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抗清 > 第139章 对面的,做个交易成不成

第139章 对面的,做个交易成不成

推荐阅读: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开局赠送天生神力我以诗歌斩妖除魔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剥削好莱坞1980绿龙博士红楼琏二爷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坐忘长生从呼吸开始超凡入圣

    感谢“大虾住手让我来”在本书更新低迷期给予骨头的打赏支持!
    荆州。
    进入腊月,湖北迎来了第一场冬雪。
    荆州可能处于风雪中心,因而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的雪,导致城内城外白茫茫一片。
    至雪停时,积雪最厚处已经齐小腿肚子深。
    西城地势相对东城矮些,因此西城有些区域的积雪甚至达到膝盖深。
    城内老人都说上次荆州下这么大雪,还是崇祯爷在那会,这话一说都三十年前的事了。
    瑞雪兆丰年,于庄稼户而言这场大雪下得太及时,明年收成一定会比往年好。
    于荆州城中十几万军民而言,这场大雪竟然为整座城带来了许多生气。
    生动活泼的气。
    雪还没停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忙着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
    甚至于城上值守的明军将士们也兴高采烈的在城墙上滚起雪球来。
    被迫“从贼”的荆州知府李文则发动青壮清扫街面,确保雪停后大街小巷不会结冰,那样不仅行人容易摔跤,往各门运送军需物资也会困难。
    王五本人也是童心大发,带着一众亲兵在将军府内堆了个雪人,又为雪人穿上战死的荆州将军巴布尔的官袍,再弄个假辫子挂在雪人脑后,称这雪人就是燕京的鞑子大奸贼鳌拜,之后领着众亲兵射箭为乐。
    住在将军府的柳如是母女也在别院合力堆了个雪人,虽然这雪人是母女一起堆的,但堆成后柳如是却觉这雪人怎么有点像王五的。
    再瞧女儿为这雪人装扮的积极劲,捏鼻子捏耳朵的热乎劲,顿知女儿小心思。
    前阵罗子木同浮尘子道长同她提过想将小照说给王五的事,当时柳如是觉得这桩婚事也是不错,虽然王五比女儿大了有十岁,但却是個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比之丈夫钱谦益生前作为还要英雄,因此女儿小照若能为王五之妻,当属良配。
    不想未过几天浮尘子道长又一脸为难找到她,说王五可能要娶大汉奸吴三桂的女儿为妻。
    道长说王五本名王永康,其父早年与吴三桂不仅是军中同袍也是换帖兄弟,因此互许儿女亲家。
    原先王五也不知此事,某日翻寻其父生前遗物时无意发现了吴三桂与他父亲的拜帖及婚书。
    按浮尘子的说法,王五本是不想承认这门婚事,因为他耻于认大汉奸为岳父。
    奈何眼下形势荆州急需外援,清廷与吴三桂又猜忌日深,加之吴三桂部下大将吴国贵、马宝等人与王五曾有过秘密合作,因此王五判断吴三桂可能有一天会和清廷翻脸,至少其对清廷不是那么忠心。
    如此,承认这门婚事有可能会让荆州得到吴三桂的暗中支持。
    故派人持婚书往昆明提亲,若吴三桂答应嫁女,则必定不会坐视荆州覆没。
    若不答应嫁女,此事便就此作罢。
    河东君柳如是以侠女著名,清军南下后一直同亡夫钱谦益暗中从事反清活动,于时局自是了解,知荆州孤城若无外力必定难以久持,吴三桂若承认婚约嫁女对荆州肯定是一件天大好事。
    却怀疑吴三桂不承认这门婚事,毕竟其现在是鞑子封的平西王,眼下鞑子八旗兵虽不如从前厉害,但地盘势力仍是极盛,吴三桂未必敢冒这风险。
    不想,那吴三桂竟真的承认了这门婚事,且派手下大将带三千精兵护送其女前来荆州完婚。
    这让柳如是对吴三桂有点刮目相看,也对反清复明事业有了希望,就是不知张尚书此时是否到了昆明。
    麻烦在于女儿小照对王五似乎很有好感,若知王五要娶的是吴三桂女儿而不是她,心里怕是极不好受。
    只此刻也不便将王五娶亲一事告知女儿,只强撑欢颜陪着女儿在那装扮颇似王五的雪人。
    荆州城中上至大将军,下至三岁小娃都在玩雪时,城外的清军却是苦不堪言。
    这场大雪真就始料未及,给了清军上下一个措手不及。
    霜后暖、雪后冷,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
    更要命的是,清军根本没有足够取暖用的柴禾。
    原因是荆州方圆十里地的树林都叫明军砍光了,百姓的房屋甚至土地庙也都被拆毁,江边的芦苇也被收割一空,放眼望去城外就是一片净土,这意味几万清军无法就地获得生火取暖用的柴禾,只能在寒风中蜷缩在帐篷中抱团取暖。
    一开始还好,等到雪停的次日,几万清军冻得跟孙子似的,从荆州城上朝外望去,压根看不到几个活动的清兵,全窝在帐篷里呢。
    要不是这两个月清军也在城外开始修筑防御工事,挖起了壕沟,明军出城打挺费事,王五都想派兵突他们一下。
    大军没有足够柴禾供取暖,甚至生灶也困难的现实很快报到了杰书这里。
    年轻的帽子王虽没有带兵经验,生活常识还是有的,知道接下来天气会越来越冷,至少持续七八天,甚至有可能半个月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如果不能为大军提供柴禾,不仅取暖成问题,士兵们吃饭也要出问题。
    冻饿之下,几万人说崩就能崩了。
    为解决眼面前的燃眉之急,杰书便让贝勒董额负责征集柴禾的事。
    这也是给董额一个小小立功机会,毕竟征收柴禾没什么困难。
    然而让杰书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件小事,董额也办不了。
    不是这位贝勒爷不肯出力,而是周边地区无柴可征。
    细问才知,早在荆州叛乱时,城中的明军就通过高价购买、强行搜刮等方式,将方圆五十里乃至百里的百姓家多余柴禾全部给弄进了荆州城。
    最高峰时,一车柴禾甚至能卖到四两五钱银。
    而在平时,一车柴禾最多一两二钱。
    暴利诱使下,不仅百姓主动将家中的柴禾往荆州送,更有逐利的商人从中看到商机,趁着朝廷平叛大军尚未来到的空当,疯狂组织人手到处购买柴薪往荆州贩运,一来一回赚得盆满钵满,不少人因此一夜暴富。
    后果就是荆州周边百姓连自个家烧的柴禾都没剩多少。
    原本这也没什么问题,小门小户的能用多少柴禾,大不了一家老小齐上阵到野地里再砍便是。
    问题这是战争期间!
    柴禾是最宝贵的战争物资。
    交战的双方不管哪一方都需要柴禾,一方没有必然会向百姓征收。
    湖北有煤矿,但不在荆州,而在荆门等地,从这些地方运煤过来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
    无奈之下,杰书只能派兵强行从附近几十里的百姓家中强行抢柴禾,附近百姓本就被清军强迫攻城死了大半,因此说是抢不如说是直接拿。
    然而破屋才发现百姓家中的存柴数量极少,好不容易搜刮来的柴禾刚用马车拉到,就被等侯已久的各部军官带人疯抢。
    为了一两车柴禾差点拔刀相向。
    维持了一两天柴禾又告急,杰书能做的除了给各地派发公文要求调运柴禾过来,就是让士兵们扒百姓房子。
    先是扒无主的,就是那些死在荆州城下炮灰的房子,接着扒有主。
    十几里范围、三十几里范围、五十几里范围
    最后发展到百里范围的百姓全部遭殃。
    被扒了房子的百姓为了活命得到其它地方讨活路,被抢了柴禾的百姓也不能呆在家里吃生米挨冻,只能举家迁移,结果就是清军的强征扒房导致催生大批“难民”,然后“难民”在冰天雪地又形成“流民”。
    流民不管到哪个地方,都会同当地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因为没有官府的有效组织和有效救济,百姓之间根本不存在私力救济这一回事,个别地主士绅的救济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况流民人数多达十几万。
    很快,流民与当地人的冲突愈演愈烈,终是见了血。
    一见血,流民中的青壮便迅速成为“匪”,为了亲人活下去,他们带头砸抢,成了官府眼中十恶不赦的人。
    事态很快扩大,波及的不仅是荆州一府,还有相邻的宜昌、荆门、安陆等地。
    大量流民的活动,也让清军本来就因风雪变得困难的运输线瘫痪,导致围困荆州的几万大军又得不到柴禾烧饭取暖。
    如同骨牌效应一样,引发了系列反应。
    湖北的局面用湖北布政使于养志私下对幕僚的话讲,已经是烂透了。
    为了防止流民演变为明末的流贼,杰书也不得不将重心从荆州叛军身上移到如何镇压流民身上。
    原是准备让湖北巡抚胡全才从西山再抽几营兵马封堵镇压流民的,不想被围在西山的老顺贼们不肯老实窝在山里,接连组织了几次攻势。
    虽然这些攻势都被汉军镶黄旗副都统张天福击退,但无论是杰书还是胡全才都不敢从西山抽兵。
    如果说当年李闯能成事,是因为明朝有无数流民可供他们号召。
    以致李闯带着十八骑突进河南就能裹挟起几十万人,最终葬送明朝。
    那现在,就更不能让李闯的旧部突出来了。
    因为,湖北有十几万流民!
    这要是让西山贼同流民合流,真就是第二个李闯再世。
    后果,胡全才承担不起,杰书同样也承担不起!
    最终,杰书只能从围城兵马抽调一些前去镇压。
    结果被杰书派出去镇压流民的清军接到命令无不欣喜,没被点到的清军则人人愁苦。
    无它。
    树挪死,人挪活。
    只要离开荆州这绝地,不管到哪都有个柴禾烧。
    留在这鬼地方,吃不吃到热乎饭另说,这身子可真是冷得要命。
    就这阵,冻死倒没有,可冻伤的清兵上千人都不止。
    汉军八旗有几十个兵脚给冻伤了,报到参领左元荫那,这毛头小子竟傻乎乎的让人烧了热水给这些士兵泡脚。
    结果,伤势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
    一半人脚肿的都没了知觉,找了好多郎中来看,都说只有把脚砍了才能保命
    荆州城上,一身棉衣的王五不觉得有多冷,因为身边正生着一堆篝火。
    瞎子万四和狗剩等人正团在火堆烤着半扇羊。
    油水滴到下面火堆上“嗤嗤”溅响,香气也是扑鼻。
    反观城外,一团死气。
    “要是再下一场大雪就好了。”
    双手团在袖子中的金道台如今对总统兵马大将军那不是一般的佩服,而是无比的佩服。
    因为这位大将军简直料敌如神!
    若非早早将荆州附近柴禾全扒拉过来,这会城中挨冻的就是明军了。
    “下不下雪是老天爷的事,我又不是他儿子,他老天能听我的?”
    王五笑了笑,也没想到当初只是单纯想给城中多弄些烧火做饭的柴禾,免得重蹈当年祖大寿守大凌河城的老路,结果演变成清军如今的噩梦。
    当然,是得感谢老天爷。
    不是这场大雪,清军也不致于全面瘫痪。
    这年头交通不便,运输也是不便,就清军这状况,纵是他们把“马力”开足,也无法做到足够的后勤保障。
    估摸城外至少有一半清兵处于挨冻挨饿状态。
    士气应该是冰点了。
    说话间回头接过狗剩用刀切下的一块羊排,随口就咬了一块在嘴中嚼了起来。
    没有后世的烧烤料子,仅是撒了些盐,吃进嘴里却是特别的好吃。
    吃完还想再弄一块时,对面不远处那道泥墙上突然有声音传了过来:“对面的明军弟兄,能不能借点柴禾给我们,不白借,我们愿意花钱买!”
    顺着声音方向看去,发现是一个把总模样的绿营军官。
    “嘿,这帮龟孙子冻得受不了了!”
    狗剩趴在垛口咧嘴直乐。
    瞎子万四随手用袖子将嘴一抹,将脑袋探出垛口朝那把总喊道:“不借,给多少银子都不借,冻死你们这帮鞑子的狗腿子!”
    对面那绿营把总听了明军这边回话,脸顿时拉了下来,身后一众冻得直哆嗦的营兵们也是人人失望。
    将心比心,换作是明军跟他们借柴禾,他们能借?
    只能怪这鬼老天坑死弟兄们了。
    正准备回帐篷继续窝着时,却见把总大人把心一横,四下看了眼后朝对面喊道:“我们拿兵器跟你们换还不行么!”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866/507969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