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先让年轻人们试试手
推荐阅读:皇后卷哭了整个后宫、退下,让朕来、为什么它永无止境、兽世娇宠:病弱美人多子多福、灵能者不死于枪火、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挟明、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甘宁得到了张裔最充分的后勤保障支持,麾下所领的叟兵和其余刘璋旧部降军,也都得到了装备的升级更新。
又经过半个多月的紧急磨合、编练,以及战前恩威并施的犒赏和强调军纪。
到了十月中旬,随着初冬的肃杀彻底取代了浓郁的秋意,连绵的秋雨也终于停息,
从犍为郡南部的朱提地区、前往牂牁郡的山路,也从泥泞的状态中恢复。初冬的暖阳,在短短几天之内,把秋雨留下的零星积水晒干,土地重新变得硬实。
天时地利,都支持甘宁用兵,那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十月十八这天,甘宁在朱提县最后一次检阅了部队,查漏补缺确认后勤军备无碍,随后就宣布了出征的军令。
此战主要是为了给归顺的刘璋旧部练兵,所以随军的将领,也多是刘璋手下的降将。
所以甘宁直接以严颜为副将,另有一些目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降将充作骨干。至于甘宁自己的嫡系旧将,他就只带了一个蒋钦。
这也是为了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好让这些刘璋旧将升一升官。
如果一名武将,到了刘备手下之后,唯一的一次升官/任官理由,就只是因为他投降了刘备,那么这种人是很难发挥出将才的,心气也会一直颓废。
必须给他们一次外战的机会来证明自己,这也是擅长用人的统治者都很容易想到的道理。
就好比后世很多时候,本国内部混战投过来的部队,要赶紧拉出去打一下倭、米之类的外敌,原本杂牌松散的部队,立刻就能换一副精神面貌。
而作为监军的张松,为了此战也提前准备了一篇檄文。历数窃据牂牁郡地界的朱褒的罪恶、十几年来对刘璋、刘备两任益州之主的阳奉阴违、不归王化。
只是碍于张松本人形貌短小、不足以威远人,所以当众宣读这篇檄文的任务,就委托了另一个年轻的随行文官、零陵人刘邕帮着宣读,张松并不亲自上台。
刘邕此人如今二十来岁,并没多大名气,但长得还算可以,身材高大略有威仪。他跟蒋琬是零陵老乡,年长蒋琬数岁,历史上两人早年相熟,一起跟着刘备入川,并且在刘备平定益州后、拆分犍为郡另设江阳郡,刘邕就被任命治理江阳。
此时此刻,刘邕受张府君之托,自然不敢怠慢,读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抑扬顿挫。
檄文里不但描述了朱褒等人多年来一贯的问题,还生动地补充了几件眼下最新的罪行。主要是堵塞黔中道、截杀朝廷联络地方的信使和官办的商旅等等。
三军将士听了之后,自然是颇感激愤,士气高涨。
毕竟,要想激励部队奋力作战,让当地百姓也都支持官府用兵,不仅仅需要那些持续了十几年的陈年旧账理由,也得有些新鲜的猛料。
否则的话,人心都是会麻木的,习惯成自然了。朱褒、雍闿那些人不服刘璋、刘备,都持续了十几年了。大家都会觉得,他们又不是第一天这样,为什么早不打晚不打,偏偏这时候就非打不可?为什么现在就不能再忍一忍拖一拖?
所以,一篇好的开战檄文,必须是远因近因都要覆盖到。
远因是用来铺垫宏观叙事的,近因是用来引爆情绪点的,补上对“为什么偏偏是此时此刻”的质疑。
这次张松写的这篇檄文里,提到的那些朱褒的最新罪行,当然绝不是捏造的,都是他实打实做过的,这一点绝对经得起推敲。
只不过,具体到细节上,其实也有几分钓鱼的意味,否则朱褒不可能刚好那么巧踩坑。
而这个钓鱼的具体计策,则是如今还在成都辅佐诸葛亮治蜀改革的刘巴,帮忙想的,并非出自张松手笔,张松只是最后把相关情况,写进檄文里。
刘巴也是零陵郡人士,他早年在本地就颇有名望,同郡的蒋琬、刘邕等人,在刘巴面前都只是“好学晚辈”,也曾多次拜见过这位学界名士,只是他们认得刘巴,刘巴却不熟悉他们,记不住那么多年轻人。
历史上刘巴在荆南战乱时,选择了走黔中道入蜀投靠刘璋。而这一世,因为刘备取荆南更平顺、刘备名声也更好,所以刘巴当初尝试了一下入川未果后,就顺势留在零陵,等刘备征辟任用了。
但仅仅是当年的一次尝试,也足以让刘巴发现如今这个时代,黔中道的危险难行。
黔地的地理环境,山川险峻程度,本就非常恶劣。而朱褒等势力在当地盘踞后,不归王化,当地又穷缺乏财源,所以截杀路过的诸侯使者和商旅,就再常见不过了。
刘巴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诸葛亮寻找正式开战的导火索时,献策钓鱼,最后果然一钓就中。
这并不是黑朱褒,后世稍微年长见多识广一些的看官都知道,别说是一千八百年前了,就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外地商旅带着大笔钱财去当地偏僻之处经商,都可能有安全问题。
如此一来,开战的远因和近因都凑齐了,甘宁见军心士气可用,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整顿齐备后,部队立刻开拔、快速进入牂牁郡境内,对朱褒发起了快攻。
……
牂牁郡这种地方,虽然面积广大,全郡大致相当于后世大半个黔省的范围。但是因为偏僻穷险,并没有什么坚固的城池。
而且那种“地无三尺平”的地形,也确实不需要多高的城墙,绝大多数县城,都是依托山势自然地形,再稍微加个一丈高的围墙,就算防御力不错的了。
后世去黔中旅游的游客,几乎都听过当地人的自我调侃:全省最大的平原,就是省城的龙洞堡机场了,就这还是炸平了一堆山头后形成的人造平原。
如今东汉,哪怕是郡治且兰县,也就一丈半高的城墙,还是纯红土堆夯而成的。每年雨季多下几场暴雨,就会出现些疏松的孔洞,得偶尔填土修补。
黔中的雨季本就集中在夏秋。如今是初冬,秋雨刚刚结束。
很多红土城墙都被冲刷出了一道道沟壑,还没来得及趁冬季农闲修补。甘宁趁着这个节骨眼就打进来了,进一步降低了进攻方的攻坚难度。
甘宁从朱提一带入境牂牁后,很快沿着延江水推进,经过平夷、夜郎等县(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毕节、六盘水等地),快速推进到了朱褒的腹地。
外围的夜郎等县,朱褒根本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都是几天之内就被甘宁轻松拿下。
朱褒手头号称也能拉起三五万蛮兵,但那些都是平时兵农合一、兵猎合一的,并非常备军。
南蛮本就性情彪悍桀骜,南中湿热,自然物产丰富,当地人需要用于务农和樵采狩猎的劳动时间本来就不长,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做到酋长/蛮王一号召,就全民皆兵。
所谓三五万蛮兵,也不过是朱褒可以集结到的、全郡肯听他号令的青壮人口罢了。
外围的平夷、夜郎等县,也就常驻三四千人的可动员青壮不等,谈不上多强的战斗力。
甘宁带着一万八千人的正规军入境,还不是直接碾压,过程根本没什么可赘述的。真正给甘宁带来麻烦的,主要还是山区行军和后勤补给的困难。
因为牂牁地方过于广大,甘宁拿下一个县后,肯定要留一点点人驻守。
更关键的是得留兵维持粮道,避免那些“看到大军来了就化身良善百姓、大军一走就直接重新变回山贼”的南蛮部民,看着大军的补给眼红,随时变身抢一把。
所以一路推进之后,甘宁的部队虽然没有多少战损,但每处留一两千人保护粮道。抵达夜郎以东时,可用于进攻的主力部队,反而减少到了一万两千人左右。
……
甘宁拿下两县,顺利推进到牂牁郡腹地,足以让身在且兰县的朱褒震慑。
且兰县位于牂牁郡东部边界附近,而甘宁自西向东沿着后世的六盘水进攻,所以反应速度稍慢也是没法避免的。
面对强敌,朱褒第一反应自然是大惊,然后就召集心腹将领和各部酋长,商讨对策。
为了立威,朱褒首先就正式扯旗反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年刘璋任命的名义上的牂牁郡太守给杀了,他这个郡丞直接就地转正、自封为太守——
过去十几年,朱褒在牂牁一直是实权在握的,刘璋派来的太守就是个傀儡,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显得他有一统整个益州。刘备来了之后,也没换过刘璋的任命,都是直接追认原有的南中地方官的一切旧有既得权利。
所以这个不配有名字的太守杀了也就杀了,并不是刘备一派的自己人。
杀了太守自立后,朱褒立刻慷慨激昂地宣扬:
“诸葛村夫真是卑鄙无耻!如今看来,上个月那几队肥羊商旅,就是他们为了挑衅开战,故意放来让我们劫杀的!不就是劫了几队运钢材和蜀锦、盐巴的商队么,若是往年,哪里就至于为此动兵了!
再说那些商旅,一开始也没打出官商的旗号,鬼知道是诸葛村夫派盐铁官直营的!诸位,值此危难之际,各部务必齐心协力抗敌,
否则以后我们牂牁各部,就再也没法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了,肯定得给诸葛村夫纳粮上供、还要让我们的子弟去给汉人当兵卖命!”
面对朱褒的战前动员,各部酋长倒也没有明着反对。
朱褒毕竟有十几年积威,大家都是心中惴惴,唯恐现在跳出来被打出头鸟,像已故太守那样、人头被直接挂在府衙门口。
众人一番窃窃私语后,朱褒又问起他们此战该如何打,大家略一商议,就排除掉了据城死守的选项。
“府君,听说甘宁入境后,沿途各地分兵驻守,想必主力兵力会越来越弱,不如我们抓住时机,在他抵达且兰甚至广谈之前,找山势险要之地,主动迎击与之决战吧!
若是拖延久了,后方各地被甘宁肃清,到时候他就不用留那么多人保护粮道了,说不定前线能用于决战的兵力会不降反增。”
朱褒作为南蛮本地人,并没什么谋略,听了之后,便耳根子颇软,觉得有点道理。
但很快,又有相对怯战的部族酋长向他谏言:“甘宁虽然兵力一时变少了,但听说极为精锐,兵甲也非常精良。之前夜郎等地,我们的守军完全挡不住甘宁。
贸然与之决战,恐怕有失。还不如继续坚壁清野,让甘宁愈发深入,疲惫饥馁。而且我们熟悉地形,可以分兵绕后,集中打击甘宁的粮道。
甘宁留在沿途的那些后军,抵挡一下当地溃散的部族还有可能,但要想挡住我们一部分主力绕路截击,肯定是做不到的。只要他粮道不稳,到时候再决战也不迟!”
朱褒没什么主见,听了这一派意见,很快又动摇了,想想还是这招更稳妥一点,便点头了。
速战派眼看劝说无效,也是纷纷摇头,各部内部互相争吵,一时颇为纷乱,朱褒也只能用强权强行压服其中一派,逼着他们按照这个命令执行。
“吾意已决,甘宁主力虽然日渐分散,但仍然不能轻敌,还是先利用我军更熟悉地形、更适合在山区奔袭的优势,分出一部分主力,截击甘宁的粮道!”
定策之后,朱褒又得筛选将校,执行分兵断粮道的任务。
但各部族酋首要么觉得不靠谱,想要避战,不肯领受重任,要么就是不被朱褒信任,怕派出去之后另生变故。
最终一番推拉,朱褒只能让自己的长子朱闻分兵万余,执行这项任务。
临走之前,朱褒亲口吩咐:“甘宁自西而来,至夜郎县之前,都有延江水(六盘水)水路可以运粮。至夜郎县后,需要改为牛马驮运翻山至广谈县(安顺)。
我军可分兵从南侧绕路翻山,在夜郎县以东山僻处,设伏截击,断甘宁粮道,歼敌护粮军一部,动摇其全军军心,而后,你我父子自能合兵再与甘宁决战!方能全胜!”
朱闻对于父亲的命令,自然不会质疑。
很快就点起一万余人的偏师,也都是临时征募为兵的本部青壮,拿着简陋的武器,走山路往南迂回,执行这项任务。
而双方的主力,自然还在正面战场不断进退拉扯、在群山之间拖延迟滞。
以黔中道的地形复杂,朱褒要想正面击败甘宁自然是非常难,但要拖住甘宁遛弯个十天半月,那还是非常轻松的。他自忖可以轻易为儿子争取到动手的时机。
……
朱闻领受父命,往南迂回翻山而行,一路往夜郎县和广谈县之间的山道要害之地前进。
因为西南荒僻,这两个相邻的县城之间,竟有近二百里的路程(现在六盘水到安顺差不多也有一百公里,东汉时黔中的一个县,基本上相当于后世一个地级市的面积)
所以县和县之间,有大片荒山,地形复杂,除了主要山道沿线以外,周边甚至都是无人区。
朱闻行军数日,明明到了地方,却还一时找不到甘宁的护粮队——甘宁的军队,也不是一直需要运粮的,都是三五天甚至六七天,才有一支军队护粮经过。
所以朱闻还在山里熬了三天,才算是找到了一个目标。
也多亏了他带的都是南蛮本地兵,负重翻山能力很强,有带够随身干粮,而且野外生存能力也一样强大,可以在热带雨林里自己觅食支撑。
但凡换一支北方军队来执行这种任务,怕是还没截到敌军的粮队,自己就粮尽退兵了。
朱闻发现目标后,一看对方也就两三千人,他再也忍耐不住性子,立刻就指挥各部从山坡上冲下去,要截杀对方的护粮队。
虽然这支护粮队,看起来跟原本遇到的商旅、粮队不太一样,但朱闻也没多想——作为南蛮酋首之子,他能有多少见识谋略?就算看到一些看不懂的细节,他也不会往心里去的。
……
对面指挥护粮队的军官,倒也不是什么知名之人。所以乍一看到牂牁蛮兵偷袭粮道,还是稍稍慌了一下。
这支粮队的督运官,乃是犍为郡的粮曹从事,名叫龚谌,三十来岁,是犍为郡丞张裔的属下。诸葛亮让张裔负责甘宁大军的后勤军需工作后,张裔就把自己的属吏都派出去,帮着甘宁搞后勤。
粮队还有一名军司马、几名曲长级别的军官负责武装护卫,这些军官也都是巴西人士,有些是賨人,跟随过王平作战,还有些曾经在严颜手下做事。
那名军司马名叫张嶷,年纪还不到二十,是王平的族人。那几名曲长里,有一个叫龚禄,年仅十八,他是督粮官龚谌的儿子,也是跟张嶷少年时便认识的朋友。
这些人,都是当初跟着严颜一起投到刘备阵营的,来了之后,寸功未建,唯一的功劳就只是弃暗投明。
此刻眼看敌军黑压压涌来,张嶷只有两千士兵,一千名推车赶牛的民夫,他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军司马,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按张嶷这个年纪,没功劳就能做到军司马,显然也是很不正常的。全靠他在族中地位高,他父亲也是一个賨人部族的酋首,他仗着血统才能爬出仕途的第一步,这一点跟他朋友王平的情况很相似。
不过,血统也好,跟着严颜弃暗投明也好,这些履历,都只能为仕途赢得一个较高的仕途起点。
给了起点之后,后续能爬多高,能建立多大的功业,那就要看每个人的真本事了。
如果是夏侯楙那样的废物点心,一开始给的舞台起点太高了,他也做不出成绩来,只会摔得越惨。
张嶷和龚禄都知道,这是证明自己的第一步,在最初的短暂慌乱后,张嶷深呼吸了几口,很快镇定下来,抽出佩刀厉声下令:
“不要慌!让木牛车全部就地结阵!弓手上车!斧兵堵口!此地山坡并不陡峭,敌军占不了多少居高临下之利!这些乌合之众,虽多也不足惧!”
又经过半个多月的紧急磨合、编练,以及战前恩威并施的犒赏和强调军纪。
到了十月中旬,随着初冬的肃杀彻底取代了浓郁的秋意,连绵的秋雨也终于停息,
从犍为郡南部的朱提地区、前往牂牁郡的山路,也从泥泞的状态中恢复。初冬的暖阳,在短短几天之内,把秋雨留下的零星积水晒干,土地重新变得硬实。
天时地利,都支持甘宁用兵,那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十月十八这天,甘宁在朱提县最后一次检阅了部队,查漏补缺确认后勤军备无碍,随后就宣布了出征的军令。
此战主要是为了给归顺的刘璋旧部练兵,所以随军的将领,也多是刘璋手下的降将。
所以甘宁直接以严颜为副将,另有一些目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降将充作骨干。至于甘宁自己的嫡系旧将,他就只带了一个蒋钦。
这也是为了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好让这些刘璋旧将升一升官。
如果一名武将,到了刘备手下之后,唯一的一次升官/任官理由,就只是因为他投降了刘备,那么这种人是很难发挥出将才的,心气也会一直颓废。
必须给他们一次外战的机会来证明自己,这也是擅长用人的统治者都很容易想到的道理。
就好比后世很多时候,本国内部混战投过来的部队,要赶紧拉出去打一下倭、米之类的外敌,原本杂牌松散的部队,立刻就能换一副精神面貌。
而作为监军的张松,为了此战也提前准备了一篇檄文。历数窃据牂牁郡地界的朱褒的罪恶、十几年来对刘璋、刘备两任益州之主的阳奉阴违、不归王化。
只是碍于张松本人形貌短小、不足以威远人,所以当众宣读这篇檄文的任务,就委托了另一个年轻的随行文官、零陵人刘邕帮着宣读,张松并不亲自上台。
刘邕此人如今二十来岁,并没多大名气,但长得还算可以,身材高大略有威仪。他跟蒋琬是零陵老乡,年长蒋琬数岁,历史上两人早年相熟,一起跟着刘备入川,并且在刘备平定益州后、拆分犍为郡另设江阳郡,刘邕就被任命治理江阳。
此时此刻,刘邕受张府君之托,自然不敢怠慢,读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抑扬顿挫。
檄文里不但描述了朱褒等人多年来一贯的问题,还生动地补充了几件眼下最新的罪行。主要是堵塞黔中道、截杀朝廷联络地方的信使和官办的商旅等等。
三军将士听了之后,自然是颇感激愤,士气高涨。
毕竟,要想激励部队奋力作战,让当地百姓也都支持官府用兵,不仅仅需要那些持续了十几年的陈年旧账理由,也得有些新鲜的猛料。
否则的话,人心都是会麻木的,习惯成自然了。朱褒、雍闿那些人不服刘璋、刘备,都持续了十几年了。大家都会觉得,他们又不是第一天这样,为什么早不打晚不打,偏偏这时候就非打不可?为什么现在就不能再忍一忍拖一拖?
所以,一篇好的开战檄文,必须是远因近因都要覆盖到。
远因是用来铺垫宏观叙事的,近因是用来引爆情绪点的,补上对“为什么偏偏是此时此刻”的质疑。
这次张松写的这篇檄文里,提到的那些朱褒的最新罪行,当然绝不是捏造的,都是他实打实做过的,这一点绝对经得起推敲。
只不过,具体到细节上,其实也有几分钓鱼的意味,否则朱褒不可能刚好那么巧踩坑。
而这个钓鱼的具体计策,则是如今还在成都辅佐诸葛亮治蜀改革的刘巴,帮忙想的,并非出自张松手笔,张松只是最后把相关情况,写进檄文里。
刘巴也是零陵郡人士,他早年在本地就颇有名望,同郡的蒋琬、刘邕等人,在刘巴面前都只是“好学晚辈”,也曾多次拜见过这位学界名士,只是他们认得刘巴,刘巴却不熟悉他们,记不住那么多年轻人。
历史上刘巴在荆南战乱时,选择了走黔中道入蜀投靠刘璋。而这一世,因为刘备取荆南更平顺、刘备名声也更好,所以刘巴当初尝试了一下入川未果后,就顺势留在零陵,等刘备征辟任用了。
但仅仅是当年的一次尝试,也足以让刘巴发现如今这个时代,黔中道的危险难行。
黔地的地理环境,山川险峻程度,本就非常恶劣。而朱褒等势力在当地盘踞后,不归王化,当地又穷缺乏财源,所以截杀路过的诸侯使者和商旅,就再常见不过了。
刘巴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诸葛亮寻找正式开战的导火索时,献策钓鱼,最后果然一钓就中。
这并不是黑朱褒,后世稍微年长见多识广一些的看官都知道,别说是一千八百年前了,就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外地商旅带着大笔钱财去当地偏僻之处经商,都可能有安全问题。
如此一来,开战的远因和近因都凑齐了,甘宁见军心士气可用,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整顿齐备后,部队立刻开拔、快速进入牂牁郡境内,对朱褒发起了快攻。
……
牂牁郡这种地方,虽然面积广大,全郡大致相当于后世大半个黔省的范围。但是因为偏僻穷险,并没有什么坚固的城池。
而且那种“地无三尺平”的地形,也确实不需要多高的城墙,绝大多数县城,都是依托山势自然地形,再稍微加个一丈高的围墙,就算防御力不错的了。
后世去黔中旅游的游客,几乎都听过当地人的自我调侃:全省最大的平原,就是省城的龙洞堡机场了,就这还是炸平了一堆山头后形成的人造平原。
如今东汉,哪怕是郡治且兰县,也就一丈半高的城墙,还是纯红土堆夯而成的。每年雨季多下几场暴雨,就会出现些疏松的孔洞,得偶尔填土修补。
黔中的雨季本就集中在夏秋。如今是初冬,秋雨刚刚结束。
很多红土城墙都被冲刷出了一道道沟壑,还没来得及趁冬季农闲修补。甘宁趁着这个节骨眼就打进来了,进一步降低了进攻方的攻坚难度。
甘宁从朱提一带入境牂牁后,很快沿着延江水推进,经过平夷、夜郎等县(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毕节、六盘水等地),快速推进到了朱褒的腹地。
外围的夜郎等县,朱褒根本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都是几天之内就被甘宁轻松拿下。
朱褒手头号称也能拉起三五万蛮兵,但那些都是平时兵农合一、兵猎合一的,并非常备军。
南蛮本就性情彪悍桀骜,南中湿热,自然物产丰富,当地人需要用于务农和樵采狩猎的劳动时间本来就不长,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做到酋长/蛮王一号召,就全民皆兵。
所谓三五万蛮兵,也不过是朱褒可以集结到的、全郡肯听他号令的青壮人口罢了。
外围的平夷、夜郎等县,也就常驻三四千人的可动员青壮不等,谈不上多强的战斗力。
甘宁带着一万八千人的正规军入境,还不是直接碾压,过程根本没什么可赘述的。真正给甘宁带来麻烦的,主要还是山区行军和后勤补给的困难。
因为牂牁地方过于广大,甘宁拿下一个县后,肯定要留一点点人驻守。
更关键的是得留兵维持粮道,避免那些“看到大军来了就化身良善百姓、大军一走就直接重新变回山贼”的南蛮部民,看着大军的补给眼红,随时变身抢一把。
所以一路推进之后,甘宁的部队虽然没有多少战损,但每处留一两千人保护粮道。抵达夜郎以东时,可用于进攻的主力部队,反而减少到了一万两千人左右。
……
甘宁拿下两县,顺利推进到牂牁郡腹地,足以让身在且兰县的朱褒震慑。
且兰县位于牂牁郡东部边界附近,而甘宁自西向东沿着后世的六盘水进攻,所以反应速度稍慢也是没法避免的。
面对强敌,朱褒第一反应自然是大惊,然后就召集心腹将领和各部酋长,商讨对策。
为了立威,朱褒首先就正式扯旗反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年刘璋任命的名义上的牂牁郡太守给杀了,他这个郡丞直接就地转正、自封为太守——
过去十几年,朱褒在牂牁一直是实权在握的,刘璋派来的太守就是个傀儡,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显得他有一统整个益州。刘备来了之后,也没换过刘璋的任命,都是直接追认原有的南中地方官的一切旧有既得权利。
所以这个不配有名字的太守杀了也就杀了,并不是刘备一派的自己人。
杀了太守自立后,朱褒立刻慷慨激昂地宣扬:
“诸葛村夫真是卑鄙无耻!如今看来,上个月那几队肥羊商旅,就是他们为了挑衅开战,故意放来让我们劫杀的!不就是劫了几队运钢材和蜀锦、盐巴的商队么,若是往年,哪里就至于为此动兵了!
再说那些商旅,一开始也没打出官商的旗号,鬼知道是诸葛村夫派盐铁官直营的!诸位,值此危难之际,各部务必齐心协力抗敌,
否则以后我们牂牁各部,就再也没法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了,肯定得给诸葛村夫纳粮上供、还要让我们的子弟去给汉人当兵卖命!”
面对朱褒的战前动员,各部酋长倒也没有明着反对。
朱褒毕竟有十几年积威,大家都是心中惴惴,唯恐现在跳出来被打出头鸟,像已故太守那样、人头被直接挂在府衙门口。
众人一番窃窃私语后,朱褒又问起他们此战该如何打,大家略一商议,就排除掉了据城死守的选项。
“府君,听说甘宁入境后,沿途各地分兵驻守,想必主力兵力会越来越弱,不如我们抓住时机,在他抵达且兰甚至广谈之前,找山势险要之地,主动迎击与之决战吧!
若是拖延久了,后方各地被甘宁肃清,到时候他就不用留那么多人保护粮道了,说不定前线能用于决战的兵力会不降反增。”
朱褒作为南蛮本地人,并没什么谋略,听了之后,便耳根子颇软,觉得有点道理。
但很快,又有相对怯战的部族酋长向他谏言:“甘宁虽然兵力一时变少了,但听说极为精锐,兵甲也非常精良。之前夜郎等地,我们的守军完全挡不住甘宁。
贸然与之决战,恐怕有失。还不如继续坚壁清野,让甘宁愈发深入,疲惫饥馁。而且我们熟悉地形,可以分兵绕后,集中打击甘宁的粮道。
甘宁留在沿途的那些后军,抵挡一下当地溃散的部族还有可能,但要想挡住我们一部分主力绕路截击,肯定是做不到的。只要他粮道不稳,到时候再决战也不迟!”
朱褒没什么主见,听了这一派意见,很快又动摇了,想想还是这招更稳妥一点,便点头了。
速战派眼看劝说无效,也是纷纷摇头,各部内部互相争吵,一时颇为纷乱,朱褒也只能用强权强行压服其中一派,逼着他们按照这个命令执行。
“吾意已决,甘宁主力虽然日渐分散,但仍然不能轻敌,还是先利用我军更熟悉地形、更适合在山区奔袭的优势,分出一部分主力,截击甘宁的粮道!”
定策之后,朱褒又得筛选将校,执行分兵断粮道的任务。
但各部族酋首要么觉得不靠谱,想要避战,不肯领受重任,要么就是不被朱褒信任,怕派出去之后另生变故。
最终一番推拉,朱褒只能让自己的长子朱闻分兵万余,执行这项任务。
临走之前,朱褒亲口吩咐:“甘宁自西而来,至夜郎县之前,都有延江水(六盘水)水路可以运粮。至夜郎县后,需要改为牛马驮运翻山至广谈县(安顺)。
我军可分兵从南侧绕路翻山,在夜郎县以东山僻处,设伏截击,断甘宁粮道,歼敌护粮军一部,动摇其全军军心,而后,你我父子自能合兵再与甘宁决战!方能全胜!”
朱闻对于父亲的命令,自然不会质疑。
很快就点起一万余人的偏师,也都是临时征募为兵的本部青壮,拿着简陋的武器,走山路往南迂回,执行这项任务。
而双方的主力,自然还在正面战场不断进退拉扯、在群山之间拖延迟滞。
以黔中道的地形复杂,朱褒要想正面击败甘宁自然是非常难,但要拖住甘宁遛弯个十天半月,那还是非常轻松的。他自忖可以轻易为儿子争取到动手的时机。
……
朱闻领受父命,往南迂回翻山而行,一路往夜郎县和广谈县之间的山道要害之地前进。
因为西南荒僻,这两个相邻的县城之间,竟有近二百里的路程(现在六盘水到安顺差不多也有一百公里,东汉时黔中的一个县,基本上相当于后世一个地级市的面积)
所以县和县之间,有大片荒山,地形复杂,除了主要山道沿线以外,周边甚至都是无人区。
朱闻行军数日,明明到了地方,却还一时找不到甘宁的护粮队——甘宁的军队,也不是一直需要运粮的,都是三五天甚至六七天,才有一支军队护粮经过。
所以朱闻还在山里熬了三天,才算是找到了一个目标。
也多亏了他带的都是南蛮本地兵,负重翻山能力很强,有带够随身干粮,而且野外生存能力也一样强大,可以在热带雨林里自己觅食支撑。
但凡换一支北方军队来执行这种任务,怕是还没截到敌军的粮队,自己就粮尽退兵了。
朱闻发现目标后,一看对方也就两三千人,他再也忍耐不住性子,立刻就指挥各部从山坡上冲下去,要截杀对方的护粮队。
虽然这支护粮队,看起来跟原本遇到的商旅、粮队不太一样,但朱闻也没多想——作为南蛮酋首之子,他能有多少见识谋略?就算看到一些看不懂的细节,他也不会往心里去的。
……
对面指挥护粮队的军官,倒也不是什么知名之人。所以乍一看到牂牁蛮兵偷袭粮道,还是稍稍慌了一下。
这支粮队的督运官,乃是犍为郡的粮曹从事,名叫龚谌,三十来岁,是犍为郡丞张裔的属下。诸葛亮让张裔负责甘宁大军的后勤军需工作后,张裔就把自己的属吏都派出去,帮着甘宁搞后勤。
粮队还有一名军司马、几名曲长级别的军官负责武装护卫,这些军官也都是巴西人士,有些是賨人,跟随过王平作战,还有些曾经在严颜手下做事。
那名军司马名叫张嶷,年纪还不到二十,是王平的族人。那几名曲长里,有一个叫龚禄,年仅十八,他是督粮官龚谌的儿子,也是跟张嶷少年时便认识的朋友。
这些人,都是当初跟着严颜一起投到刘备阵营的,来了之后,寸功未建,唯一的功劳就只是弃暗投明。
此刻眼看敌军黑压压涌来,张嶷只有两千士兵,一千名推车赶牛的民夫,他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军司马,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按张嶷这个年纪,没功劳就能做到军司马,显然也是很不正常的。全靠他在族中地位高,他父亲也是一个賨人部族的酋首,他仗着血统才能爬出仕途的第一步,这一点跟他朋友王平的情况很相似。
不过,血统也好,跟着严颜弃暗投明也好,这些履历,都只能为仕途赢得一个较高的仕途起点。
给了起点之后,后续能爬多高,能建立多大的功业,那就要看每个人的真本事了。
如果是夏侯楙那样的废物点心,一开始给的舞台起点太高了,他也做不出成绩来,只会摔得越惨。
张嶷和龚禄都知道,这是证明自己的第一步,在最初的短暂慌乱后,张嶷深呼吸了几口,很快镇定下来,抽出佩刀厉声下令:
“不要慌!让木牛车全部就地结阵!弓手上车!斧兵堵口!此地山坡并不陡峭,敌军占不了多少居高临下之利!这些乌合之众,虽多也不足惧!”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869/50798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