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 伯恩赛德的杀手锏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伯恩赛德所谓最后一击的明天,并非是第二天的天亮,而是指深夜凌晨,也就是要把希望寄托在一次夜袭之中。
之前的车轮战佯攻也好,地道进逼也罢,都不过是为了消耗守军的精气神,如果能成功突破中国人的阵地则好,不成功的话,有鉴于美国人的补给耗尽,士气也因为连续进攻而有所衰竭,所以只能打这最后一次了。
当然,这一次的选择也是相当犀利,毕竟夜战是最耗神的,经历这么多天不间断的骚扰,已经让中国人的精神疲惫到极点,就算李永吉提前安排了轮流休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真的获得多好的休息条件。
另外,还有一个有利于美国人的地方就在于,到了晚上八点的时候,天上再次开始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这场鹅毛大雪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视线,也为美国人的进攻提供了非常好的掩护,可说是天助美国人。
就因为这场大雪,让即将开始进攻的美国人精神大振,觉得这是上天眷顾,必然要胜利,士气都因此高昂了不少。
终于,时间进入了深夜零点,天上的雪依旧下个不停,而美国人则开始了倾巢而出。
因此这一次是孤注一掷不留后手的进攻,所以三个攻击集群都拿出了自己的主力,然后直接从最接近中国人的阵地出击,挺着带刺刀的火枪,嗷嗷叫的向前冲峰。
毫无例外,迎接美国人冲锋的,是中国人依旧密集的枪林弹雨,但是这一次,美国人已经铁了心,所以不管前方的火力有多密集,也不管前面死了多少人。后方依旧不停的在向前冲。
远征军的火力的确强大,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是超过一个多世纪的火力代差,但问题是,美国人太多了,而且之前的骚扰,跟中国人阵地的距离也太近了,再加上这次是不要命的冲锋,用人命换时间,所以中国人的火力就不是那么好使了。无法完全阻拦住美国人的冲锋。
果然,美国人前仆后继的从四面八法向中国人的阵地冲锋,三个主攻方向几乎每一个都是攻击重心,再加上风雪交加,让中国人的射击视线受到了严重阻碍,这也让他们的射击准确率大打折扣。
而且,美国人也不是一味的盲目冲锋,实际上第一波冲锋的人,依旧是呈现大散兵线模式。目的是吸引对方的火力,让中国人的火力也跟着分散,但当成功把中国人的火力吸引过去,尤其是炮火攻击吸引过去之后。伯恩赛德真正的杀手锏就要出手了。
那么,伯恩赛德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滑雪部队!
美国人也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利用天时地利,就比如说当前的环境。四面都是厚厚的积雪,天上还不断的下雪,单纯凭着两条腿冲锋。速度会大打折扣,之前美国人多次步兵冲锋都无法成功,中国人的火力自然是主要原因,但因为路面的积雪而导致人马的冲锋速度减慢,也是原因之一。
为此,美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头脑,最终想出了用制作雪橇的办法,打造一支雪橇部队。
没错,在积雪路面上,靠两条腿或者四条腿走路,速度都会大大下降,但如果是滑雪而行,尤其是借助封冻的俄亥俄河冰面,那情况就不同了。
雪橇在积雪路面的速度是无可置疑的,在河道冰面上的速度会更快,要是这河道冰面的表层还有积雪,那就更合适不过了。
伯恩赛德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认定中国人的舰队是很重要的关键地点,所以第一次攻击的时候,就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绕道攻击,打算把中国人的舰队摧毁。
但很可惜,由于提前被发现了,加上这支骑兵部队速度有些慢,步兵冲锋又失败的太快,所以这支骑兵部队被发现之后,立刻遭受到了中国人的集火炮轰,居然硬生生的被炮火所吞噬,一点用处也没有。
虽然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但伯恩赛德却认为,这进一步说明了舰队的重要性,而且防守的人员肯定不多,否则中国人不会用那么猛烈的炮火。
在之后的b计划,也就是骚扰作战过程中,伯恩赛德有意忽略俄亥俄河方向,只在三个地点猛攻,摆出一副跟你拼消耗的姿态,且一打就是六天。
这种作战方法,也严重误导了中国人,让中国人加强了三个方向的防守力度,自然而然的,在他们的背面,也就是紧邻俄亥俄河的方向,防守力度就小多了。
而且,就算有防守,他们也都是注意临河的道路,并不怎么关注河面的情况,毕竟河面已经封冻,正常来说人类是很难在这里行走的,就算从河面突击,因为一览无遗,也很容易被发现,到时候一通炮击,那就是完灭的份。
但是,伯恩赛德恰恰利用了这个盲点,或者说,他一开始就没放弃河面进攻,河面进攻也是b计划的一部分,为此,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专门训练了一支滑雪部队。
早在来史密斯兰的路上,伯恩赛德就在想,如何能抵消中国人的火力优势,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快速接近一个方法。
可是来的时候地上到处都是积雪,这让人跟马的行动速度都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冲锋,只能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在第一波速攻中,中国人的火力以及美国步兵冲锋速度,都验证了伯恩赛德的担心,所以让他更加注重起了滑雪部队。
在b计划中的最后一击,主要是要靠滑雪部队来打开,也就是说,按照伯恩赛德的计划,一开始的几天,各种各样的进攻除了是疲敌战术外,也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误导,让他们以为美国人就是一根筋,就是要在三个方向进攻中国人的阵地。
时间一长。中国人肯定会放松对河面的防守,这样一来,最后一击的时候,滑雪部队就从结冰的俄亥俄河面发起冲锋,一举来到史密斯兰港,从港口登陆,一来抢夺中国人那些不能动的舰船,二来则从背后进攻中国人,从而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
但是这个战术有个特点,那就是滑雪部队必须具备很强的进攻力。必须能独立完成战术目标,所以人数必须够多。
一开始,伯恩赛德早就挑选了一万人进行训练,组成了雪橇部队,但经过第一次速攻失败后,伯恩赛德硬是又挑选了三万人,然后以老带新,也就是一个老人带三个新人的方法,迅速训练这些新兵。
按照伯恩赛德的说法。不需要新人滑雪技术多高,能在冰面上滑行就可以了。
就这样,经过了六天的突击培训,总共四万多人的滑雪突击部队就组成了。
除了雪橇外。有鉴于中国人的火力太猛,导致美国人的火枪基本没什么用,所以这支滑雪突击部队全部抛弃了又长又笨重的长枪,而是普遍装备左轮手枪跟骑兵刀。摆明了是要靠近战取胜。
至于其他的零碎,则全部抛弃,以最大限度减轻重量。只求他们冲入中国人的背后,跟中国人贴身近战。
换而言之,伯恩赛德这个战术,就是所谓的海盗战术,就是要通过快速穿插,贴近中国人,让中国人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从而给自己的部队一个贴身肉搏的机会。
为了给这支滑雪突击队一个顺利冲刺的机会,伯恩赛德才让三个方向的步兵对中国人的阵地进行了连绵不绝的冲锋,目的除了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跟火力外,也有疲惫中国人的意思。
就这样,中国阵地的三个方向杀声震天,枪炮声齐鸣,各种照明弹此起彼伏,探照灯也照来射去,场面异常火爆。
然而在伯恩赛德坐镇营地靠近俄亥俄河的方向,却出现了着一支安安静静的白衣大军!
没错,这批坐在地上安安静静,浑身穿着雪白衣服的军队,就是伯恩赛德的滑雪部队,也是这次战役的真正撒手锏。
就在这时,一名骑马的传令兵飞速跑了过来,一直来到这支部队的指挥部所在,然后在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跟前一个挺胸敬礼:“报告杰克准将,司令官的命令,前方已经吸引住了中国人的注意力,命令你部立刻出发,这是手令!”
“嗯。”那名叫杰克准将的高大将军点点头,拿过那份手令,看了看之后就对那名传令兵道,“回复司令官,我部立刻出发。”
“是!”那名传令兵再次一敬礼,“恭祝将军一战成功,美利坚合众国万岁!”
“嗯。”杰克准将再次点了下头,就没有再理会那名传令兵,而是自顾自的下起了出兵命令。
为了做到出兵的隐蔽性,出兵命令不是靠信号弹,也不是靠吹哨子,而是用以身作则,也就是以人传人的方式进行。
简单的说,这四万多人分成一个个集群,然后每个集群都盯着一个固定的集群,一旦发现前面的集群开始行动,他们也要立刻跟上。
换言之,这就跟羊群一样,只要作为领头羊的集群开始行动了,后面的人就自发跟上,反正准备工作早就做好,攻击目标也早就定好,只要在俄亥俄河上接近中国人,剩下的就是自由进攻。
果然,很快这支部队就陆续踩着雪橇进入了俄亥俄河那封冻的河面,然后打头的部队迅速向前滑去,后面的部队则立刻跟上。
很快,这支浑身雪白的滑雪部队在鹅毛大雪中无声无息顺着俄亥俄河前进,耳边听到的除了风声外,就是不远处响不停的枪炮声与冲杀声。
反正中国人的阵地灯火通明,可说是最好的目标,也是最好的指引,滑雪部队根本就不会迷路。
就这样,总数达四万人的部队,在前方步兵的攻击掩饰下,利用结冰的俄亥俄河,俏俏的向中国人的阵地接近,而因为天色不好,加上前方战况激烈,吸引了中国人几乎全部注意力,以至于这支部队接近史密斯兰港的时候,也还是没有发现。
终于,这支部队无惊无险的来到了史密斯兰港,看到了那些正在不停开炮支援的战舰,也看到了几乎毫无防备的中国人阵地!
然而,就在美国人开始兵分两路,一路开始夺船,一路开始登陆进攻中国人阵地的时候,与他们最近的一艘船上忽然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迅速鸣枪吹哨的示警!
这下子,整个舰队以及整个港口阵地都反应了过来,各种探照灯都开始照了过来,还有很多人向这边发射了照明弹。
而反应之所以这么快,当然也跟他们密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有关。
发现已经暴露,美国人一不做二不休,把偷袭变成强攻,嗷嗷叫的加速冲击。
虽然中国人最后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并迅速做出了反应,但美国人毕竟冲的太近了,所以中国人的火力阻拦才刚刚开始,美国人就冲了过来,真正的与中国人开始了短兵相接。
这批美国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就算后来的那三万新人,也都是人高马大之辈,这四万人的平均身高超过了一米七,无一不是勇力非常之辈。
加上他们身上又没有其他零碎,就是一把左轮枪,一把骑兵刀,这一下冲进中国人的营地,跟中国人面对面肉搏,又是面对后方没什么防备的人,立刻就让中国人损失惨重。
最关键的是,中国人的总人数很少,大部分人都在前方阻拦美国人的三面攻击了,后方留守的人本来就不多,这次被美国人一冲,很快就乱了起来。
冲进营地的美国人一边继续组队冲锋,一边四处放火,争取让中国人的营地变的更加混乱,而中国人呢,果然也被这一起进攻打的措手不及,很快就波及到了前线,也让发觉这个情况的美国人加强了攻势。
除了营地外,战舰上也在上演你攻我守的戏码,舰船上留守的水兵拼命的阻拦登船的美国人,但除了一些主要战舰外,一些没什么防御力的普通补给船,却纷纷陷落了,而这样的战斗,也让舰队的炮火不得不停下来,再也没法给远征军步兵提供炮火支援了。
只是一瞬间,由于美国人的偷袭突击,导致固若金汤的中国远征军变成了腹背受敌加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不是士兵们的纪律性不错,通信系统也运转良好,尤其是火力还是大大占优,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时候能够自发的聚众抵抗,只是这一波四万人的偷袭,很可能就要彻底失败了。
然而,虽然中国人凭借良好的组织跟超强的火力,及时稳住了自己的阵线,但整个局面依旧十分险恶。
毕竟美国人的人数太多了,不管是正面的攻击部队,还是暂时被压制的那支从后偷袭的部队,人数都远远超过中国人,只要有一个方向突破,等待中国人的,就只有灭亡一个途径。(未完待续。。)
之前的车轮战佯攻也好,地道进逼也罢,都不过是为了消耗守军的精气神,如果能成功突破中国人的阵地则好,不成功的话,有鉴于美国人的补给耗尽,士气也因为连续进攻而有所衰竭,所以只能打这最后一次了。
当然,这一次的选择也是相当犀利,毕竟夜战是最耗神的,经历这么多天不间断的骚扰,已经让中国人的精神疲惫到极点,就算李永吉提前安排了轮流休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真的获得多好的休息条件。
另外,还有一个有利于美国人的地方就在于,到了晚上八点的时候,天上再次开始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这场鹅毛大雪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视线,也为美国人的进攻提供了非常好的掩护,可说是天助美国人。
就因为这场大雪,让即将开始进攻的美国人精神大振,觉得这是上天眷顾,必然要胜利,士气都因此高昂了不少。
终于,时间进入了深夜零点,天上的雪依旧下个不停,而美国人则开始了倾巢而出。
因此这一次是孤注一掷不留后手的进攻,所以三个攻击集群都拿出了自己的主力,然后直接从最接近中国人的阵地出击,挺着带刺刀的火枪,嗷嗷叫的向前冲峰。
毫无例外,迎接美国人冲锋的,是中国人依旧密集的枪林弹雨,但是这一次,美国人已经铁了心,所以不管前方的火力有多密集,也不管前面死了多少人。后方依旧不停的在向前冲。
远征军的火力的确强大,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是超过一个多世纪的火力代差,但问题是,美国人太多了,而且之前的骚扰,跟中国人阵地的距离也太近了,再加上这次是不要命的冲锋,用人命换时间,所以中国人的火力就不是那么好使了。无法完全阻拦住美国人的冲锋。
果然,美国人前仆后继的从四面八法向中国人的阵地冲锋,三个主攻方向几乎每一个都是攻击重心,再加上风雪交加,让中国人的射击视线受到了严重阻碍,这也让他们的射击准确率大打折扣。
而且,美国人也不是一味的盲目冲锋,实际上第一波冲锋的人,依旧是呈现大散兵线模式。目的是吸引对方的火力,让中国人的火力也跟着分散,但当成功把中国人的火力吸引过去,尤其是炮火攻击吸引过去之后。伯恩赛德真正的杀手锏就要出手了。
那么,伯恩赛德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滑雪部队!
美国人也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利用天时地利,就比如说当前的环境。四面都是厚厚的积雪,天上还不断的下雪,单纯凭着两条腿冲锋。速度会大打折扣,之前美国人多次步兵冲锋都无法成功,中国人的火力自然是主要原因,但因为路面的积雪而导致人马的冲锋速度减慢,也是原因之一。
为此,美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头脑,最终想出了用制作雪橇的办法,打造一支雪橇部队。
没错,在积雪路面上,靠两条腿或者四条腿走路,速度都会大大下降,但如果是滑雪而行,尤其是借助封冻的俄亥俄河冰面,那情况就不同了。
雪橇在积雪路面的速度是无可置疑的,在河道冰面上的速度会更快,要是这河道冰面的表层还有积雪,那就更合适不过了。
伯恩赛德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认定中国人的舰队是很重要的关键地点,所以第一次攻击的时候,就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绕道攻击,打算把中国人的舰队摧毁。
但很可惜,由于提前被发现了,加上这支骑兵部队速度有些慢,步兵冲锋又失败的太快,所以这支骑兵部队被发现之后,立刻遭受到了中国人的集火炮轰,居然硬生生的被炮火所吞噬,一点用处也没有。
虽然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但伯恩赛德却认为,这进一步说明了舰队的重要性,而且防守的人员肯定不多,否则中国人不会用那么猛烈的炮火。
在之后的b计划,也就是骚扰作战过程中,伯恩赛德有意忽略俄亥俄河方向,只在三个地点猛攻,摆出一副跟你拼消耗的姿态,且一打就是六天。
这种作战方法,也严重误导了中国人,让中国人加强了三个方向的防守力度,自然而然的,在他们的背面,也就是紧邻俄亥俄河的方向,防守力度就小多了。
而且,就算有防守,他们也都是注意临河的道路,并不怎么关注河面的情况,毕竟河面已经封冻,正常来说人类是很难在这里行走的,就算从河面突击,因为一览无遗,也很容易被发现,到时候一通炮击,那就是完灭的份。
但是,伯恩赛德恰恰利用了这个盲点,或者说,他一开始就没放弃河面进攻,河面进攻也是b计划的一部分,为此,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专门训练了一支滑雪部队。
早在来史密斯兰的路上,伯恩赛德就在想,如何能抵消中国人的火力优势,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快速接近一个方法。
可是来的时候地上到处都是积雪,这让人跟马的行动速度都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冲锋,只能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在第一波速攻中,中国人的火力以及美国步兵冲锋速度,都验证了伯恩赛德的担心,所以让他更加注重起了滑雪部队。
在b计划中的最后一击,主要是要靠滑雪部队来打开,也就是说,按照伯恩赛德的计划,一开始的几天,各种各样的进攻除了是疲敌战术外,也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误导,让他们以为美国人就是一根筋,就是要在三个方向进攻中国人的阵地。
时间一长。中国人肯定会放松对河面的防守,这样一来,最后一击的时候,滑雪部队就从结冰的俄亥俄河面发起冲锋,一举来到史密斯兰港,从港口登陆,一来抢夺中国人那些不能动的舰船,二来则从背后进攻中国人,从而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
但是这个战术有个特点,那就是滑雪部队必须具备很强的进攻力。必须能独立完成战术目标,所以人数必须够多。
一开始,伯恩赛德早就挑选了一万人进行训练,组成了雪橇部队,但经过第一次速攻失败后,伯恩赛德硬是又挑选了三万人,然后以老带新,也就是一个老人带三个新人的方法,迅速训练这些新兵。
按照伯恩赛德的说法。不需要新人滑雪技术多高,能在冰面上滑行就可以了。
就这样,经过了六天的突击培训,总共四万多人的滑雪突击部队就组成了。
除了雪橇外。有鉴于中国人的火力太猛,导致美国人的火枪基本没什么用,所以这支滑雪突击部队全部抛弃了又长又笨重的长枪,而是普遍装备左轮手枪跟骑兵刀。摆明了是要靠近战取胜。
至于其他的零碎,则全部抛弃,以最大限度减轻重量。只求他们冲入中国人的背后,跟中国人贴身近战。
换而言之,伯恩赛德这个战术,就是所谓的海盗战术,就是要通过快速穿插,贴近中国人,让中国人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从而给自己的部队一个贴身肉搏的机会。
为了给这支滑雪突击队一个顺利冲刺的机会,伯恩赛德才让三个方向的步兵对中国人的阵地进行了连绵不绝的冲锋,目的除了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跟火力外,也有疲惫中国人的意思。
就这样,中国阵地的三个方向杀声震天,枪炮声齐鸣,各种照明弹此起彼伏,探照灯也照来射去,场面异常火爆。
然而在伯恩赛德坐镇营地靠近俄亥俄河的方向,却出现了着一支安安静静的白衣大军!
没错,这批坐在地上安安静静,浑身穿着雪白衣服的军队,就是伯恩赛德的滑雪部队,也是这次战役的真正撒手锏。
就在这时,一名骑马的传令兵飞速跑了过来,一直来到这支部队的指挥部所在,然后在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跟前一个挺胸敬礼:“报告杰克准将,司令官的命令,前方已经吸引住了中国人的注意力,命令你部立刻出发,这是手令!”
“嗯。”那名叫杰克准将的高大将军点点头,拿过那份手令,看了看之后就对那名传令兵道,“回复司令官,我部立刻出发。”
“是!”那名传令兵再次一敬礼,“恭祝将军一战成功,美利坚合众国万岁!”
“嗯。”杰克准将再次点了下头,就没有再理会那名传令兵,而是自顾自的下起了出兵命令。
为了做到出兵的隐蔽性,出兵命令不是靠信号弹,也不是靠吹哨子,而是用以身作则,也就是以人传人的方式进行。
简单的说,这四万多人分成一个个集群,然后每个集群都盯着一个固定的集群,一旦发现前面的集群开始行动,他们也要立刻跟上。
换言之,这就跟羊群一样,只要作为领头羊的集群开始行动了,后面的人就自发跟上,反正准备工作早就做好,攻击目标也早就定好,只要在俄亥俄河上接近中国人,剩下的就是自由进攻。
果然,很快这支部队就陆续踩着雪橇进入了俄亥俄河那封冻的河面,然后打头的部队迅速向前滑去,后面的部队则立刻跟上。
很快,这支浑身雪白的滑雪部队在鹅毛大雪中无声无息顺着俄亥俄河前进,耳边听到的除了风声外,就是不远处响不停的枪炮声与冲杀声。
反正中国人的阵地灯火通明,可说是最好的目标,也是最好的指引,滑雪部队根本就不会迷路。
就这样,总数达四万人的部队,在前方步兵的攻击掩饰下,利用结冰的俄亥俄河,俏俏的向中国人的阵地接近,而因为天色不好,加上前方战况激烈,吸引了中国人几乎全部注意力,以至于这支部队接近史密斯兰港的时候,也还是没有发现。
终于,这支部队无惊无险的来到了史密斯兰港,看到了那些正在不停开炮支援的战舰,也看到了几乎毫无防备的中国人阵地!
然而,就在美国人开始兵分两路,一路开始夺船,一路开始登陆进攻中国人阵地的时候,与他们最近的一艘船上忽然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迅速鸣枪吹哨的示警!
这下子,整个舰队以及整个港口阵地都反应了过来,各种探照灯都开始照了过来,还有很多人向这边发射了照明弹。
而反应之所以这么快,当然也跟他们密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有关。
发现已经暴露,美国人一不做二不休,把偷袭变成强攻,嗷嗷叫的加速冲击。
虽然中国人最后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并迅速做出了反应,但美国人毕竟冲的太近了,所以中国人的火力阻拦才刚刚开始,美国人就冲了过来,真正的与中国人开始了短兵相接。
这批美国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就算后来的那三万新人,也都是人高马大之辈,这四万人的平均身高超过了一米七,无一不是勇力非常之辈。
加上他们身上又没有其他零碎,就是一把左轮枪,一把骑兵刀,这一下冲进中国人的营地,跟中国人面对面肉搏,又是面对后方没什么防备的人,立刻就让中国人损失惨重。
最关键的是,中国人的总人数很少,大部分人都在前方阻拦美国人的三面攻击了,后方留守的人本来就不多,这次被美国人一冲,很快就乱了起来。
冲进营地的美国人一边继续组队冲锋,一边四处放火,争取让中国人的营地变的更加混乱,而中国人呢,果然也被这一起进攻打的措手不及,很快就波及到了前线,也让发觉这个情况的美国人加强了攻势。
除了营地外,战舰上也在上演你攻我守的戏码,舰船上留守的水兵拼命的阻拦登船的美国人,但除了一些主要战舰外,一些没什么防御力的普通补给船,却纷纷陷落了,而这样的战斗,也让舰队的炮火不得不停下来,再也没法给远征军步兵提供炮火支援了。
只是一瞬间,由于美国人的偷袭突击,导致固若金汤的中国远征军变成了腹背受敌加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不是士兵们的纪律性不错,通信系统也运转良好,尤其是火力还是大大占优,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时候能够自发的聚众抵抗,只是这一波四万人的偷袭,很可能就要彻底失败了。
然而,虽然中国人凭借良好的组织跟超强的火力,及时稳住了自己的阵线,但整个局面依旧十分险恶。
毕竟美国人的人数太多了,不管是正面的攻击部队,还是暂时被压制的那支从后偷袭的部队,人数都远远超过中国人,只要有一个方向突破,等待中国人的,就只有灭亡一个途径。(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469/506991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