房玄龄回的无懈可击。
打,肯定是要打的,这里面有李世民的布局所在,他可不会去破坏。
“哼,我天家之事,谁又敢插手呢?”
李治大挥手臂,很是不满的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殿下三思而行,就怕到时候,事态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只需要遣一上将,镇守边境,而后在动员其他藩属国进行骚扰,定可让高句丽所部疲于奔命。”
房玄龄劝道。
“可是孤真的不想与兄弟刀剑相向啊,而且,孤本来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李治不由摇了摇头。
至于他心中如何想,那就只有他知道了。
“战事似火,需趁早扑灭之!”
房玄龄纵使有对敌妙计,在此时,他还真没有提出来。
“让孤再想一想吧!”
李治摆了摆手,一番试探下来,他心中也已了然。
“老臣告退了,近日以来,疾病缠身,可能不能再入宫来拜见太子殿下了。”
房玄龄大松了一口气,脸上倦意十分的明显。
并不是再作假。
今天,也是李治召来,他才拖着病躯入宫。
“是孤考虑欠缺了,不知司空身体有恙,等司空养好了病,再上朝会吧。”
李治歉意的说道。
“多谢殿下体谅,老臣告退了。”
房玄龄抬眼,认真的审视着李治,他知道,他这一退,可能就是永远了。
他有感,大限就在近期了。
房玄龄佝偻的转身。
李治抬手,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静静的看着,大唐这位智囊渐行渐远。
当房玄龄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之中时,李治的目光也变得无比锐利起来。
身上那舍我其谁的气势荡漾而出。
此时的他,就宛如那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在无人之时,他也无需再隐藏自己的峥嵘。
多日过去,朝堂之上,一如既往。
李承乾犯边的消息,并未被李治放出去,还暗中使力,压下了边境的战事信件。
此时的长安城中,比往昔也更加的热闹了。
各国使臣,相继到来,为新皇而贺。
647年 4月 29日。
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微风轻拂着皇宫内的每一寸角落。
这一天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日子。
李治身着华丽而庄重的龙袍,身姿挺拔地站立于宏伟壮丽的太极殿之上,他那年轻而英俊的面庞此刻焕发出无比的神采,
今日,便是他正式登基称帝,君临天下之时。
在李治身旁,站着的是太史令李淳风。只见他手持笏板,高声咏唱道: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吉时至,击九钟,焚表祭天!”
其话落之时,雄浑激昂的钟声骤然响起,回荡在整个皇宫上空。
连响九音,一声比一声洪亮。
使得整个长安城都沐浴在这惶惶钟声之下。
百万之人,也均一同将目光聚焦在了皇城那魁峨的宫墙之上。
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就在祭与戎。
新君登基,向上苍祭祀祈福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式,它不仅彰显了皇帝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更印证了那句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也是为了愚昧民众的手法之一。
李治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向前走去。他穿过群臣排列整齐的队列,最终来到了一座巨大的青铜鼎前。
这座鼎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问鼎,也便是眼前之鼎。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恭恭敬敬地走了过来,只见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玉盘,玉盘之上放置着一卷金黄色的圣旨。
李治毫不犹豫地伸出右手,轻轻拿起那份圣旨。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展开卷轴,开始朗声宣读起来。
圣旨上的文字犹如金玉之声,传遍了太极殿的每一个角落,清晰地传入在场众人的耳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之遗命,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之位。”
“朕当兢业之怀,效文皇帝之举,运抚盈成,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先皇之志,再创新治。以始更记永徽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咏颂完毕之后,李治便将圣旨丢进了鼎中,瞬间便被大火吞没。
“告知皇天后土,礼毕,请吾皇登基,继承大位。”
太史令李淳风躬身拜礼。
“请陛下荣登大位!”
朝中大臣以及外来使者在此时,均是躬身高呼。
李治也是理所应当的接受群臣的朝拜。
自此,皇帝的登基流程全部走完。
三推三让后,才到祭祀焚天,最后就是接受群臣的朝拜,确立君臣之别。
“诸位大臣免礼!”
李治猛然回身,双手抬起,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
在诸多大臣的目光注视之中,李治缓缓走向了皇位,而后端坐于其上。
“请使者上贺礼!”
皇位之前的内侍,扯长着嗓子道。
外来的使者,在此时相继走出,每一个使者手中,都拿着一张文本。
物资太多,肯定不会全部都拿到太极殿上。
就在这高光的时刻之时。
殿外传来了一阵慌乱。
“让开!边关八百里加急战报。”
两名染血的军卒,冲破朝臣的队列,冲到了太极殿外。
“大胆,新皇登基,尔等尽敢扰驾,还不退下!”
位居群臣之首位的长孙无忌面带温怒之色,大声道呵斥道。
别说是八百里加急,就是十万火急,也不能在此时上报。
天下之事,有什么还比得上新皇登基,更加重要呢?
“既然是八百里的加急军情,便宣入殿来吧。”
李治平和的声音传来,在大势之上,已然压制住了长孙无忌的气场。
“宣!”
一边的内侍,更是立刻高声传唤。
看似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但心思缜密之人,也察觉到了这其中的风云。
“启禀陛下,李承乾部下战将裴行俭领十万大军,叩问幽州城,营州、平州、辽城州均已全部沦陷,幽州城岌岌可危,请求陛下派兵增援!”
军士急忙将所有军情禀报完。
“什么,营州、平州都已经沦陷了吗?”
李治龙颜大变,声音之中充满了怒意。
“现在,怕幽州也被攻破了!”
那军卒叹息道。
“如此大事,兵部就没有半点预警吗?”
李治扫视而下,这是在问责。
其目的不言而喻。
太尉是掌管军务的。
“陛下息怒,辽东道远,就算是有军情传来,还需要经过兵部确认,才敢上报而来,肯定是比不上急报上的快。”
褚遂良说道,这是也正常的流程,并不算是在开脱。
其实,李治手中的不良人,早就把消息传来了。
他一直没有发令,显然是在下一盘大棋。
“朕新登基,对于诸多事务并不了解。”
李治的气势一下变弱了很多,给人一种软弱可欺之感。
“辽东来犯,该当如何?”
李治的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李承乾其心可诛,定是其知道李陛下登基之事,所以才趁此时发难,以臣之见,应发兵讨伐之,已立陛下之天威,犯我大唐者,必诛杀之。”
长孙无忌洪声道来,更是侧过身子,余光扫过一众使臣。
是赤裸裸的警告。
“臣附议!”
在长孙无忌话毕之后,朝臣之中,有绝大部分的官员,都再当即表态。
“众臣觉得如此,那便兴兵伐之!”
李治底气宛如足了一些,目光一一扫过,那些表态的官员,也被其一一记下。
这些人,除了随波逐流外,更多的人,是属于长孙无忌阵营的人。
“只是,诸位觉得谁人可堪这领军之职位呢?”
李治也一时好像拿不定主意一样,目光却是若有若无的望向苏定方。
薛延陀一战,苏定方已经说明了一切,更是因功,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封忠勇侯。
是李世民临终前的顾命大臣。
房玄龄明哲保身。
褚遂良附炎趋势。
也唯有这位曾经效忠过多位君主的将军,还保留着自己的立场。
(本章完)
“太子殿下,前方传来战报,处默相继攻取了辽城州、平州、营州,兵锋已经抵达幽州。”
李震手捧一张战报,急忙走来。
李承乾接过,看了几眼战报内容。
此三州,可谓是被程处默兵不血刃拿下,战果看似斐然,但战略意义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的大。
辽城州、平州、营州因为地处边界,东靠高句丽,北临契丹,南近大海,是很荒凉的一段地界。
也是大唐对外的缓冲地段,居民甚少,只有少数的边军在驻守。
攻取所有,难度并不大。
而幽州,才是属于中原朝代以来,抗拒边患的重州。
驻守兵员众多,是北方的一个中心重镇,防守严密,这也程处默不能再继续扩大战果的原因。
以使团的近百的规模,想要其暴而发难,占领其一方城门,那就是在送死。
“裴行俭大军已至何处?”
李承乾转身走出了喧闹的军作坊。
他还是沉迷于蒸汽机的应用之中,对于战事过问少了很多,几乎都是交给了裴行俭。
看似不关心,但是他所做的事件,也都是为了提高战事的胜率。
一旦蒸汽机应用,军需物资将会畅通无阻,快速的供给前方,不需要在投入更多的人力。
“裴将军已经带领大军抵达了辽长城,而黑齿将军也秘密渡过了辽泽,大的战事,随时可能爆发。”
李震回道。
“看来,我们也该出发了,让神机营准备,三日之后,前往战区。”
李承乾吩咐道,他同样要随军出征。
裴行俭是天生的帅才,但是还是年轻了太多,没有丰富的战阵经验。
在对战其他,倒是无所谓,凭借着天生对战局的敏锐,肯定是能手拿把掐了。
但是敌手可是大唐,而且从不良人那里传来的消息,苏定方已被启用。
这样级别的对手,可不是现在的裴行俭所能应付的。
“时刻准备着,可以随时出发。”
李震点了点头,他如今所训练的神机营,都是以实战去要求,全期进入备战状态的一支军旅。
“多准备些马匹,出发之后,全部进行急行军。”
虽然经过几次清理,但是朝堂上的细作,肯定还是不能完全处理掉的。
行动的保密性本来就不高,现在李承乾他们的优势,就是打一个时间差。
在朝堂之上,尚未回过神来之时,打下更多的城池。
正如李承乾所担忧的那样。
李治的皇案上,赫然就摆放着一来自辽东的密报。
“太子殿下,可是生了事端?”
看着李治愁眉不展的模样,房玄龄小心的问道。
登基在即。
新帝不该出现如此忧色才对。
“辽东四道,已经举兵,怕是现在已经攻打入边疆了。”
李治没有任何的隐瞒。
房玄龄是大唐的基石般的人物,虽摄于长孙无忌的权威,但对于皇室还是忠心耿耿。
在某些事情上,只是不再和长孙无忌唱反调。
但处理国事,还是专一不二。
“唉!”
房玄龄只是低头叹气。
事已至此,兄弟相争的悲剧再次上演。
李治虽贵为储君,能号令全国。
但是李承乾当太子也有二十载,在朝野之中根深蒂固,也有着很多的拥护者。
一旦开启战端,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而且,当日李世民的言语,犹在耳畔边响起。
让他这位顾命大臣,要顺势而为。
也就说,李治和李承乾相争,谁胜,就拥护谁,他只能是个看客。
总而言之,房玄龄知道李世民更看好李承乾,才有这样的交代。
“司空何故叹气?也没有解决之道吗?”
李治起身,看向房玄龄。
“孤,也是临危受命才到了这个位置之上,孤本是逍遥之人,也难承国器之重。”
“这位置本该是属于太子李承乾的,先帝故去,该登基的也是太子李承乾。”
李治抚摸着金黄的龙椅,继续缓缓道来,丝毫没有不舍意味。
“司空,孤想让人着孤一本亲手书,送去李承乾太子处,接其回国登基,本该如此,也应是如此,不然,大唐生灵涂炭,岂不是孤之罪过乎?”
李治面无波澜,哪怕是智深如房玄龄,也看不出其内心所想。
但是对于至高权势如此淡然,则是极为的不正常。
试问天下男儿,谁不想荣登那九五之位?
“殿下,万不可如此,前太子那是以前之时,现在殿下才是陛下临终之时,指定的继承人。”
“而且,李承乾之前多有大不逆之罪,如何能为天下之主,如何能让百官信服呢?”
“就算臣不说,太子殿下,也该知道,殿下仁义,不追究前太子之位,更想接来继大位,但朝中诸多大臣,怕是不想看到。”
房玄龄回的无懈可击。
打,肯定是要打的,这里面有李世民的布局所在,他可不会去破坏。
“哼,我天家之事,谁又敢插手呢?”
李治大挥手臂,很是不满的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殿下三思而行,就怕到时候,事态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只需要遣一上将,镇守边境,而后在动员其他藩属国进行骚扰,定可让高句丽所部疲于奔命。”
房玄龄劝道。
“可是孤真的不想与兄弟刀剑相向啊,而且,孤本来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李治不由摇了摇头。
至于他心中如何想,那就只有他知道了。
“战事似火,需趁早扑灭之!”
房玄龄纵使有对敌妙计,在此时,他还真没有提出来。
“让孤再想一想吧!”
李治摆了摆手,一番试探下来,他心中也已了然。
“老臣告退了,近日以来,疾病缠身,可能不能再入宫来拜见太子殿下了。”
房玄龄大松了一口气,脸上倦意十分的明显。
并不是再作假。
今天,也是李治召来,他才拖着病躯入宫。
“是孤考虑欠缺了,不知司空身体有恙,等司空养好了病,再上朝会吧。”
李治歉意的说道。
“多谢殿下体谅,老臣告退了。”
房玄龄抬眼,认真的审视着李治,他知道,他这一退,可能就是永远了。
他有感,大限就在近期了。
房玄龄佝偻的转身。
李治抬手,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静静的看着,大唐这位智囊渐行渐远。
当房玄龄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之中时,李治的目光也变得无比锐利起来。
身上那舍我其谁的气势荡漾而出。
此时的他,就宛如那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在无人之时,他也无需再隐藏自己的峥嵘。
多日过去,朝堂之上,一如既往。
李承乾犯边的消息,并未被李治放出去,还暗中使力,压下了边境的战事信件。
此时的长安城中,比往昔也更加的热闹了。
各国使臣,相继到来,为新皇而贺。
647年 4月 29日。
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微风轻拂着皇宫内的每一寸角落。
这一天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日子。
李治身着华丽而庄重的龙袍,身姿挺拔地站立于宏伟壮丽的太极殿之上,他那年轻而英俊的面庞此刻焕发出无比的神采,
今日,便是他正式登基称帝,君临天下之时。
在李治身旁,站着的是太史令李淳风。只见他手持笏板,高声咏唱道: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吉时至,击九钟,焚表祭天!”
其话落之时,雄浑激昂的钟声骤然响起,回荡在整个皇宫上空。
连响九音,一声比一声洪亮。
使得整个长安城都沐浴在这惶惶钟声之下。
百万之人,也均一同将目光聚焦在了皇城那魁峨的宫墙之上。
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就在祭与戎。
新君登基,向上苍祭祀祈福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式,它不仅彰显了皇帝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更印证了那句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也是为了愚昧民众的手法之一。
李治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向前走去。他穿过群臣排列整齐的队列,最终来到了一座巨大的青铜鼎前。
这座鼎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问鼎,也便是眼前之鼎。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恭恭敬敬地走了过来,只见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玉盘,玉盘之上放置着一卷金黄色的圣旨。
李治毫不犹豫地伸出右手,轻轻拿起那份圣旨。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展开卷轴,开始朗声宣读起来。
圣旨上的文字犹如金玉之声,传遍了太极殿的每一个角落,清晰地传入在场众人的耳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之遗命,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之位。”
“朕当兢业之怀,效文皇帝之举,运抚盈成,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先皇之志,再创新治。以始更记永徽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咏颂完毕之后,李治便将圣旨丢进了鼎中,瞬间便被大火吞没。
“告知皇天后土,礼毕,请吾皇登基,继承大位。”
太史令李淳风躬身拜礼。
“请陛下荣登大位!”
朝中大臣以及外来使者在此时,均是躬身高呼。
李治也是理所应当的接受群臣的朝拜。
自此,皇帝的登基流程全部走完。
三推三让后,才到祭祀焚天,最后就是接受群臣的朝拜,确立君臣之别。
“诸位大臣免礼!”
李治猛然回身,双手抬起,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
在诸多大臣的目光注视之中,李治缓缓走向了皇位,而后端坐于其上。
“请使者上贺礼!”
皇位之前的内侍,扯长着嗓子道。
外来的使者,在此时相继走出,每一个使者手中,都拿着一张文本。
物资太多,肯定不会全部都拿到太极殿上。
就在这高光的时刻之时。
殿外传来了一阵慌乱。
“让开!边关八百里加急战报。”
两名染血的军卒,冲破朝臣的队列,冲到了太极殿外。
“大胆,新皇登基,尔等尽敢扰驾,还不退下!”
位居群臣之首位的长孙无忌面带温怒之色,大声道呵斥道。
别说是八百里加急,就是十万火急,也不能在此时上报。
天下之事,有什么还比得上新皇登基,更加重要呢?
“既然是八百里的加急军情,便宣入殿来吧。”
李治平和的声音传来,在大势之上,已然压制住了长孙无忌的气场。
“宣!”
一边的内侍,更是立刻高声传唤。
看似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但心思缜密之人,也察觉到了这其中的风云。
“启禀陛下,李承乾部下战将裴行俭领十万大军,叩问幽州城,营州、平州、辽城州均已全部沦陷,幽州城岌岌可危,请求陛下派兵增援!”
军士急忙将所有军情禀报完。
“什么,营州、平州都已经沦陷了吗?”
李治龙颜大变,声音之中充满了怒意。
“现在,怕幽州也被攻破了!”
那军卒叹息道。
“如此大事,兵部就没有半点预警吗?”
李治扫视而下,这是在问责。
其目的不言而喻。
太尉是掌管军务的。
“陛下息怒,辽东道远,就算是有军情传来,还需要经过兵部确认,才敢上报而来,肯定是比不上急报上的快。”
褚遂良说道,这是也正常的流程,并不算是在开脱。
其实,李治手中的不良人,早就把消息传来了。
他一直没有发令,显然是在下一盘大棋。
“朕新登基,对于诸多事务并不了解。”
李治的气势一下变弱了很多,给人一种软弱可欺之感。
“辽东来犯,该当如何?”
李治的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李承乾其心可诛,定是其知道李陛下登基之事,所以才趁此时发难,以臣之见,应发兵讨伐之,已立陛下之天威,犯我大唐者,必诛杀之。”
长孙无忌洪声道来,更是侧过身子,余光扫过一众使臣。
是赤裸裸的警告。
“臣附议!”
在长孙无忌话毕之后,朝臣之中,有绝大部分的官员,都再当即表态。
“众臣觉得如此,那便兴兵伐之!”
李治底气宛如足了一些,目光一一扫过,那些表态的官员,也被其一一记下。
这些人,除了随波逐流外,更多的人,是属于长孙无忌阵营的人。
“只是,诸位觉得谁人可堪这领军之职位呢?”
李治也一时好像拿不定主意一样,目光却是若有若无的望向苏定方。
薛延陀一战,苏定方已经说明了一切,更是因功,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封忠勇侯。
是李世民临终前的顾命大臣。
房玄龄明哲保身。
褚遂良附炎趋势。
也唯有这位曾经效忠过多位君主的将军,还保留着自己的立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316/508837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