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转眼间,时间进入了公元1861年的四月底,距离中华帝国对俄宣战,已经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里,李永吉几乎把军事与内政的事情完全放手,只一门心思留在马鞍山,一边忙着跟大家熟悉新的工业设施,一边忙着完善新的马鞍山重工业区。
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新工人初步熟悉炼钢厂的性能了,产能很快就突破到日产钢胚500吨的大关,其中一半用来生产武器以及其他钢制农具,另外一半则全部用来制作60钢轨。
也就是说,在日产钢材500吨的产能下,用去一半,那一天生产的钢轨,就可以铺设大概2000米左右。
正因为钢轨产能上去了,所以李永吉在兴建马鞍山港的同时,正式开启了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建设工程。
第一条铁路,被命名为马广线,也`无`错``.`s`就是马鞍山到广德县的铁路建设。为了这条铁路,李永吉把陆续生产出来的钢轨,全部铺设在马广线这一段的铁路线上,先建设马广线,以筹备建设经验。同时这条线路建成后,可以更高效的调配马鞍山与广德县两地的能源资源,为将来的工业增产以及铁路大建设做准备。为了加快这条铁路的施工速度,李永吉充分利用了人力多的优势,采取多点作业,分段施工的方法,也就是说在不同地段同时铺路。
这样做虽然铺设的速度更快,但却严重浪费人力,而且不能使用铁轨本身的运力,非集团化作业不可。
当初为了建设马鞍山重工业区跟马鞍山港,李永吉特别调集了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过来,让经验老道的无锡建设兵团负责修筑马鞍山工业基地,让苏州建设兵团负责修筑马鞍山港,至于当涂建设兵团。依旧是做最基础的路基建设,也就是修建不铺设铁轨的铁路。
苏州建设兵团与无锡建设兵团不用说,总共三十万人,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了,让这两个兵团负责重工业以及港口的建设事宜,保证不会出错,而负责这两个兵团的总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无锡当时首任行政长官,现在的建设部部长——苏建华。
至于当涂建设兵团,由于地处要冲。总数也有十五万人,是一个大型建设兵团,虽然历史不如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多是生手,好在修铁路并不需要太大的技术活儿,只需要人力够,物资全就可以,所以多少还算应付得来。为了运输物资,李永吉除了动员了大量船舶运送日常补给品。甚至还出动了两艘飞艇,来帮助运输水泥砂石及其他物资,倒是也算相当的高科技了。
就因为人多力量大,所以哪怕大家技术还不熟练。机械设备也十分缺乏,但当正式铺设铁轨之后,利用飞艇吊运加分段施工的方法,铁路的修筑速度还是以一天两千米的速度凶猛的向前推进。以至于出现了人力浪费,而铁轨不足的情况。
为了充分利用十五万人的人力,李永吉都不得不把钢铁厂的产能大都转到生产铁轨上。减少了武器跟农具制造的速度,以至于把铁路修筑速度一下子推到了一天三千米的大关。
马鞍山钢铁厂到广德县工业基地大概有178公里,如果按照一天三公里的修筑速度,大概只要两个来月的时间,就可以把这条铁路修成。
其实就算这样,也无法完全利用完十五万人的人力,但如果再压缩武器生产跟农具的生产数目,恐怕会影响农业生产,所以最终还是选了部分人继续沿铁路线修建公路,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当涂建设兵团是全部用来修建铁路外,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并非是全部用来搞建筑了,这两个建设兵团至少有一半的人其实都转变成了产业工人。
比如有的进入钢铁厂,有的人进入了铸造厂,有的人进入了水泥厂,伐木场,木工厂,预制件厂等等。
这是因为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本来就是城市手工业者组成的建设兵团,大部分是苦力跟织工、真正能说手艺人的,也就是些泥瓦匠、木匠、铁匠之类的小手艺人。
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手艺还行的,大都进入了早期的精武军,手艺特别高超的,则被李永吉当作重点保护对象,给钱开技术学校,把这些老师傅当老师养了起来,以培养新的技工。只有那些手艺很一般的,或者说比较差的,才继续留在建设兵团服役。
虽然如此,但挑选一些年轻人进厂当工业,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苏州跟无锡也算人杰地灵,识字率算比较高的地方,所以这些建设兵团大军的识字率还算是勉强,这么挑挑拣拣下来,识字率都能达到两成,也算很厉害了。
只要能识字,肯用心学,要当好一个普通的工人还是没问题的。
李永吉有时候觉得,自己似乎走了个弯路,别人都是一开始先打地基,先种田玩工业啥的,然后再出去打天下,自己倒好,先出兵打天下,然后回过头来再发展工业玩种田。
当然,一开始李永吉也是想先种田,等种田差不多了以后再出去平推的,可现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至少跟他想的并不一样。
开头的时候吧,李永吉自己太废柴,根本就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都是走到哪儿算哪儿,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的最多的是怎么赚钱;等他有了点钱,也稍微有点实力,脑子有了点思路,想要安心种田了吧,又计划赶不上变化,被自己的手下所累,不得不闷头解决应接不暇的各种麻烦事儿。
有时候李永吉自己也觉得,别人怎么就做的那么容易,那么轻松,怎么到了自己这边,每天忙的要死,还做的磕磕绊绊的呢。
后来李永吉想明白了,人跟人不同,而且就算是智商爆表的人,现实中要做成一件事也很难,更何况是在这个普遍缺乏人才的十九世纪中期呢。
在这个民智普遍未开的国度,缺人缺的李永吉都肝疼,就算有开挂,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已经算是还不错了。
当然,这不是说李永吉在以前的日子里就没犯错,相反,他犯错还不少,不过好歹李永吉的应变能力还不错,靠着坚定的意志还有金手指,一个一个的都应付过来了。
应该说,李永吉的确本身有很多缺点,比如做事顾头不顾尾,没有长性,太过随意,但他也有优点,那就是做事雷厉风行,不拖延,不迟疑,而且总是要把一件事做好了,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正因为他这个果断的品质,才让她把一个又一个的危机给化解了下来。
不管如何,在李永吉的亲自干预下,在金手指的光芒以及大量人力资源的灌注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马鞍山工业区总算是稍具雏形,就算是不用金手指帮忙,也可以自行运转了。
特别是武器方面,半个月前在马鞍山工业区新开的001号兵工厂,俗称马鞍山兵工厂的地方,已经可以用目前已有的冲床车床等工业设备,用自产的钢铁跟木托,去生产海军版柯尔特左轮手枪,终极改良版1878式夏普斯步枪与原版12磅拿破仑炮(就是列强普遍用的那种),再加上相关弹药也完全能够自己生产。
虽然新的马鞍山兵工厂产能还不高,比如海军柯尔特左轮手枪,目前只能做到日产二十支,夏普斯步枪只能做到日产三十支,至于12磅拿破仑炮,更是三天才能造一门。
但不管怎么样,在军火一块,已经算是自给自足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到了这个时候,李永吉才总算是略微松了一口气,不再每天全心全意的忙工业建设,而是把目光重新看向别的方向。
比如说,不知道已经到了那儿的俄国远征军,比如说即将开始的南京大阅兵,比如说,正在美国上演的那场改变美国历史,甚至是改变世界历史的南北战争!
。
,
在这段时间里,李永吉几乎把军事与内政的事情完全放手,只一门心思留在马鞍山,一边忙着跟大家熟悉新的工业设施,一边忙着完善新的马鞍山重工业区。
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新工人初步熟悉炼钢厂的性能了,产能很快就突破到日产钢胚500吨的大关,其中一半用来生产武器以及其他钢制农具,另外一半则全部用来制作60钢轨。
也就是说,在日产钢材500吨的产能下,用去一半,那一天生产的钢轨,就可以铺设大概2000米左右。
正因为钢轨产能上去了,所以李永吉在兴建马鞍山港的同时,正式开启了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建设工程。
第一条铁路,被命名为马广线,也`无`错``.`s`就是马鞍山到广德县的铁路建设。为了这条铁路,李永吉把陆续生产出来的钢轨,全部铺设在马广线这一段的铁路线上,先建设马广线,以筹备建设经验。同时这条线路建成后,可以更高效的调配马鞍山与广德县两地的能源资源,为将来的工业增产以及铁路大建设做准备。为了加快这条铁路的施工速度,李永吉充分利用了人力多的优势,采取多点作业,分段施工的方法,也就是说在不同地段同时铺路。
这样做虽然铺设的速度更快,但却严重浪费人力,而且不能使用铁轨本身的运力,非集团化作业不可。
当初为了建设马鞍山重工业区跟马鞍山港,李永吉特别调集了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过来,让经验老道的无锡建设兵团负责修筑马鞍山工业基地,让苏州建设兵团负责修筑马鞍山港,至于当涂建设兵团。依旧是做最基础的路基建设,也就是修建不铺设铁轨的铁路。
苏州建设兵团与无锡建设兵团不用说,总共三十万人,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了,让这两个兵团负责重工业以及港口的建设事宜,保证不会出错,而负责这两个兵团的总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无锡当时首任行政长官,现在的建设部部长——苏建华。
至于当涂建设兵团,由于地处要冲。总数也有十五万人,是一个大型建设兵团,虽然历史不如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多是生手,好在修铁路并不需要太大的技术活儿,只需要人力够,物资全就可以,所以多少还算应付得来。为了运输物资,李永吉除了动员了大量船舶运送日常补给品。甚至还出动了两艘飞艇,来帮助运输水泥砂石及其他物资,倒是也算相当的高科技了。
就因为人多力量大,所以哪怕大家技术还不熟练。机械设备也十分缺乏,但当正式铺设铁轨之后,利用飞艇吊运加分段施工的方法,铁路的修筑速度还是以一天两千米的速度凶猛的向前推进。以至于出现了人力浪费,而铁轨不足的情况。
为了充分利用十五万人的人力,李永吉都不得不把钢铁厂的产能大都转到生产铁轨上。减少了武器跟农具制造的速度,以至于把铁路修筑速度一下子推到了一天三千米的大关。
马鞍山钢铁厂到广德县工业基地大概有178公里,如果按照一天三公里的修筑速度,大概只要两个来月的时间,就可以把这条铁路修成。
其实就算这样,也无法完全利用完十五万人的人力,但如果再压缩武器生产跟农具的生产数目,恐怕会影响农业生产,所以最终还是选了部分人继续沿铁路线修建公路,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当涂建设兵团是全部用来修建铁路外,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并非是全部用来搞建筑了,这两个建设兵团至少有一半的人其实都转变成了产业工人。
比如有的进入钢铁厂,有的人进入了铸造厂,有的人进入了水泥厂,伐木场,木工厂,预制件厂等等。
这是因为苏州建设兵团跟无锡建设兵团本来就是城市手工业者组成的建设兵团,大部分是苦力跟织工、真正能说手艺人的,也就是些泥瓦匠、木匠、铁匠之类的小手艺人。
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手艺还行的,大都进入了早期的精武军,手艺特别高超的,则被李永吉当作重点保护对象,给钱开技术学校,把这些老师傅当老师养了起来,以培养新的技工。只有那些手艺很一般的,或者说比较差的,才继续留在建设兵团服役。
虽然如此,但挑选一些年轻人进厂当工业,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苏州跟无锡也算人杰地灵,识字率算比较高的地方,所以这些建设兵团大军的识字率还算是勉强,这么挑挑拣拣下来,识字率都能达到两成,也算很厉害了。
只要能识字,肯用心学,要当好一个普通的工人还是没问题的。
李永吉有时候觉得,自己似乎走了个弯路,别人都是一开始先打地基,先种田玩工业啥的,然后再出去打天下,自己倒好,先出兵打天下,然后回过头来再发展工业玩种田。
当然,一开始李永吉也是想先种田,等种田差不多了以后再出去平推的,可现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至少跟他想的并不一样。
开头的时候吧,李永吉自己太废柴,根本就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都是走到哪儿算哪儿,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的最多的是怎么赚钱;等他有了点钱,也稍微有点实力,脑子有了点思路,想要安心种田了吧,又计划赶不上变化,被自己的手下所累,不得不闷头解决应接不暇的各种麻烦事儿。
有时候李永吉自己也觉得,别人怎么就做的那么容易,那么轻松,怎么到了自己这边,每天忙的要死,还做的磕磕绊绊的呢。
后来李永吉想明白了,人跟人不同,而且就算是智商爆表的人,现实中要做成一件事也很难,更何况是在这个普遍缺乏人才的十九世纪中期呢。
在这个民智普遍未开的国度,缺人缺的李永吉都肝疼,就算有开挂,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已经算是还不错了。
当然,这不是说李永吉在以前的日子里就没犯错,相反,他犯错还不少,不过好歹李永吉的应变能力还不错,靠着坚定的意志还有金手指,一个一个的都应付过来了。
应该说,李永吉的确本身有很多缺点,比如做事顾头不顾尾,没有长性,太过随意,但他也有优点,那就是做事雷厉风行,不拖延,不迟疑,而且总是要把一件事做好了,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正因为他这个果断的品质,才让她把一个又一个的危机给化解了下来。
不管如何,在李永吉的亲自干预下,在金手指的光芒以及大量人力资源的灌注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马鞍山工业区总算是稍具雏形,就算是不用金手指帮忙,也可以自行运转了。
特别是武器方面,半个月前在马鞍山工业区新开的001号兵工厂,俗称马鞍山兵工厂的地方,已经可以用目前已有的冲床车床等工业设备,用自产的钢铁跟木托,去生产海军版柯尔特左轮手枪,终极改良版1878式夏普斯步枪与原版12磅拿破仑炮(就是列强普遍用的那种),再加上相关弹药也完全能够自己生产。
虽然新的马鞍山兵工厂产能还不高,比如海军柯尔特左轮手枪,目前只能做到日产二十支,夏普斯步枪只能做到日产三十支,至于12磅拿破仑炮,更是三天才能造一门。
但不管怎么样,在军火一块,已经算是自给自足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到了这个时候,李永吉才总算是略微松了一口气,不再每天全心全意的忙工业建设,而是把目光重新看向别的方向。
比如说,不知道已经到了那儿的俄国远征军,比如说即将开始的南京大阅兵,比如说,正在美国上演的那场改变美国历史,甚至是改变世界历史的南北战争!
。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469/506989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