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新文化运动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中华帝国现在是皇帝一家独大,所以李永吉既然公开说了要这么办,那这条内阁扩大会议否决权的决议就算是通过实行了,根本不需要再玩什么讨论。
接下来,李永吉就谈起了更具体的事情,那就是统一度量衡,还有推行简化字的情况。
度量衡倒是好说,李永吉从现代社会弄一份数据,当作一个中华帝国的国标,再从现代社会弄一批标准的度量衡器具做参照物,以后照此实行就可以。
为了方便,李永吉全面使用了公制,这也是他自己习惯了的东西,好处是可以跟世界接轨,而且李永吉自己用起来也方便。
他过去可是恨透了度量衡的不统一,特别是一斤十六两,更是深恶痛绝,所以这次就重新统一度量衡,全部照搬另一个时空的红朝度量衡制度,连标准都是一样一样的。
这个其实倒没什么$无$错$ ().()()().(),新朝建立,搞个新度量衡也没啥,只要肯钱置换就行,不过那个简化字计划,就有些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除了王韬赞同外,其他两人都是一致反对使用简化字。沈世明跟杨坊的意见都是一样,那就是文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而且是汉家文化的骨髓,怎么能轻易说变就变,一旦文字变了,那以前学的不都白费了?这是震动国体的大事情,千万变不得!
对此,李永吉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字:“国”。
“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李永吉指着国字问。
“念国。”沈世明回答。
“那跟这个字的意思是不是一样?”李永吉又写了一个“國”字。
“是。”沈世明点点头。
“这不就得了。”李永吉一摊手,扔下手中的毛笔,“正如你们所见,国就是國的简体字,你们的认知并不会出错。为什么呢?因为国这个字本来就有,确切的说,那叫俗体字。”
紧接着,李永吉道:“你们读书人读书的时候。一开始认字写字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写错字?”
“一开始的话,的确会有写错字的时候。”沈世明点点头。
“那如果我写一篇白话文,中间写错一个字,对照上下文的的意思的话,会不会理解错误?”“这个就要看情况了。”沈世明道,“但如果是白话文,写错一个字未必会理解错误。”
“没错!”李永吉道,“我找人打听过了,咱们的文字太多了。比如一个茴字竟然有四种写法,其实大多数都是没用的。另外,我们的繁体字如果写成行书草书,也会有所变化,有所简略。总之,简体字其实早就有,汉字那么繁琐,这不利于识字率的推广,所以我打算推行简体字。是为了加快识字率的推广,但并非是废弃繁体字。简而言之,是先简后繁,简体字可以用在生活中。以后可以继续学繁体字嘛。”
紧接着,李永吉又拿出三本小册子,分别给了对面的三人:“来,这就是我找人弄出来的《简体字总表》。旁边还有对照表,你们先看看,看看认字是否有难度再说。”
带着一丝疑惑。沈世明、王韬还有杨坊接过了小册子,然后开始从头看起。
发觉他们拿到小册子先是讶异,后是惊讶,再是叹服的表情之后,李永吉终于笑了起来。
李永吉给他们看的,就是另一个时空后世国朝1964年5月份制定的简体字总表。
这个简体字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总共算起来,一共2238字,这就是后世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也是李永吉真正熟悉的简体字。
说起来,简体字其实并非是红党的专利,而是古已有之,早期的古体字,俗体字,行书,草书等其实都是简体字的原型,另外很多因为写错的错别字甚至自己造的字也加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一套简体字。
红党之所以能够推广开简体字,实际上是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并利用红党特有的执行能力,开始全面推广,在红党之前,国民党其实也想过推广简体字,只不过没有成功罢了。
一般对简体字的诟病,实际上是说错了对象,那一般是指已经被废除的二简字,真正的简体字,在使用上并不困难,也不会造成多大歧义,而相比反复的繁体字,简体字的好处那就说之不尽了。
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没有简体字,直接学繁体字,那么三年时间最多能认识一千字左右,这里只是说认,而不是写。
所谓大字不识一箩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繁体字的难学。
简体字就不同了,学三年时间,加上汉语拼音,那么很容易就能掌握日常的听说读写,至少应付生活的文字使用是没问题的。
其实,简体字推广并非是李永吉最早,太平天国早就在这么干了,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百姓的识字率,比如那个“国”字,太平天国就普遍使用“国”,而不是“國”。
根据后世的统计,太平天国时期曾经使用过一百多个简体汉字,其中过八成都被后世吸收采用,也就是说太平天国用过的字,在李永吉的这套简体字中几乎都有。
只不过太平天国毕竟政权不稳,还没有时间沉下心来继续推广的时候,很快就被灭亡了。
当然了,那些东西都不是个事儿,最关键的是,李永吉熟悉简体字,也熟悉用钢笔圆珠笔,他写简体字也还凑合,但如果写繁体字,那就真的抓瞎了。
其实学了简体字,一样可以很好的认识繁体字,也就是说李永吉认繁体字是没问题的,但要让他写,那可真是要命了。
以前为啥要让素素当文书,替自己写东西?关键就是繁体字啊!
过去是没办法,现在自己当了皇帝,那还不赶紧任性一把?再说简体字确实比繁体字要好用,大不了跟汉服一样,同样保留下来好了。
换言之,李永吉觉得繁体字应该留下来,毕竟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但应该当作专业领域去研究,平时日常使用么,还是简体字更方便。
为了方便推广简体字,李永吉为此还让张信达准备了大量的字典跟词典,参照对象就是新华字典跟现代汉语词典。当然了,这些字典跟词典里面的内容都经过了一些删减。
比如字典附录里面,就去掉了所有敏感的东西,只保留基本的诸如汉语拼音方案,标点符号用法,计量单位简表,中国历朝历代公元对照表,节气表等有用的东西。
根据张信达的说法,新版的中华字典以及中华词典,是打着拍穿越剧的名义搞的,其中已经做了超过十七次的详细校对,所有的历史都到1859年8月份为止,保证不会出现任何敏感的东西。最多就是出现一些科学解释的名词,比如电力学的单位特斯拉,但那些东西都好解释,随便扯个隐士科学家的故事就行。
现在,最终校对版本的字典跟词典已经各自印刷了三亿本,如今都在李永吉的仓库里堆放着,就等着全面对外发放了。
相比较而言,早期的少年亲卫团学的那些东西,用的那些字典词典,就有很多敏感词了,好在那些孩子人数少,李永吉不解释的话,也不敢说什么,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了。
此外,铅笔、橡皮擦、圆规、铁尺等全套学习工具,也准备了超过三亿份,全都是低调耐操版,足够中华帝国前期折腾一阵了。
“当然,只有简体字其实还不行,还要全面推行白话文运动。”李永吉继续道,“文言文这东西是好,不过不实用,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谁还整天之乎者也?这说一句话得寻思半天,太费事儿了。让我看,以后政府间的公文往来,全部使用白话文,注意,是全部!当然,私下里你们喜欢吟诗作对之乎者也这也没关系,但公务往来必须用白话文,说白话文,听明白了么?”
“这个,陛下。”杨坊忽然道,“难道圣旨也用白话文么?”
“当然!”李永吉点头道,“以后我下圣旨,就直接白话文,不高那些之乎者也皇帝诏曰。”
“这个,要真这样的话,似乎有损陛下的威严吧。”杨坊道,“圣旨也白话文,这,这不跟……太不稳重了,这样会有损陛下的威信。”
其实本来他是想说这不跟唱戏的一样了,不过临时才意识到对方的身份,匆忙改口,但终归还是漏了痕迹。
“威信不是表现在纸面上。”李永吉笑了笑,“只要我中华帝国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要我中华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只要我中华帝国亿万子民吃饱穿暖,那就算我开口闭口用白话文,又有多少人会认为我威信不足呢?”
“陛下圣明!”沈世明最先拍马屁道,“陛下天资纵横,是真性情,大豪杰,自然不能跟一般人一样,微臣觉得陛下的主意相当好,就应该实行简化字,就应该推行白话文,如此,才能真正的事先人人有书读的盛世。”
听到沈世明这么说,李永吉笑了笑:“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不用再议。至于统一度量衡,还有推广简体字跟白话文的名目嘛,就叫新文化运动好了,你们回去好好看看我给你们的计划书,再根据上面的东西拟个章程,务必早日全面的推广开来才好。”
。
,
接下来,李永吉就谈起了更具体的事情,那就是统一度量衡,还有推行简化字的情况。
度量衡倒是好说,李永吉从现代社会弄一份数据,当作一个中华帝国的国标,再从现代社会弄一批标准的度量衡器具做参照物,以后照此实行就可以。
为了方便,李永吉全面使用了公制,这也是他自己习惯了的东西,好处是可以跟世界接轨,而且李永吉自己用起来也方便。
他过去可是恨透了度量衡的不统一,特别是一斤十六两,更是深恶痛绝,所以这次就重新统一度量衡,全部照搬另一个时空的红朝度量衡制度,连标准都是一样一样的。
这个其实倒没什么$无$错$ ().()()().(),新朝建立,搞个新度量衡也没啥,只要肯钱置换就行,不过那个简化字计划,就有些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除了王韬赞同外,其他两人都是一致反对使用简化字。沈世明跟杨坊的意见都是一样,那就是文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而且是汉家文化的骨髓,怎么能轻易说变就变,一旦文字变了,那以前学的不都白费了?这是震动国体的大事情,千万变不得!
对此,李永吉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字:“国”。
“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李永吉指着国字问。
“念国。”沈世明回答。
“那跟这个字的意思是不是一样?”李永吉又写了一个“國”字。
“是。”沈世明点点头。
“这不就得了。”李永吉一摊手,扔下手中的毛笔,“正如你们所见,国就是國的简体字,你们的认知并不会出错。为什么呢?因为国这个字本来就有,确切的说,那叫俗体字。”
紧接着,李永吉道:“你们读书人读书的时候。一开始认字写字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写错字?”
“一开始的话,的确会有写错字的时候。”沈世明点点头。
“那如果我写一篇白话文,中间写错一个字,对照上下文的的意思的话,会不会理解错误?”“这个就要看情况了。”沈世明道,“但如果是白话文,写错一个字未必会理解错误。”
“没错!”李永吉道,“我找人打听过了,咱们的文字太多了。比如一个茴字竟然有四种写法,其实大多数都是没用的。另外,我们的繁体字如果写成行书草书,也会有所变化,有所简略。总之,简体字其实早就有,汉字那么繁琐,这不利于识字率的推广,所以我打算推行简体字。是为了加快识字率的推广,但并非是废弃繁体字。简而言之,是先简后繁,简体字可以用在生活中。以后可以继续学繁体字嘛。”
紧接着,李永吉又拿出三本小册子,分别给了对面的三人:“来,这就是我找人弄出来的《简体字总表》。旁边还有对照表,你们先看看,看看认字是否有难度再说。”
带着一丝疑惑。沈世明、王韬还有杨坊接过了小册子,然后开始从头看起。
发觉他们拿到小册子先是讶异,后是惊讶,再是叹服的表情之后,李永吉终于笑了起来。
李永吉给他们看的,就是另一个时空后世国朝1964年5月份制定的简体字总表。
这个简体字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总共算起来,一共2238字,这就是后世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也是李永吉真正熟悉的简体字。
说起来,简体字其实并非是红党的专利,而是古已有之,早期的古体字,俗体字,行书,草书等其实都是简体字的原型,另外很多因为写错的错别字甚至自己造的字也加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一套简体字。
红党之所以能够推广开简体字,实际上是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并利用红党特有的执行能力,开始全面推广,在红党之前,国民党其实也想过推广简体字,只不过没有成功罢了。
一般对简体字的诟病,实际上是说错了对象,那一般是指已经被废除的二简字,真正的简体字,在使用上并不困难,也不会造成多大歧义,而相比反复的繁体字,简体字的好处那就说之不尽了。
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没有简体字,直接学繁体字,那么三年时间最多能认识一千字左右,这里只是说认,而不是写。
所谓大字不识一箩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繁体字的难学。
简体字就不同了,学三年时间,加上汉语拼音,那么很容易就能掌握日常的听说读写,至少应付生活的文字使用是没问题的。
其实,简体字推广并非是李永吉最早,太平天国早就在这么干了,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百姓的识字率,比如那个“国”字,太平天国就普遍使用“国”,而不是“國”。
根据后世的统计,太平天国时期曾经使用过一百多个简体汉字,其中过八成都被后世吸收采用,也就是说太平天国用过的字,在李永吉的这套简体字中几乎都有。
只不过太平天国毕竟政权不稳,还没有时间沉下心来继续推广的时候,很快就被灭亡了。
当然了,那些东西都不是个事儿,最关键的是,李永吉熟悉简体字,也熟悉用钢笔圆珠笔,他写简体字也还凑合,但如果写繁体字,那就真的抓瞎了。
其实学了简体字,一样可以很好的认识繁体字,也就是说李永吉认繁体字是没问题的,但要让他写,那可真是要命了。
以前为啥要让素素当文书,替自己写东西?关键就是繁体字啊!
过去是没办法,现在自己当了皇帝,那还不赶紧任性一把?再说简体字确实比繁体字要好用,大不了跟汉服一样,同样保留下来好了。
换言之,李永吉觉得繁体字应该留下来,毕竟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但应该当作专业领域去研究,平时日常使用么,还是简体字更方便。
为了方便推广简体字,李永吉为此还让张信达准备了大量的字典跟词典,参照对象就是新华字典跟现代汉语词典。当然了,这些字典跟词典里面的内容都经过了一些删减。
比如字典附录里面,就去掉了所有敏感的东西,只保留基本的诸如汉语拼音方案,标点符号用法,计量单位简表,中国历朝历代公元对照表,节气表等有用的东西。
根据张信达的说法,新版的中华字典以及中华词典,是打着拍穿越剧的名义搞的,其中已经做了超过十七次的详细校对,所有的历史都到1859年8月份为止,保证不会出现任何敏感的东西。最多就是出现一些科学解释的名词,比如电力学的单位特斯拉,但那些东西都好解释,随便扯个隐士科学家的故事就行。
现在,最终校对版本的字典跟词典已经各自印刷了三亿本,如今都在李永吉的仓库里堆放着,就等着全面对外发放了。
相比较而言,早期的少年亲卫团学的那些东西,用的那些字典词典,就有很多敏感词了,好在那些孩子人数少,李永吉不解释的话,也不敢说什么,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了。
此外,铅笔、橡皮擦、圆规、铁尺等全套学习工具,也准备了超过三亿份,全都是低调耐操版,足够中华帝国前期折腾一阵了。
“当然,只有简体字其实还不行,还要全面推行白话文运动。”李永吉继续道,“文言文这东西是好,不过不实用,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谁还整天之乎者也?这说一句话得寻思半天,太费事儿了。让我看,以后政府间的公文往来,全部使用白话文,注意,是全部!当然,私下里你们喜欢吟诗作对之乎者也这也没关系,但公务往来必须用白话文,说白话文,听明白了么?”
“这个,陛下。”杨坊忽然道,“难道圣旨也用白话文么?”
“当然!”李永吉点头道,“以后我下圣旨,就直接白话文,不高那些之乎者也皇帝诏曰。”
“这个,要真这样的话,似乎有损陛下的威严吧。”杨坊道,“圣旨也白话文,这,这不跟……太不稳重了,这样会有损陛下的威信。”
其实本来他是想说这不跟唱戏的一样了,不过临时才意识到对方的身份,匆忙改口,但终归还是漏了痕迹。
“威信不是表现在纸面上。”李永吉笑了笑,“只要我中华帝国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要我中华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只要我中华帝国亿万子民吃饱穿暖,那就算我开口闭口用白话文,又有多少人会认为我威信不足呢?”
“陛下圣明!”沈世明最先拍马屁道,“陛下天资纵横,是真性情,大豪杰,自然不能跟一般人一样,微臣觉得陛下的主意相当好,就应该实行简化字,就应该推行白话文,如此,才能真正的事先人人有书读的盛世。”
听到沈世明这么说,李永吉笑了笑:“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不用再议。至于统一度量衡,还有推广简体字跟白话文的名目嘛,就叫新文化运动好了,你们回去好好看看我给你们的计划书,再根据上面的东西拟个章程,务必早日全面的推广开来才好。”
。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469/506989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