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上奏亡国之策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10章 上奏亡国之策
翌日,天空还没开始亮,皇宫内就开始陆陆续续忙活起来。
凌晨三点钟。
需要上早朝的大臣都是纷纷起床,他们沐浴更衣,穿上礼服就开始穿越大半个京城前往午门等候。
等时辰一到,城楼上就敲响一阵钟声,原先正在讨论最近发生什么时政的大臣纷纷重新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相互让那个对方看看那身上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等到确定没有出现礼仪面容方面的小事,他们这才开始排好队伍,宫门在凌晨五点打开,百官依次进入其中。
早朝的地点在奉天门,大臣进入宫后,就开始按照品级排队,文官从左掖门进入,武官从右掖门进入。
很快就来到巨大广场上,大臣进行一跪三叩头礼,接着就是等待皇帝降临。
不多时,朱元璋从侧边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走出来,登临御座。
从此处能看清台下的百官一举一动,谁身上有任何小动作,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
于此同时,朱标也站在双方之间。
监国太子在早朝上,处于第二个台阶,一般来说,底下的群臣说的任何事情都由朱标亲自负责,等到没有他处理明白的事情出现。
最后才会交给朱元璋做决定。
按照早朝的以往习惯,很快就先是文官开口。
此时文官一脉是以胡惟庸担任的左丞相为首。
基本上能呈现上来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朱标就能亲自处理。
重要的是武将的奏折。
台下,沐英拱手说道:
“启禀圣上!北元旧部自从几年前咱们北征后,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根据边疆将士来报,过去一年,每隔一个月就有一支游牧队伍不停在试探咱们的便捷。
依我看,这背后肯定有北元国公脱火赤的影子,除此之外还有枢密知院爱足等势力的支持。
他们恐怕是想要集结兵力在和林屯扎,疑似有南侵的迹象。”
听闻此言,朱元璋忍不住皱眉。
自从他上任之后,已经进行了两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他命令当时为右丞相的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李文忠的副将,中山侯汤和为冯胜的副将。
这一支队伍可说是集结了当时明军最强的军事力量。
接着以摧枯拉朽的力量一举击破了北元势力,打破他们想要重新南下的白日梦。
这一战将北元数万人马给灭杀,还活禽接近万人北元旧部的民兵。
接着就是第二次北伐,是在洪武五年。
依然是以第一次北伐的阵容出击,不过可惜,第二次北伐因为战略性错误,最后以失败告终。
不过同样是达到了痛击对方的目的,使其短时间内不敢靠近。
没想到这才几年时间,北元旧部就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再次对边疆发动战争。
朱元璋自从建立大明以来,就是想要恢复汉人名声,他要告诉整个天下,所谓马上不可战胜的民族,在他看来同样是能击败!
听到沐英的回报,朱元璋眉头一皱,很是不开心,语气深沉说道:
“这群饮毛茹血的野蛮人,在草原上好好放牧的生活不过,居然还想要对咱中原有觊觎之色,既然如此,那就给咱打!
沐英!你稍后回去就准备集结部将,告诉前线守城的将士,让他们时刻戒备,防止这群鞑人突袭!”
“臣!明白!”
沐英眼中充满火热,任何武将,只要他心中有理想,就必然想要通过战争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在大明武将当中算是比较年轻的存在。相比于徐达跟其余国公,他的资历还少了一些。
如果这一次能成功北伐,他相信自己肯定能成为一名比肩国公的武将。
除了他这件事情之外,剩下的群臣基本都是一些有的没的。
甚至还有人想要跟朝廷伸手拿钱,原因是底下所管理的地方出现灾祸,地方财政不足支撑。
需要朝廷国库的帮忙。
然而朱元璋却以国库同样紧张为原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早朝时间直到太阳升起才结束。
“好了,诸位还有何事,若是没说完,可以留有奏折给太子处理。”
按照以往习惯,朱元璋开始宣布早朝结束,等会还会有赐食。
毕竟这些大臣都是每日早上就开始等待,朱元璋会在早朝结束后,给他们备一餐饭,吃完才会离开皇宫。
最初是每天都有,可随着国库逐渐亏空,赐食逐渐改为每三日一次,到洪武末年,赐食已经变成每个月三次。
“启禀父皇!儿臣有两件事要说。”
就在大臣即将拜礼离开的时候,朱标站在第二个台阶上朝他抬手行礼。
端坐在御座上,朱元璋好奇打量自己的儿子,没想到此刻对方居然跟自己开口。
“好,既然太子有话要说,那咱就准了。”
闻听此言,底下群臣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笑意。
他们最清楚这位皇帝对太子的宠爱究竟有多深。
可以说就差把龙椅的位置传承给对方了,现在只是在考验太子的阅历罢了。
等到将来机会合适,圣上之位,必然是由朱标继承。
得到允许,朱标就把昨天已经准备好的事情给说出来。
“启禀陛下,臣发现皇明祖训当中有一漏洞会祸害大明根基,容易对大明造成遗留百年的大问题。
若是不及时处理更改,恐怕会在后世对大明国祚造成很大的祸害,甚至导致灭国也不是不可能啊!”
朱标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说出问题的严重性。
他清楚自己父皇的脾气,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绝对是不可能认真对待。
果然,当他说出有亡国的可能,朱元璋瞬间警惕起来。
大明刚刚建立十二年,忽然知道自己创立的祖训当中有问题,他当即端正态度,认真对待。
与此同时,底下的百官开始议论纷纷。
特别是礼部的人。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主持编撰,洪武二年开始书写,洪武六年书成,由礼部刊印成书,洪武九年又接着修订。
目前已经收录起来。
此本祖训是用来巩固皇权的存在,整个大明都清楚朱元璋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现在朱标居然说祖训当中有会让大明亡国的政策,当然是引起不少人的讨论。
(本章完)
翌日,天空还没开始亮,皇宫内就开始陆陆续续忙活起来。
凌晨三点钟。
需要上早朝的大臣都是纷纷起床,他们沐浴更衣,穿上礼服就开始穿越大半个京城前往午门等候。
等时辰一到,城楼上就敲响一阵钟声,原先正在讨论最近发生什么时政的大臣纷纷重新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相互让那个对方看看那身上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等到确定没有出现礼仪面容方面的小事,他们这才开始排好队伍,宫门在凌晨五点打开,百官依次进入其中。
早朝的地点在奉天门,大臣进入宫后,就开始按照品级排队,文官从左掖门进入,武官从右掖门进入。
很快就来到巨大广场上,大臣进行一跪三叩头礼,接着就是等待皇帝降临。
不多时,朱元璋从侧边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走出来,登临御座。
从此处能看清台下的百官一举一动,谁身上有任何小动作,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
于此同时,朱标也站在双方之间。
监国太子在早朝上,处于第二个台阶,一般来说,底下的群臣说的任何事情都由朱标亲自负责,等到没有他处理明白的事情出现。
最后才会交给朱元璋做决定。
按照早朝的以往习惯,很快就先是文官开口。
此时文官一脉是以胡惟庸担任的左丞相为首。
基本上能呈现上来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朱标就能亲自处理。
重要的是武将的奏折。
台下,沐英拱手说道:
“启禀圣上!北元旧部自从几年前咱们北征后,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根据边疆将士来报,过去一年,每隔一个月就有一支游牧队伍不停在试探咱们的便捷。
依我看,这背后肯定有北元国公脱火赤的影子,除此之外还有枢密知院爱足等势力的支持。
他们恐怕是想要集结兵力在和林屯扎,疑似有南侵的迹象。”
听闻此言,朱元璋忍不住皱眉。
自从他上任之后,已经进行了两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他命令当时为右丞相的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李文忠的副将,中山侯汤和为冯胜的副将。
这一支队伍可说是集结了当时明军最强的军事力量。
接着以摧枯拉朽的力量一举击破了北元势力,打破他们想要重新南下的白日梦。
这一战将北元数万人马给灭杀,还活禽接近万人北元旧部的民兵。
接着就是第二次北伐,是在洪武五年。
依然是以第一次北伐的阵容出击,不过可惜,第二次北伐因为战略性错误,最后以失败告终。
不过同样是达到了痛击对方的目的,使其短时间内不敢靠近。
没想到这才几年时间,北元旧部就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再次对边疆发动战争。
朱元璋自从建立大明以来,就是想要恢复汉人名声,他要告诉整个天下,所谓马上不可战胜的民族,在他看来同样是能击败!
听到沐英的回报,朱元璋眉头一皱,很是不开心,语气深沉说道:
“这群饮毛茹血的野蛮人,在草原上好好放牧的生活不过,居然还想要对咱中原有觊觎之色,既然如此,那就给咱打!
沐英!你稍后回去就准备集结部将,告诉前线守城的将士,让他们时刻戒备,防止这群鞑人突袭!”
“臣!明白!”
沐英眼中充满火热,任何武将,只要他心中有理想,就必然想要通过战争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在大明武将当中算是比较年轻的存在。相比于徐达跟其余国公,他的资历还少了一些。
如果这一次能成功北伐,他相信自己肯定能成为一名比肩国公的武将。
除了他这件事情之外,剩下的群臣基本都是一些有的没的。
甚至还有人想要跟朝廷伸手拿钱,原因是底下所管理的地方出现灾祸,地方财政不足支撑。
需要朝廷国库的帮忙。
然而朱元璋却以国库同样紧张为原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早朝时间直到太阳升起才结束。
“好了,诸位还有何事,若是没说完,可以留有奏折给太子处理。”
按照以往习惯,朱元璋开始宣布早朝结束,等会还会有赐食。
毕竟这些大臣都是每日早上就开始等待,朱元璋会在早朝结束后,给他们备一餐饭,吃完才会离开皇宫。
最初是每天都有,可随着国库逐渐亏空,赐食逐渐改为每三日一次,到洪武末年,赐食已经变成每个月三次。
“启禀父皇!儿臣有两件事要说。”
就在大臣即将拜礼离开的时候,朱标站在第二个台阶上朝他抬手行礼。
端坐在御座上,朱元璋好奇打量自己的儿子,没想到此刻对方居然跟自己开口。
“好,既然太子有话要说,那咱就准了。”
闻听此言,底下群臣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笑意。
他们最清楚这位皇帝对太子的宠爱究竟有多深。
可以说就差把龙椅的位置传承给对方了,现在只是在考验太子的阅历罢了。
等到将来机会合适,圣上之位,必然是由朱标继承。
得到允许,朱标就把昨天已经准备好的事情给说出来。
“启禀陛下,臣发现皇明祖训当中有一漏洞会祸害大明根基,容易对大明造成遗留百年的大问题。
若是不及时处理更改,恐怕会在后世对大明国祚造成很大的祸害,甚至导致灭国也不是不可能啊!”
朱标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说出问题的严重性。
他清楚自己父皇的脾气,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绝对是不可能认真对待。
果然,当他说出有亡国的可能,朱元璋瞬间警惕起来。
大明刚刚建立十二年,忽然知道自己创立的祖训当中有问题,他当即端正态度,认真对待。
与此同时,底下的百官开始议论纷纷。
特别是礼部的人。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主持编撰,洪武二年开始书写,洪武六年书成,由礼部刊印成书,洪武九年又接着修订。
目前已经收录起来。
此本祖训是用来巩固皇权的存在,整个大明都清楚朱元璋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现在朱标居然说祖训当中有会让大明亡国的政策,当然是引起不少人的讨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331/506674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