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出人意料的维克斯堡战役(一)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由于石墙杰克逊所部的顽强,外加战壕铁丝网阵地的棘手,导致约瑟夫.胡克的十八万大军迟迟不能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展开突破。,
十天以后,也就是3月28日的时候,随着罗伯特.李率领六万主力赶来支援的时候,南北双方的人数比已经达到了九万对十八万,虽然南方还是处于劣势,但在依托阵地的情况下,北方军已经很难轻易拿下这里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约瑟夫.胡克除了继续进攻,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因为他已经带兵过河,不拿下弗雷德里克斯堡,他就无法前进。
另外,就算他想现在撤退也不可能了,后面有一条河拦着,对面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再悠哉游哉的撤走,必然会展开追击,因此贸然撤退,就意味着大溃败。
总之,胡克将军的伟大军团现在已经面临一种背水一战的局面,就看他是否真能激励起勇气,彻底拿下弗雷德里克斯堡这个顽固的据点了。
事实上,罗伯特.李的到来,反倒是让胡克呼了口气,因为他不用再选择了,只要闷头打下去就可以了。
尽管弗雷德里克斯堡的阵地十分棘手,但联盟军的人数劣势在那摆着,只要联邦军肯付出牺牲,用人命填也能填过去。
然而胡克的想法很好,现实却不允许,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手底下的士兵素质太差,无法达成胡克的战略意图。
说白了,就是联邦军扩张太快,兵员大都是初次上战场的菜鸟,导致作战意志不够坚决,让他们防守还可以,去打残酷的攻坚战,效果绝对不会好。
其实要不是这些联邦军的素质太差。稍微遇到挫折就后撤,也不会打了十天都打不下弗雷德里克斯堡,哪怕这里有战壕跟铁丝网。
因此,联邦军人数虽多,但也就比乌合之众稍好一点而已,要不是联盟军同样补充了大量新兵员,拖累了整体作战素质,这场仗根本就不会拖这么久。
结果就是,尽管约瑟夫.胡克一意孤行的下令强行攻击,可连续攻击了三天。除了让自己的伤亡数字增加到一万三,也让对方死伤了四千人,其他的战果一无所获,他甚至连最外围的壕沟阵地都没拿下。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无法再打了,因为联邦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再强行进攻,只能是让伤亡更大而已,结果毫无意义。
而且。这个时候的联邦军好歹还有不少元气,如果继续不计后果的强行攻打,那很可能就要被对方反败为胜,弄不好就真的要变成大崩溃了。
这可不是后世的一战二战时代。军队死伤超过一半也能继续战斗,在这个时代,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就算是正规军。一旦伤亡超过两成,实际上就不能再战了,而像临时征召的新兵。伤亡超过一成,战斗能力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联邦军的进攻连续受挫,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尤其是这种伤亡惨重却没什么战果的情况,对士气的打击更加严重。
察觉到部队的士气很低之后,乔治.米德主动找到约瑟夫.胡克,开始劝说道:“司令官,不能再打下去了,现在部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必须先撤回去,重新修整之后再战,继续这么下去,万一给对方找到机会,趁机发动反攻,我们就危险了。”
“我知道。”约瑟夫.胡克叹了口气,“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总统命令我务必攻克这该死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我怎么可能不听他的命令?”
“原来是这样。”乔治.米德点点头,“问题就在于,您是更在意总统先生的怒火呢,还是更在意士兵的生命?”
听了乔治.米德的话,约瑟夫.胡克点点头:“说实在的,我对司令官的职位并不在意,不过我在意的是,在目前这种情况,就算我们想撤退,恐怕也不可能了,对面的罗伯特不会放过我们的,除非我们能拿下这该死的弗雷德里克斯堡。”
“敌人也在不停的增援,跟我们的人数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乔治.米德道,“而且他们的补给线比我们要短,防御工事做的也好,继续这样打下去,只能继续对峙胶着下去,除了让双方不停的流血,毫无意义。”
“乔治,你怎么还不明白。”约瑟夫.胡克道,“不是我不想撤退,是我没法撤退。就算我们想走,对面的人能同意么?”
“其实你可以换个角度想。”乔治.米德道,“现在我们是进攻方,我们还占有主动权,因此如果我们要走的话,还是可以走的,最多有一些损失罢了。”
“你有什么好建议么?”胡克道。
“我们可以一边进攻,一边撤退。”乔治.米德道,“我们可以继续安排一些部队进攻,但力度要小一点,只让对方感觉到一点压力就可以。在进攻的同时,我们可以在后方打造更多的浮桥,做出援军即将到来的样子。等浮桥造好,我们再一边进攻,一边分批撤退。
只要小心一点,对面就算发现,我们的主力也已经过河撤退,再之后,我们可以沿河布置掩护部队,掩护最后的狙击部队撤退。
这样一来,过了河的我们,就成了防守方,而他们就变成进攻方,失去了防御工事的便利,相信以罗伯特的眼光,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而一旦过了河,我们就可以隔河跟他们对峙,也同样挖掘那种壕沟工事,跟他们耗下去就行。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算失败,只是一种战术性后退罢了。”
“这个办法倒也不错。”约瑟夫.胡克点点头,“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取得进展,总统那边恐怕过不去。”
“至少,我们在这里牵制住了他们的主力。”乔治.米德道,“我们的实力要比他们强,他们能打的就是这个北弗吉尼亚军团了,只要我们能够分出部分部队牵制住他们的主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继续组织另外一支大军,从另外一个地方绕过去。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继续练兵,只要这些小伙子们熟悉了战场,上阵的时候不再发抖,可以冷静的面对死亡,不会稍微一受挫折就往回跑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可以进攻的时候了。”
听到乔治.米德这样说,约瑟夫.胡克点了点头。
的确,在武器方面没有决定性进步的时候。兵力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但前提是你能否把兵力优势发挥出来。
联邦军现在的兵员人数是不少,可大多都是匆忙从训练场出来的新兵,很多甚至都没怎么经过训练,就是征召了人之后,发了一把武器就派了过来,甚至因为军情紧急,很多士兵连军服都没有,穿的还是便装。
这就导致联邦军的伟大军团虽然规模庞大。但看起来却有些寒酸,至少在制服上做不到完全统一,一看就是民兵的架势。
民兵也不是不行,比如当年的独立战争。美国人就是靠民兵打败了英国正规军,但问题是,民兵必须经过战火历练,如果一上来就打残酷的攻坚战。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先跟对方对峙,让自己的士兵适应一下战场气氛。等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不再害怕发抖,下命令的时候可以无视枪林弹雨跟周围的死亡,只会麻木的听命前进,那么就算是合格了。
一旦这些士兵有了这样的觉悟,再去跟南方佬打,哪怕对方有那种让人头皮发麻的战壕工事,在强大的人海战术面前也一样挡不住。
也就是说,如今联邦军之所以迟迟不能推进,对面的顽强抵抗也好,战壕工事也罢,都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联邦军自己不争气,心理素质跟士气都太差了。
跟乔治.米德聊过之后,约瑟夫.胡克不再迟疑,果然一边派人继续进攻,但力度远远不如以前,只是在外围开开炮,打打排枪,一副小心谨慎的姿态。
同时呢,胡克还让工兵在后方加紧修建新的浮桥,一口气修了十六条浮桥,对下面的解释就是援军即将到来,提前修好浮桥好方便援军过来。
别说,这么一说,的确对浮动的军心有所好处,本来因为进攻受挫导致的低落士气,在听到有援军的时候,又稍微提升了一点。
三天以后,浮桥全部建成,约瑟夫.胡克在正面发动了一次军级进攻,照例是浅尝辄止,一有损失就撤,但却绵绵不断,给人一种要造成对方疲劳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呢,每当到了夜晚,胡克就会分批撤退,先是撤退伤员,然后就是其他建制还算完好的部队,至于那些在前线接触部队,一点也没动。
这种边打边撤的行动一直持续了五天,当撤回去十三万人的时候,联邦军自己也发现有些不对了。
因为营帐虽然没少,但军营里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同时进攻的力度也越来越小,明显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最后,等联盟军也发觉不对的时候,联邦军已经基本把部队都撤过了河,河对面只留了三万军队做狙击。
这个时候,联盟军自然是不能放过,开始转守为攻,但联邦军对此早有准备,狙击部队都是精锐,边打边撤退,而河这边的主力也集中了全部的火炮给予支援,不让联邦军有机可乘。
发现要吃掉那支狙击部队损失过大,联盟军也就停止了追击,放过了这支部队,至此,联邦军全部撤回原来的出发阵地,与联盟军隔河相望。
就这样,这场被称之为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的战斗,就以双方恢复对峙为结束,当然,事后双方都称自己赢得了战斗,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局而已。
此战过后,联盟军继续大肆修筑起了战壕阵地,导致联邦军在东线迟迟无法打开局面,失去了进攻能力,双方由原先的你来我往,变成了相互对峙的局面,战壕对峙,成了东线战场的主旋律。
林肯总统虽然对此十分恼怒。并且撤换了约瑟夫.胡克,由乔治.米德代替他成为伟大军团的司令官,但面对联盟军的战壕阵地,米德来了也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任由东线战场变成了对峙局面。
现在,明白状况的林肯也只能任由东线继续这样对峙下去,把目光放在了西线,寄希望与高歌猛进的西线战场。
就在联邦军在东线战场连战连败,最后不得不跟联盟军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对峙胶着的时候,联邦军在西部战场却接连获得了大胜利。
就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进入胶着对峙的同时。由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所带领的田纳西军团正在密西西比州狂飙猛进。
格兰特先是派兵攻占了田纳西州重镇孟菲斯,之后,他率领八万大军,开始向维克斯堡挺进,希望通过功课维克斯堡,来完全控制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被称为“众河之父”,它河宽水深,有优良的航道。是美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战略地位极重要。
这条河流的存在,把南部的联盟国分成东西两半,是德克萨斯州等西部州与里士满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同道之一。像德克萨斯州的牛羊肉,还有从中国进口的武器装备等,都是依靠这里运往里士满,所以被南方视为生命线。
而且密西西比河流经边境蓄奴州肯塔基和密苏里。谁控制了密西西比河,谁就控制了上述两州,无形中就增加了其经济、军事力量。尤其是不可估量的政治份量。可以说,一旦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就等于切断了联盟国东西部之间的联系,如果再控制了海上交通线,那么失去补给的联盟国就彻底没戏了。因此,无论是出于经济目的还是政治目的,密西西比河都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重点目标。
维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的要冲,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不过相距74公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谁控制了维克斯堡,谁就控制了密西西比河的下游,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因为这里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南方军对此十分重视,有5万由彭伯顿率领的密西西比河军团防守,实力也算强大,但与格兰特的八万田纳西军团相比,还是略有不如。
由于格兰特的进攻意图毫无遮拦,而且进攻力度也不小,因此为了确保维克斯堡不失,联盟国的戴维斯总统立刻命令伤愈归队的名将约瑟夫.约翰斯顿带领联盟国的田纳西军团前往支援。
约瑟夫.约翰斯顿接受命令后,立刻带领两万军队在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杰克逊城集结,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格兰特忽然带领八万大军出现,居然不打维克斯堡,先打起了杰克逊城。
格兰特的八万大军都是连战连胜的虎狼之师,而约瑟夫.约翰斯顿所带领的部队却不过两万出头,且部队是新组建的,都是刚征召的新兵,两者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了太多。
杰克逊城虽然是密西西比州的首府,但却不是战略要地,周围一马平川,防守方面十分不利,所以面对格兰特的迅猛进攻,杰克逊城立刻就给吃不消。
这就是掌握主动权的好处了,掌握了先机,想打谁打谁,可以有效的调动别人,而格兰特在这方面的才能是相当出色的。
杰克逊城受到攻击后,约瑟夫.约翰斯立刻向维克斯堡的彭伯顿求援,要求对方率领全部兵马,放弃维克斯堡,双方一起合攻格兰特。
毫无疑问,约瑟夫.约翰斯的这个战术还是很精明的,格兰特现在是攻击方,约瑟夫.约翰斯是守城方,虽然约瑟夫.约翰斯的守军无论在人数还是素质都不如对方,但格兰特想短期内攻下杰克逊也不现实。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彭伯顿带领五万大军从后方攻击格兰特,前后夹击,就算无法击败格兰特,也能困住格兰特。
一旦困住了格兰特,联盟军就有了极高的胜算,毕竟格兰特是孤军深入,而联盟军却可以获得更多的补给跟援军,因此在这里跟格兰特对峙,对联盟军是有利的。
然而,彭伯顿却患得患失,没有出动所有兵马。只是分出了三万部队前去支援,可想而知,这点兵力根本就对八万多人的格兰特构不成威胁,更何况这支兵马还拖拖拉拉,行军速度慢如蜗牛。
面对彭伯顿的援军,格兰特分出三万人防御援军,自己集中五万兵马,疯狂的进攻杰克逊城,连格兰特自己都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面对格兰特军的疯狂进攻,杰克逊城的部队承受不住。为了避免被全面歼灭,约瑟夫.约翰斯不得不带领残兵剩将,退出了杰克逊城。
这个时候,约瑟夫.约翰斯的部队已经不足五千,已经对格兰特构不成威胁了。
打败了约瑟夫.约翰斯的部队后,格兰特也不停歇,继续带领剩余的四万五千多大军,回头汇合三万防御部队,收拾起了那支从维克斯堡出来的援军。
可想而知。七万五千多兵马来攻打三万人,又是在大平原上,所以维克斯堡援军立刻不支,灰溜溜的向后撤退。
发现这支部队开始后撤。格兰特得理不饶人,追着这支部队的屁股后面打,一直打一直打,打到维克斯堡才算完。
到了这个时候。格兰特原本希望一鼓作气趁势打进维克斯堡的,可惜维克斯堡经营多年,不是那么好打的。而且这里的守军人数也不少,要想靠速攻来打下来,是不现实的。
等发现没法靠速攻来攻下来,格兰特也就不取巧了,堂堂正正的摆开部队,把维克斯堡围困起来,然后让运河上的北方军舰队,日夜不停的向维克斯堡开炮。
到了这个时候,维克斯堡的情况十分紧急,约瑟夫.约翰斯想要派兵救援,却又有心无力,因为他现在七拼八凑,也只凑了一万多人马,这点人去救援,简直就是塞牙缝。
不过戴维斯总统下了死命令,约瑟夫.约翰斯也只好硬着头皮带兵前去支援,可惜格兰特对外围防守十分重视,没有破绽,导致约瑟夫.约翰斯只能在外围眼睁睁的看着,却无法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这个时候,格兰特其实还没有完成对维克斯堡的全面包围,所以约瑟夫.约翰斯派人潜入了维克斯堡,告诉司令官彭伯顿,让他赶紧带领所有部队撤出来,放弃维克斯堡,与他汇合。
说白了,约瑟夫.约翰斯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维克斯堡已经是死城一个,没必要死守着这座城,还是要保存有生力量为妙。
但可惜彭伯顿没有听他的,反而觉得维克斯堡兵精粮足,地势险要,格兰特绝对攻不下来,所以要死守维克斯堡。
得到这个消息后,约瑟夫.约翰斯大怒,对这个不听话的下属十分头疼。
要知道,约瑟夫.约翰斯才是总司令,彭伯顿只是他的下属,可现在他下了命令,彭伯顿却抗命不尊,这让他十分恼火。
除了因为不听命令恼火外,约瑟夫.约翰斯也有更现实的考虑,因为他觉得如今的维克斯堡守不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维克斯堡的守军虽然多,但地方不大,以前的粮食跟弹药补给都是靠杰克逊城或者走运河。
现在杰克逊城已经陷落,这方面的补给已经失去,至于运河,北方军的舰队处于优势地位,已经封锁了河面,这导致通过运河运送补给的企图也无法实现。
也就是说,维克斯堡已经是孤城一座,一旦被围困下去,在得不到援兵及时救援的情况下,结果不堪设想。
约瑟夫.约翰斯把自己的意见向里士满汇报,希望通过戴维斯总统,直接下命让彭伯顿听命,可惜戴维斯居然听信了彭伯顿的话,觉得能守住,而且近期就会派出援军,所以就没听约瑟夫.约翰斯的意见。
事已至此,约瑟夫.约翰斯虽然着急,可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外面带兵继续监视,同时催促里士满,赶紧派援军过来,要大量的援军,至少五万人的援军!
只可惜,现在的里士满都要优先保证罗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亚兵团,根本就没有兵力去给约瑟夫.约翰斯使用,至于其他地方的兵马,也抽不出多少人了,毕竟联盟军的底子在那摆着。
因此,戴维斯没有给约瑟夫.约翰斯援军,只是让他不要着急,援军会有的。
没有了其他部队的干涉,加上彭伯顿的守军又没有更主动的行动,所以格兰特的行动越发大胆,不停的发动战争,来攻占外为据点,切断维克斯堡与外围的联系。
到了1863年4月26日,格兰特又攻占了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这下子,算是彻底切断了维克斯堡与外面的联系,而到了这个时候,维克斯堡的命运看似已经决定了。
此后,完成了围困的格兰特不再着急进攻,每天只是向城里面打打炮,决定困死维克斯堡,并且多次要求对方无条件投降。
1863年5月15日,维克斯堡守军已经出现了粮食危机,彭伯顿不得不开始实行配给制,并且迅速组织了几次突围行动,但毫无疑问的都失败了。
然而,就在格兰特得意洋洋的觉得大局已定的时候,到了1863年6月11日,一支从南边突然出现的军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从根本上扭转了这场战役的胜负!(未完待续。。)
十天以后,也就是3月28日的时候,随着罗伯特.李率领六万主力赶来支援的时候,南北双方的人数比已经达到了九万对十八万,虽然南方还是处于劣势,但在依托阵地的情况下,北方军已经很难轻易拿下这里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约瑟夫.胡克除了继续进攻,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因为他已经带兵过河,不拿下弗雷德里克斯堡,他就无法前进。
另外,就算他想现在撤退也不可能了,后面有一条河拦着,对面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再悠哉游哉的撤走,必然会展开追击,因此贸然撤退,就意味着大溃败。
总之,胡克将军的伟大军团现在已经面临一种背水一战的局面,就看他是否真能激励起勇气,彻底拿下弗雷德里克斯堡这个顽固的据点了。
事实上,罗伯特.李的到来,反倒是让胡克呼了口气,因为他不用再选择了,只要闷头打下去就可以了。
尽管弗雷德里克斯堡的阵地十分棘手,但联盟军的人数劣势在那摆着,只要联邦军肯付出牺牲,用人命填也能填过去。
然而胡克的想法很好,现实却不允许,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手底下的士兵素质太差,无法达成胡克的战略意图。
说白了,就是联邦军扩张太快,兵员大都是初次上战场的菜鸟,导致作战意志不够坚决,让他们防守还可以,去打残酷的攻坚战,效果绝对不会好。
其实要不是这些联邦军的素质太差。稍微遇到挫折就后撤,也不会打了十天都打不下弗雷德里克斯堡,哪怕这里有战壕跟铁丝网。
因此,联邦军人数虽多,但也就比乌合之众稍好一点而已,要不是联盟军同样补充了大量新兵员,拖累了整体作战素质,这场仗根本就不会拖这么久。
结果就是,尽管约瑟夫.胡克一意孤行的下令强行攻击,可连续攻击了三天。除了让自己的伤亡数字增加到一万三,也让对方死伤了四千人,其他的战果一无所获,他甚至连最外围的壕沟阵地都没拿下。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无法再打了,因为联邦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再强行进攻,只能是让伤亡更大而已,结果毫无意义。
而且。这个时候的联邦军好歹还有不少元气,如果继续不计后果的强行攻打,那很可能就要被对方反败为胜,弄不好就真的要变成大崩溃了。
这可不是后世的一战二战时代。军队死伤超过一半也能继续战斗,在这个时代,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就算是正规军。一旦伤亡超过两成,实际上就不能再战了,而像临时征召的新兵。伤亡超过一成,战斗能力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联邦军的进攻连续受挫,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尤其是这种伤亡惨重却没什么战果的情况,对士气的打击更加严重。
察觉到部队的士气很低之后,乔治.米德主动找到约瑟夫.胡克,开始劝说道:“司令官,不能再打下去了,现在部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必须先撤回去,重新修整之后再战,继续这么下去,万一给对方找到机会,趁机发动反攻,我们就危险了。”
“我知道。”约瑟夫.胡克叹了口气,“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总统命令我务必攻克这该死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我怎么可能不听他的命令?”
“原来是这样。”乔治.米德点点头,“问题就在于,您是更在意总统先生的怒火呢,还是更在意士兵的生命?”
听了乔治.米德的话,约瑟夫.胡克点点头:“说实在的,我对司令官的职位并不在意,不过我在意的是,在目前这种情况,就算我们想撤退,恐怕也不可能了,对面的罗伯特不会放过我们的,除非我们能拿下这该死的弗雷德里克斯堡。”
“敌人也在不停的增援,跟我们的人数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乔治.米德道,“而且他们的补给线比我们要短,防御工事做的也好,继续这样打下去,只能继续对峙胶着下去,除了让双方不停的流血,毫无意义。”
“乔治,你怎么还不明白。”约瑟夫.胡克道,“不是我不想撤退,是我没法撤退。就算我们想走,对面的人能同意么?”
“其实你可以换个角度想。”乔治.米德道,“现在我们是进攻方,我们还占有主动权,因此如果我们要走的话,还是可以走的,最多有一些损失罢了。”
“你有什么好建议么?”胡克道。
“我们可以一边进攻,一边撤退。”乔治.米德道,“我们可以继续安排一些部队进攻,但力度要小一点,只让对方感觉到一点压力就可以。在进攻的同时,我们可以在后方打造更多的浮桥,做出援军即将到来的样子。等浮桥造好,我们再一边进攻,一边分批撤退。
只要小心一点,对面就算发现,我们的主力也已经过河撤退,再之后,我们可以沿河布置掩护部队,掩护最后的狙击部队撤退。
这样一来,过了河的我们,就成了防守方,而他们就变成进攻方,失去了防御工事的便利,相信以罗伯特的眼光,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而一旦过了河,我们就可以隔河跟他们对峙,也同样挖掘那种壕沟工事,跟他们耗下去就行。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算失败,只是一种战术性后退罢了。”
“这个办法倒也不错。”约瑟夫.胡克点点头,“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取得进展,总统那边恐怕过不去。”
“至少,我们在这里牵制住了他们的主力。”乔治.米德道,“我们的实力要比他们强,他们能打的就是这个北弗吉尼亚军团了,只要我们能够分出部分部队牵制住他们的主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继续组织另外一支大军,从另外一个地方绕过去。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继续练兵,只要这些小伙子们熟悉了战场,上阵的时候不再发抖,可以冷静的面对死亡,不会稍微一受挫折就往回跑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可以进攻的时候了。”
听到乔治.米德这样说,约瑟夫.胡克点了点头。
的确,在武器方面没有决定性进步的时候。兵力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但前提是你能否把兵力优势发挥出来。
联邦军现在的兵员人数是不少,可大多都是匆忙从训练场出来的新兵,很多甚至都没怎么经过训练,就是征召了人之后,发了一把武器就派了过来,甚至因为军情紧急,很多士兵连军服都没有,穿的还是便装。
这就导致联邦军的伟大军团虽然规模庞大。但看起来却有些寒酸,至少在制服上做不到完全统一,一看就是民兵的架势。
民兵也不是不行,比如当年的独立战争。美国人就是靠民兵打败了英国正规军,但问题是,民兵必须经过战火历练,如果一上来就打残酷的攻坚战。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先跟对方对峙,让自己的士兵适应一下战场气氛。等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不再害怕发抖,下命令的时候可以无视枪林弹雨跟周围的死亡,只会麻木的听命前进,那么就算是合格了。
一旦这些士兵有了这样的觉悟,再去跟南方佬打,哪怕对方有那种让人头皮发麻的战壕工事,在强大的人海战术面前也一样挡不住。
也就是说,如今联邦军之所以迟迟不能推进,对面的顽强抵抗也好,战壕工事也罢,都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联邦军自己不争气,心理素质跟士气都太差了。
跟乔治.米德聊过之后,约瑟夫.胡克不再迟疑,果然一边派人继续进攻,但力度远远不如以前,只是在外围开开炮,打打排枪,一副小心谨慎的姿态。
同时呢,胡克还让工兵在后方加紧修建新的浮桥,一口气修了十六条浮桥,对下面的解释就是援军即将到来,提前修好浮桥好方便援军过来。
别说,这么一说,的确对浮动的军心有所好处,本来因为进攻受挫导致的低落士气,在听到有援军的时候,又稍微提升了一点。
三天以后,浮桥全部建成,约瑟夫.胡克在正面发动了一次军级进攻,照例是浅尝辄止,一有损失就撤,但却绵绵不断,给人一种要造成对方疲劳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呢,每当到了夜晚,胡克就会分批撤退,先是撤退伤员,然后就是其他建制还算完好的部队,至于那些在前线接触部队,一点也没动。
这种边打边撤的行动一直持续了五天,当撤回去十三万人的时候,联邦军自己也发现有些不对了。
因为营帐虽然没少,但军营里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同时进攻的力度也越来越小,明显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最后,等联盟军也发觉不对的时候,联邦军已经基本把部队都撤过了河,河对面只留了三万军队做狙击。
这个时候,联盟军自然是不能放过,开始转守为攻,但联邦军对此早有准备,狙击部队都是精锐,边打边撤退,而河这边的主力也集中了全部的火炮给予支援,不让联邦军有机可乘。
发现要吃掉那支狙击部队损失过大,联盟军也就停止了追击,放过了这支部队,至此,联邦军全部撤回原来的出发阵地,与联盟军隔河相望。
就这样,这场被称之为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的战斗,就以双方恢复对峙为结束,当然,事后双方都称自己赢得了战斗,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局而已。
此战过后,联盟军继续大肆修筑起了战壕阵地,导致联邦军在东线迟迟无法打开局面,失去了进攻能力,双方由原先的你来我往,变成了相互对峙的局面,战壕对峙,成了东线战场的主旋律。
林肯总统虽然对此十分恼怒。并且撤换了约瑟夫.胡克,由乔治.米德代替他成为伟大军团的司令官,但面对联盟军的战壕阵地,米德来了也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任由东线战场变成了对峙局面。
现在,明白状况的林肯也只能任由东线继续这样对峙下去,把目光放在了西线,寄希望与高歌猛进的西线战场。
就在联邦军在东线战场连战连败,最后不得不跟联盟军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对峙胶着的时候,联邦军在西部战场却接连获得了大胜利。
就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进入胶着对峙的同时。由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所带领的田纳西军团正在密西西比州狂飙猛进。
格兰特先是派兵攻占了田纳西州重镇孟菲斯,之后,他率领八万大军,开始向维克斯堡挺进,希望通过功课维克斯堡,来完全控制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被称为“众河之父”,它河宽水深,有优良的航道。是美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战略地位极重要。
这条河流的存在,把南部的联盟国分成东西两半,是德克萨斯州等西部州与里士满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同道之一。像德克萨斯州的牛羊肉,还有从中国进口的武器装备等,都是依靠这里运往里士满,所以被南方视为生命线。
而且密西西比河流经边境蓄奴州肯塔基和密苏里。谁控制了密西西比河,谁就控制了上述两州,无形中就增加了其经济、军事力量。尤其是不可估量的政治份量。可以说,一旦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就等于切断了联盟国东西部之间的联系,如果再控制了海上交通线,那么失去补给的联盟国就彻底没戏了。因此,无论是出于经济目的还是政治目的,密西西比河都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重点目标。
维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的要冲,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不过相距74公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谁控制了维克斯堡,谁就控制了密西西比河的下游,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因为这里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南方军对此十分重视,有5万由彭伯顿率领的密西西比河军团防守,实力也算强大,但与格兰特的八万田纳西军团相比,还是略有不如。
由于格兰特的进攻意图毫无遮拦,而且进攻力度也不小,因此为了确保维克斯堡不失,联盟国的戴维斯总统立刻命令伤愈归队的名将约瑟夫.约翰斯顿带领联盟国的田纳西军团前往支援。
约瑟夫.约翰斯顿接受命令后,立刻带领两万军队在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杰克逊城集结,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格兰特忽然带领八万大军出现,居然不打维克斯堡,先打起了杰克逊城。
格兰特的八万大军都是连战连胜的虎狼之师,而约瑟夫.约翰斯顿所带领的部队却不过两万出头,且部队是新组建的,都是刚征召的新兵,两者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了太多。
杰克逊城虽然是密西西比州的首府,但却不是战略要地,周围一马平川,防守方面十分不利,所以面对格兰特的迅猛进攻,杰克逊城立刻就给吃不消。
这就是掌握主动权的好处了,掌握了先机,想打谁打谁,可以有效的调动别人,而格兰特在这方面的才能是相当出色的。
杰克逊城受到攻击后,约瑟夫.约翰斯立刻向维克斯堡的彭伯顿求援,要求对方率领全部兵马,放弃维克斯堡,双方一起合攻格兰特。
毫无疑问,约瑟夫.约翰斯的这个战术还是很精明的,格兰特现在是攻击方,约瑟夫.约翰斯是守城方,虽然约瑟夫.约翰斯的守军无论在人数还是素质都不如对方,但格兰特想短期内攻下杰克逊也不现实。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彭伯顿带领五万大军从后方攻击格兰特,前后夹击,就算无法击败格兰特,也能困住格兰特。
一旦困住了格兰特,联盟军就有了极高的胜算,毕竟格兰特是孤军深入,而联盟军却可以获得更多的补给跟援军,因此在这里跟格兰特对峙,对联盟军是有利的。
然而,彭伯顿却患得患失,没有出动所有兵马。只是分出了三万部队前去支援,可想而知,这点兵力根本就对八万多人的格兰特构不成威胁,更何况这支兵马还拖拖拉拉,行军速度慢如蜗牛。
面对彭伯顿的援军,格兰特分出三万人防御援军,自己集中五万兵马,疯狂的进攻杰克逊城,连格兰特自己都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面对格兰特军的疯狂进攻,杰克逊城的部队承受不住。为了避免被全面歼灭,约瑟夫.约翰斯不得不带领残兵剩将,退出了杰克逊城。
这个时候,约瑟夫.约翰斯的部队已经不足五千,已经对格兰特构不成威胁了。
打败了约瑟夫.约翰斯的部队后,格兰特也不停歇,继续带领剩余的四万五千多大军,回头汇合三万防御部队,收拾起了那支从维克斯堡出来的援军。
可想而知。七万五千多兵马来攻打三万人,又是在大平原上,所以维克斯堡援军立刻不支,灰溜溜的向后撤退。
发现这支部队开始后撤。格兰特得理不饶人,追着这支部队的屁股后面打,一直打一直打,打到维克斯堡才算完。
到了这个时候。格兰特原本希望一鼓作气趁势打进维克斯堡的,可惜维克斯堡经营多年,不是那么好打的。而且这里的守军人数也不少,要想靠速攻来打下来,是不现实的。
等发现没法靠速攻来攻下来,格兰特也就不取巧了,堂堂正正的摆开部队,把维克斯堡围困起来,然后让运河上的北方军舰队,日夜不停的向维克斯堡开炮。
到了这个时候,维克斯堡的情况十分紧急,约瑟夫.约翰斯想要派兵救援,却又有心无力,因为他现在七拼八凑,也只凑了一万多人马,这点人去救援,简直就是塞牙缝。
不过戴维斯总统下了死命令,约瑟夫.约翰斯也只好硬着头皮带兵前去支援,可惜格兰特对外围防守十分重视,没有破绽,导致约瑟夫.约翰斯只能在外围眼睁睁的看着,却无法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这个时候,格兰特其实还没有完成对维克斯堡的全面包围,所以约瑟夫.约翰斯派人潜入了维克斯堡,告诉司令官彭伯顿,让他赶紧带领所有部队撤出来,放弃维克斯堡,与他汇合。
说白了,约瑟夫.约翰斯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维克斯堡已经是死城一个,没必要死守着这座城,还是要保存有生力量为妙。
但可惜彭伯顿没有听他的,反而觉得维克斯堡兵精粮足,地势险要,格兰特绝对攻不下来,所以要死守维克斯堡。
得到这个消息后,约瑟夫.约翰斯大怒,对这个不听话的下属十分头疼。
要知道,约瑟夫.约翰斯才是总司令,彭伯顿只是他的下属,可现在他下了命令,彭伯顿却抗命不尊,这让他十分恼火。
除了因为不听命令恼火外,约瑟夫.约翰斯也有更现实的考虑,因为他觉得如今的维克斯堡守不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维克斯堡的守军虽然多,但地方不大,以前的粮食跟弹药补给都是靠杰克逊城或者走运河。
现在杰克逊城已经陷落,这方面的补给已经失去,至于运河,北方军的舰队处于优势地位,已经封锁了河面,这导致通过运河运送补给的企图也无法实现。
也就是说,维克斯堡已经是孤城一座,一旦被围困下去,在得不到援兵及时救援的情况下,结果不堪设想。
约瑟夫.约翰斯把自己的意见向里士满汇报,希望通过戴维斯总统,直接下命让彭伯顿听命,可惜戴维斯居然听信了彭伯顿的话,觉得能守住,而且近期就会派出援军,所以就没听约瑟夫.约翰斯的意见。
事已至此,约瑟夫.约翰斯虽然着急,可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外面带兵继续监视,同时催促里士满,赶紧派援军过来,要大量的援军,至少五万人的援军!
只可惜,现在的里士满都要优先保证罗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亚兵团,根本就没有兵力去给约瑟夫.约翰斯使用,至于其他地方的兵马,也抽不出多少人了,毕竟联盟军的底子在那摆着。
因此,戴维斯没有给约瑟夫.约翰斯援军,只是让他不要着急,援军会有的。
没有了其他部队的干涉,加上彭伯顿的守军又没有更主动的行动,所以格兰特的行动越发大胆,不停的发动战争,来攻占外为据点,切断维克斯堡与外围的联系。
到了1863年4月26日,格兰特又攻占了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这下子,算是彻底切断了维克斯堡与外面的联系,而到了这个时候,维克斯堡的命运看似已经决定了。
此后,完成了围困的格兰特不再着急进攻,每天只是向城里面打打炮,决定困死维克斯堡,并且多次要求对方无条件投降。
1863年5月15日,维克斯堡守军已经出现了粮食危机,彭伯顿不得不开始实行配给制,并且迅速组织了几次突围行动,但毫无疑问的都失败了。
然而,就在格兰特得意洋洋的觉得大局已定的时候,到了1863年6月11日,一支从南边突然出现的军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从根本上扭转了这场战役的胜负!(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469/506990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