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 >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 147.第147章 男儿立志夺美五十州

147.第147章 男儿立志夺美五十州

推荐阅读: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傀儡帝王?开局召唤三千玄甲军从机械猎人开始数学教授重回日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第147章 男儿立志夺美五十州
    杨晨淡然微笑,抬眸目光坚定看向一众人。
    “解决小冰河时期的麻烦一共有三种办法,自上而下三种策略,只要你们愿意听。
    就是不知道你们想要从哪一策开始?”
    众人对视,本以为小冰河时期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却没想到杨晨一下子就能想出三个办法,这倒是出乎老朱的意料之外。
    天气之变可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不仅是老朱的认知,杨晨自己也曾亲口说过。
    “先听上策吧,上策吉利一些,不知道父皇意下如何?”朱标先声夺人开口说道,最后才问自己父亲的意见。
    “就依照标儿说的去办吧,上策吉利,杨晨你快说这解决小冰河问题上策究竟是何办法?”
    老朱很是罕见的没直接称呼杨晨为‘混账小子’。
    足以见得这件事在他心里边很重要,极寒天气,稍微不注意就是影响上千万百姓的生计。
    朱元璋承认自己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可是他不愿意这样倒霉的事情会记载在他身上!
    当初他作为先锋大帅,能从一众枭雄当中脱颖而出,使用的手段本来就不能见光,要是在他称帝期间,爆发了这样不随人愿的天灾,鬼知道当初那些被他打败的人会在后边怎么编派他。
    “好,既然要我说,那我就提前声明,免得等会陛下认为我是讲空大话。”杨晨点头回应老朱。
    “无论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我所说一切都是为了以解决小冰河为主,要是期间有什么问题会让诸位误会,还请你们想想到底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你们内心的困惑重要,不先说到底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要将能否解决问题摆放在前面。
    问题不能解决,就算考虑到什么国力,那都是幻想。”
    一干人等都已经习惯杨晨的说辞,稍微想想后便点点头。
    朱棡看到自己大哥都同意了,他也就没什么意见。
    见众人都答应自己,杨晨便开口说道:
    “首先是上策,办法十分简单,也很粗暴。
    大明目前登记在册的人一共有近乎五千万,要是所有人都统计起来,肯定会超过五千万,这样的人数再过一些年,一定会超过七千万,到那时候,大明人口便会迎来巅峰。
    这个所谓的巅峰,不是土地容纳不下,而是粮食可以供给的巅峰。
    这么多人,不可能说全部都圈养在中原这一块地盘。
    地球仪太子跟陛下想必都已经看过了,大明在这个世界上的地盘来说还是相当的小,外边有很多世界等着大明前往探索。
    未来找到一块宜居土地,让朝廷控制一部分人口进行迁移,从今往后,这一块殖民地就能成为大明中央经历小冰河时期的最佳后盾。
    我知道你们肯定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是实现的事情,可请你们想一想,当初陛下统一了中原。
    北元离开燕云十六州,离开汉人文化百年的土地,这些地方的人早就对汉人文化认知不足十之一二。
    经过陛下强行让南方人迁移北方,不到十年时间,北方不照样是乖乖回到汉人手中?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找到宜居的陆地,建立一条移民道路,随着走的人多了,道路就能越发完善,越来越安全。
    无论是行走,还是运送物资,最后肯定能趋向于稳定。
    新土地经过大明文化的滋养,必然会能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全新的大明。
    未来小冰河降临,就能极大程度的去缓解中原所遭受的伤害。”
    “这世界上有这么好的地方?”朱棡趁着杨晨短暂休息时间,开口询问。
    大明之外还有别的土地他当然知道,可是就不明白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盘?
    朱标看了自己弟弟一眼,他这才想起来,地球仪自从被杨晨研究出来,好像一直都没在众人面前展示过。
    保存在母后行宫内,让朱雄英学习关于这世界上的知识。
    ‘下次要让几个手巧的工匠重新复刻杨兄的地球仪,将其赠予我的这些弟弟,否则他们不能对外边世界有一个清晰认知,未来如何能寻找自己的藩地?’
    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朱标再次抬头,杨晨也再次开口。
    “当然有,晋王你有所不知,除了大明中原之外,这世界上东南西北都有数不胜数的好土地,如果你愿意,我甚至可以保证我能找到一块新的陆地给你。
    这一块地方农耕条件比大明好无数倍,一眼望去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陆地中部还有广袤平原河流以此保证粮食不缺水源。
    总而言之对于农业耕种,这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位置了。”
    聪明的人都已经猜测到,杨晨说的这一块地方正是朱标两个月以前自掏腰包组建千船商队从南洋往西方前行找寻的美洲大陆。
    杨晨顿了顿,看着朱棡补充说道:
    “晋王也知道了,上策十分简单粗暴,几乎可以说不好分什么脑力,只需要执行就可以。
    唯一缺点就是过程可能会十分漫长,少则三十年,多则需要费两代人的时间才能完成。
    无论是财力还物力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要是一旦成功,这是一件福泽万代的事情。”
    朱棡比自己哥哥朱樉聪明,他更能考量这其中利弊,只是他仍然有疑问。
    “从未有人踏过的土地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按照你所说,也能派遣不少人去这里开拓新地盘,然而中原文化终究是趋向于故土乡情,要是这地方太远,我想很难有人会抛弃故土离开中原,奔赴万里之外的陌生土地上讨生活。”
    杨晨沉吟没有马上回答,主观上来说,中原汉人对故土情节的想念绝对是所有文明里面绝无仅有的。
    然而中原汉人还有一种出门在外混迹的不好绝对不会回家的想法。
    在新世界开启的瞬间,各方列强使用各种办法打通了大清的国界,后来使得不少大清子民看到外面的世界。
    于是他们想着要出人头地,选择离开故土,踏上远洋之外的彼岸,其目的不就是为了能挖金矿赚钱嘛?
    朱棡说的这个例子实际上不成立,也没有太多说服力。
    不等他开口,朱标就代替他说话。
    “老三,你忽略了人心想要发达的欲望,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旦民间百姓知道远洋之外有许多良亩田地,这些地盘都是无主之物,谁先去谁就能获得更加多的土地,我想他们肯定不会愿意守在中原的一亩三分地。
    须知道,任何事物都会牵扯到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大,给他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他们的付出,他们必然会愿意选择离开中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故土情节在良田亩地的诱惑下一文不值!”
    杨晨没说话,朱标已经把他想要说的意思以另外一种方式给讲了出来,朱棡先是一愣,随后尴尬挠头。
    “我对人性的把握终究还是没有大哥深奥,弟弟受教了。”
    “不对,杨晨,咱发现一个问题。”
    很少发表看法的老朱此刻说话。
    “陛下请讲。”
    杨晨抬头看向老朱,好奇问道。
    老朱微微蹙眉,满脸深思模样道:
    “大明将来国力昌盛这是必然的,若真如你所说,将部分人迁移到海外,你可有想过,这海外陆地别无他物?
    没有任何东西只有人那哪行?
    就算一开始咱们派遣一支小船队伍到海外找寻地盘,且在海边建立邦国,那也不足以后续发展。
    迁移至新陆地肯定需要开荒,等到能依靠他们在自己的领土获得粮食,这也需要半年时间。
    还有一件事,大量本土百姓迁移到新陆地,中原自己的土地会不会没有人耕种?
    本土粮食至关重要,没有本土粮食的支撑,大明税收根本就收不上来。”
    朱元璋向来就十分谨慎,他做什么事别人想一百步,他就能想两百步。
    这就是为什么他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朱标一时间居然也没从自己父亲说的话里面找到什么问题。
    新陆地需要人耕种,大明也绝对不可能一次性直接派遣所有人前往。
    起码要有一部分人真的到新陆地,开始耕种,确定能在此地种植粮食存活下去,剩下的人才会陆陆续续前往。
    一旦一开始就让所有人蜂拥而至,万一遭受一场天气危机,岂不是所有人都全军覆没了?
    朱标可不希望大明还没起步就死于天灾,那实在是倒霉透顶,连说理的地方那个都没有。
    面对老朱的困惑不解,杨晨没有感到任何意外,微笑着说道:
    “陛下说的有道理,我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先说后边的问题吧,大明本土没人耕种,我认为这件事肯定不需要担心。
    陛下可以试着想,中原一直以来王朝覆灭的原因基本都是人地矛盾,大量高层阶级他们包藏私心,为了自己家族牟利而使用各种办法进行土地兼并,倒是百姓无地耕种。
    要知道,随着王朝实力变得强大,民间百姓就愿意生孩子,人数就逐渐变得越来越多,可人多就不够分地。
    最后爆发矛盾,所有生产资料进而重新分配,而未来,大明会抽掉一部分离开本体,到海外拓展新领地。
    本体就会少一大部分人,那些不想要冒险获取更加多土地的人他们就能得到更加多的领土。
    虽不比远洋多,可也比曾经的多,一亩地是地,两亩地就不是地了?
    有了地,他们就能在最短时间生出来,只要土地够,夜里丁兴旺,不出几年就人丁兴旺了!
    至于那些被兼并走的土地,这件事就看看陛下愿不愿意割舍,一鼓作气让所有人把土地交出来,从今往后无论是百姓还是权贵,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买卖权。
    这里边的门道陛下比我清楚的更加多,我就不多聊了。”
    “还有,随着时代发展,我相信未来几年时间,我一定能在宁明县带领当地百姓发明开创出更加高效的工具出现。
    到时候农业种植会比现在还要方便数倍,历史发展几千年,华夏农耕的工具一直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化。
    部落时期人们使用尖木棒下部绑上短横木,以便足踏,用于翻地,称为“耒”
    夏商西周青铜逐渐替代石头。
    春秋战国铁器出现,v字型铁犁头减少了耕作的阻力,铁插增加了翻土的深度。
    秦汉时期产生了犁具,牛耕普遍,汉代的犁是直辕犁,有双辕和单辕之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灌溉技术,隋唐五代时期出现曲辕犁,还有水车的产生,宋元时期更是让曲辕犁变得更加先进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这是历史的必然走向,谁也没办法阻拦,大明将来走向海上扩张领土的道路,全世界都会成为大明的殖民地,无论是跟外人比,还是跟自己比,大明想要在这个广阔的世界稳住脚步,前提就是让自身文明提高一个层次。
    加上还有我在,难道陛下还会担心大明的科技会越来越差劲吗?”
    朱元璋略微思忖,也没有再说什么反对的意思,反而颔首肯定他的说法。
    事实上,自从杨晨出现以来,老朱就已经能清楚的感受到大明正在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
    这种变化寻常人还没有觉察到,他相信,未来某一个时期,必然会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光是细盐的提纯方法跟透明玻璃的制造,就已经让大明在这一两个月以内增加了以往半年才能达到的税收。
    某一个晚上他跟马皇后在后宫算账,惊讶的发现,随着这些物品的增加,大明似乎慢慢地变成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度,这种富裕速度有望超过宋朝!
    大宋有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宋朝依靠江南一年就产生一亿两白银的经济,曾经他老朱是怎么样想不明白宋朝明明是一个弱朝,是怎么能造成这般富裕的场面。
    后来他想明白了,是环境原因导致。
    那时候的统治者愿意放开百姓,让百姓外出,如此一来就形成内外比拼,使得宋朝除了军事之外,剩下的无时无刻都在发展。
    农耕技术,人文故事都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变化。
    要不是宋朝被灭,指不定中原能突破以往局限性,从未以另外一种形式突破自我,最后也不至于落下灭亡的下场。
    老朱现如今就相当于站在杨晨双手举托的世界看透历史造成的蒙阴乌云。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331/506675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