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等对方快研发出来了,我们就开卖
推荐阅读: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开局赠送天生神力、我以诗歌斩妖除魔、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剥削好莱坞1980、绿龙博士、红楼琏二爷、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坐忘长生、从呼吸开始超凡入圣、
随着步骘接手谈判工作,而且话里话外不时表示“这都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着实把辛毗弄得非常难受。
许多出卖袁谭利益的条款,也不得不逐次答应。
而这个口子一开,后续就源源不断刹不住车了。
辛毗倒也想过拒绝,但拒绝之后,他就会发现诸葛瑾这边有其他种种很光明正大的理由来拖延谈判、拖延增援——表面上看,似乎跟辛毗拒绝步骘没关系,是因为别的原因拒绝的。
但只要辛毗改口答应了步骘的要求,那些“别的原因”也会很快因为种种神秘力量不再是问题。
这样试探了两次,辛毗哪里还能不知道步骘的能量,也就唯有乖乖就范了。
期间辛毗只有一个要求:还是希望诸葛瑾放他尽快去江夏武昌,亲自面见刘备,最好能请步骘同行。这样一边谈判一边赶路,说不定最后还能快些。
辛毗很清楚,要是再这样层层盘剥下去,事情就麻烦了。
好在诸葛瑾吃相也不算难看,对于这点倒是很爽快就答应了,他还表示兹事体大,他也该去武昌找主公述职了,正好顺路陪辛毗去一趟武昌。
辛毗心中苦笑:诸葛瑾这样位高权重养尊处优的人也跟着同行,这队伍速度肯定快不起来了,最多一天走個一百多里。
他总不能逼着诸葛瑾灰头土脸骑马狂奔吧?那肯定得全程在长江上坐船了。
哪像他单独赶路,一天二百里都没问题。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能如此了。
……
一行人从钱唐回秣陵,就走了三天,然后换长江里的大船逆流而上,估摸着要十天才能到武昌。
而这一路上,步骘也大致跟辛毗谈妥了绝大部分援助条件。
一方面,辛毗答应劝说袁谭割让一个多郡土地的实控权。
至少先交付琅琊郡那两个县,以及东莱郡的不其县(青岛)和东牟(烟台、威海),确保山东半岛全部的良港都给刘备军管辖。
至于东莱郡其他腹地,辛毗毕竟无法直接做主,他表示回去后会尽力劝说袁谭,然后也希望在看到刘备军的增援诚意后,分批逐次交付——
他也实话跟步骘说了,眼下袁谭还没危急到那种程度,要他直接割让全郡土地太难了。后续肯定要视战局进展而定,曹操把袁谭逼得越急,袁绍越不肯直接把大位传给袁谭,那袁谭就得越依赖刘备。
辛毗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足够开诚布公,步骘也不会太过于逼迫。
而刘备军该给袁谭提供些什么,在这一路上基本也谈妥了。
诸葛瑾的思路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只给军械援助,但不会承诺立刻由刘备军直接和曹操开战。
目前第一批,步骘答应给袁谭一千套成品的灌钢札甲,三千柄灌钢斩马剑,以及一批灌钢打造的长戟,增加袁谭的军备——灌钢法的生产方法、工艺,诸葛瑾是肯定不会提供的。
而只给成品的话,就不存在技术泄密,反正用一件少一件,对方也不可能从成品看出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诸葛瑾对于技术扩散的原理理解还是非常透彻的。他很清楚,机械结构类的东西,是最容易扩散的,只要看到了成品,对方就能逆向仿出来。
比机械结构类更难扩散的,是配方类的,对方看到最终产品,也不知道怎么生产,但至少会提醒对方,知道这东西是可行的,已经有人做出来了。如果配合大量的实验,以及一些猜测,配方类也有可能被逆向解密,但可能要好几年时间。
而最难扩散,保密性最好的,是“工艺”类的技术,也就是造出来的最终成品,都是原先的人已经见过的,并无新奇,但生产制造的过程有玄机,可以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缩短制造时间。而这些光靠看成品是十年八年都未必看得出端倪的。
在汉末酷烈的战场竞争环境下,诸葛瑾觉得“机械结构”类在露脸后保密两年,配方能保密五年以上,工艺能保密十年,才属于正常的技术扩散速度。
当然,现在袁谭已经是盟友了,未来袁绍死后、形势进一步恶化,甚至还有可能会变成刘备的附庸,所以对袁谭的技术保密,可以稍稍放宽一些,把一些已经有扩散趋势、或是可以降低袁谭军备成本的技术,逐步放给对方。
比如,诸葛瑾已经知道,周瑜琢磨出了如何仿制神似于原版的葛公车,也学到了克制葛公车的主要战术,并且在官渡之战前就交给了曹操,曹操也用过了。
如今这些技术只有袁绍阵营还没彻底搞明白,既然敌人都会了而友军还不会,那就没必要保密了。
这次诸葛瑾直接把葛公车的造法,以及投石机的初步改良,还有系绳床弩加滑轮组的破葛公车守城器械,都交给了辛毗使团,把袁谭在这方面的能力,至少补强到跟曹操一样。这样后续守城就不会吃亏了。
这种做法,也有点类似于后世米国人的“技术统筹”。早在1950年代,米国人就搞过“巴统”,也就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哪些技术产品可以对敌对阵营出口,哪些不能”。
在技术统筹之下,为了防止技术扩散,并不是所有高科技都一律不许卖的,而是要斟酌侦查敌人的科研进度。
当敌人快要自主攻关突破的时候,突然放开管制把原先很稀缺很贵的东西放开销售,有时候反而能冲垮敌人的自研信心,让敌人的自研回不了本,多来几次后反而能把敌人培养成“造不如买”,打断其科研体系的回血反馈。
就好比后世中国人造不出盾构机的年代,德国海瑞克能卖你几亿美金一套,当中国人快造出来的时候,它直接降价到几千万,一下子低一个数量级,就是想冲垮自研。
袁谭如今也是这种情况,既然一项技术连曹操都有了,诸葛瑾直接给袁谭现成的,培养袁谭的依赖。
将来袁谭愈发没有自研的动力,一旦扛不住就只会想到直接向刘叔伸手,那他离彻底成为傀儡也就不远了。
就像20世纪的倭国和南棒,放弃了自主军工科研,最后只能给美帝爸爸/爷爷当狗。
而诸葛瑾对袁谭的技术统筹,还不仅仅包括“即将自研成功就给现成货”这一种思路。另外一些虽然袁谭不可能想到去自研、但给了也不会提升袁谭战斗力、只会降低袁谭军备成本的小玩意儿,诸葛瑾也一样可以给。
比如这次,诸葛瑾又顺带给了一个“大礼包”,想把己方阵营如今也才刚刚研发出来的车木棍/竹竿的原始手摇木车床送给袁谭,帮助袁谭低成本量产枪杆箭杆。
这样以后对袁谭的后续军援,运力也能节省一些,量产灌钢长戟的时候,只要把钢质兵刃部分运到山东,让袁谭自己车枪杆适配。
但思之再三,诸葛瑾觉得直接给车木棍的车床、技术提升还是有点大了,于是最终给了个删减猴版的,也就是一种类似于后世小学生削铅笔用的卷笔刀的玩意儿。
只是尺寸要比卷笔刀放大好多倍,刀刃的倾角也是可调节的,既可以削有锥度的竹木尖头,也可以削平行的杆体。
辛毗最终在看了步骘拿给他的实物演示后,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削枪杆和箭杆居然能简化到这种地步,直接把木头拧着转几圈就削好了。
有了这么一大批灌钢的现成军援武器,加上原版葛公车制造技术和守城克制技术,还有车枪杆箭杆的技术,辛毗觉得自己好歹能向袁谭交代了。
第一批这么多东西,换取袁谭稍稍让出一些地盘的管理权,以及让袁谭承诺后续扩大对南方贩卖战马的贸易规模,也算对得住袁谭了。不然顶不住曹军攻势,袁谭丢掉的只会更多。
刘备不肯今年内直接进攻曹操,看起来也就没那么不可接受了。
而且步骘还暗示,这些援助都是会派几个工匠随行的,包教包会,还提供后续技术支持。比如袁谭要学会如何克制葛公车攻城,那他在打造相应器械的时候,就会学会“滑轮组/省力滑轮”的各种应用。
要是袁谭手下的人有点心,好好举一反三,把“滑轮原理”彻底搞懂,那就能在其他的手工业领域也进行种种微调改良,让袁谭治下的手工业效率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提升。
这些基础物理认知的提升,对社会的帮助是方方面面、润物无声的。
……
一路上十几天时间,把军援和割让治权、扩大战马贸易等细节全部谈妥,辛毗等人也顺利抵达了江夏郡,在武昌港上岸。
诸葛瑾已经提前让哨船先行通报了,刘备听说子瑜亲自带着袁谭的使者前来,也是非常重视,自然要到码头迎接——刘备这是给诸葛瑾面子,不是给辛毗面子,辛毗如今的地位还不配。
刘备也提前从诸葛瑾的通知中,知道了此番他不需要扮演恶人,也不需要亲自向袁谭的使者威逼施压开条件,所以刘备自然显得很轻松,可以继续本色出演他大仁大义的角色。
全程君子言义不言利,那些小人的内容步骘已经当完嘴替了。
双方一见面,刘备就上来拉住诸葛瑾的手拍了几下:“子瑜!难得回一趟武昌,记得当初黄祖刚灭,你就回师东下了。此番正好和令弟团聚,多住几日。
这位便是佐治先生了吧,备也曾听袁世侄提起过。”
辛毗一路上已经被折腾得服服帖帖,连忙上来简单行了个礼:“拜见车骑将军!”
许多出卖袁谭利益的条款,也不得不逐次答应。
而这个口子一开,后续就源源不断刹不住车了。
辛毗倒也想过拒绝,但拒绝之后,他就会发现诸葛瑾这边有其他种种很光明正大的理由来拖延谈判、拖延增援——表面上看,似乎跟辛毗拒绝步骘没关系,是因为别的原因拒绝的。
但只要辛毗改口答应了步骘的要求,那些“别的原因”也会很快因为种种神秘力量不再是问题。
这样试探了两次,辛毗哪里还能不知道步骘的能量,也就唯有乖乖就范了。
期间辛毗只有一个要求:还是希望诸葛瑾放他尽快去江夏武昌,亲自面见刘备,最好能请步骘同行。这样一边谈判一边赶路,说不定最后还能快些。
辛毗很清楚,要是再这样层层盘剥下去,事情就麻烦了。
好在诸葛瑾吃相也不算难看,对于这点倒是很爽快就答应了,他还表示兹事体大,他也该去武昌找主公述职了,正好顺路陪辛毗去一趟武昌。
辛毗心中苦笑:诸葛瑾这样位高权重养尊处优的人也跟着同行,这队伍速度肯定快不起来了,最多一天走個一百多里。
他总不能逼着诸葛瑾灰头土脸骑马狂奔吧?那肯定得全程在长江上坐船了。
哪像他单独赶路,一天二百里都没问题。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能如此了。
……
一行人从钱唐回秣陵,就走了三天,然后换长江里的大船逆流而上,估摸着要十天才能到武昌。
而这一路上,步骘也大致跟辛毗谈妥了绝大部分援助条件。
一方面,辛毗答应劝说袁谭割让一个多郡土地的实控权。
至少先交付琅琊郡那两个县,以及东莱郡的不其县(青岛)和东牟(烟台、威海),确保山东半岛全部的良港都给刘备军管辖。
至于东莱郡其他腹地,辛毗毕竟无法直接做主,他表示回去后会尽力劝说袁谭,然后也希望在看到刘备军的增援诚意后,分批逐次交付——
他也实话跟步骘说了,眼下袁谭还没危急到那种程度,要他直接割让全郡土地太难了。后续肯定要视战局进展而定,曹操把袁谭逼得越急,袁绍越不肯直接把大位传给袁谭,那袁谭就得越依赖刘备。
辛毗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足够开诚布公,步骘也不会太过于逼迫。
而刘备军该给袁谭提供些什么,在这一路上基本也谈妥了。
诸葛瑾的思路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只给军械援助,但不会承诺立刻由刘备军直接和曹操开战。
目前第一批,步骘答应给袁谭一千套成品的灌钢札甲,三千柄灌钢斩马剑,以及一批灌钢打造的长戟,增加袁谭的军备——灌钢法的生产方法、工艺,诸葛瑾是肯定不会提供的。
而只给成品的话,就不存在技术泄密,反正用一件少一件,对方也不可能从成品看出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诸葛瑾对于技术扩散的原理理解还是非常透彻的。他很清楚,机械结构类的东西,是最容易扩散的,只要看到了成品,对方就能逆向仿出来。
比机械结构类更难扩散的,是配方类的,对方看到最终产品,也不知道怎么生产,但至少会提醒对方,知道这东西是可行的,已经有人做出来了。如果配合大量的实验,以及一些猜测,配方类也有可能被逆向解密,但可能要好几年时间。
而最难扩散,保密性最好的,是“工艺”类的技术,也就是造出来的最终成品,都是原先的人已经见过的,并无新奇,但生产制造的过程有玄机,可以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缩短制造时间。而这些光靠看成品是十年八年都未必看得出端倪的。
在汉末酷烈的战场竞争环境下,诸葛瑾觉得“机械结构”类在露脸后保密两年,配方能保密五年以上,工艺能保密十年,才属于正常的技术扩散速度。
当然,现在袁谭已经是盟友了,未来袁绍死后、形势进一步恶化,甚至还有可能会变成刘备的附庸,所以对袁谭的技术保密,可以稍稍放宽一些,把一些已经有扩散趋势、或是可以降低袁谭军备成本的技术,逐步放给对方。
比如,诸葛瑾已经知道,周瑜琢磨出了如何仿制神似于原版的葛公车,也学到了克制葛公车的主要战术,并且在官渡之战前就交给了曹操,曹操也用过了。
如今这些技术只有袁绍阵营还没彻底搞明白,既然敌人都会了而友军还不会,那就没必要保密了。
这次诸葛瑾直接把葛公车的造法,以及投石机的初步改良,还有系绳床弩加滑轮组的破葛公车守城器械,都交给了辛毗使团,把袁谭在这方面的能力,至少补强到跟曹操一样。这样后续守城就不会吃亏了。
这种做法,也有点类似于后世米国人的“技术统筹”。早在1950年代,米国人就搞过“巴统”,也就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哪些技术产品可以对敌对阵营出口,哪些不能”。
在技术统筹之下,为了防止技术扩散,并不是所有高科技都一律不许卖的,而是要斟酌侦查敌人的科研进度。
当敌人快要自主攻关突破的时候,突然放开管制把原先很稀缺很贵的东西放开销售,有时候反而能冲垮敌人的自研信心,让敌人的自研回不了本,多来几次后反而能把敌人培养成“造不如买”,打断其科研体系的回血反馈。
就好比后世中国人造不出盾构机的年代,德国海瑞克能卖你几亿美金一套,当中国人快造出来的时候,它直接降价到几千万,一下子低一个数量级,就是想冲垮自研。
袁谭如今也是这种情况,既然一项技术连曹操都有了,诸葛瑾直接给袁谭现成的,培养袁谭的依赖。
将来袁谭愈发没有自研的动力,一旦扛不住就只会想到直接向刘叔伸手,那他离彻底成为傀儡也就不远了。
就像20世纪的倭国和南棒,放弃了自主军工科研,最后只能给美帝爸爸/爷爷当狗。
而诸葛瑾对袁谭的技术统筹,还不仅仅包括“即将自研成功就给现成货”这一种思路。另外一些虽然袁谭不可能想到去自研、但给了也不会提升袁谭战斗力、只会降低袁谭军备成本的小玩意儿,诸葛瑾也一样可以给。
比如这次,诸葛瑾又顺带给了一个“大礼包”,想把己方阵营如今也才刚刚研发出来的车木棍/竹竿的原始手摇木车床送给袁谭,帮助袁谭低成本量产枪杆箭杆。
这样以后对袁谭的后续军援,运力也能节省一些,量产灌钢长戟的时候,只要把钢质兵刃部分运到山东,让袁谭自己车枪杆适配。
但思之再三,诸葛瑾觉得直接给车木棍的车床、技术提升还是有点大了,于是最终给了个删减猴版的,也就是一种类似于后世小学生削铅笔用的卷笔刀的玩意儿。
只是尺寸要比卷笔刀放大好多倍,刀刃的倾角也是可调节的,既可以削有锥度的竹木尖头,也可以削平行的杆体。
辛毗最终在看了步骘拿给他的实物演示后,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削枪杆和箭杆居然能简化到这种地步,直接把木头拧着转几圈就削好了。
有了这么一大批灌钢的现成军援武器,加上原版葛公车制造技术和守城克制技术,还有车枪杆箭杆的技术,辛毗觉得自己好歹能向袁谭交代了。
第一批这么多东西,换取袁谭稍稍让出一些地盘的管理权,以及让袁谭承诺后续扩大对南方贩卖战马的贸易规模,也算对得住袁谭了。不然顶不住曹军攻势,袁谭丢掉的只会更多。
刘备不肯今年内直接进攻曹操,看起来也就没那么不可接受了。
而且步骘还暗示,这些援助都是会派几个工匠随行的,包教包会,还提供后续技术支持。比如袁谭要学会如何克制葛公车攻城,那他在打造相应器械的时候,就会学会“滑轮组/省力滑轮”的各种应用。
要是袁谭手下的人有点心,好好举一反三,把“滑轮原理”彻底搞懂,那就能在其他的手工业领域也进行种种微调改良,让袁谭治下的手工业效率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提升。
这些基础物理认知的提升,对社会的帮助是方方面面、润物无声的。
……
一路上十几天时间,把军援和割让治权、扩大战马贸易等细节全部谈妥,辛毗等人也顺利抵达了江夏郡,在武昌港上岸。
诸葛瑾已经提前让哨船先行通报了,刘备听说子瑜亲自带着袁谭的使者前来,也是非常重视,自然要到码头迎接——刘备这是给诸葛瑾面子,不是给辛毗面子,辛毗如今的地位还不配。
刘备也提前从诸葛瑾的通知中,知道了此番他不需要扮演恶人,也不需要亲自向袁谭的使者威逼施压开条件,所以刘备自然显得很轻松,可以继续本色出演他大仁大义的角色。
全程君子言义不言利,那些小人的内容步骘已经当完嘴替了。
双方一见面,刘备就上来拉住诸葛瑾的手拍了几下:“子瑜!难得回一趟武昌,记得当初黄祖刚灭,你就回师东下了。此番正好和令弟团聚,多住几日。
这位便是佐治先生了吧,备也曾听袁世侄提起过。”
辛毗一路上已经被折腾得服服帖帖,连忙上来简单行了个礼:“拜见车骑将军!”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869/507976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